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徐張然
行吟詩人、作家王小波說過:一個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有一個詩意的世界。
順著他的話,我想補充一句:一個人只有吃喝拉撒的生活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擁有一份詩意的生活。
何為詩意的生活?我想,它應(yīng)該是更美好的、光明的、回味無窮的生活。詩情畫意不是物質(zhì)的產(chǎn)物,而是發(fā)軔于內(nèi)心。心靈是一片天地,這片天地不拒絕來自于生活的漣漪。當我們把人生的豐富視為是五線譜上歌唱的音符時,這個世界上還有比你更富有、更充實的人嗎?
一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風(fēng)傳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啊!那是怎樣愜意的生活場景呀,盡管我們拾到的過去有甘有苦,但帶給我們的都是啟迪與收獲!即便苦澀,也會悄悄演化成為滋潤干枯生活的甘露。在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歌聲中浸潤的童年,心頭怎能不油油地冒出一抹新芽?
二 青春年少的日子,人總會放蕩不羈愛自由。瞧,幾個騎著單車、吹著口哨的少年,在原野里歡歌狂奔,他們和風(fēng)一樣自由。累了,將車子丟在一旁,無拘無束地躺在草地上,仰望藍天白云,隨手扯下一根草,含在嘴里,一邊咀嚼,一邊說起心儀的女孩。偶爾天空灑下幾滴細雨,或是草莖上的幾滴露珠,飄在臉上,甜甜的,涼絲絲的。年輕時的美就像早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濕潤潤的,少年的心事在濕潤的空氣里氤氳著。
三 好書從來都是充滿誘惑的,一本心儀已久的書剛剛到手,舍不得翻閱。晚浴后,穿上寬松的睡衣,淺臥在柔軟的被子里,睡衣、被子都散發(fā)著太陽的香味,一杯清茶放置床前,擰開床頭的燈光,一個美好的夜晚就這樣開始了……
抑或萬物寂靜之夜,一輪明月,掛在窗外的樹梢上。一個人在屋里,不開燈,只靜靜地坐著,月光,不知什么時候已悄悄地走進來,靜臥在腳邊,陪伴著---這樣美好的夜,如果再來一曲美妙的薩克斯,誰能不沉醉呢?
四 剛成家的時候,日子不夠?qū)捲?。家在學(xué)校,學(xué)校在鄉(xiāng)村。那時候沒有自來水,吃水要到水塘里挑;買菜也不便,只得自己侍弄幾塊菜地。放學(xué)后,我與老公一個挑水,一個挎?zhèn)€小籃跟在后面,路過菜地,摘一些菜,剛摘的菜新鮮欲滴,愛看不夠;去水塘洗,塘里的水清澈見底,蹲在石板上洗菜是一種享受,手邊偶有幾條小魚游過。返回,一個挑水,一個拿菜;水清清的,菜綠綠的。阡陌小路,笑語盈盈,夕陽余暉,暮煙靄靄,空氣里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
五 一日,我在教室上課,天氣晴好,明媚的陽光灑在門窗上,我的課講至動情,孩子們也聽得忘情。教室里安靜極了,只有微風(fēng)吹動窗簾的聲音。猛一抬頭,只見幾只小鳥站在窗臺上,歪著頭整理著羽毛,一聲不響,仿佛也在欣賞這靜謐、快樂的時光。
六 每年春天,我都要帶孩子們到戶外放風(fēng)箏。那是陽春時節(jié),萬物生機盎然,最愛看孩子們脫下棉衣,穿著輕便的單衣,在綠油油的草地上隨著風(fēng)箏奔跑、歡笑,陽光在他們的小臉上跳躍著,綻放出朵朵美艷至極的花兒,讓我不由得想起一首歌:“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觀四周陽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煩惱,但愿永遠這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