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徐玉諾的小詩體詩歌

2017-12-29 00:00:00付華橋
星星·詩歌理論 2017年1期

現(xiàn)代河南作家群中,徐玉諾(1894—1958)是為全國矚目最早的詩人和小說家之一。其文學活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分別在20世紀20年代和50年代,1922年和1925年是他創(chuàng)作的高產期。

一般認為,徐玉諾的詩歌成就高于小說和雜文的成就。葉圣陶為其寫了萬言長篇評論《玉諾的詩》,稱《玉諾的詩》有“奇妙的表現(xiàn)力、微美的思想、繪畫一般的技術和吸引人心的句調”,[1]此外瞿秋白、鄭振鐸、朱自清、聞一多等人,都對他的詩表示過贊賞和評論。魯迅曾三番五次囑咐《晨報》副刊編輯孫伏園收集徐玉諾的小說出版,并表示“自愿作序”,卻被徐玉諾婉言謝絕。他被譽為“替社會鳴不平,為平民叫苦的人”。

如果說徐玉諾的詩“以憤怒地詛咒黑暗現(xiàn)實與執(zhí)著地追求美好未來為內容,表現(xiàn)出粗獷如黃河怒吼般的格調,和月亮女神型的夢想者那種美麗花園的情趣,從而初步形成了他帶泥土氣息、豪放而又清新的藝術風格。”[1]那么徐玉諾的小詩,在一定程度上,突出表現(xiàn)的是通過詩人對生活瞬間性印象的捕捉,和對生活片斷的紀錄,抒發(fā)對生命的感慨和領悟。

一、小詩體及徐玉諾小詩的內容

小詩體是從外國輸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譯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鄭振鐸翻譯的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的。在中國,小詩創(chuàng)作興盛于1922至1923年,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華、徐玉諾、何植三等人,主要作品有宗白華的《流云》、梁宗岱的《晚禱》、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小詩是一種即興式的短詩,一般以三五行、甚至一兩行(最多也不過十幾行)為一首,主要表現(xiàn)作者剎那間感受和思索,暗示和寄寓一種人生哲理和美的情操,使讀者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小詩的創(chuàng)作貴凝煉、含蓄、重暗示,以蘊藉雋永取勝。

小詩體在中國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詩人對詩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內心微妙感受的努力。從外部客觀世界的描繪轉向內心感受、感覺的表現(xiàn),是自由詩體的句法與章法的趨于簡約化。

“玉諾詩繼承《新青年》倡導的新詩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吸取了泰戈爾,屠格涅夫以及日本俳句的營養(yǎng),既無‘小腳放大’的痕跡,也無歐化長句的生硬;富有繪畫般色彩的清新佳句,在剛勁、粗豪中含露著柔美與秀麗,也不乏飄灑、從逸之態(tài)。詩風真摯、淳厚、樸素、自。盡管有時詩行松散,詩句拖沓,但無矯揉造作之嫌,總是以‘真’為根本,以‘情’為靈魂,從心靈深處不加修飾地流露出來的?!盵2]

徐玉諾的小詩體內容可以分為三類:對苦難現(xiàn)實的敘述、對命運和死亡的感知以及對夢境和自然的描寫。

(一)對苦難現(xiàn)實的敘述

“所謂‘苦難’,主要是指貧困、匪災與戰(zhàn)亂對他的打擊。主要有三件事情,一是‘他的村寨被土匪攻破,只有他的父親在外邊,此外的人都沒有消息’;二是1927年‘黃河兩岸那次大戰(zhàn)’時,他被阻于北京,致使心愛的小女雪荷死于饑餓和疾病,而自己未能趕回搶救;三是政治上的白色恐怖,使他難以承受巨大的壓力。”[2]表現(xiàn)在小詩體詩歌中,是詩歌內容充滿了對殘酷現(xiàn)實的訴說和內心的沉悶與酸苦。如:

我要背著我的愛走進這個黑道嗎?

生活告我說:“沒法收拾!”

勢力告訴我說:“你不準動!”

我的良心告訴我:“除此以外你沒處去?!?/p>

——《小詩》(1923. 4. 20)

朋友們呵!

你們怎么知道我現(xiàn)在的處境呢!

這是火紅的鐵橋,

記憶在后邊笞著

現(xiàn)狀在左右逼著,

我再三踟躕

再三回轉

我竟索性的踏上了。

——《雜詩》(1922. 4. 9)

這首雜詩真實地記錄了詩人的艱難處境,過去痛苦的記憶和殘酷的現(xiàn)實逼迫詩人踏上“火紅的鐵橋”,必將燙傷詩人的身體以及心靈,使詩人備受煎熬,飽受折磨。

也有的小詩表現(xiàn)了他對從來如此的人生與社會的思考,但終于找不到明確的出路,于是又更增添了他的深深的苦悶與寂寞。[2]如《小詩》(1922年2月17日所寫):

誰來跟我說一句話?——不須怎好,只要是平安心腸。

誰來給我一個笑?——不必含著什么愛,

只是內心如此,不含著什么陰險思想。

——《小詩》(1922. 2. 17)

僅僅是沒有“陰險思想”,無需防備,一句話、一個笑即可,但在當時的時代環(huán)境中卻是奢望,詩人已經感到非常孤苦和寂寞了。

還有一些小詩表現(xiàn)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失落:

街上的人兒鬧攘攘,

室里燈光凄愴愴,

雖說都是母親的兒子,

隔隔不相知——

各人做著各人的所想。

——《小詩》(1922. 2. 17)

這首小詩表達的情感具有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一句話的特點:“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辈还芡饷娴氖澜缍嗝礋狒[喧囂,詩人所處的室內環(huán)境與外界是截然不同的,連燈光都是“凄愴”的。雖然大家都是同根所生,可是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使我們變得遙遠和陌生,專注于自己的事情,不能相知,表現(xiàn)了詩人深深的孤獨感。

(二)對命運和死亡的感嘆

“ 徐玉諾出生在佃戶家庭中,幼小的玉諾目睹了富豪欺侮忠厚老實莊稼人的丑行。年齡漸長,社會黑暗、土匪橫行致使民不聊生的殘酷現(xiàn)實在徐玉諾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盵3]徐玉諾的小詩體詩歌,也飽含了對命運的不可把握和對死亡的體會以及對未來的迷茫感。

前面是黑暗的;無論怎么聰明的人,連他一分鐘也不敢斷定沒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出來。立在黑暗中的是命運——他揮著死的病的大斧,截斷了一切人的生活的希望。

——《命運》(1922. 1. 6)

人們不能預測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不管“怎么聰明的人”,最終是“命運”決定一切,將死亡和病苦帶給人類,生活看不到希望。一種對時代環(huán)境的無奈之感油然而生,命運是如此不可把握。

對于死亡,徐玉諾的小詩體詩歌作了許多描繪,既包括對死亡有關場景的描寫,還有對死亡的體會。

要用震天的大炮,奇怪的音樂,使人記憶;

使人曉得一個人死了。

是可喜呀,還是可悲;我全不能明白。

我只是這樣的印在上邊:

一個人死了。

或者印在石上,一個人死了。

——《送殯》(1922. 5. 6)

有些人抬著一口黑棺材過來,

又有些人抬著一口紅棺材過去;

他仍然興奮的工作,

有興的唱著邪邪許許。

——《抬棺材的人》(1922. 5. 7)

這兩首小詩都是對葬禮的描寫,展現(xiàn)了人們對死亡的麻木和冷淡,死亡就是死亡,只是在機械地舉行一些儀式。

當我把生活結算一下,發(fā)覺了死的門徑時;

死的門就嘎的一聲開了。

不期然的,就有個小鬼立在門后,默默的像我示意;

我立刻覺得死之美了。

——《小詩》(1922)

自殺還算得有意義的;

沒意思的人生,

他覺得自殺也是沒趣味。

——《小詩》(1922)

對于死亡,詩人是有親身體驗的。一方面,殘酷的社會環(huán)境促使許多人丟失生命,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是我國政治最為昏暗的歷史時期之一,橫征暴斂,殘酷殺害社會進步人士,給人們的心里留下了對死亡的恐怖陰影。另一方面,徐玉諾本身有過自殺經歷。1919年5月,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fā)后,徐玉諾與曹靖華、屠亞超、李仁榮、李九朝等人被推舉為學聯(lián)理事,共同領導了河南的學生運動。在他們的領導下,開封的學生運動一直持續(xù)到1920年春。后來省政府當局收買學聯(lián)中的不堅定分子,另立“同志會”致使學聯(lián)分化,徐玉諾見此情景,異常憤慨,意欲臥軌自殺,來驚醒同胞。后來幸得同學發(fā)現(xiàn)以及嵇文甫先生悉心勸導,才打消輕生念頭。這樣的遭遇使徐玉諾對死亡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三)夢境和自然的描寫

徐玉諾的小詩體詩歌描寫了很多關于夢的感受和情境,富有生活氣息和哲理性。

人生會能得到新鮮趣味么?

在現(xiàn)實的事實中,

也是在夢中的事實。

——《沒趣味》(1922. 5. 6)

我們所知道的而且能想象的盡是夢;

真實是我們所沒想及,不知道的。

——《小詩》(1922. 5. 6)

我曉得了!我曉得了!

在夢里卻不像這路上,一步一步地走去;

那些路也奇怪!

是用上下可以自由的棉質鋪成的。

一點也不用足力!

只要把腦袋躺在上面,那,

那一曲一折,像是山谷小河的,就走了下去。

——《踏夢》(1922. 5. 5)

對夢境的描寫,既是詩人生活片段的真實記錄,夢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做夢者的心境和遭遇,也表現(xiàn)詩人對生活片段的捕捉能力,在夢中也能感悟人生。徐玉諾的小詩也有通過夢的體驗,抒發(fā)詩人對生活的片刻感悟:

人生最好不過做夢,

一個連一個的,

折蓋了生命的斑點。

——《小詩》(1922. 3. 30)

世界最苦是失卻幻想的人呵。

——《小詩》(1923. 5. 15)

現(xiàn)實中的黑暗和苦難,讓詩人向往夢境,不管夢里的世界多么恐怖,醒來就結束了,又或者夢里的情景遠比現(xiàn)實美好,可以隨處幻想,不會像現(xiàn)實生活一樣無趣。對夢境的敘述有時讓人覺得怪異,好似“胡言亂語”、天馬行空。徐玉諾的怪異瘋癲得到同代人的贊許。胡適說:在“黑暗勢力重壓之下……左突右闖……叫他怪物……這種個性表現(xiàn)的怪物,是社會進化的種子”。

徐玉諾的小詩體也有對自然的描繪。對自然的描繪往往比較輕松愉快,相比對苦難的敘述,文風更加輕盈活潑。

我坐在輕松松的草原里,慢慢的把破布一般折疊著的夢展開;

這就是我的工作呵!我細細心心的把我心中更美麗,更新鮮,更適合于我們的花紋織在上邊;預備著……后來……

這就是小孩子們的花園!

——《將來之花園》(1922. 5. 3)

《將來之花園》這部詩集是徐玉諾最為出名的一部,歷來為多數(shù)人所稱贊。這部詩集里多描寫小孩、故鄉(xiāng)和自然之情,令人能感受到在社會苦難之余的些許溫情。自然、孩童、故鄉(xiāng)這三者總是人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自然的恬靜,小孩的純真,故鄉(xiāng)的溫暖無疑可以給詩人帶來心靈的安慰,沖淡時代的痛苦的烙印。

小孩的故鄉(xiāng)藏在水連天的暮云里了。

云里的故鄉(xiāng)呵,溫柔而且甜美!

小孩的故鄉(xiāng)在夜色籠罩著的樹林里小鳥聲里唱起催眠歌來了。

小鳥聲里的故鄉(xiāng)呵,仍然那樣悠揚,慈憫!

小孩子醉眠在他的故鄉(xiāng)里了。

——《故鄉(xiāng)》(1922. 5. 5)

米一般黃或紅的小花,

折美了田邊,山林;

在百草叢中

偷偷的放出香芳。

小小草花,纖弱的處女呵,

你是失意者之愛人!

——《小草花》(1922. 5. 10)

這兩首詩讀起來比較輕松,故鄉(xiāng)“仍然那樣悠揚,慈憫”,故鄉(xiāng)的溫情和安全感使小孩子放心地“醉眠”了。“小草花”雖然不起眼,人們容易忽略,可是仔細觀察,黃紅的小草花能夠讓山林增色不少,她們也在默默釋放自己的美麗。詩人將筆觸伸向微小的自然景物,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

二、典型意象“船”

船,總是和渡口、孤旅、貶謫、遷徒等字眼相關聯(lián)的,連結著古今,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最完美、有效的載體之一。古人常說“舟馬勞頓”“水陸兼程”,可見“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葉扁舟,天水茫茫,越能比照出人的渺?。蝗嗽诼猛?,所見多異鄉(xiāng)風物,更易觸發(fā)無限的思緒。如“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xiāng)”(劉睿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秦地故人成遠夢,楚天涼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憶司空文明》)、“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等詩詞中都有體現(xiàn)。

“安土重遷的民族傳統(tǒng)心理使中國人向往安定的生活,而理想的無法實現(xiàn)和鄉(xiāng)情的無法排解卻讓歷代的士倍感精神上的失落。他們只好借助于舟船這一物象來表達那份濃濃的鄉(xiāng)愁及無法把握命運的哀思。故舟船意象所體現(xiàn)出來的并不僅僅是形體上的漂泊之苦,也包含著個人價值無法于社會中實現(xiàn)時精神上的漂泊感?!盵4]值得注意的是,徐玉諾也經常在他的詩歌中用到“船”這個意象,比如一首題為《船》的短詩,還有其他小詩中也出現(xiàn)了這一意象。與古典詩歌意象“船”相同的是,徐玉諾的詩歌也經常表達漂泊之感。如:

太陽已經沒有了。

海鷗也漸漸不見了。

但金光燦燦的晚霞,更慈祥的照在海上,

現(xiàn)出幻妙的,蕩漾不定的

小小一只孤舟的影子。

——《晚霞》(1922. 5. 4)

下面是兩首古典詩歌中的“船”意象: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

林山相晚暮,天??涨嗌n。

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

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xiāng)。

——劉睿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這三首詩的主題與意象群較為相似:夜幕降臨,寬闊的海面襯托出一葉孤舟,深深的孤獨之感和漂泊零落之感涌上心頭。三位詩人都用“孤舟”這一意象,背景都為接近夜晚,或晚暮,或月夜,夜晚的寧靜突顯出冷清的環(huán)境。有所不同的是,徐玉諾的《晚霞》凄涼色彩較淡一些,“金燦燦”、“慈祥”營造了一種溫暖的氛圍,這樣溫情的畫面和遙遠的“孤舟”影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兩位詩人都漂泊異鄉(xiāng),棲居客舟之中,暮色將近之時,夜風吹動岸上的樹葉,發(fā)出凄清的聲響。在作客他鄉(xiāng)、旅途孤寂之時,兩位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寫詩以寄情。詩人運用音響(猿啼、秋聲)、色彩(滄江、青蒼)、動景(急夜流、紛紛木葉)、靜景(明月、林山晚暮),烘托月照孤舟的意象,將漂泊之感、故人之思融入景物描寫之中。

與“漂泊”之感相對,中國古典詩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內涵是“自由”。這種思想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他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5]老子的思想雖然看似消極,但是對中國文人來說,“泛若不系之”,卻成為頗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為報洛橋游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

——李商隱《安定城樓》

他年卻棹扁舟去,終傍蘆花結一庵。

——韋莊《西塞山下作》

徐玉諾較多借“船”多表達詩人身不由己的無奈和孤獨感,不能掌控自己命運的悲痛和沒有方向和希望的迷茫。如:

旅客上在船上,是把生命全交給機器了;

在無邊無際的波浪上搖擺著,他們對于他們前途的觀察,計劃,努力希望全歸無效。

呵,宇宙間沒趣味,再莫過于人生了!

——徐玉諾《船》(1922. 2. 19)

一只失了舵的小船在黑暗中,暗涌涌騰的海上漂著。

——徐玉諾《小詩》

失意的影子靜沉沉的躺在地上;

生命是宇宙間的順豐船,

——不能作一刻的逗留;

總是向著不可知的方向。

——徐玉諾《小詩》1922. 2. 17

船在水上漂泊動蕩,很多因素無法控制,大浪或礁石,充滿不確定因素和潛在的危險。面對波濤和困難時無能為力,而大海的蒼茫和廣闊更加襯托出船只的渺小和孤單。

“船”也有離別的象征,古人分別時多在渡口,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但上船也意味著擁有一個目的地,也許回歸家鄉(xiāng),也許逃離某地,不管哪一種,都會讓乘客有所期待。

未開船呢,等著開船;已開船就要盼望立刻到岸。

有時不愿想著,做些旁的樣來掩蓋這種情緒,

不自禁的打了個呵欠;

盼望的情緒,再沒這個熱烈了。

——徐玉諾《其次》(1922. 2. 20)

總體來說,徐玉諾小詩中的“船”意象,與他自身坎坷曲折的身世經歷類似,充滿辛酸和孤苦。這一意象的多次使用,也表達了詩人苦悶的心緒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以及對自己命運的難以掌控和飄浮流落之感。

三、與冰心《繁星·春水》的比較

聞一多曾稱徐玉諾的詩《記憶》、《海鷗》、《雜詩》、《故鄉(xiāng)》為上品,《花園》算佳品,可與《繁星》比肩,《夜聲》、《踏夢》為超等作品或絕唱。

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偟恼f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母愛、自然、童真。在內容上與徐玉諾的小詩有所不同,徐玉諾更側重對社會黑暗的描寫。

從詩歌形式來看,冰心的小詩語言更加簡潔,多為短句,字數(shù)多在十字以內;徐玉諾的小詩既有短句,也夾雜長句,更為復雜。如:

心靈的燈,

在寂寞中光明,

在熱鬧中熄滅。

——冰心《繁星》

生離——

是朦朧的月日,

死別——是憔悴的落花。

——冰心《繁星》

在這寂寞,無聊的夜間,

我的思想像豆一般,一沉,一沉,入了

黑暗深洞;

全是墓地——陰森的世界……

折只燃燒著淡白光亮小響的蠟燭可以叫著生物嗎?

我好久好久聽不到一點步聲

小響……

——徐玉諾《小詩》

第二,從詩歌語言來看,冰心的小詩淺顯直白,清新流暢,通俗易懂,偏口語化;徐玉諾的小詩語言曲折委婉,多用象征主義手法,詩歌內容更加豐富,對于詩歌內涵的把握也更為困難。

在夜間的窗口中,你能看見

那一個地球正要向著一灘極不光明的醬醋液體里沉了下去。

——徐玉諾《小詩》

星星——

只能白了青年人的發(fā),

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冰心 《春水》

徐玉諾的小詩將物擬人化,給人“陌生化”的感覺,感官受到強烈的刺激;冰心的小詩語言更加口語,讀來親切易懂。

第三,對于愛的描寫,冰心側重歌頌母愛的偉大,徐玉諾頗為驚奇地描寫了戀愛。冰心信奉“愛的哲學”,母愛是其中的重要表現(xiàn);徐玉諾的小詩對于戀愛的描寫比較細膩,表現(xiàn)了戀愛過程中的甜蜜以及痛苦。

當我忘卻了一切,

沉沉入睡的時候,

她還安安靜靜的坐在身邊。

她念我該有一會兒安眠,

不忍叫我;

她慢慢把紛紛的情絲結了一束,

放在我的心口,她也慢慢的去了。

——徐玉諾《甜蜜的睡》1922. 5. 11

當我們互相戀愛那些日子,

那太陽是多急躁,烈烈!

現(xiàn)在還是活著的你和我,

那太陽卻成冰一般的冷枯了!

——徐玉諾《冷》1922. 5. 11

母親呵!

搬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冰心《繁星》

徐玉諾的小詩描寫戀愛,有很強的畫面感和情節(jié)性。詩人花費大量筆墨去描繪戀人之間的一系列動作,從最初的“不忍叫我”,到“慢慢的去了”,從“急躁”、“烈烈”到“冰一般冷枯”,戀情逐漸由你儂我儂轉向冷淡至分開,徐玉諾形象地展示了一段悲傷戀情的經過。冰心表達對母親的依賴和愛戀,充滿真誠質樸的情感,十分感人。

茅盾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卷·導論》中,撰文評論徐玉諾詩歌和小說的成就,稱從中看到了“他向更高階段發(fā)展的美質”,“是一個有才能的作者”。葉圣陶與徐玉諾交往甚深,他著文《玉諾的詩》評價徐玉諾的詩歌“有非常動人的魔力”,肯定其詩的格調“剛勁”“壯美”,有“奇妙的表現(xiàn)力”。的確,徐玉諾德小詩體詩歌價值毋庸置疑,同時,在白色恐怖時期,詩壇充滿清新氣息時,徐玉諾能夠率先走上現(xiàn)實主義道路,對社會黑暗和自身苦難心境加以描寫,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因此,鄭振鐸認為徐玉諾“是中國新詩里第一個高唱‘他自己挽歌’的人”。

注 釋

1. 王予明、謝照明:《徐玉諾的一生》,見:劉振軍:《徐玉諾君》,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年版,第22、95頁。

2. 劉忱、劉濟獻:《徐玉諾和他的創(chuàng)作》,見:劉振軍:《徐玉諾君》,中國文史出版 社 ,2007年版,第41、32、37頁。

3. 魯漢:《試論徐玉諾德創(chuàng)作與人生》,見:劉振軍:《徐玉諾君》,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年版,第54頁。

4. 肖乃菲:《古典詩詞中的舟船意象》,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第39頁。

5.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1040頁。2006年版,第76頁。

株洲县| 石首市| 张掖市| 于都县| 辛集市| 白玉县| 阿坝县| 堆龙德庆县| 大足县| 黄冈市| 克拉玛依市| 永德县| 栾城县| 红原县| 峨眉山市| 虹口区| 罗平县| 上栗县| 蓬安县| 漳平市| 安岳县| 罗定市| 麻栗坡县| 花垣县| 宜兴市| 寿阳县| 太仆寺旗| 修文县| 江安县| 株洲县| 曲周县| 德江县| 土默特右旗| 元阳县| 安新县| 铁岭市| 兴安县| 合山市| 灵川县| 定陶县|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