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拉依·依布拉音
(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舞蹈傳媒的藝術與娛樂性
米克拉依·依布拉音
(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近些年來伴隨著傳媒科技的發(fā)展,舞蹈表演借助新媒體以多樣式進行呈現(xiàn),宣傳的多樣化無疑普及了大眾對舞蹈的認知度;從藝術審美上來講,藝術與娛樂是兩種不同領域的觀念。電視舞蹈節(jié)目所帶來雅俗共賞的視覺盛宴,其門道與熱鬧的審美標準也涵蓋其中。本文以近幾年電視傳媒中播放的舞蹈節(jié)目為例,淺析舞蹈傳媒現(xiàn)象背后所暗含的文化現(xiàn)象。
舞蹈傳媒;大眾審美;文化現(xiàn)象
舞蹈集肢體表演與情感表達于一體,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具有不可再生性。近些年來,電視媒體所制作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節(jié)目紅遍了大江南北;《中國好舞蹈》《舞林爭霸》《舞蹈世界》等綜藝節(jié)目,讓舞蹈在不同表演場域中以雅俗共賞的形式吸引了眾多觀眾,在提高大眾觀賞性的同時,舞臺表演所帶來的社會現(xiàn)象值得深入探討。
近些年來,中國舞劇的編創(chuàng)在數(shù)量上呈直線上升趨勢,但是,受舞臺表演制約性的影響,觀賞人群多是從事舞蹈表演的業(yè)內人士?!拔枧_表現(xiàn)的題材、故事和最終目的無不來源于民間題材。”[1]隨著電視傳媒的不斷發(fā)展,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高,也讓舞蹈通過電視傳媒取得了不錯的觀賞效果,例如,近期電視傳媒先后制作的《CCTV舞蹈大賽》《舞蹈世界》《中國好舞蹈》《舞林爭霸》《中美舞林》《舞出我人生》《絲綢之路好聲音》等雅俗共賞的舞蹈綜藝節(jié)目,讓“門道”與“熱鬧”共存。在觀看過程中,舞蹈業(yè)內人士與社會大眾對此表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反對和贊美。
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舞蹈綜藝節(jié)目是伴隨著音樂類綜藝節(jié)目的成功而推出的,例如《中美舞林》在中國做東道主之前,早已有媒體移植了美國版的《舞林爭霸》,及其衍生出《中國好舞蹈》這兩檔節(jié)目?!吨忻牢枇帧穭t在一種具有國際性水準的展演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一些舞蹈院?;蛸Y深媒體專業(yè)舞評人的評論或抨擊,認為中國的專業(yè)舞者應從事舞蹈藝術的表演;而與之相對的則是舞臺觀眾的贊揚與鼓勵,認為舞蹈藝術應當被大眾欣賞與理解。讓“門道”與“熱鬧”之間有了些許爭議。試想,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我們不滿最終的比賽結果?還是讓我們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來對弈西方的現(xiàn)代非主流,感覺有些掉價?
任何一種文明都會由于多種原因而迷失自我,只有把它們放回到與蒙昧和野蠻交戰(zhàn)的第一線,才會臨陣清醒,重新體驗自己文明的本性,并與其他文明溝通。[2]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媒體能夠傳播給大眾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雖然節(jié)目制作者主要以營利為目的,但這恰恰說明了舞蹈潛在的影響力與隱性的價值。追溯其根源,造成這兩種反差的原因在于《舞林爭霸》《中國好舞蹈》雖然是帶有移植性質,但這是一種具有本土性、能夠傳情達意、適應專業(yè)水準與大眾審美需求的節(jié)目;而《中美舞林》則是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思想觀念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具有差異性的審美思維。雖然這只是一檔“娛樂性”節(jié)目,而節(jié)目的參與者也是引起我們足夠關注與關心的重點之一。
當新媒體藝術逐漸成為當今大眾生活的必需品時,觀看電視節(jié)目無疑成為人們在“陌生情境”中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的最佳選擇??旃?jié)奏、高效率與信息化,讓人們之間的“陌生感”越來越嚴重。電視傳媒成為主導,得益于視覺與聽覺效果。當人們厭煩了看了上集就能猜出下集的抗日題材劇、古裝劇時,以音樂為代表的新勢力聽覺藝術已在媒體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紫了《星光大道》、火了《超級女聲》、紅了《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中國最強音》《我是歌手》《蒙面歌王》讓大眾在觀看過程中樂此不疲。收視率背后是利益所在,節(jié)目制作者都在絞盡腦汁創(chuàng)新節(jié)目以提高收視率,因此,包裝出眾人皆知的“鳳凰傳奇”;“你是我的小啊小蘋果”成了娛樂場所的口頭語。讓大眾關注音樂,最終成為消費一個人、一首歌、一個節(jié)目。
電視傳媒包裝無疑是一種成功的手段,能夠很好地把握大眾的審美需求。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當人們沒有時間看電視的時候,就彰顯出其渲染性、穿透性及傳播性強的特點。參賽選手在層層選拔的過程中,媒體恰到好處地引導選手說出自己的“故事”,讓煽情的話題在一定程度上打動導師,“騙取”觀眾的眼淚,讓觀眾記住參賽選手的同時也增加了節(jié)目的收視率。這已經(jīng)成為電視媒體慣用的伎倆。
舞蹈作為視覺藝術,本身是非常適合在電視上傳播的。舞蹈的“大眾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像傳媒技術的發(fā)展,電視媒體不但給觀眾提供了觀賞舞蹈的機會,也實現(xiàn)了觀眾與舞蹈的近距離溝通。《中美舞林》的中國選手是從《舞林爭霸》與《中國好舞蹈》中挑選出來的?!吨袊梦璧浮吩谥髁髅襟w播出時得到了較好的口碑,導師陣營中有我們喜歡的擅長民族舞蹈的楊麗萍;有敢于說真話、不畏懼媒體“規(guī)則”的現(xiàn)代舞蹈家金星;還有資深影視演員海清、陳小春等。這種導師隊伍的組合是以不同的社會閱歷與影響力為基礎,讓受眾能夠找到與之相對應的“代言人”,如此縝密思考說明媒體人在努力嘗試超越歌手類模式的“瓶頸”。
“情感”往往會成為大眾心理的殺手锏。例如,山東大學舞蹈學院的一名選手,大一參加學校演出活動時意外受傷,被醫(yī)生宣布不能再跳舞,而她經(jīng)過兩年的不懈努力,最終又站到了舞臺上。如果從專業(yè)技術角度來講,她可能早已止步于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了,但媒體將她的人生經(jīng)歷拍攝成一個短片呈現(xiàn)在舞臺背景中,她站在舞臺上娓娓說道:“只有內心對舞蹈擁有崇高的信仰,才能堅守風雨的洗禮。”她的真實故事在媒體包裝下不僅打動了觀眾,也博得了導師們的一致認可,讓人們看到了這種職業(yè)背后的艱辛。
《CCTV舞蹈大賽》《舞蹈世界》《舞林爭霸》《中國好舞蹈》雖然是不同舞者與舞種在同一個平臺上的較量,但人們似乎更關注媒體所宣傳的中國歌舞劇院首席、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團長、北京歌劇院首席、上海歌舞劇院首席……這些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的頭銜似乎代表了一種專業(yè)水準。
經(jīng)濟是包含在文化和社會體系之中的一種物品流通,而社會關系是決定這些貨物具有何種意義的基礎。[3]媒體在前期大勢宣傳和強勢報道的目的,是為了節(jié)目收視率?!吨忻牢枇帧匪鶐淼挠绊懪c結果,不僅增加了節(jié)目的收視率,運營商也賺得盆滿缽滿。雖是一檔主流媒體上的黃金節(jié)目,如果從娛樂的角度加以評論,媒體更多的是制造出一種大眾娛樂性的滿足感。而從藝術層面上分析,許銳教授在《〈舞林爭霸〉到底在爭什么?》文章中分析了舞蹈與電視傳媒之間的關聯(lián)性、與觀眾之間的互補性、與舞蹈藝術的認知性。而真正引發(fā)大眾思考的要屬北京舞蹈學院劉建教授的文章《不堪比較的〈中美武林爭霸〉》,此文是由一個匯聚了舞蹈專業(yè)人士和舞蹈愛好者的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的。[4]文章作者站在學術制高點,對當代舞蹈藝術在傳媒與受眾之間進行了綜合性分析,并拋出了舞蹈自虐、自毀、自黑的尖銳話題。以舞蹈為媒介的對弈是一種文化認知的較量,美國紐約大學研究生高溪,將美國的舞蹈歸納為一半是專業(yè)藝術一半是大眾化娛樂,并提到我國舞蹈大眾化普及的“軟肋”。舞評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特約評論員慕羽博士也發(fā)表文章,對中國舞蹈的現(xiàn)狀,以及自我定位的模糊性問題提出了質疑。
《中國好舞蹈》也好,《舞林爭霸》也罷,如果從大眾娛樂性來講,為何不能像《中國好聲音》那般,讓我們看到由一批真正能夠代表民間藝術力量的后起之秀所帶來的精彩表演?!吨忻牢枇帧穾в泄俜浇M織的模糊性,也使一些專家評委的話語在某種程度上引導著大眾的審美眼光。中國的參賽選手頂著國家級舞團首席或主演的身份,讓我們的舞蹈成為一場霧里看花似的“秀”,讓傳媒包裝下的“門道”與“熱鬧”成為最大的“娛樂”。
電視舞蹈節(jié)目更多的是以娛樂性主導了大眾的眼球,成就了華麗的舞臺、精美的包裝、奢侈的服飾,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藝術”與“娛樂”性質完全不同?!皧蕵啡Α庇系氖谴蟊娙の?,而“藝術家”則應以一種崇高的文化責任感幫助人們建設和守護人類的精神家園,兩者有著涇渭分明的接受對象,而很多人都將其混為一談。
目前,由于各種利益的驅使和思想的混亂,藝術家經(jīng)常是在用“娛樂”的方式來搞自己的“藝術”。雖然那些善于經(jīng)營者往往把兩者較好地整合在一起,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但更多的是風馬牛不相及,結果難免會流于鄙俗。[5]在我們看到問題喋喋不休時,不如轉為思考如何有效進行學習,強化自身素質。
文化道義和文化良知,永遠是文化的靈魂所在,否則,營營嗡嗡的文化,是自我埋葬的預兆。[6]
;
[1](美)邁克爾·赫茨菲爾德.人類學——文化和社會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M].劉珩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321-330.
[2]余秋雨.行者無疆(序)[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8.
[3](美)邁克爾·赫茨菲爾德.人類學——文化和社會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M].劉珩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114-126.
[4]孫冰,王辰越.彪悍的微信[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13(12).
[5]江東.江東舞蹈文集(評論卷)[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60.
[6]余秋雨.千年一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413-419.
米克拉依·依布拉音,女,維吾爾族,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創(chuàng)研室副主任,研究領域:舞蹈編導。
J70
A
1007-0125(2017)09-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