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詠梅
在日常生活中傾聽歷史的回聲
黃詠梅
在我們家附近有一小段地方,從我有記憶開始就被人們叫作“牌坊”。實際上,在那段地方根本沒有豎著一個牌坊,就連舊建筑的痕跡也不存在,但是,人們約定俗成地還是叫“牌坊”。去年那里新開的一家烤翅店就叫“牌坊烤翅店”,我的小侄女跑過來問我,為什么叫牌坊烤翅店?我就按照自己印象中,其實也是聽父母輩講的關(guān)于那里立過牌坊的歷史大致告訴了她。我在講述的時候,忽然覺得太過于簡單,甚至有的地方不可信,就去向我父母求證,父母說我沒記錯,他們知道的也是這樣的,我不甘心,去檔案館查了我們的地方志,才知道,我們口口傳說下來的那段關(guān)于牌坊的說法跟真實記載還是有出入的。但無論如何,這個隱而不見的“牌坊”將會隨著一代一代,一個店面一個店面的命名而繼續(xù)地存在著。
這件小事情讓我想到了我的寫作。日常生活無時無刻不被歷史的泥土養(yǎng)護著,即使那些歷史同樣也是隱而不見的存在。我們70后這一代作家,總是被人說寫得太小,寫得太日常,寫得太沒有責任感,尤其是因為我們出生的年代限定了我們是一批歷史意識淡薄的人,我們只會寫當下,寫自己,寫人性。仔細想想,難道寫當下就等于回避了歷史?寫日常就等于拋棄了意義?事實上,那些看似重復、經(jīng)驗、模式化的日常生活,以及在作家筆下那些濃密的日常生活場景中,都顯現(xiàn)著其不可剝離的文化屬性,而文化就是歷史的另一種存在,這些歷史與當下的生活一直發(fā)生聯(lián)系,并通過作家的主體感受和表達被賦予了新的價值和意義。
老家巷口的那個“牌坊烤翅店”,即使到現(xiàn)在,我們那里的人也并沒有因為從沒看到過“牌坊”而修改了這個叫法。對于歷史,留給后人的不僅僅是那些重大的事件和意義,還有那些看不見的留存,割不斷的傳承,以及如影相隨的命運,只是我們總是會忘記問:“這個地方為什么叫牌坊”?
這樣的詢問引領(lǐng)我們紛紛尋找自己路徑進入歷史。對于我來說,用自己的講述,寫出那個不曾看到過的“牌坊”,而不再依靠父輩的轉(zhuǎn)述,更為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感受,繼續(xù)寫出生活在這個無形“牌坊”下,人們的悲歡離合以及歲月更迭,這是我所認定的日常生活里的“歷史”。
這些年,時常會問自己:“我為什么會成為這樣的我?”。在寫作中,勇敢地對準自己,不斷地問:“我們?yōu)槭裁磿蔀檫@樣的我們?”,不斷回首來路,試圖建構(gòu)自己的文化前史和精神前史。這些應答之聲,是我們從日常生活中聆聽到的歷史的回聲。我想一點點地寫出這些回聲。
黃詠梅 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