日本大學醫(yī)學部耳鼻喉科的專家們發(fā)出警告稱,掏耳朵是個危險活兒,頻繁掏、工具使用不對或力度掌握不好,極易損傷鼓膜。專家們表示,科學掏耳其實很需要技巧。
耳屎中含有免疫球蛋白A,能抑制耳道細菌滋生。若一點耳垢都沒有,反而容易引發(fā)感染,誘發(fā)外耳道濕疹或外耳道炎。除了防止細菌滋生,耳屎還能起到屏障作用,抵御小蟲子進入耳道,防止造成意外的鼓膜損傷。
相反,過度掏耳朵會戳傷鼓膜,或把耳垢推入耳道深處造成“耳垢栓塞”,引發(fā)聽力障礙。因此,掏耳朵千萬不可太頻繁,每個月1次即可,最多不要超過兩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