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唯佳
摘 要 近年來,Uber、Airbnb等以“共享”為理念的共享經濟平臺公司得到大規(guī)模發(fā)展,意味著共享經濟時代已經來臨。雖然這類企業(yè)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共享經濟以及共享經濟平臺在中國已經勢不可擋。本文旨在分析共享經濟以及共享經濟平臺的商業(yè)邏輯和框架,讓人們更好的理解受益于共享經濟時代。
關鍵詞 共享經濟;共享經濟平臺
共享經濟:為了增加閑置資源或者單位資源的利用率,將其共享給他人,并從中獲取回報。共享經濟的理念就是:共同擁有而不占有。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互助和互利。那么共享經濟如何形成?共享經濟平臺如何構建?共享經濟平臺又有什么優(yōu)點呢?
一、共享經濟平臺的形成
首先我們追溯到19世紀,那時物資匱乏,人們的物品都是公用的,而這種公有制的行為也因為大家的相互信任得以維持下去。
但隨著時間推進到20世紀,物資開始盈余,同時隨著人口都涌向城鎮(zhèn),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開始漸漸變得陌生冷漠,這時候就私有制和個人所有制就產生了。
而現(xiàn)在,某些資源由于盈余程度的增加而閑置,但人們很多多元化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又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共享經濟平臺就被作為一種解決方案被推行出來。與此同時,平臺作為陌生人之間進行共享的介質,人們基于此進行了合作并建立信譽體系
二、共享經濟平臺的構建法則
資源過剩是共享經濟的基礎,共享平臺是介質,按需分配是手段,獲得回報是結果,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共享經濟平臺。下面對其進行分步解釋:
(一)方向必須是資源過剩的領域。即只有在資源出現(xiàn)盈余之后,才會被共享出來,所以資源過剩是一切共享經濟平臺的基礎。
(二)搭建一個共享經濟平臺。最原始的做法就是,在社區(qū)的地上放一張?zhí)鹤?,邀請大家將自己閑置的物品放在這里出租,這就成為了一個撮合供需雙方的介質。而現(xiàn)在流行的網站、app只是將這種平臺形式無限擴大并高效利用起來。
(三)按需分配。就是當這個毯子上放了好多人的物品之后,我們再按照這些物品去尋找需要它們的人,直到這些物品都被成功的共享出去,這就是所謂的按需分配。而如果想實現(xiàn)更大效率的共享經濟,借助互聯(lián)網手段是不可避免的,比如Uber的大數據算法,通過定位系統(tǒng)對乘客和車主進行最優(yōu)匹配,讓客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坐上專車。
(四)獲取回報。共享者可以在一次簡單的共享中獲得金錢上或情感上的回報。
三、共享經濟平臺的優(yōu)點
(一)成本低
用戶在共享平臺上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都相較于傳統(tǒng)模式更少。以Uber為例,其不購置車輛,而是以一種共享經濟的模式運營。對于使用Uber的乘客而言,找尋專車的時間變少,在非高峰時間打車的費用也比出租車更加便宜。而對于司機來說,平臺的配單使得空駛時間的減少,從而使得油耗降低。
(二)建立連接
共享經濟使得用戶之間直接連接,在共享過程中,供應方在賺取了一定收益的同時,又結交了許多來自五湖四海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也就是說,在這個平臺上陌生人相識相知,遇到了一種不一樣的生活,產生了一種無形的連接。Airbnb曾經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人們在進行社交性質租房時,會更傾向于選擇與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房主,而這也使得使用Airbnb服務的游客在當地逗留時間明顯長于普通酒店旅客,不經意間拉動了城市的GDP。而對于Airbnb來說,已有租房服務所建立的互信度極高,所以疊加比如旅游和本地生活等其他服務很容易,而這更加讓共享經濟成為了一種結識陌生人的方式,增加了供需雙方的黏性。
(三)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共享出行中,以車+司機接送或者說是車上的空位+司機接送,并且增加了一鍵叫車這樣快捷、便利的客戶體驗。而人的服務(司機接送)、時間的附加值(一鍵叫車)正是讓人們放棄創(chuàng)造資源,而轉向重復利用現(xiàn)有資源的方式,是一種非常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方式。也就是說,共享經濟實現(xiàn)了從“一次性”到“再利用”的消費模式轉變。
然而資本家們在這之上還看到了這些產品延展性和疊加性,讓這些產品擁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比如Uber憑借其平臺上大數據和社會化運力的供給還在做城市物流,如果再結合現(xiàn)在正在發(fā)展的無人駕駛技術,其想象空間將會極大。
而且不論是airbnb還是Uber都建立了完善的產品信用體系,但其最終目的并不是要約束用戶,實際上是要建立用戶對用戶、平臺和網絡的信任。讓人們愿意通過網絡通過平臺進行合作,這樣才能讓共享經濟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才能讓平臺發(fā)展的更快更好。
四、總結
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躍升,向“自由人聯(lián)合體”發(fā)展。而我們也發(fā)現(xiàn)商業(yè)在共享經濟時代中似乎是其次的,人與人的溝通和連接奠定升華了整個共享交易過程。我們在一次簡單的共享中既實現(xiàn)了個人利益,又與找到的同伴、同類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從自己的世界走了出去。
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而從資本市場對這個領域的投入,像Uber的獲得融資10億美元,估值超過500億;Airbnb獲得融資10億美元,估值達200億美元??梢钥闯觯@些都是資本市場看好這個領域的征兆,也是共享經濟就是未來幾年的風口之一的證明。再借用羅賓·蔡斯(RobinChase)的一句話,總結一下共享經濟時代的巨大潛力:“共享經濟本質就是我們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能讓這個市場更有效率?!?/p>
參考文獻:
[1]宋逸群,王玉海 共享經濟的緣起、界定與影響[J]. 教學與研究,2016(9):29-36
[2]王穎,陳威如 如何踏上 共享經濟平臺的“快進軌道”[J]. 清華管理評論,2016(4):74-80
[3]湯天波,吳曉雋 共享經濟:“互聯(lián)網+”下的顛覆性經濟模式[J].科學發(fā)展,2015(12):78-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