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小戎
英國科學(xué)家馬特·里德利說:“社會越是走向富裕,以市場為導(dǎo)向,人們的行為就越是友好。商貿(mào)使人們重視在交易中獲得陌生人信任的機(jī)會。隨著陌生人之間的金錢互動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多地把鄰居想成潛在的生意伙伴,而不是潛在的獵物……人們越是富裕,越是城市化,跟貧苦的農(nóng)村人比起來,就越是不那么暴力?!?/p>
一般我們都說農(nóng)村人比較善良、淳樸、熱心,因為農(nóng)村基本是一個熟人社會,大家要么相識,要么不知什么時候就會用到別人。城市里的人可能相對冷漠,講究的是保持距離。他們不會動輒傷害你,也不會對你特別熱心,大部分人還是想去城里,畢竟繁榮和安全感比較重要,溫暖的感覺是更高的要求。但是當(dāng)一個社會還在轉(zhuǎn)變的時候,本來該像城市人一樣彼此信任、客氣的地方可能沒那么信任、客氣,本來不那么溫暖的地方可能也會很溫暖。
火車或者飛機(jī)這種現(xiàn)代化的東西被比喻成一個臨時社會,那么公交車、地鐵可以說是一個瞬時社會,乘客的聚散都是一會兒的事,大家素不相識,討好他人也沒有長遠(yuǎn)的好處,讓座的事情就會很罕見。一位朋友說,他昨天帶孩子坐地鐵,本來他也不期待有人讓座,但后來孩子坐在他腳面上、靠在他腿上睡著了,他就把孩子抱起來,希望有人能讓座,結(jié)果抱了兩站也沒人讓座。我決定刺激他一下,讓他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首先是他臉皮太薄,就不能自己找“老弱病殘孕”座位上的人讓座嗎?再者,沒事你帶孩子坐什么地鐵?家門口玩玩不行嗎?如果要出門,提前讓孩子睡足了沒有?
他說是孩子他媽非要他周末去學(xué)畫畫,一共就給孩子報了這一個班。沒人讓座他也沒脾氣,而且他也動了腦子,心想反正不著急回家,干脆抱孩子下車,去車站的座位上坐著,等孩子睡醒再走。但后來有快遞員打電話,說他要退的貨今天必須取走,天都快黑了,不想讓快遞員久等,他只好趕回去。上車后他靠著扶手抱著孩子站著,其間他瞪了離他最近的愛心專座上的婦女兩眼,希望能讓她內(nèi)心有愧,甚至詛咒她以后嫁不出去。兩站后有人下車,他勸馬上要坐下去的小伙子讓他坐,他才得以抱著孩子坐了下來,然后偶然發(fā)現(xiàn),愛心專座上那個婦女是個孕婦,他暗自慶幸自己當(dāng)初沒有勸人家讓座給他。
是的,愛心專座上的人沒讓座,也許都有原因:那個在玩手機(jī)的學(xué)生也許在快餐店打了一天工,那對情侶也許是外地來旅游的,逛了一整天了。這些人都很辛苦,不辛苦的誰會坐地鐵?朋友說愛心專座沒什么約束力,他想了其他解決方案,比如跟飛機(jī)一樣,一人一座,但這樣運力就減少了;或者車廂可以按長途、短途分,因為一般短途的乘客都愿意讓座,反正不用站多久。不然直接設(shè)一個“老弱病殘孕”專用車廂,但這都會降低運輸?shù)男省榱诵示椭荒軤奚鼫剀??;蛘咝枰坏某丝涂梢约渝X向有座位的人買一個座位?我說這也不靠譜,如果你能加錢買座位,你就有錢去打車了。再說了,如果座位可以賣錢,有人就可以當(dāng)“黃?!绷?,沒事也去地鐵上占座,然后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