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宋前期官制下蘇軾官職解讀

2017-11-13 12:09周云容
中國蘇軾研究 2017年2期
關鍵詞:選人蘇軾

◇周云容

北宋官制繁雜多變,為歷朝之最。以宋神宗元豐五年頒布《元豐官制格目》為界,大體可分為北宋前期官制和元豐新制。蘇軾嘉祐二年始入仕途,到建中靖國元年病逝常州,宦海沉浮四十余年,歷經了這兩大不同的官制體系。北宋前期官制,官、職、差遣分離,“官爵渾淆、品秩紊亂”,有關著述或注釋對蘇軾官職多有誤解。本文試圖對蘇軾在元豐改制前的歷任官職做一梳理,并放在北宋前期官制體系下做簡單闡釋。

北宋前期官制最大特點是官、職、差遣分離。《宋史·職官志》概括宋代設官分職的特點說: “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焙喴卣f,這里的“官”,即三省六部、九寺五監(jiān)等官司的正官,或稱“正官”“本官”,無職事,用于確定品位、俸祿,因此北宋前期又稱為“寄祿官”。實際上,北宋前期的“官”除指寄祿官外,還指文散官,但文散官僅敘章服,此外無其他意義。宋神宗元豐五年正月罷文散官階。“職”,即“職名”,指殿學士、諸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三館秘閣官等。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些職名根據有無實際職掌分為“館職”與“貼職”?!梆^職”指有職事的專職,宋前期三館秘閣官或有實事外,其余均為無職事的“貼職”?!百N職”為內外差遣所帶的榮銜,標志文學高選,可提高資序、威望,或略給添支錢。元豐新制,罷三館秘閣,并罷職事官帶職;哲宗元祐以后,逐漸恢復貼職之制?!安钋病笔浅鋈蔚膶嶋H職務,常帶有“判”“知”“勾當”“管勾”“權”“直”“提舉”“提點”“提轄”“簽書”“監(jiān)”等字樣。

在北宋前期官制體系下,除已提及的文散官、寄祿官、職名、差遣外,還有爵和勛。爵至唐宋,已變成一種酬勞官員的虛銜,有官品,無俸祿,北宋前期文臣少卿監(jiān)以上有封爵。勛,通常也為虛銜,既無職事,又無俸錢。時人認為,“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官,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勛、爵邑有無為輕重”(《宋史·職官志》)。鑒于此,本文將蘇軾的差遣、館職作為考察的重點。

一、殿試中乙科,授河南福昌縣主簿

嘉祐二年,蘇軾參加省試。是年,參加省試的學子6500人,錄取進士388人?!岸『?,賜進士建安章衡等二百六十二人及第,一百二十六人同出身。是歲,進士與殿試者始皆不落?!?《宋會要輯稿·選舉志》)蘇軾殿試中乙科。嘉祐二年四月,母親程夫人卒,蘇軾兄弟回眉丁喪。服喪期滿后,嘉祐五年二月抵京,三月以選人至流內銓,授河南福昌縣主簿。

宋代文臣由京朝官與選人兩部分組成。選人為低級文臣,即“幕職、州縣官”,其遷轉自成體系。選人一般分為四等七階:第一等為“兩使職官”,共三階;第二等為“初等職官”,共一階;第三等為“令錄”,共兩階;第四等為“判司簿尉”,共一階。河南福昌縣主簿即為選人之末等。

宋代士人入仕,基本上都要經過“選人”階段。士人考中進士后,通常只有前三名至五名能初授為低級京官。第六名(有時甚至第四名)以下的絕大多數進士的寄祿官稱,都是“幕職、州縣官”,都屬于選人。以蘇軾參考的嘉祐二年榜為例,據《宋會要輯稿》載:“嘉祐二年五月四日,以新及第進士第一人章衡為將作監(jiān)丞,第二人竇卞、第三人羅愷并為大理評事、通判諸州,第四人鄭雍、第五人朱初平并為兩使幕職官,第六人以下及《九經》及第,并為初等幕職,第二甲為試銜大縣薄尉;第三、第四等試銜判司薄尉;第五甲及諸科同出身,并守選。”(《宋會要輯稿·選舉志》)可見,嘉祐二年榜第四名初授職位也僅為選人的第一等的“兩使幕職官”。選人位卑人眾,要改官為京官絕非易事,所有“七階選人須三任六考,用奏薦及功賞,乃得升改”(《宋史·選舉志》)。許多低級文臣甚至終身為“選人”,沒有升遷中高級京朝官的機會。

二、制科入三等,簽判鳳翔

為避免淪陷“選?!?,蘇軾授河南福昌縣主簿并未赴任,而是準備參加制科考試。制科,又稱“大科”。宋代制舉,得人甚少。因此,制舉入等者,授官待遇優(yōu)厚,升遷較快。制舉入等,原有官者,多轉一官,或轉為館閣官或清要官;無官者,授官待遇與進士高等同?!?制科)中選者,不過一、二人,然數年之后,即為美官。”但制科中選亦非易事。宋仁宗朝規(guī)定參加制科者,須有二位大臣薦舉,還須經歷三個規(guī)定的程序:首先向兩制(即掌內制、外制的翰林學士、知制誥、中書舍人)呈送平時所作策、論五十首,兩制選取詞理俱優(yōu)者參加閣試;接著是秘閣試六論;最后才能參加皇帝的御試。

蘇軾經歐陽修、楊畋等推薦,嘉祐六年八月秘閣試六論,之后參加御試,入三等。制科五等,第一、二等皆虛設。“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虛。唯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選者,亦皆第四等。獨吳正肅公(育)嘗入第三等。后未有繼者,至嘉祐中,蘇子瞻、子由乃始皆入第三等而已,子由以言太直,為考官胡武平所駁,欲黜落,后降為第四等。設科以來,止吳正肅與子瞻(蘇軾)入第三等。故子瞻《謝啟》云:‘誤占久虛之等’?!?/p>

按嘉祐三年閏十二月詔書規(guī)定,“自今制科入第三等,與進士第一,除大理評事、簽書兩使幕職官,代還,升通判;再任滿,試館職”(《宋史·選舉志》)。蘇軾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全銜為:將仕郎、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蘇軾自己也說:“忽從縣佐,擢與評刑”了?!皩⑹死伞笔翘K軾的文散官階,為文散官二十九階之末階,為從九品下,決定蘇軾服青?!按罄硭略u事”是蘇軾的本官階,即寄祿官階,無職事,為正九品,屬京官階次,決定蘇軾的品位、俸祿。那么何謂“守”?北宋前期,文散官低于本官,則本官帶“守”字?!昂灂P翔府判官廳公事”為蘇軾的實際差遣,簡稱“簽判”。宋代簽判始于太平興國四年,始稱“簽署”,英宗時避御名改“署”為“書”。凡京朝官出任判官者,便稱簽判,選人充任者依舊稱判官。簽判被稱為“郡僚之長”,地位在本府(州)其他屬官之上,可以代理正副長官之職事。簽判的主要職責是協助本府(州)正副長官處理政務公文,“斟酌可受理、可施行,或可轉發(fā)、可奏上與否,以告稟本郡(州府、軍、監(jiān))長官,最后裁定?!贝送?,簽判還參與本州府各類獄訟案件的錄問與簽押、稅籍戶賬管理、差役及吏人管理以及其他屬官與所屬縣官的監(jiān)察等事務。

嘉祐六年十一月,蘇軾赴鳳翔簽判任。治平元年十二月,罷此差遣。作為北宋西北軍事重鎮(zhèn)鳳翔府的簽判,蘇軾除佐助知府宋選、陳公弼,掌管文書,負責京都、邊陲物資供給外,還經常到府屬縣視察,興修水利,監(jiān)察獄訟,減決囚禁,改革衙前役,其愛國重民思想得以實踐。

在簽判鳳翔期間,嘉祐八年,宋英宗即位,蘇軾本官階由大理寺評事覃恩轉大理寺丞。治平元年正月十三日,蘇軾與章惇同游仙游潭,所撰文已署為“大理寺丞、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按宋制,有出身和無出身其本官階的遷轉序列是不同的,大理寺評事有出身轉大理寺丞,無出身則轉諸寺監(jiān)丞。蘇軾這次遷轉屬特殊的恩轉。本官(寄祿官)階的正常遷秩稱為“磨勘”。宋真宗咸平四年,“罷郊恩遷官,行磨勘京朝官法”,規(guī)定文臣京朝官三年一磨勘遷轉,治平三年九月改為四年一磨勘遷轉。磨勘年限確定以后,不候代還京師,不限在職月日,本官秩滿即遷。治平元年,本官階磨勘遷轉殿中丞。

三、試館職復入三等,得直史館,差判鼓院

治平二年二月,蘇軾還朝,差判登聞鼓院事,為登聞鼓院主管官之一。宋初,設鼓司,置諫鼓(或稱登聞鼓)于皇城門外,許臣民撾鼓申訴。景德四年五月改鼓司為登聞鼓院,掌接受文武百官及士民章奏表疏。凡建議有關朝廷政事、軍事機密、公私利害等事,或請求恩賞、申述冤枉、貢獻奇異術等,如不能依常規(guī)上達皇帝的,可先到登聞鼓院呈遞事狀,如受阻抑,再報登聞檢院。登聞鼓院設判登聞鼓院事二人,簡稱“判院”或“判鼓院”,主管登聞鼓院事。

是年,蘇軾學士院試館職?!侗苁钿浽挕份d:“祖宗故事,進士廷試第一人及制科一任回,必入館,然須用人薦,且試而后除?!碧K軾試二論,即《學士院試孔子從先進論》《學士院試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論》,“皆入三等”,得直史館?!爸笔佛^”為蘇軾的“職”。宋制,低級文官及受處罰的官員是不授“職”的。在史館中,直史館地位僅次于史館修撰。宋前期,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合稱三館秘閣,總名“崇文院”,為“典掌禁中圖書之府,編書、校書、讀書之局,儲養(yǎng)名流賢俊、備咨詢訪問之地,培養(yǎng)兩制、執(zhí)政以至宰相等高級官僚之所”。洪邁《容齋隨筆》記載:“國朝館閣之選,皆天下英俊,然必試而后命。一經此職,遂為名流?!碧K軾在《謝制科啟》中也說:“育才之地非一,而冊府處其最高?!比^館職,又以史館最重,歐陽修在《論史館日歷狀》中也說:“自前世有國者,莫不以史職為重?!痹谔脚d國之前直史館與史館修撰、判史館事分撰日歷,后不預修纂事,多為在京文臣兼職或帶外貼職。

四、喪滿返京,判官告院權開封府推官

治平三年四月,蘇洵卒于京師。蘇軾歸蜀居喪。

熙寧二年二月返京。蘇軾以殿中丞、直史館,判官告院。官告院,在元豐五年之前為兵、吏、司封、司勛官告院簡稱,主管文臣、武官、將校任命書及封贈。官告院的長官為提舉官告院,以中書舍人(知制誥)差充。判官告院位次于提舉官告院,為官告院主管官之一。因需撰寫官員的任命文書,判官告院須由帶職的京朝官充任,須具有較高的文學造詣與聲望,比如王安國、楊億、曾鞏等都出任過判官告院。官告院事頗為清閑,蘇軾在《與子明》第一簡云:“軾二月中,授官告院,頗甚悠閑,便于懶拙?!?/p>

是年,王安石欲變更科舉。四月,宋神宗令兩制、兩省、待制以上、御史臺、三司、三館臣僚共同審議。蘇軾上《議學校貢舉狀》,認為貢舉之法不應輕易變更。王安石對此不悅,命蘇軾權開封府推官,即兼領、暫代開封府推官,“意以多事困之”。在《諫買浙燈狀》(所作時間應為熙寧二年十二月)中,蘇軾所具官職為:“殿中丞直史館判官告院權開封府推官”。北宋時期,開封府為“東京”,是皇宮所在,為全國府中之首,號稱“天府”。開封府牧、尹、少尹不常置,權知開封府事(開封府不設正知府,凡任知府事者,必帶“權”字)為開封府的實際長官,且開封府不設通判。開封府判官、推官是權知府的佐貳,是開封府的副長官。開封府推官位次于判官,以文臣朝官差充,“掌府事,以獄訟刑罰為生事,戶口租賦為熟事,與判官分治”。開封府“府事繁劇”,職能眾多,且是當時京師刑獄的主要管理機構,素有“京師獄市劇天下”之稱,刑獄案件審理任務極為繁重,審判案件失誤,要受懲罰??梢?,蘇軾權開封府推官事多繁雜,責任重大,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以多事困之”的目的。但“公決斷精敏,聲聞益遠”。熙寧三年十二月,蘇軾罷權開封府推官,依舊官告院。

權開封府推官期間,蘇軾本官階磨勘遷轉太常博士。《詩案·供狀》:“權開封府推官,磨勘遷太常博士?!碧2┦恳褜俪匐A次。

五、避讒離京,通判杭州,知密、徐、湖三州

蘇軾“勁直敢言”,屢上書神宗皇帝,論新法不便,為新黨所不容。神宗皇帝多次欲提拔重用蘇軾,被王安石作阻。范鎮(zhèn)、司馬光舉薦蘇軾為諫官也被阻。熙寧三年八月,王安石羽翼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溫誣奏蘇軾丁父憂歸蜀時,販賣私鹽。朝廷下令各路監(jiān)司嚴查,但“事皆無實”。蘇軾未辯護,但乞求外任以避之。“上批出與知州差遣,中書不可,擬通判潁州。上又批出,改通判杭州?!碧K軾也很清楚,“杭倅亦知州資歷,但不欲弟作郡,恐不奉行新法耳”。

熙寧四年六月,蘇軾帶職出任杭州通判,全銜為太常博士、直史館、通判杭州軍州事。按宋制,“仕于外,非兩制則雖帥監(jiān)司,止呼寄祿官,惟通判多從館中帶職出補,如蔡君謨湖州……東坡先生杭州,如此之類甚多”。宋代通判始設于乾德元年,宋太祖有懲于五代君弱臣強、藩鎮(zhèn)擅權之弊而設置,其目的是分知州之權。當時規(guī)定,較大的州府設二名,一般州設一名,不及萬戶的小州不設,若武臣為知州,則小州亦需特設通判。杭州時為大州,通判有兩人。宋代通判全稱為“通判某州軍州事”,俗稱“倅”或“倅貳”,也稱“府判”,也有“監(jiān)郡”之稱。通判職掌據《宋史·職官志》載:“職掌倅貳郡政,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刺舉以聞”??梢?,通判職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佐理郡政,凡本州公事,知州與通判連署。二是監(jiān)督知州,監(jiān)察官吏。通判官秩雖僅七品,但卻被視為“州郡最要之任”。

熙寧四年十一月,蘇軾到杭州通判任。熙寧七年九月,罷杭州通判任,移知密州,十二月,到任。蘇軾在《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中,自具官職為“太常博士、直史館、權知密州軍州事”。熙寧九年,蘇軾本官階遷尚書祠部員外郎?!对姲浮す睢罚骸熬筒钪苤?,磨勘轉祠部員外郎”。四月,蘇軾在《雩泉記》中落款為:“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密州軍州事、騎都尉、借紫蘇軾?!背罾蔀槲纳⒐俣烹A之第十四階,正六品上,決定蘇軾應服綠;尚書祠部員外郎為本官階,為從六品上。宋制,太常博士以上本官階的遷轉,以尚書省二十四司四十八個員外郎、郎中的結構,但有系列區(qū)別。受處分入水部系列,雜出身入膳部系列,恩蔭入虞部系列、主客系列,進士出身入屯田系列、祠部系列(帶館職)。兵部系列需要帶館職和轉運使以上差遣,吏部系列則需侍從官。蘇軾進士出身、帶直史館館職,故本官階從太常博士遷轉祠部員外郎。

直史館為貼職,無職事,為差遣所帶的榮銜;知密州軍州事為差遣,是文臣蘇軾實際擔任的職事官——密州的一州之長官;騎都尉為勛五轉從五品,勛為虛銜,無職錢,無俸錢。何謂“借紫”?宋前期,文散官階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緋,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按蘇軾文散官階朝奉郎正六品上應服綠,但因職事特許其服紫,謂之“借紫”。

熙寧九年九月,蘇軾詔移知河中府。十二月離密。熙寧十年正月,知河中府陸經再任。二月,蘇軾改知徐州。四月,到徐。蘇軾全銜為:“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徐州軍州事、騎都尉”。元豐二年三月,蘇軾罷徐州任,以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湖州軍州事。四月,到任。

從熙寧四年至元豐二年,蘇軾被新黨所排斥,離京外任。但作為地方長官的他,又不得不按朝廷旨令推行新法,使其在民間更清楚地看到新法的種種弊端。為減輕人民的痛苦,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作為,或疏浚錢塘六井,或組織捕蝗,或賑濟饑民,或抗洪救災,為當地百姓所稱道。但他對新法的種種不滿,寄情于詩文,以詩紓憤,不慎言語,最終導致了“烏臺詩案”的發(fā)生,從地方之長淪為階下之囚。

六、烏臺詩案,貶謫黃州

元豐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以謗訕朝政的罪名,中使皇甫遵到湖州押解蘇軾到御史臺,罷湖州知州。八月十八日到御史臺。十二月二十九日,責授蘇軾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在《到黃州謝表》自述:“去歲十二月二十九日,準敕責降臣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僉書公事,臣已于今月一日到本州訖者?!痹凇盀跖_詩案”中,神宗對蘇軾的處罰是安置。宋代對貶謫官員的處罰類型主要有羈管、編管、安置、居住等。羈管、編管最為嚴厲,必除名勒停,安置的處罰重于居住,但安置一般不除名,保留官員的身份,并多授散官。宋人張端義言:“安置待宰執(zhí)、侍從官;居住待庶官。”當時的蘇軾既非宰執(zhí)官,也不是侍從官,而對他采用安置的處罰,是個特例。宋代散官有十等,而安置者常授的主要是節(jié)度副使、節(jié)度行軍司馬、團練副使和州別駕四種。團練副使為十等散官之第四等,為從八品。散官也屬品官,有俸給,謫散官不給全俸。宋真宗咸平三年四月曾下詔規(guī)定,行軍司馬、節(jié)度防團副使、上佐、司士、文學、參軍,非特許簽書者,不得掌事。也就是說,團練副使非特許是沒有事權的。有人認為,蘇軾的官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于黃州武裝部副部長,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檢校水部員外郎是宋初檢校官十九等之末等,是一種加官,沒有實際的作用,在宋神宗元豐三年九月罷除。檢校官制度產生于北周后期,在唐前期盛行,意即有職事而未正授之官,相當于試用、權攝,但到唐后期至北宋,檢校官逐漸演變成一種假借官資的榮譽虛銜。蘇軾貶謫黃州,使其仕途陷入第一個低谷,卻迎來了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峰。

[1]元豐改制后,元祐、崇寧、政和時期對元豐官制有所革新、完善,但無關宏旨,元豐官制基本架構未曾觸動。

[2](元)脫脫等《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

[3](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中華書局1997年版。

[4](宋)司馬光《涑水記聞》,中華書局1989年版。

[5](宋)葉夢得《石林燕語》,中華書局1984年版。

[6]孔凡禮《三蘇年譜》,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1997年版。

[8]曾棗莊、舒大剛《三蘇全書》,語文出版社2001年版。

[9](元)潛說友《咸淳臨安志》,文津閣四庫全書,商務印書館2005年影印本。

[10](宋)張端義《貴耳集》,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猜你喜歡
選人蘇軾
“蘇說蘇軾”蘇軾與圓照
從善如流
蘇軾錯改菊花詩
蘇軾吟詩赴宴
選人用人求精準
選人用人求精準
論人事匹配和人才搭配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實用價值
政治清明視域下的選人用人策略
關于新形勢下提高企業(yè)財務人員素質的思考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
卢龙县| 恩平市| 青州市| 泸州市| 晋城| 清原| 乐昌市| 建瓯市| 西乌| 蛟河市| 黄冈市| 菏泽市| 微山县| 醴陵市| 景泰县| 沂南县| 新干县| 乾安县| 屯留县| 安西县| 合山市| 五大连池市| 云安县| 双峰县| 临沭县| 松桃| 青海省| 拜城县| 来凤县| 屏边| 崇左市| 肃南| 石城县| 梁平县| 昌吉市| 平定县| 德州市| 佛冈县| 普兰县| 雅江县| 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