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南小燕
凝視石頭的各種表情和身影,仿佛一條歷史的大河從夢中流過。
拔地而起的石頭,以信仰的名義承載,讓神龍山從此帶著巴山人的骨骼和秉性,一城一池,一草一木,這里更像一縷音符,等待有緣人來誦讀傳唱,這里更像一部佛經(jīng),等待智者來探尋領(lǐng)悟。
石頭城,一座名副其實的信仰之城、防御之城、和平之城……
巴山人崇尚自然,信仰天地、尊天重地、順從天意的智慧,在石頭城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這里是歷史的廢墟,更是歲月的寶庫,像極了柬埔寨的吳哥窟,在劫難中柔軟,在傷害中救贖,美到悲傷,卻篤定寬容。
依緣而生的事物如閃電一樣稍縱即逝,唯有真誠的信仰永遠散發(fā)著愛的光亮。
石頭也傾城,它們有著會說話的眼睛,記錄著古巴國人的驍勇善戰(zhàn)和能歌善舞。清灰的石頭,將陳舊與新生割裂,使得走進它的人不由得進入空曠,進入懷想,記憶已經(jīng)千瘡百孔,一座城堡殘留的清香,卻在最深的時光里叢生出感動,叢生出溫暖,叢生出淡淡的恨和更加深切的愛。
此時,一座城與我的孤獨,已經(jīng)分不出你我,我穿行其中,看到柱子,看到橫梁,看到屋頂,看到臺階,看到巴國人視若生命的圖騰,看到存在和消失,看到如花的生命,突出重圍,面向陽光,極力為自己綻放。
真相在遠方,而我們永遠在路上。
它們演變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東西,于蒼茫天地間,書寫一種真實的曠世之美。
經(jīng)常想回到石頭城,回到那片蓮花盛開的土地,看夜色四合,看繁華逝去,看背負沉重殺戮的歲月在時光里轉(zhuǎn)化成一朵姿態(tài)輕盈的花朵,在無常的風中流轉(zhuǎn)搖曳,看一個王朝的興衰只是佛祖靜坐時一個短短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