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元麗
摘要: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作為主要的論述對象,探討了應該如何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的管理進行相應的結合,從而能夠培育出德才兼?zhèn)洹⑵穼W兼優(yōu)的好學生。語文便是一門教化人的內心的學科,與德育緊密相連。因此老師們如果能夠將小學語文中的德育與日常管理有效結合在一起的話,往往能夠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也是一項有意義、有開拓性的教學嘗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級管理;教學方法
一、小學的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
1.小學語文的特點
小學時期的語文是一門重視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學科,首先應該將學生們培育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品德的個體,其次再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知識貯備等等[1]。如果小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極為低下的話,那么學習到的知識越多,其為人便也越危險。這是老師們應該充分警惕的情況。小學生們通過學習語文,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高尚的人格和高尚的心靈,時刻能夠向那些真正杰出的人物看齊。語文,其根本還是一種人格層面的教育。正如一句名言所揭示的那樣:人格才是最高的學位。只有在人格上真正令人感受到尊重,這個人才是一個完整的、高貴的人。正所謂立德樹人,唯有在德行上能夠立得住,人格才能夠樹立起來。語文本質上就是人學,人的核心就是樹人。沒有立德樹人也就沒有語文。
2.小學語文與日常管理的結合依據
正所謂“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才能必須要和道德緊密相連,教育如果培養(yǎng)出的是一群有著極強逆反心理的、不具備道德的有才能的學生,這顯然是教育的失敗。換言之,對于學生而言,才能固然重要,然而品德與人格更為重要。沒有品德的學生就如同缺乏安全閥門的煤氣,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有道德無才能的學生是瑕疵品;有才能無道德的學生是危險品;無道德無才能的學生是廢品。教育是有黃金期限的,小學正是培育學生們的良好品德黃金時期,因為這時候的學生對于老師們還是具有很大的敬畏之心的,同時又不處于青春期,因而能夠聽得進去老師們的諄諄叮嚀和勸告,如果老師們不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黃金教育的時期,一旦錯過就為時已晚。當然,這絕非鼓勵老師們隨便對學生們施展思想教育,一定要根據學生們的發(fā)展走向來制定明確的行動策略,能夠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根本,從而實現自身的教學目的。
二、將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結合的具體方案
1.通過學習經典名篇來拓寬精神視野
語文是一門兼顧藝術性、思想性、道德性的學科,正如同俄裔美籍著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所言一個好的作家應該具有三種能力:敘事、魔法、教化。所以老師們在教導學生們學習名家名篇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將語文本身的魅力與思想教化功能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能夠實現學生們的思想與語文素養(yǎng)的雙重升華[2]。通過學習大師巨匠的名篇來提升小學生們的思想道德以方便老師們的班級管理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例如在學習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名篇《窮人》時,老師們應該帶領學生認真地朗讀課文,將文章的脈絡理順清楚;其次再將本文刻畫人物的語句摘錄下來再加以認真的分析和品評。將窮人的身處的環(huán)境和遭受的苦難進行分析,然而他們卻沒有成為一群自私自利的個體,而是在苦難中仍然不忘他人,將遺骨撫養(yǎng)成長,彰顯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老師們在傳授完相應的課程后可以將其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系,說:同學們也應該這樣,無論是身處何處,都不應該忘記他人,要成為一個心中有他人的人。
2.通過摘錄名人名言來提升自己精神力量
通過摘錄名人名言來加以分析、提煉、概括出其內在的思想精華從而保證學生們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并以此為老師們的班級管理服務,這同樣也是一個值得推行的好辦法。例如學習諸葛亮的《誡子書》中的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劉備的莫因惡小而為之,莫因善小而不為;學習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學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學習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兼濟天下;學習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通過學習、積累、背誦這些偉大先賢們的珍貴的思想精華從而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潛移默化之間提升其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即使學生們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完全參透這些浸透著人格與智慧的語言,然而依然可以提升其學生們的內在能力。
3.通過大聲朗讀篇目提高思想道德意識
語文的學習也離不開大聲的朗讀[3]。通過大聲的朗讀,使得學生們真正將自身的情感投放到所學習的課本之中,從而能夠使得自身真正浸潤在語文的世界中,讓全身心都能涌動著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感受到人格的沐浴清華。這個大聲朗讀絕非僅指代大的聲音,而是應該以自己飽滿的熱情去朗讀課文。中國當代作家蘇童曾說,如果用心讀朗讀,閱讀《萬卡》是會讓人落淚的。如果學生們將自己的情感投放在一篇佳作中并能夠感動自己,顯然這就是語文朗讀的成功范例
4.注意事項
須知,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盡善盡美的,都會存在著一定的疏漏和漏洞,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應該秉持著適度的原則。如果脫離了適度原則的話,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結果,這也是老師們應該加以警惕的。例如,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應該尊重語文這門學科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性,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人文之美、語言之美、思想之美、韻律之美、意象之美。這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首先考慮的問題。其次再考慮如何將語文中的思想性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聯系在一起以保證學生們能夠在日常更好地服從老師們的相應管理,形成一種風清氣正的班級秩序。
三、小結
本文以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的管理為主要線索,通過對語文這門課程的分析和探討,提升了將語文與班主任管理結合的內在的根據和合理性,從而使得學生們不僅具備人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深厚的人格素養(yǎng),能夠將自身所學轉化為現實中的實際行動,從而能夠提升自我的人格,也使得整個班級的風尚加以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書.相得益彰共從容:班主任工作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 鄭小彥.從語文角度解決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D].鄭州:河南大學,2011.
[3] 曹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