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運波 / 曲靖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歐運波 / 曲靖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從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現(xiàn)狀來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質(zhì)量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1]本文試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基本問題,進而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策略
新課程改革正在不斷深化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也隨之不斷進行改革,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其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在不斷被發(fā)現(xiàn)。如何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的提升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偏重對于知識的單一講授。[2]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習慣了對于知識的灌輸以及一些傳統(tǒng)閱讀理念的教授,使學生在閱讀中不能感受到作品的細節(jié)之美,教師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學生的閱讀,因此,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高,閱讀教學水平也隨之低下。
(二)閱讀教學內(nèi)容單調(diào)
初中生具有年齡較低和閱讀范圍還相對較窄的基本特點。針對這種情形,教師們在教學內(nèi)容選擇上依然是以課本教學為主。再加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觀性較強,以自己的講授代替學生的理解的情況很普遍。教師的引導內(nèi)容有固定的程序,不外乎劃分文章層次、概括文章大意、領悟作者感情幾個方面。教師的主觀意愿被有意無意的強加在學生身上,學生因此喪失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對閱讀教學的積極性自然不高。
(三)教學手段更新不及時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其在教育領域也被廣泛應用,多媒體設備逐漸成為各個學科在教學活動中的輔助教具。而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課堂單一講授還是占據(jù)主要地位,教師對于多媒體的應用還沒有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無法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閱讀學習十分死板,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的單一應用,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很大的限制。
(四)教學設計缺乏創(chuàng)新性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教師的惰性所致,教師在教學設計的制作過程中,逐漸開始挪用網(wǎng)絡教案,進行少量修改甚至是不加修改就進行使用。[3]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的設計應該是依據(jù)實際教學情況而制定的,只有在教學設計符合學生和教師雙方的實際情況的時候,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高效的進行。網(wǎng)絡教案一方面可能不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存在水平上的不確定性。這種網(wǎng)絡教案的廣泛使用會使教案逐漸喪失其應有的創(chuàng)新性,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一種阻礙。
(一)豐富閱讀教學材料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和任務,但是由于閱讀教學具有的特殊性質(zhì),教師應當在結合課本教學的過程中,對課外閱讀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臄U展。教師應當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錮,在教學中注重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適合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課外閱讀材料,一方面提升中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豐富閱讀教學內(nèi)容、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也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尋找閱讀內(nèi)容,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對于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是一種激發(fā)。舉例來說,在進行《背影》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提問策略先進性課堂導入,如:“同學們,你們的生日都是什么時候呀?在生日的時候有沒有收到禮物?”學生們對于這樣的話題,很定非常踴躍回答,會將自己生日的趣事進行分享,教師就可以趁氣氛正活躍的時候,再次提問,“有哪位同學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的生日?”同學們對于父母的生日很多時候是不知道到的,教師通過這么一個簡單的生活化問題就可以使學生對于父母親情有所思考,為接下來的教學展開進行了有效的鋪墊。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信息化的大潮下,學生們的學習渠道也有所變化。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來說是頗具吸引力的,因為多媒體技術具有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展現(xiàn)手段,能夠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解決了在以往教學中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對于多媒體設備的恰當運用,可以將學生迅速帶入教學情境,利于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春》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春的圖片、視頻材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美麗與生氣,進而對文章產(chǎn)生學習興趣,積極感悟作者情感,理解作者對于生命的追求與感悟。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積累,或者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閱讀學習中來。
(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能夠感受到閱讀教學的有趣性。教學手段的合理采用可以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有益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應當在基本的閱讀教學上在添加一些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內(nèi)容,如進行朗讀競賽、角色扮演等。如果教學內(nèi)容是詩歌、散文類,教師就可以開展朗讀競賽,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鑒賞;如果教學內(nèi)容是小說、戲劇類,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情景劇的排練,進行演出,通過對角色的扮演來加深對于任務的理解。教師在進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應當注重對于學生實際情況的考量,注意對于教學目標最終達成。使學生能夠在體驗文章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以《陋室銘》的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對抗賽的形式,將閱讀教學過程氛圍六個部分:一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自由閱讀后翻譯文章;二是讓學生對作者概況以及寫作目的進行簡單闡釋,教師可適當予以補充;三是讓各小組進行文章翻譯,教師根據(jù)翻譯情況進行評析;四是學生提問,學生根據(jù)以上環(huán)節(jié)中還不能掌握的問題進行提問,教師進行回答,為學生解釋疑問,也可以讓學生針對教師的補充環(huán)節(jié)或者回答環(huán)節(jié)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五是學生發(fā)言,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以及翻譯,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或者針對作者的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六是教師總結,教師對于文章中的知識點以及教學重難點要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們對于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再如,在《皇帝的新裝》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選擇課文角色,結組進行分角色閱讀練習,讓學生在朗讀中揣摩人物心情、總結人物特點。
(四)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對于課外閱讀的延伸也不會過多。如果想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教師進行積極地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閱讀材料,為保證閱讀質(zhì)量,教師可以以課外閱讀任務的形式進行作業(yè)布置,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逐漸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周都舉行“美文一篇”的活動,讓學生在課上將自己喜歡的與大家分享,這種分享式學習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進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也是一種變相的檢查和督促。
針對初中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們要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完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丁彩娟.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探討 [D ] .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09.
[2] 劉海燕.初中語文閱讀學案教學研究 [ J ] .廣州: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 ( 11 ) .
[3]楊云云.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 [ D ] .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