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超
【教學依據(jù)與思路】
一般而言,一篇散文都會有一個根本的思想或情感“鏈”。作家就是在這一“鏈”的牽引驅(qū)使下游走文字。有時這一“鏈”或是文本中的一句話,或是隱含于文中的數(shù)個詞,這就啟發(fā)人們:解讀散文文本,讀者可以通過“點擊”這個能使作者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沖動的觸點,順著那條勾連文本肌理的“鏈”,鉆到作品的氣韻精髓里去。具體而言,教學者可將其“鏈”整合成一個或數(shù)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話題”,從而以簡馭繁,最終打通作品全部脈絡。
余光中先生散文《聽聽那冷雨》就是這么一個很好的教學樣本?!堵犅犇抢溆辍罚ü?jié)選)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實驗教材必修二中的選文,被編排在“慢慢走,欣賞啊”一專題,根據(jù)教材編者的要求,教學應以活動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重點是鑒賞余光中散文的意境美——感悟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鑒于此,本課的教學流程便確定為:緊緊圍繞著“聽聽那冷雨”這一情感“鏈”,采取層層剝筍的方式,將課題《聽聽那冷雨》分解為“聽雨—聽冷雨—聽那冷雨—聽聽那冷雨”四個層面,逐層引導學生體驗散文文本所蘊含的文學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投影臺灣詩人高雨秀《相思》,出示幻燈片)
打開電視機/臺灣——雨/臺灣——雨/幾乎天天如此/雨多得出奇/說奇倒也不奇/人類四分之一的/相思淚/傾瀉在那里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詩歌《相思》引導:①詩歌對彼岸臺灣思念之情的主題與本文遙相呼應;②詩歌以“雨”為中心意象,本文以“雨”為行文線索,兩相呼應。
二、賞析文本,體驗文字背后的余氏情感
題如文眼。賞析余先生這篇散文,筆者以為從文題入手,層層剝析文題,即“聽雨—聽冷雨—聽那冷雨—聽聽那冷雨”。
(出示幻燈片):
①為何是“聽雨”且是“聽·冷雨”?
②為何是“聽‘那·冷雨”?
②為何是“‘聽聽·那冷雨”?
【設計意圖】:文章中心意象是“雨”,對這一意象的感悟方式是“聽”(“聽”的繁體字“聽”,既用“耳”,更用“心”),這種“聽”的方式自然能感悟出“雨”的多重內(nèi)涵;而余先生偏用“冷”字飾之,既有客觀環(huán)境之“冷”,更現(xiàn)內(nèi)心情緒之“凄”;這種凄緒因何而來?是那一水之間的彼岸?是那漸行漸遠的文化?是那……?也許都有,但先生還是拿起他那支寫詩的筆用左手寫下這篇音韻絕華的美文《聽聽那冷雨》??梢哉f,我們對文題層層剝析解讀的過程,也就是沿著余氏文字,一路觀賞沿途風景,一路漸進先生內(nèi)心深處的過程。下面,我們就按這一過程走進散文:
1.“聽·雨”
教師設問:(出示幻燈片)
問題:文題“聽聽那冷雨”,既然是“聽雨”,那作者是從哪一節(jié)開始寫“聽雨”的?請找出并且劃出你認為寫的美的語句,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預讀過的學生基本能明確文中“聽雨”的描述是第5-11節(jié),所以有別于傳統(tǒng)按序降解的做法,教師引導學生直接進入第5節(jié)。
文章第5節(jié)除了是開始寫“聽雨”的語段,同時也是一段意蘊豐富的文字,無論是內(nèi)容上還是形式上,都適合綱張目舉,舉一反三。在教學方法上宜用體驗式的“美讀法”。通過恰當?shù)恼Z調(diào)、語速、重音、停頓等來體味余氏散文的意味。
下面就以第5節(jié)為例:
(1)請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評議朗讀,談談體驗。
(2)教師根據(jù)學生體驗適當補充,幫助學生走進文本。如果學生體味不深,教師則需架設問題,恰當幫助學生走進文本。譬如:
①作者寫大陸聽雨:“疏雨滴梧桐”“驟雨打荷葉”兩句寫景有何特點?如何通過誦讀體現(xiàn)?(化用了古典詩詞,景色凄美??梢宰プ£P鍵詞,如讀“滴”“打”,聲音可放低、停頓稍長些。突出從“聽雨”的角度寫;停頓稍長,可以引發(fā)人聯(lián)想、想象??梢姡饩骋肯胂笕ジ形?。)
②作者分別用了怎樣的一組詞來形容大陸和臺灣聽雨的不同感受?這些詞語位置能否調(diào)換?如何通過誦讀體現(xiàn)?(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明確:凄涼、凄清、凄楚和凄迷。不能調(diào)換,“凄迷”更添游子命若浮萍,飄泊無定感。誦讀時聲音漸次低落,語速逐漸緩慢。)
③作者如今島上聽雨,為何會想起蔣捷之詞?如何誦讀體驗?(作者寫本文時已人到中年,蔣捷之詞也抒發(fā)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尤其是十年前他的小兒子夭折了,正好是一場大雨,稱之為鬼雨。因而在誦讀“一打少年聽雨——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等語句時,其中三“打”,停頓時間可漸次增加,語速逐漸減慢,“江闊云低”“亡宋之痛”,放慢語速。放慢,能突出人生不同階段聽雨的感受,并引發(fā)人聯(lián)想,體會字里行間豐富的內(nèi)蘊。)
④文中“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如何理解?如何誦讀?(一“滴”靈魂,絕響量詞,浸淫的是雨水、淚水。另外,按照習慣,本應“雨在窗外喊誰”,而作者卻以倒裝句呼問。而倒裝句式常用于歐式語言,在誦讀時舒緩語氣可引發(fā)聯(lián)想:“在窗外喊誰”“窗外誰在喊”等。作者歐化句式,使語言靈活新穎,增加了閱讀的樂趣。)
(3)賞析后再讓學生配樂自由誦讀,然后引導學生總結:通過對第5節(jié)的學習,你了解了哪些欣賞散文的方法。學生回答后總結:
①感知意象,把握景物的特點;(調(diào)動多種感官)
②揣摩語言,體悟蘊藉的感情;(抓住關鍵詞、修辭句式等)
③展開想象,領會散文的神韻。(用自己的體驗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接下來,學生在第5節(jié)賞析示范下,自由選讀第6-11節(jié),體味余先生在大陸聽雨和在臺灣日式瓦屋內(nèi)聽雨的不同描述。(明確:第8節(jié)承上啟下,而六、七節(jié)和九、十節(jié)則分別是兩岸聽雨感受。)教師必須備課充分,仔細研讀每一細節(jié)以備不虞之需,若有時間有學生提出,則適當引導。
【設計意圖】:以上各節(jié)要點,難免掛一漏萬,教師不必也不可能在一堂課上一一詳述,只需在學生有提出困惑之時,適當點撥,以助學生體驗感悟;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指導學生把玩文字,同時穿插聲情并茂的誦讀,讓其沉潛到文本深處,體驗感受余氏散文的語言、意境和情感。
2.“聽·冷雨”
教師設問:(出示幻燈片)
問題:賞析完“聽雨”之美,我們疑惑,為何如此美的雨境作者卻說是“冷雨”?
如果學生難以回答,教師需將問題分解引導:
(1)“雨”,能“聽”出“冷”感嗎?聽是聲覺,按理是聽不出冷之觸覺的。之所以有“冷”感,必是由心而生,心冷,才會雨冷!
(2)余光中簡介: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隨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遷居臺灣,之后,就一直在臺灣、香港和美國之間輾轉(zhuǎn)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并于同年寫下了《聽聽那冷雨》這篇散文。1992年,他終于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大陸。閱讀散文,知人論世,對相關背景材料介紹尤為重要。了解作家身世經(jīng)歷、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緣由等材料,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3)作者心“冷”何處?本文從綿綿春雨,寫到瀟瀟秋雨,(引導學生賞析第1節(jié)和最后12節(jié):文章從開篇“回家”到文末“等著他的公寓”,作者在淅淅瀝瀝的雨中走了一路,聽了一路,想了一路,最終又回到眼前的冷冷的現(xiàn)實的雨中。文章前后呼應,成一環(huán)形結構),而“冷”既表現(xiàn)了雨的凄冷;更蘊含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故土之思。一個“冷”字把迷蒙凄冷的雨景與聽雨者淡淡思鄉(xiāng)之愁融為一體,構成了獨特的藝術境界。
3.“聽·‘那·冷雨”
教師設問:(出示幻燈片)
問題:既已聽出“冷雨”了,為何作者還要在其前加一“那”字?
如果學生難以回答,教師需將問題分解引導:
(1)“那”字給人什么感覺?遠指,指向遠方,有漸行漸遠之感
(2)如果說“冷雨”是因鄉(xiāng)愁;“那冷雨”還僅是那遠方的故土之思嗎?
引導學生比較第6節(jié)和第11節(jié):從第6節(jié)“王禹偁竹屋聽雨”,到第11節(jié)“臺北公寓時代”,“雨打屋瓦”不在,不難發(fā)現(xiàn)那漸行漸遠的是傳統(tǒng)中國式的意境消逝,這折射的恰恰是余光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3)投影背景資料:余光中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他說“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文化的“多妻主義者”。余光中的作品,無論散文、詩歌,都充滿濃郁的傳統(tǒng)意識和鄉(xiāng)土觀念,抒發(fā)了濃濃的去國懷鄉(xiāng)之感,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這與他的經(jīng)歷不無關系。
(4)文中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散見何處?
無論是第6節(jié)中王禹偁竹樓聽雨,第5節(jié)段蔣捷的人生三聽雨,第4節(jié)米氏父子的宋朝山水,以及與美國落基山形成鮮明對比的中國山水,還是第2節(jié)那無論是英語還是法語都無法與之媲美的方塊漢字,無一不是中國文化的構成,中國作為一個“鄉(xiāng)”,讓作者癡情回望望幾回。
至此,順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條脈絡,我們從文章后面向前追溯,就會發(fā)現(xiàn)“那”字之妙,原來“聽雨”只是引子,引出的是鄉(xiāng)愁,但隱藏在“鄉(xiāng)愁”背后的,更是對那漸行漸遠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這也正如余光中自己所言:“一個讀書人的鄉(xiāng)愁是把空間加上去,乘上時間,乘上文化的記憶,乘上滄桑感,這種鄉(xiāng)愁就是立體的?!?/p>
4.“聽聽·那冷雨”
教師設問:(出示幻燈片)
問題:試比較:“聽,那冷雨”與“聽聽那冷雨”,哪種語言表達好些?
(1)疊音詞,音韻美;同時也映照了本文無所不在的旋律節(jié)奏。余光中是拿著他那支寫詩的筆用左手寫下了這篇音韻絕華的美文。
(2)師生從文中選取一些經(jīng)典語言形式賞析誦讀。譬如:“淋淋瀝瀝”“淅淅瀝瀝”“料料峭峭”淋漓盡致地刻畫了雨的特點,寫出春雨的纏綿細密。連綴疊詞疊音可以組成一幅圖景一幅畫卷。如:“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了布谷咕咕的啼聲。”一氣呵成,如板行歌。
(3)投影余光中《煉石補天蔚晚霞》語句:我倒當真想在中國文字的風火爐中,煉出一顆丹來。我嘗試在這一類作品里,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捶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
教師總結:在這里我們充分體驗到了漢語的魅力,正是這種感性豐富的語言,讓我們充分領略了余光中先生的深厚的學養(yǎng),生命的激情,體味到了余氏散文的古典和現(xiàn)代之美。
三、結尾:教師再次投影臺灣詩人高雨秀的詩《相思》
(出示幻燈片)
打開電視機/臺灣——雨/臺灣——雨/幾乎天天如此/雨多得出奇/說奇倒也不奇/人類四分之一的/相思淚/傾瀉在那里
“前塵已隔海,古屋已不再”。他或許還是在一個春雨瀟瀟的春分之夜,在無瓦的公寓中,“聽聽,那冷雨??纯矗抢溆?。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教后反思】
南宋學者陳善曾說:“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則是入書法;用得透脫,則是出書法?!弊x書如此,散文閱讀教學亦如此?!斑M得去”而又“出得來”,從而真正做到進出隨意,收放自如,渾然天成。其實,這本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筆者淺薄,自然是無法達到此境界的。
筆者于教學中發(fā)現(xiàn),《聽聽那冷雨》這篇散文雖然是從原文中節(jié)選的,但內(nèi)容豐富,圍繞一“雨”,寫到大陸、美國、臺灣,除了寫“聽雨”,還從觸覺、嗅覺、視覺、味覺等角度寫——何不就以標題“聽聽那冷雨”為文本切入口,并以此貫穿始終? 于是就有了上述教例。
一堂課下來,雖然自己總想以一根游動如鎖鏈般的話題“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可是遺憾的地方也不少。首先是研讀文本的地方還不夠,沒能給學生更多的探究時間。其次,教師對文本的創(chuàng)新解讀,雖放開了手腳,卻“主宰”了學生的解讀,即學生的理解與教師主導的話題產(chǎn)生了沖突,而如何化沖突為共鳴呢?這的確是個難題!另外,師生對話最忌諱的是一股腦地灌給學生,應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去提升,去解決自然生成的新問題,從而真正做到從學生內(nèi)在需求出發(fā),以學生的心靈為起點來進行閱讀教學,這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者通聯(lián):浙江溫州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