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析東漢文獻中的“元二”之意

2017-11-10 23:29陸路
江漢論壇 2017年10期
關鍵詞:后漢書歷法

摘要:東漢文獻中多次出現(xiàn)“元二”一詞,而該詞后世罕用,究竟作何解釋,歷代頗多爭論?;蛟弧霸奔础霸甓辍敝》Q,或以為“元二”乃“元元”之筆訛,通過考訂分析出現(xiàn)“元二”一詞的東漢史書、碑志等文獻,結合兩漢陰陽術數(shù)風氣下的歷法學,并參照后世對該詞的用法,我們可以認為東漢文獻中 “元二”一詞本身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和歷史背景中有不同的用法,或為元年、二年之省稱,或為讖緯語境下的習慣用語。

關鍵詞:后漢書;元二;歷法;百六陽九

中圖分類號:K2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7)10-0105-07

東漢文獻中多次出現(xiàn)“元二”一詞,而該詞后世罕用,歷來對這一詞的解釋莫衷一是,“元二”在東漢時期到底有幾種用法,筆者不揣谫陋,請試析之。

“元二”乃元年二年之省稱。

王充《論衡·恢國篇》:“今上(案即漢章帝)嗣位,元二之間,嘉德布流,三年零陵生芝草五本,四年甘露降五縣,五年芝復生,六年黃龍見,大小凡八?!雹?漢章帝即位后的年號是建初,根據(jù)下文的三年、四年直至六年,可知元二是指建初元年二年。因此王充所說的“元二”就是元年、二年的簡稱。如果王充寫成元二年之間,嘉德布流,也就更明晰了。

宋人洪適指出“《章帝紀》所書,建初三年(78)以后,龍芝甘露之瑞皆同,則《論衡》所云‘元二者,謂即位之元年二年也。”② 洪適之弟洪邁對“元二”指元年二年之說深信不疑,他甚至在修宋國史撰《欽宗紀贊》時,即用“靖康元二之禍”,來表述靖康元年二年(1126、1127)之禍。③

此種“元二”用法后世亦有,但用得并不多,如: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周元公生于道州,二程子生于眀道元二間,天所以續(xù)斯道之緒也。④熊過《勸農(nóng)亭記》:“嘉靖元二以來蜀歲饑?!雹?/p>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元年二年可省稱為“元二”,那么三年四年是否可省稱為三四間?先看以下例子: 程大昌《四川總領財賦結總領在四川上》:“至紹興三、四年(1133、1134)間,始以郞官總領江西或江東財賦,則今總領之始矣?!雹?可見三年四年只能省稱三四年,而不能省稱為三四。事實上,除了元年二年省稱為“元二”之外,其他兩個年份連用皆只能省去第一個年字,而不能將兩個年字皆省去。因為元年二年省稱為“元二”早在漢代已有王充的用例,后人仿之不會產(chǎn)生歧義,故后世有學者將元年二年省稱為“元二”,而其他兩個年份連用將“年”字全部去掉的做法無成例,且這樣說終覺不順,所以后人沒有這樣的用法。這也可反過來證明王充《論衡·恢國篇》中的“元二”是指元年二年。當然因為這種用法終究說起來不順暢,后人對此的模仿也是很有限的。

王充這一“元二”的用法,被后世一些學者用來解釋東漢文獻中的其他幾處“元二”則產(chǎn)生誤解。東漢文獻中“元二”一詞還有好幾處,如:《后漢書·鄧騭傳》:“時遭元二之災,人士荒饑,死者相望,盜賊群起,四夷侵畔。”⑦ 《漢司隸楊孟文石門頌》:“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詔書開余,鑿通石門。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梁斷絕,子午復循?!雹?《梁相孔耽神祀碑》:“遭元二輱軻,人民相食?!雹?洪適《釋隸》云:“鄧君傳(即《鄧騭傳》)云:‘永初元年(107)夏涼部畔羌,搖蕩西州,詔騭將羽林軍五校士擊之。冬,征騭班師,迎拜為大將軍(《帝紀》班師在二年十一月,傳有脫字也。)時遭元二之災,人士荒饑,盜賊群起,四夷侵畔,騭崇節(jié)儉,罷力役,進賢士,故天下復安。四年(110)以母病求還侍養(yǎng)。則此傳所云“元二”者,亦謂元年二年也?!栋驳奂o》書:兩年之間,萬民饑流,羌貊畔戾,又與傳同。此碑(即《漢司隸楊孟文石門頌》)所云‘西戎虐殘,橋梁斷絕,正是鄧騭出師時,則史傳碑碣,皆與《論衡》合。建初者,章帝之始年。永初者,安帝之始年,乃知東漢之文所謂元二者如此?!雹?洪適以為《后漢書·鄧騭傳》、《漢司隸楊孟文石門頌》、《孔耽碑》(洪適未云孔耽生活時期,但他在論述鄧傳和《石門頌》時,提到《孔耽碑》則他以為該碑中的“元二”與前兩處文獻中的“元二”是相同的)與王充《論衡·恢國篇》中一樣是元年、二年的省稱,只不過鄧傳中是指永初元年、二年,《論衡》中的是指建初元年、二年。

南宋王楙亦申容齋之說,并且舉了《后漢書·陳忠傳》中“自(安)帝即位以來,頻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盜賊并起”的例子。王楙謂其益信所謂“元二”者乃元年二年也。又曰:“忠仕于永初中,則所謂元二之時正與鄧騭之時甚合。”{11}

確實安帝即位前后直至元初間,東漢君民頻遭災難。據(jù)《后漢書·安帝紀》:永初元年(107),是歲郡國十八地震;四十一大水,或山水暴至;二十八大風,雨雹。永初二年(108)六月,京師及郡國四十大水,大風,雨雹??卣?。十一月辛酉,先零羌滇零稱天子于北地,遂寇三輔,東犯趙、魏,南入益州,殺漢中太守董炳。是歲,郡國十二地震。永初三年(109)三月,京師大饑,民相食。十二月辛酉,郡國九地震。是歲,京師及四十一郡國雨水。并、涼二州大饑,人相食。永初四年(110),癸巳,郡國九地震。夏四月,六州蝗。秋七月乙酉,三郡大水。九月,甲申,益州郡地震。永初五年(111)春正月丙戌,郡國十地震。二月,先零羌寇河東,遂至河內(nèi)。是歲,九州島蝗。郡國八雨水……元初元年(114),郡國十五地震。元初二年(115)六月,洛陽新城地裂。十一月庚申,郡國十地震。元初三年(116)二月,郡國十地震。冬十一月癸卯,郡國九地震。{12}

可見安帝之時災禍比比皆是,永初元年、二年之災并無代表性,所以當時不會將永初元年二年之災省稱為元二之災,再把元二之災作為災害代名詞。如果這樣做,當時人都不理解,何況后人。一般來說,作者在述及前代人和事時,難免會涉及那個時代的特定詞語,如果該詞語在當代已不為受眾所知即已成為生僻詞,作者會用當代的近似詞來代替該詞?!妒T頌》、《孔耽傳》刻于東漢末,而作者述及安帝時的災禍,皆使用“元二”這個安帝時的特殊詞語,與《后漢書·鄧騭傳》中的所指相同,則說明自安帝至東漢末,人們都明白“元二”、“元二之災”的意思,且該“元二”絕非元年二年之省稱。王充(27—97?)在漢和帝時已去世,《后漢書》之《鄧騭傳》、《陳忠傳》所用“元二”一詞,雖在王充之后,但該詞并非抄自《論衡》更非抄用其義。不是因王充以“元二”指漢章帝建初元年、二年,《后漢書》以之指漢安帝永初元年、二年。洪適等分析以上史料時能注意到王充《論衡·恢國篇》亦有“元二”一詞,并且正確判斷了王充使用該詞乃為元年二年之省稱,但他們忽略了,同一詞語在不同的歷史背景和語言環(huán)境中有不同的用法,所以會將上文所舉東漢史書碑志中的“元二”與王充的用法等同起來。且東漢時人既能讀懂王充《論衡》,又能理解《石門頌》、《孔耽碑》本身就說明這兩者的“元二”是不同的。endprint

或以為并無“元二”一詞,《后漢書》中的“元二”之“二”乃重文符號,實際就是 “元元”(即百姓)。在豎排文獻中,重文符號寫于上字之右下角,且應明顯小于上字。書寫者或不查,乃將重文符號寫得和上一字一般大,遂有是誤。重文符號二,確實有誤為“二”字之例: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卷五:“《莊子·胠篋篇》:‘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夺屛摹吩唬骸跃粗僦燎f子,九世知齊政;自太公和至威王,三世為齊侯,故云十二世。按:此說非也。本文是說田成子,不當追從敬仲數(shù)起。莊子原文,本作‘世世有齊國,言自田成子之后,世有齊國也。古書重文從省不書,止于字下作‘二識之,應作‘世二有齊國,傳寫誤倒之,則為‘二世有齊國,于是其文不可通。而從田成子追數(shù)至敬仲,適得十二世,遂臆加‘十字于其上耳?!眥13} 案“止于字下作‘二識之”之“二”即為重文符號。

唐章懷太子李賢在注《后漢書·鄧騭傳》時即云:“‘元二即‘元元也,古書字當再讀者,即于止字之下為小‘二字,當兩度言之。后人不曉,遂讀為元二,或同之陽九,或附之百六,良由不悟,致斯乖舛。今岐州石鼓銘,凡重言者皆為‘二字,明驗也?!眥14} 《后漢書·陳忠傳》:“自(安)帝即位以后,頻遭元二之戹,百姓流亡盜賊并起?!崩钯t注:“元二解見《鄧騭傳》?!眥15} 則李賢以為《后漢書》這兩處“元二”皆為“元元”之訛,“元二之災”當為“元元之災”。

其實《后漢書》中本身即有類似表述。在卷十上《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中鄧皇后詔曰:“延平(殤帝年號)之際,海內(nèi)無主,元元戹運,危于累卵?!眥16} 《后漢書·孝和孝殤帝紀》:“元興元年(105)五月癸酉,雍地裂。冬十二月辛未,(和)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延平元年(106)四月,鮮卑寇漁陽。五月壬辰,河東垣山崩。六月郡國三十七雨水。八月辛亥,(殤)帝崩。癸丑,殯于崇德前殿。年二歲?!眥17} 兩年不到,兩位皇帝去世,正因海內(nèi)無主,社會動蕩,故元元厄運,因果關系十分清楚,不會產(chǎn)生歧義,此處“元元”顯然不是將重文符號理解為本字。但此處“元元厄運”并不等于《鄧騭傳》中的“時遭元二之災”也是“元元”。同一本書中既有“元元厄運”,又有“元二之厄”且不能相換,則在時人眼中二者本身就是不同的詞語。退一步說,假設《后漢書·鄧騭傳》中的元二是傳寫中將重文符號和所重字寫得一樣大,那么這種偶然的訛誤怎么會一再出現(xiàn),而且碰到“元二”即發(fā)生,不會都這么巧妙吧?這本身也說明“元二”和元元是兩個不同的詞。

李賢將《后漢書》中的“元二”理解為元元,影響到《冊府元龜》的編者對此的理解,《冊府元龜》在敘述漢安帝史實時,幾乎照搬《后漢書》,但遇到“元二”時卻理解為“元元”,如:《冊府元龜·外戚部·論薦》:鄧騭,以和熹皇后諸父為大將軍。安帝時,遭元元之災,人士荒饑,死者相望,盜賊群起,四夷侵畔。騭與弟引、悝、閭等崇節(jié)儉,罷力役,推進天下賢士,何熙、祋諷、羊浸、李郃、陶敦等列于朝廷,故天下復安。{18} 《冊府元龜·外戚部·廉儉》:鄧騭,女弟為和熹皇后。騭弟弘卒,后賜錢十萬、布萬疋。騭等辭不受。時元元之災,人士荒饑,死者相望,盜賊群起。騭兄弟崇節(jié)儉,罷力役,故天下復安。騭位至大將軍。{19}《冊府元龜·臺省部·奏議》:陳忠,為尚書。安帝即位,頻道元元之厄,百姓流亡,盜賊并起,郡縣更相裝飾匿,莫肯糾發(fā),忠獨以為憂,上疏曰……{20} 兩處源于《后漢書·鄧騭傳》和一處源于《后漢書·陳忠傳》的材料,皆未照用《后漢書》原文中的“元二”,也就是說《后漢書》中所有作 “元二”的文獻,《冊府元龜》中皆作“元元”。有可能是《冊府元龜》編者所改,也有可能是編者見到的材料已將“元二”改為“元元”,不管哪種情況,說明編者認為此處當為“元元”??梢姾笫牢氖恳巡淮蠖霸敝猓鞆礁臑椤霸?。

《后漢書》中本身亦有元元之災的用例,《后漢書·西羌傳》所錄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尚書仆射虞翊的上疏中有“遭元元無妄之災,眾羌內(nèi)潰,郡縣兵荒二十余年?!眥21} 之句,“元元無妄之災”與元元厄運、元元之災相類。同一書中既有元二之災,又有元元之災,亦可證二者是不同的詞,“元二”并非“元元”之訛。

司馬光修史向稱謹慎,也許他不能確定“元二”的內(nèi)涵,但亦不接受“元二”當為“元元”的判斷,故在修《資治通鑒》時,敘及漢安帝永初年間的歷史,并未照錄《后漢書》中的“元二”,亦未將“元二”改為“元元”。但在敘述漢順帝永建四年的史實時,則照錄“元元之災”{22}。可見在司馬光看來“元二之災”與“元元之災”是不同的詞,但因前者意思不確定,故不照錄、亦不妄改。

漢以后亦有使用“元元之災”之例:張守《上(宋高宗)札子》:“念元元之災,焦勞圣心”。{23}張守札子上于建炎初,當時南宋甫建,內(nèi)憂外患,眾所周知。此處“元元之災”意思明晰??芍霸疄摹蹦斯湃酥畱T常用法,與“元二之災”是不同的用法。

石鼓文中為了省力、省材料,重文符號較多,隨著書寫工具的進步,重文符號的使用逐漸減少,比如漢碑中使用重文符號,較之石鼓文已大為減少。筆者查閱《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戰(zhàn)國秦漢卷》,發(fā)現(xiàn)在可辨認的碑刻中幾乎未用重文符號。如位于山東昌樂東漢熹平三年(174)十月二十三日所刻之《營造置社碑》中“芬芬”、“奕奕”;熹平石經(jīng)《魯詩》殘石中“養(yǎng)養(yǎng)”;光和六年(183)所刻之《白石神君碑》中,“欣欣”、“芬芬”、“皜皜”、“濟濟”、“子子”、“孫孫”、“永永”;出土于西安的東漢《小子》殘碑中“蒸蒸”{24},皆未用重文符號。史書并非石刻文獻,書寫更為方便,更無使用重文符號的必要,何況整部《后漢書》中僅在《鄧騭傳》、《陳忠傳》中兩處使用重文符號,別處均不使用,更無此道理。

宋人趙明誠在《金石錄》中曰:“余嘗讀范曄《后漢書·鄧騭傳》有云‘時遭元二之災,人士荒饑章懷太子注以為(下引李賢注全文)今此碑(即《漢司隸楊孟文石門頌》)有云:‘中遭元二,西戎虐殘,橋梁斷絕。若讀為元元則為不成文理,疑當時自有此語,漢注未必然也。”{25} 則趙明誠以為鄧傳和《石門頌》中的“元二”皆非“元元”之誤,并且已經(jīng)認識到“當時自有此語”,即“元二”為東漢時期的一個慣用語。endprint

洪適舉出數(shù)碑以證趙明誠之說。洪氏云“按漢刻如《北海相景君(碑)》及《李翊夫人碑》之類,凡重文皆作小二字贅其下,此碑(即《漢司隸楊孟文石門頌》)有蒸蒸、明明、蕩蕩、世世、勤勤,亦不再出一字,然非若元二,遂書大二字也。又《孔耽碑》云:‘遭元二轗軻,人民相食,若作元元,則下文不應又言人民,漢注之非明矣?!眥26}

通過《后漢書》內(nèi)證,以及漢碑之外證,可知以元元指百姓在漢代是常見用法,且重文符號在漢代使用也并非必需,上文所舉碑刻即可知?!多囼s傳》、《陳忠傳》、《石門頌》、《孔耽碑》中之“元二”,并非是元元之訛。《石門頌》中既有“元二”又有“蒸二、明二、蕩二、世二、勤二”,則碑中已用重文符號,如“元二”之“二”為重文符號,不當僅有該字和所重之字一樣大小。

在東漢文獻中“元二”又為東漢讖緯之學流行時的習慣用語,也是一種省稱。趙明誠已懷疑《后漢書·鄧騭傳》、《石門頌》等處的“元二”乃“當時自有此語”,雖未能指出其具體含義,但他的思考已經(jīng)為后世學者解析這幾處“元二”的意義導夫先路?,F(xiàn)可知較早指出《后漢書·鄧騭傳》、《石門頌》等處的“元二”是一元中第二個一百零六年的簡稱的學者,是明代的王世貞、清初的黃生。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宛委余編六》:“元二之厄不可曉,或云即元元也,訛而為二耳。又云《楊孟文石門頌》‘中遭元二,西夷虐殘。《孔耽碑》‘元二坎軻,人民相食。趙明誠云:‘若作元元,不成文理。然遍考歷數(shù)書,無之。愚竊謂恐即入元百六而為陽九,次為陰九。詞人深晦陽九、陰九之語,為元二耳?!眥27} 黃生《義府》:“《鄧(騭)傳》云:‘永初元年夏,涼部畔羌搖蕩西州,詔騭將羽林軍五校士擊之。冬,征騭班師,迎拜為大將軍。時遭元二之災,人士荒饑,盜賊群起,四夷侵畔。騭崇節(jié)儉,罷力役,進賢士,故天下復安。予詳上下文意,亦宜云‘元二之間始與《論衡》合。今顧云‘時遭元二之災,則決非元年、二年之謂審矣。按:陽九、百六之說,洪容齋《續(xù)筆》云:‘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陽九,次曰陰九,又有陰七、陽七、陰五、陽五、陰三、陽三,皆謂之災歲。大率經(jīng)歲四千五百六十,而災歲五十七,以數(shù)計,每及八十歲則值其一。疑所謂元二者,即入元之二會,當所謂陰九者爾。東漢讖緯之說盛行,元二之災,正當時常語,李賢何故力辟之。景伯(按:洪適字)雖知李賢《注》謬,而曲引《論衡》,亦魯衛(wèi)之政,何不證以乃弟《續(xù)筆》之說耶?”{28} 洪邁雖然解釋了百六陽九之義,但與其兄洪適一樣未能將《后漢書·鄧騭傳》、《陳忠傳》、《石門頌》、《孔耽碑》等處的“元二”與百六陽九相聯(lián)系,故未能正確解析這幾處“元二”作為陰陽術數(shù)名詞的內(nèi)涵,而是仍然以之與《論衡》中的“元二”等同解釋為元年、二年。王世貞沒有明言“元二”是指入元后的第二個百六,但他其實已經(jīng)感到“元二”之災是入元后的第二個百六遇到陰九之災,并已指出因為諱言陰九而以“元二”代之。黃生則明確以為“元二”是指入元后第二個百六。黃生指出如果“元二之災”作“元二之間之災”方能像《論衡》中的那樣解釋為元年、二年。今人楊錦先結合《漢書·律歷志》亦以為“元二之災, 意指一元中的第二次災難?!眥29}

下面就黃生所說“元二者,即入元之二會,當所謂陰九者爾。”,在前輩時賢的基礎上,結合相關文獻做些闡釋。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行太初歷,以之前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上一元,而以太初元年為新一元(即又一個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的開始,是正歷紀、改正朔的時候。《漢書·律歷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次四百八十,陽九; 次七百二十,陰七;次七百二十,陽七;次六百,陰五;次六百,陽五; 次四百八十,陰三;次四百八十,陽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jīng)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30} 《漢書·律歷志》的藍本是劉歆的《三統(tǒng)歷》。《三統(tǒng)歷》施行于漢成帝綏和二年(前7)只是對《太初歷》的完善,進一步將董仲舒三統(tǒng)說即天地人三統(tǒng)周而復始的歷史循環(huán)論引入歷法?!度y(tǒng)歷》沿襲古六歷(《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采用19年7閏法。歷法上19年稱為一章。81章為一統(tǒng),一統(tǒng)為1539歲,三統(tǒng)為一元,一元為4617歲。上元之首,冬至合朔,經(jīng)19年而又冬至合朔同日,稱為一章。上元之首,夜半冬至合朔,經(jīng)1539年而又夜半冬至合朔,日月如合璧,成為一統(tǒng)。甲子日夜半冬至合朔。歷4617年而又甲子日夜半冬至合朔。日月如合璧,故稱為元?!度y(tǒng)歷》本身是實際觀測的結果,但劉歆等歷法家以之與易、律數(shù)(律管音階長短的資料)和歷數(shù)(觀測天得體出歷法上的資料)的偶合相比附,其實二者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解釋19為9+10,根據(jù)《易》理,9是天的終數(shù),10是地的終數(shù)。黃鐘律管九寸,9×9=81,為黃鐘律管長圍自乘的數(shù)。《三統(tǒng)歷》日法亦為81,“日法乘閏法,是為統(tǒng)歲。” 故一統(tǒng)為日法乘閏法,正是因歷法的數(shù)字與樂律上黃鐘數(shù)字的偶合而相比附。太初元年為新一元(4617年)的開始,是出于科學的探測,但以三統(tǒng)乘以一章之數(shù)3×19得57年災歲等,則是附會{31},而在讖緯之學興盛的東漢時期,確實為時人所信。一元第一個一百零六年(這是前一元的余氣)之后有九年的旱災。接下來三百七十四年包含了第二、第三、第四個一百零六年,有九年水災。所謂陽旱陰水,在時人說來,其實也不是說第一個百六就是遭旱災,接下來三百七十四年中的百六就是遭水災,主要也就是指遭災罷了。從太初元年(前104)之后一百零六年是平帝元始二年(2),接下去是九年的陽災,一直到新莽始建國四年(12)。

《漢書·谷永傳》谷永于成帝元延元年(前12)所上對策中有“陛下承八世之功業(yè),當陽數(shù)之標季,涉三七之節(jié)紀,遭無妄之卦運。直百六之災阸,三難異科雜焉同會。”{32} 谷永提醒漢成帝已經(jīng)處于一百零六年之末,快要承陽九之災了。同時漢家又有三七即二百一十歲會遭厄的說法?!稘h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埃罚厥鎻淖娓甘軞v數(shù)天文,以為漢厄三七之間(張晏曰:三七二百一十歲也。自漢初至哀帝元年二百一年也,至平帝崩二百十一年。) 上封事以豫戒。成帝時,谷永亦言如此。((顏)師古曰:永上書所謂涉三七之節(jié)絕者也。)及王莽篡位,欲章代漢之符,著其語焉。”{33} 而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為當時的顯學,讖緯之學本身就是將陰陽術數(shù)之學引入儒學的產(chǎn)物,在所處時代接近讖緯之學所謂漢家二百一十歲之厄及百六陽九之厄?qū)⒁l(fā)生的情況下,路溫舒、谷永等都大聲疾呼要天子行善勤政愛民,以獲得上天的肯定,盡量減少宿命中的災害。endprint

漢平帝至新莽始建國四年,正處于漢家二百一十歲遭厄及新一元第一個百六之會陽九之厄的時期,《漢書·匈奴傳下》:“(始建國三年王)莽將嚴尤諫曰:今天下遭陽九之阸,比年饑饉,西北邊尤甚?!眥34} 是年正處于太初元年(前104)以來一元的第一個百六之會陽九之厄發(fā)生的時期。《漢書·王莽傳中》:“予之受命即真,到于建國五年,已五載矣。陽九之阸既度,百六之會已過?!眥35} 始建國四年(12),是第一個百六之會陽九之厄的最后一年,故始建國五年(13)確實已經(jīng)過了百六之會、陽九之厄。

入元的第二個一百零六年簡稱為元二,也就是黃生所說的“元二者,即入元之二會,當所謂陰九者爾?!保蔬@一百零六年之后的災害當時簡稱“元二之災”。當然這些都是時人的附會。這樣在歷法與易學、陰陽災異等附會的語境下,“元二”作為省稱語又有了新的意思,指一元的第二個百六。漢安帝正處于這一時期。漢成帝處于百六之末時就已經(jīng)受到谷永等的擔憂和警告,可見時人并不是到百六之際災害發(fā)生時才憂慮,早在百六之末期已經(jīng)開始做準備。所以漢和帝后期、漢殤帝時期已經(jīng)開始為第二個百六之會擔憂,安帝時期正是百六之際災害發(fā)生時?!逗鬂h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自太后臨朝,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nèi)起。每聞人饑,或達旦不寐,而躬自減徹,以救災戹,故天下復平,歲還豐壤。元初五年,平望侯劉毅以太后多德政,欲令早有注記,上書安帝?!眥36} 自漢殤帝延平元年(106)鄧太后臨朝到元初四年(117)已有十年,這十年正是第二個百六末期遭災的時期,元初五年(118)元二之災基本過去,劉毅上書漢安帝要稱頌鄧太后德政。蔡邕《和熹鄧后謚》:“昔書契所載,虞帝二妃,夏后涂山,高陽有莘,姬氏任母,徒以正身匪內(nèi),思媚周京為高,未有如大行皇后,勤精勞思,繼國之祚,正三元之衡,康百六之會,消無妄之運者也,功徳巍巍,誠不可及?!眥37}蔡邕也以為鄧太后臨朝這一時期是百六之會的遭災期??梢娫?、元二之災是時人皆知的用語?!逗鬂h書·鄧騭傳》、《陳忠傳》、《石門頌》、《孔耽碑》等的“元二”,正是指這入元之后的第二個一百零六年受災的時期。

但何以在第一個百六末期沒有“元一”、“元一之災”的說法,王世貞已設想大約是諱言陰九而以“元二”代之。楊錦先則明晰指出 “其時鄧太后臨朝,時人諱言陰九之災,故稱元二之災”{38},是說一語中的。因為第二個百六正逢陰災,而女為陰,古人對女性掌權多有微詞,所以發(fā)生在這一時期的災害,以元二之災代替。如果說百六陰九,則會讓人誤以為是在說,由于鄧太后女主稱制而遭受陰災。而《后漢書·鄧騭傳》、《陳忠傳》、《石門頌》、《孔耽碑》所敘之事基本發(fā)生在鄧太后女主稱制時,時人既稱此時所逢的一元的第二個百六為元二,所受之災為元二之災,故這些文獻就不約而同地稱這一時期的災為“元二之災”。

漢以后,過了女主稱制諱言陰九之災的背景,加之歷代多禁讖緯之書,陰陽術數(shù)、讖緯之學不如此前興盛,以百六之會陽九之厄作為逢一百零六年左右要遭災的說法逐漸減少,此后未出現(xiàn)過元×之災的說法,如第三、四個百六時即未出現(xiàn)元三、元四的提法。與災害相關的陽九、百六之說,多僅以之作為災害的代名詞,但還是有部分學者知道如何推算百六。東漢末遭逢又一個百六,董卓之亂、曹氏專權、王綱解紐?!逗鬂h書·董卓傳》贊:“百六有會,過剝成災。董卓滔天,干逆三才。方夏崩沸,皇京煙埃。無禮雖及,余祲遂廣。矢延王輅,兵纏魏象。區(qū)服傾回,人神波蕩。”{39} 《后漢書》中的贊并非原始材料,為南朝宋文人范曄所作,可見南朝時期尚有人會推算百六。東漢末再過一百零六年,正是西晉末五胡亂華永嘉之變時期,時人當然又會想到這是逢百六之會遭災,《晉書·孝愍帝紀》:(建興元年313)愍帝詔二王(指瑯琊王睿、南陽王保)曰:“夫陽九百六之厄,雖在盛世,猶或遘之。朕以幼沖,纂承洪緒,庶憑祖宗之靈,群公義士之力,蕩滅兇寇,拯拔幽宮,瞻望未達,肝心分裂?!眥40} 說明時人心目中永嘉之亂就是正值百六之厄。

不僅漢人,連鮮卑人也知道百六之會?!稌x書·載記·慕容德》:(慕容)德曰:“自頃數(shù)纏百六,宏綱暫弛,遂令奸逆亂華,舊京墟穢,每尋否運,憤慨兼懷。”{41} 則慕容德亦知永嘉之亂是逢百六之會。

墓志中亦有以百六、陽九指代災害者,如:《張瓊墓志》:時丁百六,狂葛妖起,燕趙之民,皆離屠炭。{42} 此處以百六代指北魏孝昌、武泰間的葛榮起事。

因為已過了使用“元二”這一詞的特定時期和背景,且后世百六陽九僅具災害代名詞的意義,所以東漢末即使有人知道經(jīng)歷了第三個百六之會,西晉末即便有人知道經(jīng)歷了第四個百六之會,也不再會有元三、元三之災,元四、元四之災的說法。所以陰陽術數(shù)上“元二”作為一元中第二個百六之會的含義,后世極少為人所知。

除了陽九、百六作為災害代名詞外,也有部分學者雖未必明白元二之災的確切含義,但大約意識到元二之災與災害有關,以“元二之災”、“元二之厄”為災害代名詞。如:袁枚《重修于忠肅廟碑》:“英宗寵用中涓,形同欺魄;熏轑天下,雕琢大臣??v無也先,宗社未必不亡也。景泰以元二之災年,際靖康之戹運。朝中曲、索,半已披猖;左右汪、黃,豈無交訌?而獨能假茂弘以安東之節(jié),信伯紀為端右之才?!眥43}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明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俘虜,景泰帝繼位,也先要進攻北京城。景泰帝重用于謙發(fā)起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在京郊擊敗了瓦剌軍,保住了北京城、穩(wěn)定了明政權。袁枚此處以“靖康之戹運”與“元二之災年”相對應,是以元二之災指代災難,認為景泰帝遭遇了類似北宋靖康之變的危難。

前人關于“元二”的其他解釋:

清人沈欽韓《后漢書疏證》卷一引清人畢憲曾之說“元二乃無妄之訛,京房《周易章句》:無妄,大旱之卦,萬物皆死,無所復望?!眥44} 無妄出自《易·無妄卦》指不測的災禍。與術數(shù)之學上的百六陽九之厄本有相通之處,皆為意外之災。但“元二”為“無妄”之訛于文獻無所證。清人王先謙《后漢書集解》卷四十六:“元者,天也;二者,地也。本淮南子說文之義,元二即天地也。又元者,氣之始也;二者,陰陽之數(shù)也。本《易》九家注及《說苑》之義,元二即氣之陰陽也,天地不交,則否;二氣不調(diào),則逆。以災戹屬之天地與陰陽之氣候,庶幾近之。然莫詳二字所本,終無由定也?!眥45} 王先謙之說似乎能自圓其說。但如以此解釋“元二”,從字面看不出任何端倪,真成文字謎語了。即便知道元為天、二為地,也必須先知道元二跟災戹有關,才能對王先謙這一說法有所理解。所以王先謙自己也說終無由定也。endprint

清人張德容云:“竊意元二之語,一見《鄧騭傳》,一見《陳忠傳》,皆安帝時,并稱為災厄。按安帝承殤帝之后,殤帝以元興元年即位,次年改延平元年,其年八月崩,而安帝即位,明年為永初元年,疑所謂元二者,即指殤帝之際,未及一年,而遇大故,建元者二,國家災厄,莫過于此。東漢信尚讖緯,陽九百六之外,又有厄三七之間等說,元二之語,似為近之。”{46} 張德容指出“元二”是百六陽九之外的又一災害代名詞,是正確的,但他認為“元二”一詞是源于殤帝即位八個月即去世,短短一年有殤帝、安帝兩位皇帝即位,是建元者二的意思,則無文獻和史實依據(jù)。東漢時期一年有兩位皇帝在位的也不止殤帝安帝這一例,沖帝承順帝之后,即位五個月即卒,漢質(zhì)帝承漢沖帝之后,即位一年半即卒,建康元年(144)八月至本初元年(146)閏六月一年多兩位小皇帝即位不久即去世,雖建元者二,但當時并未稱此為“元二之災”,而且如果殤帝安帝時期已有以“建元者二”為“元二”的講法,沖帝、質(zhì)帝亦碰到相似的情況,時人怎么不循成例,稱為“元二之災”呢?可見“元二”并非“建元者二”的意思。

綜上所述,“元二”這一省稱語一指元年、二年,此種用法就目前文獻看來為王充首創(chuàng)。后世亦有此用例,然表述比王充要清晰準確,往往說元二年、××元二年、××元二。一為陰陽術數(shù)術語,為東漢時特定時期的習語,是一元中第二個百六之會的簡稱。魏晉之時,去漢未遠,雖讖緯之學有所衰弱,但世人尚知每逢一百零六年將盡之際會有災,故東漢末、西晉末乃至十六國中鮮卑南燕君臣等皆以為該時期是逢百六之會。后世讖緯之書遭禁,讖緯之學隨之式微,且新一元的第二個百六過去后,就要再過4617年,迎來下一個一元,才會遇到下一個一元中的第二個百六,既然這個元二只是特定時期的所指,加之讖緯文獻大量失傳,則人們更不知“元二”在讖緯之學上的含義,但對與之相關的百六之會、陽九之厄,尚知指遭災,故以陽九、百六代指災害。后世以陽九百六代指災害也用得不多,似乎與怕野心家利用某王朝逢百六之會的附會說法趁勢而起有很大關系。因此,“元二”所指為何,上述兩種用法完全不同,前人之紛爭,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其背后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歷史和文化背景。我們在解釋一個詞的意義時本身就應根據(jù)文獻資料厘清其在當時及后世(如果后世還在用)的多種用法,再根據(jù)詞的語言、歷史、文化等背景,來判斷其在具體文獻中是哪一種意義,才能既全面弄清一個詞有哪些含義,又明晰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含義,不失偏頗。不致于以甲用法否定乙用法而引起紛爭。

注釋:

① 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卷19,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830頁。

②⑨⑩{26} 洪適:《隸釋》卷4,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1、59、51、51頁。

③ 洪邁:《容齋隨筆》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8頁。

④ 王應麟:《困學紀聞》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2頁。

⑤ 黃宗羲:《明文?!肪?32《記六》,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414頁。

⑥ 程大昌:《演繁露續(xù)集》卷2,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25頁。

⑦{12}{14}{15}{16}{17}{21}{36}{39}:《后漢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614、206—228、614、1558、429、194—199、2893、425、2345頁。

⑧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1冊,線裝書局2008年版,第165—166頁。

{11} 王楙:《野客叢談》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9頁。

{13}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卷5,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06頁。

{18}{19}{20} 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第4冊,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1、3452、5306頁。

{22}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51《漢紀四十三》,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1653頁。

{23} 黃淮、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頁。

{24}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1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162、175、204頁。

{25} 趙明誠撰、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證》卷14,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頁。

{27}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161《宛委余編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1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567頁。

{28} 黃生撰、黃承吉合按:《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36頁。

{29}{38} 楊錦先:《元二解》,《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

{30}{32}{33}{34}{35} 班固:《漢書》卷21,中華書局 1962年版,第984、3468、2372、3824、4131頁。

{31} 參見劉操南:《古代天文歷法釋證》,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第92—120頁。

{37} 嚴可均:《全后漢文》卷72,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735頁。

{40}{41} 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26、3171頁。

{42} 葉煒、劉秀峰:《墨香閣北朝墓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72頁。

{43} 袁枚:《小倉山房外集》卷6,《袁枚全集》第2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頁。

{44} 沈欽韓:《后漢書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頁。

{45} 王先謙:《后漢書集解》,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551頁。

{46} 張德容:《二銘草堂金石聚》卷5《石刻史料新編》第2輯第3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1892頁。

作者簡介:陸路,上海師范大學《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編輯部,上海,200234;復旦大學中文系,上海,200433。

(責任編輯 劉保昌)endprint

猜你喜歡
后漢書歷法
克己奉公
發(fā)明新歷法
淺談師兌簋
先秦至兩漢女性文本研究
傳記形成與“處士”形象建構
論白壽彝先生對范曄和《后漢書》的研究
歷史上最長的一年
《資治通鑒·東漢紀》史源探討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管窺中國歷法中常用的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