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川鄂+黃盼盼
湖北赤壁,古戰(zhàn)場的狼煙散盡,風光依舊旖旎,源遠的長江水和悠久的歷史魂孕育了眾多文人豪杰,曾大興教授便是其一。其人氣質楚狂,酒入豪腸,繡口一吐,便是《詞學的星空》大觀。雖不是羽扇綸巾,卻也在談笑之間,實現了建立中國文學地理學學會的想望。他擔任會長,常為學會事宜四處奔忙,但初心不忘,學術著作亦不耽誤,陸續(xù)出版了《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氣候、物候與文學——以文學家生命意識為路徑》等大著,研究深入,領域寬廣。新近又推出多年在此研究領域之集大成之作《文學地理學概論》(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相信必將在文學地理學學術史上產生重要影響。此書是對文學地理學學科做通盤考慮的第一書,這對一個尚在建設中的學科具有突破性意義。此書提綱挈領,清理學科的發(fā)展脈絡,明確學科的研究對象,細分學科的研究內容,高舉學科的目標定位,探索學科的批評方法,論證有理有據,分析鞭辟入里,引例翔實生動,它是文學地理學學科的一份獨立宣言,是曾大興教授獻給世界文學地理學研究者的一份珍貴禮物。
一份文學地理學學科的頂層設計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地理學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文學研究領域。2011年至今,文學地理學學科成為一門新興學科的呼聲越來越高。“一個學科能不能成立,關鍵在于有沒有自己的研究對象,有沒有一個準確的學科定位,有沒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概念體系),有沒有重要的學科意義、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薄段膶W地理學概論》的出版,真切地告訴世界,文學地理學學科已經具備了這些條件,它吹響了學科獨立的號角。
《文學地理學概論》共分九章,另附“文學地理學學術史略”。首章提綱挈領,明確學科的基本概念,概述學科研究對象、學科定位、知識體系和研究意義。作者對文學地理學的定義清晰明了,它是“研究文學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學事象的分布、變遷及其地域差異的科學”。對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也明晰了,它研究文學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作者以“把文學地理學建設成為文學這個一級學科下的與文學史雙峰并峙的二級學科”為目標,構建了由文學地理學學術史、文學地理學原理、文學地理學研究方法、文學地理學批評與各式各樣的文學地理五部分所組成的學科知識體系,并從六個方面詳述了該學科的研究意義。文中很多概念為作者首創(chuàng)。
該書第二章至第七章,是文學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此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為地理環(huán)境對文學的影響、文學家的地理分布、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文學擴散與接受、文學景觀、文學區(qū)。作者對每一個概念,既煞費苦心地辨析它的內涵和外延,又以古今中外的豐富事例來加以論證。這種源于乾嘉考據之學的、以歸納法為主的理論概括,可以說是在潛移默化中為研究者構建了研究范例。第八章、第九章是關于文學地理的研究方法和批評原理的論述。系地法、現地研究法、空間分析法、區(qū)域分異法、區(qū)域比較法、地理意象研究法等六種方法的實用性很強,結合作者對批評原則與步驟的分析,既能讓研究者明確研究要求,又能給予研究指導。
對于一個新興學科,有追求者,自然也會有質疑者,這是任何一個新事物都必須面對的局面。誤解不破,概念不立。曾大興教授在首章便破除部分研究者對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兩個誤解,一是認為研究會陷入“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二是認為研究只是一種外部研究。對于前者,作者強調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文學與地理的關系,這是一種雙向互動、雙向影響的關系,絕非單方面的決定關系;對于后者,作者指出文學地理學的研究不只是外部研究,更要深入作家、深入文本、深入讀者,是一種內外兼顧的文學本體研究。曾大興教授不躲不閃,既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也擁有解決問題的學識,這也是他為學科發(fā)展作長遠謀劃的體現。
/一部文學地理學的教科書/
學科的研究對象、學科的理論基礎和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是通常所說的一個學科成立的三個必備條件。前兩個是學術層面的,后一個是實踐層面的,曾大興教授說,《文學地理學概論》這本書致力于探討前兩個問題。但是實際上,此書也在為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做準備,是一部體例完備、論據翔實、指導性強、可讀性強的文學地理學教科書。
據該書所附“文學地理學學術史”介紹,有關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誕生的時代,此后一直到1905年,都屬于片段言說階段。1905年至2011年是文學地理學的系統(tǒng)研究階段。2011年以來,才進入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建設階段。文學地理學研究蓄勢已久,只待一朝鑄成體系,如今的文學地理學已經成為一門顯學。但是不得不說,很多一頭扎入文學地理學的浩瀚大海中的研究者都是新手,他們急需這樣一本書來作參考和指引。
研究者要想問津一個新學科,首先必須弄清楚該學科的基本概念、研究歷史、研究要求、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最好還有研究范例可以參考,《文學地理學概論》可以大致滿足以上所有的要求。對于學科的基本概念,曾大興教授不僅指出了相關概念在文學地理學中的專屬意義,也區(qū)分了它在其他領域的所指,使專屬于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和范圍一目了然。比如在文學區(qū)一章,曾大興在明確了文學區(qū)的定義與特征后,提到了三種類型的文學區(qū),形式文學區(qū)、功能文學區(qū)和感覺文學區(qū),他強調,文學地理學所講的文學區(qū),不是按行政職能劃分的功能文學區(qū),也不是按感覺劃分的缺少邊界的感覺文學區(qū),而是在相對穩(wěn)定的文學空間、具有一定文學要素、擁有中心、邊緣和過渡地帶的形式文學區(qū);對于研究史,曾大興教授專門附錄了文學地理學研究史略,橫縱結合,探尋歷史的長河里與世界的版圖中文學地理的研究發(fā)展狀況;對于研究方法,曾大興教授不僅探究、歸納了6種特殊方法,更在每章內容中都有示范。如采用溯源法分析概念的本來意義、采用文本分析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文學景觀、采用數據統(tǒng)計與文獻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考察文學家的地理分布等。作者能將豐富扎實的史料切入嚴密的論證體系之中,在論述材料的選擇上,深淺得當,生動可讀,并無堆垛史料之感。不僅如此,在第九章的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原則中,作者提出了“環(huán)境干預”的原則,這是指批評家應具環(huán)保意識,在對文學作品進行地理批評時,應即時指出某些作者對環(huán)境破壞視而不見甚至贊美夸大的失誤。這種與時俱進的環(huán)保原則被鮮明地提出,既體現了作者的環(huán)保姿態(tài)與對環(huán)境保護的呼吁,也說明它是文學地理學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
文學地理學,作為一種研究視角或者研究方法,已得到學界公認并有很多有價值的成果。作為一個學科,它需要在理論上解決文學地理學與文學史的關聯(lián)問題。對此,《文學地理學概論》也作出了積極的探索。需要指出的是,本書的某幾個細節(jié)還需進一步打磨,如文學地理學的知識體系中的第五板塊“各式各樣的文學地理”,命名尚可更精準,表述尚可學理化;文學景觀的意義和文學景觀的價值分別作為第六章的第三節(jié)和第四節(jié),論述略顯單薄等。但是此書所彰顯的“獨立”之呼號意義重大,這是對文學地理學科的獨立的呼喚,亦是中國研究創(chuàng)新獨立的意義體現。誠如作者所言,此書或為世界上第一本關于文學地理學概論的書,它只是一個開始。但它已經搭好了文學地理學學科的框架,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探索實踐下,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大廈必將建成。
(作者簡介:劉川鄂,湖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黃盼盼,湖北大學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