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萍
一、散文教學活動存在問題亟需破解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從重“教”轉向重“學”,廣大一線教師逐漸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標尺。眾多的公開課及常態(tài)課中,學生的學習情況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改善,學習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散文作為閱讀教學的主導文類,歷來受到重視。然在教學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一些學習活動存在問題,主要歸結為以下三方面:
一是活動內容偏離。把散文當作敘述類文章教,概括主要內容,拓展相關材料,各抒己見討論事件或景物的意義,完全偏離了散文教學的核心。二是活動方式模式化。所有的散文都教成同一類文章,整體感知、品味語言、理解情感,三段式教學模式下“這一篇”與“那一篇”沒有差別,內容、語言、情感之間的鏈接割裂,文本的獨特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三是活動行為粗淺。品味語言,零敲碎打,肢解式分析,缺乏對整篇文章話語體系的整體把握;或者在文中找出句子,僅在語言的表層滑行,抓不住言語表達的精妙處、關鍵點,無法發(fā)掘獨特言語形式下蘊含的深層意味。對作者傳達的情感,跳過具體的語段、語句、語詞的賞析,籠統(tǒng)地抽象化或概念化,讓學生在文中作貼標簽式閱讀。
散文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對散文體式辨認不清。散文體式是指既具有散文文體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單個文本的個性特征。脫離文本體式,一味追求學習方式的改變,造成的后果是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不適宜,學習活動不能承載相應的學習內容。散文閱讀的關鍵是通過品味精準的言語表達,體認作者個性化的情思,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經(jīng)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文本里潛心求索,抓住文本的關鍵處,關注“有意味的形式”,采用與散文相適合的教學方式,設計相應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讀懂,體會和分享作者的情感。
二、散文體式下鑒賞個性化語言的活動
散文教學的目標,是通過體味散文語言精準的言語表達,體認與分享作者豐富、細膩、獨特的人生感受。而作者的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正是通過作品中個性化的語言傳達出來的。因此,散文學習,要讀作者的“語文經(jīng)驗”,即作者個性化的表達方式。
梁實秋的散文名篇《鳥》極具語言特色,品味語言是該篇的重點教學目標,為此設計了相應的學生學習活動。
讀一讀:課文三、四兩段,哪些句子或詞語體現(xiàn)了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黎明時,窗外是一片鳥囀,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烏鴉,那一片聲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聲長叫,包括著六七個音階;有的只是一個聲音,圓潤而不覺其單調;有時是獨奏,有時是合唱,簡直是一派和諧的交響樂。
幾乎沒有例外的,鳥的身軀都是玲瓏飽滿的,細瘦而不干癟,豐腴而不臃腫,真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的秾纖合度。)
議一議:從修辭、句式、關鍵詞等角度品味鳥聲之悠揚,鳥形之俊俏,體會梁實秋語言的藝術特色。
(獨奏、合奏、交響樂等比喻,細膩描摹了鳥叫悅耳的效果。句子錯落有致,對比與鋪陳方式突出了鳥兒聲音清脆嘹亮的特點。同時巧妙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和曹植《洛神賦》的詩句,含蓄雅致,無限的欣賞與贊嘆滲透在字里行間。)
梁實秋說:“寫鳥,是因為愛鳥,愛鳥自由跳躍的姿態(tài),更愛鳥婉轉清脆的聲音,我是心里虔誠地深愛著。”作者用精準的語言捕捉這種精微的感覺和知覺,個性化言語描寫鳥之聲、鳥之形,體現(xiàn)典雅之美。他認為,現(xiàn)代文學缺乏的是對傳統(tǒng)文學的吸收、消化,若適時選用文言詞匯與句法,吸取它們的精義,再融入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體驗和超越時空的想象力,可使文章雅煉且富情致。
基于言語特質組織學習活動,在學習支架搭建下,學生對語言的鑒賞逐步深入,品味與發(fā)現(xiàn)作家作品語言內在的精妙之處。因此,教師要善于鋪設臺階指引學生往散文的個性化言語所表達的豐富甚至復雜、細膩乃至細微處走,挖掘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意思、意味,從而領會作者獨特的語言藝術及審美情趣。
三、散文體式下體會作者主觀情感的活動
散文本質上“是一種包孕情感的自述”。①散文中的所思所感,是作者獨特的境遇中所獲得的獨特的情感認知。故讀散文,要讀作者的“人生經(jīng)驗”,即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而散文最難讀的地方,或者說,好散文之所以好的地方,就是作者的感受和經(jīng)驗超越了我們常人。我們進行散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往“作者的獨特經(jīng)驗里走”,站在他的位置上理解他。
楊絳先生的《老王》內涵極為豐富深刻,作者看似無陰無晴、隱忍樸淡的敘述中蘊含人性的思考和自我的反思。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們抓住核心教學目標: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圍繞這一目標,設計學習活動。
步驟1:楊絳為什么說自己是幸運的人?對老王為什么會產生愧怍之情?
步驟2:在“愧怍”前填上一個合適的詞語,“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 的愧怍”。
步驟3:出示“愧怍”的出處,《孟子·盡心上》中“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談談你對作者“愧怍”之意的領悟。
這組學習活動圍繞核心目標不斷推進。楊絳稱自己是幸運的人,在苦難的歲月中她獲得了最寶貴的真情,幸運地活了下來。那她愧怍什么呢?學生認為作者反思自己對老王,同情大于平等。老王“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去世前一天硬撐著送來香油雞蛋,“我不是要錢”。老王感念楊絳一家對他的關心、照顧,給了他這世上難得的溫暖和慰藉,他把他們當作唯一。當然,楊絳也力所能及地幫助老王,但對老王“錢”的回報與老王“心”的付出相比,兩者情感上的分量是不一樣的,感情不對等。當楊絳意識到這點,無疑是揪心的痛。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 的愧怍”。“每想起……心上不安”“幾年過去了”“漸漸明白”,學生品讀文句體會到楊絳在不斷叩問自己的靈魂,這是逐漸明白、不斷加深的愧怍。老王和楊絳的不一樣、不對等是社會的必然,“幸運”和“不幸”卻是命運的偶然。說自己是“幸運的人”的楊絳,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老王與她不平等的必然,對必然懷有不安和愧怍。時過境遷,這種愧怍其實是無用的,但楊絳“無用”的不安、“無用”的愧怍也正是《老王》的動人之處。她在《老王》中解剖自己,反省自己,就是在愧天、愧人、愧己上不斷拷問,修煉自我的靈魂。endprint
可見,散文閱讀教學,要著眼于主體,觸摸作者的情思。散文中呈現(xiàn)的人、事、物、景,是作者高度個人化的言說對象,作者獨特的情感體驗,往往隱藏在深層的意蘊中。通過設計階梯式學習活動,能夠引導學生抽絲剝繭進入作品的情感內層,分享作者獨特的人生體驗,豐富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
四、散文體式下指向讀者感悟的活動
散文閱讀的過程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散文教學應該教學生學會體驗作者的獨特情感,使學生從中獲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獲得深刻的思想啟迪。王尚文教授說過:“體驗是文學教育的必由之路。沒有體驗,就沒有真正文學教育?!雹谝虼耍w驗與感悟應是散文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起與文本的連接點或鏈接通道,喚起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情感體驗,引導并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
史鐵生的作品《秋天的懷念》感人至深,母愛的深沉、作者的懺悔浸透在字里行間。要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需設計活動,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作者的內心。
導入:出示史鐵生的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18歲下鄉(xiāng)插隊。21歲生了一場大病,剝奪了他走路的權利,奔跑的權利,跳躍的權利。他癱瘓了,躺在床上,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
同學們,你認為接下來的日子,他會怎樣度過呢?猜想一下。
教師在散文教學的初始階段,要設法讓學生動情,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找到與“這一篇”文章的對接點?!澳阏J為接下來的日子,他會怎樣度過呢?”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設想一個癱瘓了,躺在床上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這能真切地喚起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潛在的思維,與文本形成對接,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學生就能明白作者的胡亂生氣,他的敏感,他的無厘頭暴躁。有了這份原初體驗,對母親深沉的愛和十多年后作者的愧疚就能更好地理解。
結尾:母親去世十年后的那個清明節(jié),“我”和妹妹去母親的墳上……母親走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在母親墳前,“我”深情地對母親訴說……
散文教學是一種動態(tài)的體驗過程。課堂的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中,每一步都在潛移默化中渲染豐富的情感。課堂結尾,“在母親墳前,‘我深情地對母親訴說……”這一情境活動可謂水到渠成。學生與文本、與作者達到共情,秋天的故事里,在對母親深切的追憶與懷念中,共同獲得生命的啟迪。
散文是一種情感濃郁的文體,散文教學要依據(jù)文本創(chuàng)設開放性、個性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與文本間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在深刻的情感體驗中,獲得對生命存在的真切感悟,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和質量。
參考文獻
①王彬.《散文的本質與文體異化》,《創(chuàng)作評譚》,2010年第1期。
②王尚文.《體驗,文學教育的必由之路》,《語文學習》,2007年第1期。
[作者通聯(lián):杭州市濱江區(qū)教育局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