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前段時間,一篇報道刷屏朋友圈:廈門一女士1973年存入銀行1200元,歷經(jīng)44年,加1484.04元利息如今共取出2684.04元。新聞報道的本意,可能是表揚銀行辦事人員經(jīng)歷重重波折,終于找到存款底單,取出了這邊差點“對不上”的陳年存款。但是,網(wǎng)友的解讀不一樣:
“原來1200元都夠娶媳婦的?!?/p>
“家道中落,44前的大款到現(xiàn)在只能買張床……”
“這張存單本身的收藏價值也值幾萬了吧?”
“1973年,1200元是一筆巨款,可以買一棟樓了吧?!?/p>
……
44年前的1200元是什么概念?在上世紀70年代,這的確是一筆巨款。我家里也曾經(jīng)有過一筆類似的巨款,讓我甚是感慨。因為爺爺去世得早,家里一窮二白,父親二十五六歲后想結婚,沒房子,只能自己蓋。從1977年開始,他用兩三年時間蓋了一間二層樓,一層大概40平米,前前后后花了兩三千元錢。父親是個木匠,在浙江沿海老家給人干木工活,一天工資只有2元,為了多賺錢把房子蓋起來,他到冰天雪地的黑龍江去給各家各戶做家具,一天可以賺5塊錢。有一次,父親攢了600元錢匯回家,母親去郵局取錢,工作人員拿著匯款單盯著我母親看了好一會,才說:這么多錢!沒現(xiàn)錢,明天來取?,F(xiàn)在想想,那時候的錢真值錢呀。
在迷上字畫投資之后,我有時候也做白日夢:如果父親沒拿這二三千元錢蓋房子,而是買了十幅二十幅齊白石的畫,如今我可能也是富二代了。那時候,齊白石的畫也就一二百元一幅。
生活沒有假如。對于父親來說,他當時最急迫的就是有自己的住所。因此,他花當時的“巨款”蓋房子是剛需,是改善生活的必須消費。不然,賺錢有什么意義?
相比之下,廈門那位女士的那筆1200元存款就比較可惜了。當時的巨款是一筆閑錢,隨隨便便買點什么都保值,投資得好現(xiàn)在甚至變成一筆巨額資產(chǎn),結果存銀行放到現(xiàn)在只夠吃一頓大餐的了。
有網(wǎng)友評論一針見血:這44年前1200元可以蓋2層樓房,只可惜存入銀行了,終敵不過經(jīng)濟的GDP增長,44年后取出2684元,你不理財?shù)扔谧葍r值縮水。
通貨膨脹猛于虎。只有讓錢“活”起來,錢生錢,才能抵御通貨膨脹。如果死守著一筆錢,即使你是原來人人羨慕的“萬元戶”,那又如何呢?曾經(jīng)的巨款,夸張點說當時甚至可以買下半個小城,如今不過是三線城市普通人家一套房子的價值而已,連買北上廣深的一個衛(wèi)生間都懸。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1200元存單的故事深刻地告訴我們:一定要要錢“動”起來,要學會理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