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 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楊開院
云南明初的轉折
——漢族移民入滇史略
□ 文·圖 / 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楊開院
在大多數(shù)的云南漢族家里,如果家里有老族譜,那么老人家肯定會拍著族譜上的灰塵告訴你:“我們的老祖宗是從南京來的……”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也是我們今天了解云南歷史和文化另外一面所不容忽略的問題。
在云南,那么多人認為自己的祖先從南京來,那么問題來了,他們?yōu)槭裁匆獊??他們是什么時候來的?他們又是怎么來的?今天我們就要來說說這些疑問的大背景。
重翻歷史,其實說“我們的老祖宗是從南京來”并不是沒有依據(jù),明朝是云南歷史的轉折點,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移民活動就發(fā)生在這一階段。
我們先來看看移民的前奏曲。1368年正月,朱元璋定都應天府(今南京),正式建立明朝。中原雖已平定,但云南地區(qū)仍然擁戴元宗室,誓死與明朝抗衡。
剛開始,朱元璋認為云南偏遠,不便用兵,試圖通過和平方式實現(xiàn)統(tǒng)一。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勸降,兩次使臣被殺,勸降無果。對云南招降屢遭失敗,朱元璋只好決議武力攻取。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發(fā)布征云南詔令,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為征南左副將軍、沐英為征南右副將軍。當年九月,30萬兵馬自南京出發(fā),兵分兩路,從北、東兩個方向大舉向云南挺進。
大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洪武十五年正月,也就是出征5個月后,昆明城被攻破,再過3個月(洪武十五年閏二月),大理城被攻破。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云南平定后,明朝政府試圖把大一統(tǒng)的中原行政體系應用于云南的治理。但是云南的民族、社會結構,經濟發(fā)展程度都與內地存在巨大的差異。云南少數(shù)民族占絕對優(yōu)勢,各民族各有領袖,自成部落,且擁有武裝。往往明軍一過,當?shù)孛褡灞憬腋投?,趁虛反抗。這樣,將內地的政治體系應用于云南地區(qū)無疑是行不通的。
鑒于此,明朝政府調整了對云南的管理方案,首先,大量撤縣并州,例如把現(xiàn)在的昭通市和曲靖市大部地區(qū)劃給四川來管理,把現(xiàn)在曲靖市東部地區(qū)劃給貴州來管理。
經過調整,云南的行政版圖大為收縮,管理的壓力也就大為減小了;對行政版圖進行調整后,接下來就實施了“土流并治”的方案。這里的“土”指元朝所任命的土司、土官和土弁 ,而“流”指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其性質與內地一致;第三就是改變云南人口結構,“移民實滇,開發(fā)生產”。這就是明朝大規(guī)模移民入滇的歷史背景。
這些移民如何進入云南的?云南和中原大地相隔數(shù)千里,在車馬郵件都慢的古代,遷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性質上看,入滇的移民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軍事移民、罪徒移民和民間自發(fā)式移民。
軍事移民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移民策略。事實上,自洪武十四年明朝發(fā)兵南征開始,明初云南大移民的序幕就拉開了。從洪武初年到洪武年結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朝廷共實施了兩批軍事移民。
第一批就是平定云南戰(zhàn)事結束后,隨沐英鎮(zhèn)守和初設衛(wèi)所形成的軍事移民;第二批發(fā)生在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公元1398年),明朝為平定各族反抗以及征伐麓川(今瑞麗一帶)而形成的又一次大規(guī)模調兵和“屯戍聽征”的軍事移民。
征南大軍班師回朝后,征南右副將軍沐英以及9萬將士留鎮(zhèn)云南。然而,如此強大的軍陣仍然不足以平息各地民族的反抗。與此同時,守軍將士的糧庫出現(xiàn)了虧空。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統(tǒng)帥沐英也進退維艱了。
不過,他很快發(fā)現(xiàn)解決的策略:云南地廣人稀,土地十分富饒,只是缺少會耕種的人而已,如果能有一批人來專門種糧,就不用千里迢迢地從京城運糧來了。
1386年,他將這個想法寫成奏書,呈遞給朝廷。朱元璋閱后大喜,急忙召傅友德入京準備征兵事宜。1387年,朱元璋派人前往四川購買健壯耕牛萬頭。這樣,從北路而下,士兵趕著耕牛浩浩蕩蕩地前往云南了。
這批士兵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打仗,打仗之余還要拉著牛耕田種地,這就是著名的“屯種聽征”。明朝在洪武年間數(shù)次向云南所派遣的軍隊,總人數(shù)達15萬之多。因為軍事征伐的特殊性,這一時期的移民幾乎來自全國各地,尤以中原、江南籍為眾。明朝中后期,朝廷對云南的軍事移民逐漸減少,除了“三征麓川”和萬歷年間的反緬甸洞吾王朝侵西戰(zhàn)役外,便無大規(guī)模軍事征調活動。
第二種移民方式是罪徒移民。這類人,數(shù)量無法統(tǒng)計,但也是明朝“新云南人”的一員。
所謂罪徒移民就是把那些觸犯國家法律的人趕出家鄉(xiāng),遷徙到外地,這是一種除死刑之外最嚴重的懲罰方式。自秦漢以來,罪徒移民的懲罰就存在,歷史上也稱為“流放”“發(fā)遣”“刺配”“謫戍”“充軍”。明代的法定懲罰體系為“笞杖徒流死”五刑制,也就是有五種懲罰方式,其中流刑又分為三等,分別為流放二千里、二千五百里和三千里等,都杖一百,不再拘役。
與明以前的歷朝相比,明代充軍實施規(guī)模最大,在明朝兩百多年的時間里,充軍的法規(guī)發(fā)展持續(xù)不斷,相應的發(fā)往外地的罪徒移民也持續(xù)不間斷。流放、充軍的人口一般都到“煙瘴、極邊、邊衛(wèi)”之地,云南既是明朝的極邊之地,又是當時著名的煙瘴之區(qū),這類移民在移民總人口中自然占有很大比重。
有明一代,內地官員謫遷至云南的最早案例發(fā)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監(jiān)察御史章良因罪遷云南府任儒學教授,當時距明軍平定云南僅有半年時間。后來,那位平定云南的“征南將軍”傅友德被朱元璋賜死,他的家屬也被流放至云南,在此生活至今。歷史的風云變幻總是令人唏噓不已。
明朝一代,流放、充軍云南的“罪人”,既有朝廷重臣、富商大賈,也有文人墨客、能工巧匠。這些人被迫遠離家鄉(xiāng),在漫長的入滇之路上應該是萬念俱灰的吧。路途多險阻,征程多意外,無數(shù)人在途中喪生,堅持下來的多是那些身體硬朗的人。這些人來到云南,或開赴更遠的邊疆,鎮(zhèn)邊衛(wèi)國,戎馬一生;或登上荒涼的高原,開山拓壩,辛勤耕耘,用收獲充實冰冷的生活;或是獨辟寒舍,攬眾講學,用思想的火花重構生命的藍圖。
此外,明朝進入云南的移民還有“非官方”性質的自主移民,如為逃避徭役而背井離鄉(xiāng)的移民、連年戰(zhàn)亂和自然災害造成的難民、為經商而四處奔走后定居的商人。這些移民進入云南,加入了開發(fā)云南的陣營中,為云南的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楊姓家族的族譜,最近一次修訂時間為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家譜記錄了自洪武初年定居施甸的楊氏男性祖先世系情況。楊姓后人認為,他們于明初從應天府遷移至此,最初的遷移目的是保衛(wèi)祖國的邊疆。
清平洞位于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zhèn)境內。1583年,明朝廷命鄧子龍等率軍前往云南抵抗緬甸洞吾王朝軍隊的入侵,在此地打敗緬軍。
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云南后,很多人意識到回鄉(xiāng)無望,便做好了葬身此地的準備。很多人仍然盼望著重回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努力尋找出滇之道,留下了眾多感人的故事,如“宋氏郵亭題詩”“劉謹三進云南萬里尋父”“楊狀元充軍”等等。
千里殊途,且險且茫,回不去的人們只好安身立命,有條件者以文字記下了這次大遷移的始終,記錄下遠方先人的名字,以保證血緣清白、世系不亂,久而久之便成了家譜。目不識丁者只好將祖先的故事以口頭方式傳給后人,希望子孫永遠記住自己的根在哪里。無論以哪種方式,這些遠離家鄉(xiāng)的漢人們成功地做到了思想上的落葉歸根,不負祖先使命。
三征麓川
麓川為元、明時期的地名,大致位于現(xiàn)在的德宏州瑞麗市。元朝時所設置的行政單位,隸屬于金齒(今保山)。明代云南西南的“白夷”(傣族)貴族思倫發(fā)、思任發(fā)、思機發(fā)數(shù)次積聚力量,試圖建立“麓川王國”,與明朝抗衡。明朝分別于1441年、1443年、1448年發(fā)動了征伐麓川的軍事行動。
反緬甸洞吾王朝侵西戰(zhàn)役
“洞吾王朝”是緬甸的封建王朝之一,存在于16世紀—18世紀。
明嘉靖年間,洞吾王朝大舉對外擴張,向東侵犯云南境地。1583年,明朝廷命鄧子龍等率軍前往云南抵抗。在今施甸姚關地區(qū)打敗緬軍,阻止了其進一步的侵犯。
(責任編輯 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