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旖旎
摘 要 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要結合教學規(guī)律,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更應著眼于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故而教師不能光“引而不發(fā)”,更應“因勢順導”,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與意識,借助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其自主學習的意識,有效地促進其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與發(fā)展。
關鍵詞 初中生物;實驗;自主學習;網絡模擬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17-0119-02
1 前言
生物作為初中必修課程之一,目的在于提高初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通過學習使其獲取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常識性規(guī)律等知識,了解生物知識在日常生活與社會發(fā)展中的實際應用,初步掌握生物學基本實驗的實踐操作能力,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1]。但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程教學通常是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接受被動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教”得自由則“學”得被動。教師的“教”固然豐富多彩,但學生的“學”往往“隨波逐流”,雖非刻意為之,但往往忽略學生的感受、興趣與個性,學生只能充當教學活動中的配角。
雖然教師在教學中也強調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但都是學生在教師掌控節(jié)奏下的“有問則答”,依靠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來明確學習內容,或是以小組討論得出知識點的學習活動則少之又少,過多的時候學生只是順應教師早已設計好的思路隨其前行,鮮有一抒己見和闡述不同觀點的機會。久而久之,易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限制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fā)揮,使學生滋生厭學等負面情緒。
故而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光“引而不發(fā)”,更應“因勢順導”,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與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變被動學習為欣然接受,變機械學習為主動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敢于大膽設想,有意識地訓練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激勵與引導學生的學習個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不斷提高與增強。
2 因勢順導: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意識的養(yǎng)成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教師而言,可以憑借在課堂內外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學會運用高效的科學方法,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自主性的優(yōu)點與重要性,使其學會敢于質疑、勤于調查、勇于探究。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則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其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2],善于引導學生,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情境[3],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寓教于樂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與運用知識的能力,有效地促進每一個學生學習自主性的良好發(fā)展。
要注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可體現(xiàn)為有目的地預習與復習的習慣、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認真聽講并勤于思考的習慣等。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日?;c常規(guī)化養(yǎng)成,可有效配合課堂上教師完成預定教學目標[4]。筆者認為,教師應鼓勵與督促學生為自己量身定做學習計劃,明確與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會控制學習情緒,定期溫故知新地進行總結與復習,利用相關課程資源豐富知識內容。教師應鼓勵學生建立“自我學習檔案”[1],并通過這種形式記錄與見證學生對知識的積累與提高。
筆者所帶的班級都采用該方法,以此激發(fā)與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讓其在自己的學習檔案中陸續(xù)收集與整理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試卷、查閱的資料與圖片、親手制作完成的標本與實驗報告、平時積累的知識點等,用事實材料來見證自己生物知識的積累與提高。
引導和幫助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與否,學習情緒是否高漲,直接影響到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鑒于此,激發(fā)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有效建立,更顯得尤為重要,再輔以幫助其運用正確學習方法,效果斐然。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層次和學習特點,對知識講解密度進行適當加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機動地將教學難點與重點有效化為學生容易接收的學習信息;多種教學方法與方式并用,確保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主動并樂于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自覺轉換成自身的知識,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教師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的同時,也應注重德育滲透,進行環(huán)保、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3 循循善誘: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靠學生的自覺學習。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其實質是教學民主化的具體應用[4],有利于學生個性得以自由發(fā)展;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建立,也有利于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對教師而言,要在解讀與領會課程標準的要求的基礎上,注重結合所在學校和授課班級學生的客觀實際,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收集教學反饋,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
如在進行八年級“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一課的教學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某些生物和自己本身的性狀,讓學生觀察自己和父母是否是“雙眼皮兒”,“臉型”“身高”等與基因問題有關的現(xiàn)象。在這一過程中,既要緊扣課程的知識點,又要注意知識的連貫性。
因此,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不應僅僅停留在教師講解和演示的過程,應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參與和實踐的機會。而這種動態(tài)的學習方式,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會把課堂所學自覺轉化為自身對生物常識的描述,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會通過教學提出問題與假設[1],更好地促進學生學會對未知問題嘗試做出解釋與結論,激發(fā)其求知欲望。教師在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應注意:endprint
1)有效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確立問題切入點[3],提供教學時所應用的相關生物標本、模型以及圖文信息資料;
2)鼓勵學生獨自觀察與思考,從不同角度闡述問題,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實施[5];
3)進行思維判斷與驗證假設時懂得團隊合作,學會分享與交流經驗,學會自主完成實驗報告的整理與撰寫;
4)讓學生善于挖掘知識的內涵,學習知識向課外延伸,利用網絡和生物科普書籍來豐富自身知識儲備。
4 有備而來:加強和完善生物課的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必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根據所在學校的實際條件設計好生物實驗課,無論是儀器實驗還是網絡模擬實驗,應在保證實驗安全的前提下,使教學實驗內容盡可能多樣化與合理化,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動手操作能力,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據進行測定、記錄、整理、分析的能力,培養(yǎng)對實驗結果進行表述的能力。
1)培養(yǎng)其具備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獨立使用常用的儀器(如顯微鏡、測微尺等)及看懂工具使用手冊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與整理相關實驗的信息資料、敢于提出問題與做出假設、合理制訂與實施實驗計劃、善于觀察與歸納實驗結果、注重團隊合作、懂得溝通與分享、勇于實踐與創(chuàng)新等諸多方面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學會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某些實際問題。
在“以人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基礎上,要根據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著眼于培養(yǎng)其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6]。在生物課程實踐教學中,應學會因勢順導,不能光引而不發(fā);借助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學會運用高效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善于循循善誘,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與寬松空間,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加強和完善生物實驗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之,作為生物教師,要努力掌握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善于運用現(xiàn)代教育輔助手段,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使其成為有用于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劉金祥.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師培訓教材:初中生物教學理念與教學示例[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柳海民.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傅道春.教育學:情境與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4]胡小萍.學校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
[5]查德.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項目教學法[M].胡美華,譯.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6]鐘志賢,邱婷.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與培養(yǎng)[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