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錢”的繁體字,左邊是“金”,右邊是上下兩個“戈”。不外乎在說兩層意思:錢這東西,要經過爭斗殺伐,才能得到;錢這東西,又是殺人之物,多少人為了錢,連命也丟掉了。
關于錢的“神通”,唐人張固《幽閑鼓吹》里有個故事:張延賞擔任度支使時,責令手下追查一樁冤案。第二天清早,發(fā)現桌上留了張紙條:“錢三萬貫,乞不問此獄?!睆堁淤p知道有人想花三萬貫收買他不要過問此案,勃然大怒,下令抓緊查案。第三天,桌上又有張紙條:“錢五萬貫?!睆堁淤p更加惱火,限令此案兩天了結。第四天,紙條變成了“錢十萬貫”。這回,他不作聲了,決定不再追查這件案子。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錢至十萬,可通神矣,無不可回之事,吾懼及禍,不得不止?!薄板X可通神”之說由此而來。雖然“錢可通神”只是張的夸張,但很多時候,錢真的可以把黑的變成白的,把丑的變成美的,把死的變成活的。
唐代名臣張說,把錢比喻為藥,寫了《錢本草》一文,道出了錢能療饑寒、解困厄、利邦國的積極功能。同時他又指出,錢“有毒”,能污賢達、傷神智、令人霍亂,甚至導致水火盜賊之災。他提出,錢這味藥,要發(fā)揮積極作用,采摘之時務必合宜得當,否則,“采至非理則傷神”,也就是說,要想讓錢通達幸福,必須“取之有道”。他還提出了“仁義禮智信”的馭錢之術,也就是說人們要以“仁義禮智信”之態(tài)度對待金錢,才能收獲美滿的人生。遺憾的是,許多人錢迷心竅,忘記了張說的告誡,結果把錢變成了催命的毒藥。
其實,錢是人造出來的,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它是勞動的結晶,本源是干凈的,并不血腥。人憑勞動擁有它,又憑它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是人類共同的愿景。只是當它成為財富的象征,成為享樂和揮霍的保障時,就勾起了人的貪婪。
吸毒會上癮,愛錢會成癖。古往今來,有“錢癖”甚至“錢癆”之人何止千萬。唐伯虎曾作詩《一世歌》,有句云:“世人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白頭早。春夏秋冬捻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草里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敝荚诟嬲]世人:人生苦短,意義在于把握現在享受生命,錢是賺不盡的,名利之心須淡泊?!都t樓夢》里跛足道人的《好了歌》說得更透徹:“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p>
有個說法很經典:口袋沒錢心里也沒錢的人,窮一輩子但也灑脫一輩子;口袋沒錢心里有錢的人,痛苦一輩子;口袋有錢心里沒錢的人,幸福快樂一輩子;口袋有錢心里也裝滿了錢的人,勞累一輩子。對錢,你越放不下它,它就越不放過你。對錢的態(tài)度,決定人一生的遭遇,也決定人一生的品位。
(摘自《北京日報》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