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 浩
健脾益胃有藥酒
文/江 浩
有脾胃病的人不宜飲酒,但藥酒則不然,對癥飲用一些健脾益胃的藥酒,可幫助消化,改善癥狀。
1.半夏黃芩酒。配方:半夏、黃芩各30克,干姜、人參、炙甘草各20克,黃連6克,大棗10克,白酒1000毫升。制法:將上述7味藥材搗碎,大棗去核,一同用布包裹,浸于酒中,25日后,酒中加入涼開水500毫升調勻,去渣裝瓶備用。服法:每次20毫升,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服用。功用:和胃降逆,開結散痞。主治脾胃不和、寒熱互結、心下痞硬、嘔惡上逆、腸鳴下利、不思飲食、倦怠乏力。
藥材解析:半夏消痞散結,和胃降逆,除痞滿嘔逆;干姜辛溫散寒;黃芩、黃連苦寒泄熱;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其虛;炙甘草補胃氣而調諸藥。
2.山核桃酒。配方:山核桃2000克,低度白酒5000毫升。制法:將核桃搗碎放入干凈的器皿中,加白酒浸泡,密封,20天后開啟,以酒變褐為度,過濾去渣,裝瓶備用。服法: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功用:收斂,消炎,止痛,行散溫潤,適用于急慢性胃病患者。
藥材解析:山核桃味甘性溫,有斂肺定喘、溫腎潤腸的功效。
3.益氣養(yǎng)血酒。配方:當歸、白術各18克,白芍、茯苓、大棗各15克,川芎、生地黃各12克,人參、五加皮、炙甘草各10克,核桃肉25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制法:將大棗洗凈后去核;將以上藥劑全部研磨成末狀,放入紗布袋中,封好袋口,置于白酒中浸泡,密封,約2周左右即可開封,取出藥包,將藥渣濾凈,直至酒液澄清即可服用。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溫服。功效:開胃健脾,補氣養(yǎng)血,滋陰養(yǎng)顏,適用于氣血虛弱、面黃肌瘦、食欲不振等癥。
藥材解析: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白術健脾益氣,止汗,治脾胃虛弱;白芍養(yǎng)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大棗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五加皮祛風濕,強筋骨,利水消腫;炙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核桃肉補腎益肺,納氣定喘,潤腸通便。
4.二香砂仁酒。配方:丁香15克,木香、砂仁各20克,蜂蜜50毫升,低度白酒1000毫升。制法:將以上藥劑搗碎成末,放入紗布袋中封口,置于裝有白酒的瓶子中密封浸泡,2周左右啟封,取出藥袋,將酒液中的藥渣過濾,直到酒液清澈后兌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飲用。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溫服。 功效:健脾開胃,理氣止血,增進食欲,適宜脾胃不適、食欲不振、脘腹脹痛等癥。
藥材解析:丁香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木香行氣,調中,止痛;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蜂蜜補中緩急,潤燥,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