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同梅
一、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要求將研制與構建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系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鑒于此,身為一線高中英語教師,對高中英語教學目標也應做深入的學習,遵照教育部的培養(yǎng)和構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議,結合向英語專家不斷學習這一課程與教學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時,也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嘗試,在此,把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及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達成文化品格素養(yǎng)的目標的點滴做法和感悟梳理如下。
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及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素養(yǎng)的內涵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程曉堂、趙思奇兩位教授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是什么?》一文中,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做了這樣的概括:“核心素養(yǎng)”的含義比“能力”的意義更加寬泛,既包括傳統(tǒng)的教育領域的知識和能力,還包括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從人的全面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體現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要這一要求。為了全面體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的現實需求,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待頒布)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
英語作為外國語言課程,顯然必須包括文化內涵以及在文化內涵中蘊含的品格,具體包括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知,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包括知識、觀念、態(tài)度和行為的品質。筆者認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品格素養(yǎng)基本體現在知識文化、交際文化和觀念文化幾方面。
三、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素養(yǎng)
盡管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顯得抽象和寬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通過學習,筆者嘗試體驗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1.借文化導入滲透文化知識
(1)挖掘詞匯內涵,導入相關文化
中西方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致使英漢詞匯的含義并不完全相同,在學生掌握詞語概念意義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和學習其承載的文化內涵很有必要。
教學中,筆者注意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區(qū)分詞匯的文化內涵方面的差異。
①民族文化特有事物
如:Halloween, Easter
②指代同義褒貶不同
如:“peasant”與“農民”
③文化含義不等值詞
如:brother (elder / younger)(哥哥,弟弟)
grandfather paternal grandfather爺爺
maternal grandfather姥爺
④富含觀念的詞語
如:marry(嫁,娶)cousin(表兄弟姐妹,堂兄妹)
⑤習語
be the apple of one?蒺s eye意思是be very precious to sb(非常珍貴)
(2)結合單元話題,導入相關文化
外研版高中英語新教材是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指導下編訂的,其單元話題的內容特色和豐富的題材涉及自然、藝術、音樂、社會、科學、技術、文學、體育、娛樂等文化的各個方面,為我們奠定了探索英語文化知識的基礎。基于此,教學實踐中,筆者結合教材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探究式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優(yōu)勢進行了一些培養(yǎng)文化品格素養(yǎng)的嘗試。
(3)利用課外閱讀,導入相關文化
借助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無疑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筆者在實踐中推薦了富含西方文化內容的讀物及利用報紙(Teens, Students?蒺Times)、雜志(English Salon)等幫助攝取知識文化。學生也養(yǎng)成讀書、讀報、做筆記的良好習慣積累文化知識。
2.藉文化比較加強跨文化理解
文化比較是提高跨文化理解的最有效途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語用語言差異比較、背景知識差異比較和非言語行為差異比較來提高學生對跨文化的理解。
例如,“讓我看一看”在英語中可根據語境不同表達為:Can I have a look, please? Could I have a look, please? Do you mind if I have a look? I wonder if I could have a look.等等.
而NNS(Non?鄄native speakers)受漢語表達習慣影響則可能會說:“Let me have a look”,這往往會讓對方誤認為不夠禮貌,從而影響交際效果。
此外,筆者在教學中,結合外研版必修四Module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對非言語行為進行了適量的導入及比較,比較方法在此不再贅述。
3.組織活動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施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課內課外活動。筆者主要通過課內話題表演、課外文化交流和校園文化熏陶等活動。具體而言,結合高中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功能意念話題及交際中容易出現的語用錯誤分項教學,加強人文環(huán)境建設。結合英、美等國及本國的重大節(jié)日,如“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 Day”,“New Year?蒺s Day”等通過外籍教師的文化講座以及本校學生的文化表演等形式來滲透英語文化意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通過每日讀報、每周英語影視欣賞、每月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用英語中學英語,同時體驗了不同的英語文化。
4.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
高中階段是青少年價值觀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素養(yǎng)方面的教學中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不斷滲透觀念文化,對其進行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等方面的陶冶,培養(yǎng)其崇尚民族文化、尊重外族文化、培養(yǎng)文化創(chuàng)造力,使之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使外語教育成為有靈魂的教育。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認知中外優(yōu)秀文化的內涵,如何進行基礎教育階段最為關鍵的文化價值觀教育,如何發(fā)展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能力等,通過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加以探索和嘗試必將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下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是什么.
2.魯子問.課堂:英語核心素養(yǎng)植根的沃土.中國教育報,2016.11.
3.劉天賦.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
4.高一虹.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跨越”與“超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27-31.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