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敏 楊婷婷(宣化科技職業(yè)學院文化傳媒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100)
張藝謀的商業(yè)大片《長城》(2016),被認為是一部開創(chuàng)中美電影合作新模式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國各類文化元素進軍好萊塢,完成中國文化軟實力輸出的一塊試金石。對于這部電影的探析是見仁見智的,由于張藝謀大膽地嘗試了奇幻題材(同時這也是張藝謀的首部英文片)并起用了如馬特·達蒙等好萊塢明星,因此并非所有批評者能夠拋開一眾名聲顯赫的主創(chuàng)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帶來的期待視野來看待《長城》。我們有必要從不同的審美維度來逐漸深入地重新認識這部電影,以期領略到張藝謀所提供給我們的這片具有多重美感的天地。
根據(jù)法國著名電影學家讓·米特里的《電影美學與心理學》,電影的第一重審美維度便是知覺。而在《長城》中,這種知覺上帶來的美感主要是視覺審美,即大量色彩與意象。而攝影出身的張藝謀恰恰就是當前國內導演中最為重視視覺效果的導演之一。在張藝謀過往的影片,包括奧運會開幕式中,都不難看出其營造視覺盛宴的能力和傾向,甚至這種對奇觀的追求被稱為“張藝謀現(xiàn)象”。在《長城》中也不例外,張藝謀通過數(shù)字技術打造了大量色彩飽滿鮮艷、意象張揚奇詭的畫面,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和震撼。
就意象的設置來看,張藝謀在塑造敵我雙方時都賦予了它們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效果?!堕L城》的背景設置在宋朝,無影禁軍堅守在長城一帶,抵御著60年一遇的饕餮大軍。而無影禁軍最大的特色就是共有五個兵種,即以林梅為首的鶴軍,她們全為女性,身穿藍甲,憑借飛索從城墻上跳下?lián)魵Ⅶ吟?;以邵殿帥為首的熊軍身穿黑甲,手持盾牌,是近?zhàn)部隊;以陳將軍為首的鷹軍則是弓箭部隊,身穿紅甲,頭盔上有鷹頭標志;以鄧將軍為首的鹿軍是敏捷伶俐的步兵部隊,其盔甲顏色為紫色,負責突襲等;以吳將軍為首的虎軍則負責操縱大型機械和火炮,鎧甲為黃色,在城墻內部操控機械的士兵則因為炎熱而裸露上身。他們各有專長,其中邵殿帥為五軍統(tǒng)領,他也是五位統(tǒng)領中最年長的一位。熊軍作為正面對敵的近戰(zhàn)部隊顯然必須是最具獻身精神的,而這也暗示了后來邵殿帥的犧牲。這五個兵種職能不同,身著不同的鎧甲以區(qū)分彼此,而他們的聯(lián)絡則以鼓聲完成。在饕餮還沒有出現(xiàn)之前,無影禁軍就已經帶給了觀眾張力具現(xiàn)的戰(zhàn)斗氛圍。
而這樣的設定并非僅僅是為了刺激觀眾的眼球。饕餮的設定來源于《山海經》中對某種怪獸的記載。而在《山海經》中,饕餮是一種偶蹄目雜食動物,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類動物是對色覺不敏感的。因此,電影設計無影禁軍將士們五顏六色的鎧甲,意味著一種信息上的不對稱,無影禁軍可以用顏色的標志來完成戰(zhàn)斗中的組織管理,而饕餮卻無法辨認。但另一方面,饕餮卻有“皇后”來指揮大軍,皇后不僅負責饕餮的繁殖,還會在戰(zhàn)斗中向群獸通過一種特殊的頻率發(fā)出指令。而無影禁軍又無法了解這種頻率,直到來自歐洲的威廉和佩羅·托瓦爾擊殺了饕餮,無影禁軍才發(fā)現(xiàn)了磁石可以控制饕餮的秘密。
電影在保留了《山海經》對于饕餮羊身人面,眼在腋下(饕餮刀槍不入,只有腋下之目是一擊斃命的弱點),虎齒人爪,大頭大嘴的外形設定,以及貪婪暴食的性格設定的同時,又根據(jù)現(xiàn)代觀眾的審美對饕餮進行了一定的加工,如相對于同樣有擊殺怪獸情節(jié)的好萊塢奇幻大片,如《指環(huán)王》(TheLordoftheRings)中,怪獸往往只是體形龐大或帶有硬甲、獠牙等不同,饕餮并非只靠數(shù)量和體形屠虐人類的龐然大物,而是一種人性化的,更為聰明的怪獸。電影中的饕餮不僅懂得在皇后的智慧下合作,且會帶走同伴的尸體,當威廉將鉤子射到饕餮身上時,其他饕餮還會幫同伴拔掉鉤子。這種對饕餮形象的塑造也反襯了英雄們的強大。
此外,影片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沖擊,還體現(xiàn)在眾多恢宏壯麗的空間場景上。如東京汴梁的艷麗明亮、金碧輝煌的宮宇臺閣,顯示出宋朝國都的繁盛,這也是無影禁軍所要保衛(wèi)的對象,京城越是富麗堂皇,越能體現(xiàn)長城之上將士們的功績和犧牲的偉大。
視覺影像在電影中承擔的是表意符號的功能,電影在敘事維度上的審美意義在于主創(chuàng)通過各種符號元素、修辭手法等為觀眾表達了怎樣的意義,電影擁有怎樣的敘事結構和技巧。
《長城》的劇本編寫是由美方編劇完成的,作為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商業(yè)大片,《長城》也使用了好萊塢的敘事套路與制作模式。從整體上來看,《長城》的故事情節(jié)是單一的,即從歐洲來的雇傭軍戰(zhàn)士威廉和托瓦爾在前往中國拿黑火藥的途中,正好遇到60年一次的饕餮入侵,威廉因殺死饕餮而被無影禁軍擒獲,后來憑借著自己神乎其技的射術加入了無影禁軍的保衛(wèi)戰(zhàn)中,在取得了戰(zhàn)斗勝利的同時,威廉還和女將軍林梅產生了若有若無的情愫。最后,在選擇是要黑火藥還是要朋友托瓦爾時,威廉選擇帶上朋友一起返回歐洲。電影的吸睛重點在于恐怖驚險的戰(zhàn)斗場面上,相對地,敘事情節(jié)就要盡量簡單,避免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同時,敘事的節(jié)奏快捷而緊湊,人和人,人和饕餮的沖突不斷上演,杜絕一切拖泥帶水。
熱拉爾·熱奈特在其《敘事話語》中指出,敘事并不僅僅指的是真實的或者虛構的事件,也包括了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系,如連續(xù)關系、反襯關系、重復關系等。在《長城》中也同樣如此。電影就敘事上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三個部分之間存在邏輯上的聯(lián)系關系,戰(zhàn)斗場面上的遞進關系和重復關系。第一部分為電影開場到邵殿帥犧牲,這一部分最為重要的便是威廉和饕餮打斗,以及威廉眼中的無影禁軍兩次對敵;第二部分則自林梅新任殿帥,威廉加入到無影禁軍中,無影禁軍開始采用包括火球在內的武器和饕餮進行一次酣暢淋漓的大戰(zhàn),威廉更是想出了麻醉藥的方法活捉了一只饕餮,這只饕餮隨后被送往汴梁;而第三部分則是無影禁軍在收到了饕餮攻擊汴梁的消息后,為了爭取時間保護首都而乘坐巨大的孔明燈飛去汴梁,在宮城內和鋪天蓋地的饕餮展開搏殺,并最終通過磁石麻痹饕餮,解救了汴梁之圍。威廉返回歐洲。在戰(zhàn)斗的激烈程度上,三個部分的敘事是存在遞進關系的,觀眾的情緒也在這種臺階式的敘事中被逐漸帶入高潮。在第一部分,觀眾了解到的是戰(zhàn)斗的大致方位和敵我身份,而從第二部分開始,觀眾開始被那些被饕餮飛爪掠去的熊軍士兵,那些飛身城下、有去無回的鶴軍女兵所震撼,同時,這一部分又充分展現(xiàn)了威廉和林梅兩個人的個人魅力。為了抓被射傷的饕餮,原本貪財怕死的威廉不惜投身強敵環(huán)視之中,而在濃霧之中,林梅則想盡辦法援救威廉?;钭谨吟咽堑诙糠謶?zhàn)斗的勝利。然而這種平衡很快隨著長城被打開缺口、饕餮奔向汴梁而被打破。就在十萬火急的關頭,皇帝等人還絲毫沒有察覺,直到饕餮出現(xiàn),整座皇宮已經瀕臨灰飛煙滅的邊緣。而此時林梅等人從天而降,指揮若定,剛毅執(zhí)著的無影禁軍和城中士兵們一起配合,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威廉等人用最后一支火藥箭殺死皇后,致使饕餮群龍無首,如潮水般潰退。人和饕餮的敵對在敘事上存在重復和遞進關系,而同樣,人和人的沖突也分別在三個部分中出現(xiàn)。第一部分中中國人和威廉等異邦人彼此不信任,而第二部分中,威廉則和托瓦爾就要不要幫助無影禁軍發(fā)生沖突,第三部分則是小皇帝和身邊的奸臣不信任林梅等無影禁軍將士。這種重復和遞進使得原本簡潔的劇情得到了豐富。
電影的精神審美主要是由其中所包蘊的情感賦予的,情感也是這類視覺大片避免空洞的關鍵詞。卡西爾曾經在《人論》中指出,在藝術作品中,情感是一種構成力量(formative power):“藝術作品的靜謐乃是動態(tài)的靜謐而非靜態(tài)的靜謐,藝術使我們看到的是人的靈魂最深沉和最多樣化的運動。但是這些運動的形式、韻律、節(jié)奏是不能與單一情感狀態(tài)同日而語的。我們在藝術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種單純的或單一的情感性質,而是生命本身的動態(tài)過程,是在相反的兩級——快樂與悲傷、希望與恐懼、狂喜與絕望之間的持續(xù)搖擺過程,使我們的情感富有審美形式,也就是把它們變?yōu)樽杂啥e極的狀態(tài)?!蓖高^知覺層的視覺沖擊以及表層的敘事,觀眾最終獲取的深層審美來自于電影中人物傳遞出來的深沉、豐富的情感。
以主人公的情感為例,威廉這一形象是前后性格反差較大的,但是他的轉變是在情理之中的。原本作為雇傭軍的他和搭檔都奉行金錢至上的原則,他本人也被稱為“小偷和殺人犯”。但是在目睹了中國將士在饕餮的掠殺之前,屹立于氣勢恢宏的長城之上,三軍拼命舍身的精神,尤其是鶴軍的女戰(zhàn)士一次又一次地跳下城墻后,威廉被感動了。加上與林梅接觸后,他開始思考林梅所說的“信任”二字的意義?!靶湃巍背蔀橥鸁o影禁軍一臂之力的原動力。
而可喜的是,在非主角的人物當中,張藝謀依然盡量將他們塑造得有血有肉。以小兵彭勇為例,在電影中,代表了無數(shù)無名戰(zhàn)士的年輕青澀的彭勇也擁有一條和威廉一樣的成長線。在宋朝的募兵制下,彭勇只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十七八歲少年,甚至他被送入軍隊的目的很有可能只是為了求得生存,然而他卻遇到了一甲子一次的苦戰(zhàn)。在一開始,彭勇因為自己的幼稚和膽小而屢屢遭到殿帥的呵斥。但是隨著身邊戰(zhàn)友們一個個慘烈犧牲,威廉又對自己有救命之恩后,彭勇逐漸成熟和勇敢。在林梅和王軍師搭乘孔明燈飛走之前,彭勇明知此去汴梁很有可能是必死的結局卻也堅定地對軍師說:“啟稟軍師,帶上我!” 在最后下水道的鏖戰(zhàn)中,彭勇為了掩護林梅和威廉沖出饕餮重圍,在明明有活命可能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了引爆火藥殉國,臨死前,彭勇給了林梅一個沒有絲毫膽怯的堅定眼神。可以說,彭勇的成長是感人的,也是可信的。對于作為普通人的絕大多數(shù)觀眾來說,彭勇這一角色相對身為主帥的林梅等人來說是更容易有情感上的代入感的。
甚至作為反方的,并沒有人的意識的饕餮也同樣是具有情感上的積極審美價值的。饕餮代表了一種空前絕后的災難,也代表了一種人在貪婪成性后的蛻變。在饕餮的襲擊面前,人類只能被置之死地而后生。人和饕餮的戰(zhàn)斗本質上是人和自我貪婪私欲的戰(zhàn)斗。只要人類彼此信任,勇敢無畏,最終必能奏響凱歌。
張藝謀導演的《長城》描繪了一場空前絕后的戰(zhàn)爭,在視覺、敘事乃至情感三重審美維度上給觀眾展示出了精美的、效果震撼的畫面,流暢精彩的敘事以及聲勢浩大的強軍之魂。在批評者容易限于刻板印象造成的對本片的理解障礙時,我們理應借助新的美學理論來走出欣賞它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