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如
茶的種類繁多,風(fēng)味各異。品遍天下茶,方覺最濃郁醇香的,還是家鄉(xiāng)的茶。
我的家鄉(xiāng)在青山的臂彎里、綠水的懷抱中。信陽,一個小城,普通而微不足道。但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城,卻因一種茶而光鮮亮麗。這茶,就是聞名遐邇的毛尖茶,我家鄉(xiāng)的茶。
毛尖茶的制茶工序與普通茶別無二致。茶,還不是采摘、晾曬、翻炒出鍋嘛!只是這制茶過程中的點滴細節(jié),獨一無二。采茶工序就很講究。采摘時,必須茶芽兒茶葉一同摘下,一簇芽兒一片葉,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嬌俏地吐著舌頭。采摘下的芽葉,在透氣的竹籃里躺著,在采茶女的手心里笑著。采茶的多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她們圍著花圍裙,戴著圓圓的遮陽帽,在蔥翠的茶山上分外顯眼,靚麗地點綴著蒼山大地。偶聽一聲沙啞的吆喝,采茶女們爽朗的笑聲便活潑地回蕩起來。
采茶之后是曬茶。信陽這個地方,地處南北交界之處,有南方濕潤的清風(fēng),也有北方如火的驕陽。日光迸射,十分強烈,所以曬茶時要隨時翻揀。等水分充分被陽光吸收,被清風(fēng)掠走,毛尖的清香便牢牢地鎖在那細小的芽葉中了。
曬茶完畢,接著是殺青工序。這一工序全交給滾滿茶香的機器處理。最后,把逐漸成型的茶葉投入烘炒機翻炒。用秸稈頭扎成把子炒茶時,翻炒帶起一陣沙沙聲,深綠的葉尖在秸稈頭上跳躍翻滾,香氣也隨之溢出。空氣中溢滿了清新的、令人神清氣爽的氣息……
幾輪烘炒,待原本翠綠可人的茶芽兒茶葉歷練成滄桑深邃的深綠時,茶便炒好了。捏起一撮信陽毛尖茶投入杯中,靜等水壺發(fā)出悅耳低鳴,噴吐出股股蒸汽,杯口水汽氤氳。這時用沸水將茶略沖洗一遍,用高溫激發(fā)茶葉深藏的清幽,再用沸水沖泡。此時杯中綠葉在水中翩翩起舞,緩緩地沉落。再次觀賞,茶水已變成澄澈的琥珀色,清明透亮,一股股蒸汽裹挾著微苦的清甜飄散開來,讓人忍不住想品嘗。輕呷一口,苦從舌尖蔓延到舌心、舌根。吸吸鼻子,突然有一股清香沖入鼻腔,隨之甘甜在口腔中縈繞……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曰:“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蔽液鋈挥辛送?。這經(jīng)家鄉(xiāng)雨露滋養(yǎng)、家鄉(xiāng)人民采摘烘炒、家鄉(xiāng)陽光撫摸、家鄉(xiāng)歌聲浸潤過的茶葉啊,在我心中,沒有什么名茶可以與之比擬!
(指導(dǎo)老師 董志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