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世上的人大抵有兩種,一種是自強者,一種是知足者。
自強是剛,知足是柔;自強是巍峨山巒,知足是灼灼桃林;自強是劍膽,知足是琴心;自強是劍客手中的三尺青鋒,知足則是隱者手中的芬芳鮮花。
自強者擁有精彩的人生,知足者擁有幸福的生活。
自強者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他們有著清醒的頭腦,不斷攀登,不斷進取;他們用汗水鋪就前路,用挑戰(zhàn)書寫人生,從不甘于平庸;他們是攀登者,不斷向最高峰邁進。
但倘若自強卻不知足,只顧到達終點,絲毫不在意途中的一景一物,那便是為了到達而到達,就如同習(xí)武之人走火入魔,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fù)。因為他們太貪得無厭,總渴望多一些,以致失去了底線,即使最終獲得成功,也毫無意趣可言。
知足者能夠體察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快樂。他們有著柔軟的心,因一朵花、一片云、一捧暖陽、一掬月光而快樂;因一本書、一把傘、一碗溫粥、一句叮嚀而感動。他們從不計較“未達成”,因“已擁有”而滿足,并對此無比珍惜。他們是真正的生活熱愛者。
但倘若知足卻不自強,那也只能平庸無奇地過完一生,就像一輩子生活在一條河里的魚,沒有憧憬大海的進取之心,一直安于現(xiàn)狀,最終只能被歲月的車輪輾過,連痕跡也不會留下。
只有自強且知足者,他們欣賞著已到達的天地,也渴望去往新的遠方。他們會喟嘆“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也會去欣賞嫵媚的青山;他們會抒發(f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壯志,也會在春蘭秋菊夏清風中,感嘆著人間好時節(jié)。他們因自己的進步而快樂,并渴求著不斷前進,卻也對幫助過自己的一切人或事心存感激。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子說“知足者富”。自強不息,是對自我的嚴格;知足者富,是對他人、對生活的寬容。自強且知足者,才能到達心中的遠方。
自強是劍,知足是玫瑰。手握青鋒,心懷玫瑰,才能一戰(zhàn)萬里,拭劍品茶,醉里論道,醒時折花。
模擬評分
基礎(chǔ)等級:本文兩兩對比,統(tǒng)籌兼顧。一邊說“自強者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一邊講“知足者能夠體察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快樂”。這篇作文的可貴之處在于將“知足”與“自強”進行對比,不說絕對的話,不以偏概全,在論證上注重運用辯證思維。故本項評37分。
發(fā)展等級:該考生反向思考,辯證分析,不停地反向追問——“但倘若自強卻不知足”“倘若知足但不自強”,論證嚴密,邏輯性強。故本項評17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chǔ)等級37分+發(fā)展等級17分=54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