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雷,陳耀恒
(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桂林,541006)
同源字音義關系研究
——以“窩”詞族為例
白新雷,陳耀恒
(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桂林,541006)
基于概念合成理論和激活擴散模型,分析了同源字的命名立意所體現(xiàn)的音義關聯(lián)性,并探討了其認知理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同源字的音義關系不是任意性的,它們受到語言規(guī)約性的影響。這一現(xiàn)象既是漢語音義比例不平衡的必然產物,同時也顯示了可及性、鄰近性和顯著度等認知因素對人們的思維活動的影響。
同源字;概念合成;音義關系;認知理據(jù)
同源字的產生和發(fā)展是新的語義的構建過程。隨著20世紀80年代認知語言學的興起,概念整合理論在語義構建方面的應用受到重視。然而學者們大都著重于新詞的語義形成過程,卻忽視了它們的語音因素。源詞的引申義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豐富,必然伴隨著語音形式的確立。不應把漢字的語義和語音切分為兩個孤立的領域各自研究而忽略它們之間的關系,那樣不符合漢字生成的自然方式。同源字的音義關聯(lián)性是研究新字生成過程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它不僅可以拓展音義學的研究領域,同時也為聲訓研究提供了理據(jù)性。本文以“窩”詞族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了同源字的命名立意所體現(xiàn)的音義關聯(lián)性,并探討了其認知理據(jù)。
概念整合理論是由福柯尼耶(Fauconnier)和特納(Turner)等認知語言學家提出來的,它包括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整合網絡理論?!靶睦砜臻g”最早由??履嵋?985年提出,指人們進行交談和思考時為了達到當下的理解與行動的目的而構建的“小概念包”。在此基礎上,??履嵋吞丶{又深入探討了不同心理空間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運作機制及制約條件,由此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論。如下圖所示:
圖1 心理空間與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理論認為,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網絡涉及4個心理空間網絡,包括2個輸入空間、1個類屬空間及1個合成空間。輸入空間由獨立認知域的信息所構成。類屬空間反映出輸入空間共同的、常見的組織和結構。合成空間對輸入空間里的概念進行整合操作,提取部分結構,形成新創(chuàng)結構。這一過程主要包括組合、完善和擴展三種方式。經過不斷修正,??履嵋吞丶{根據(jù)輸入空間和合成空間的組織框架,將整合網絡劃分為四種類型:簡單型網絡、鏡像型網絡、單域型網絡和雙域型網絡[1]。
柯林斯(Collins)和洛夫特斯(Loftus)通過詞匯聯(lián)想實驗研究提出了激活擴散模型[2]。波克(Bock)和萊維爾特(Levelt)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提出了激活擴散語義模型。他們認為詞匯除了概念特征,還包含了句法和語音特征,它們分別與詞匯網絡中的概念層、詞目層和語音層信息相對應[3]。如下圖所示:
圖2 Bock&Levelt激活擴散模型
在概念層,不同節(jié)點相互關聯(lián),構成語義關系網絡。在詞目層,主要顯示詞匯的句法特征。語音層則提供了詞匯的語音信息。心理詞匯的提取主要涉及詞匯篩選、功能匹配和語音編碼三個過程。
概念整合理論和Bock&Levelt激活擴散模型都對語義關系具有解釋力。概念整合理論主要從微觀的、動態(tài)的角度對單個概念的生成過程做了闡釋;而激活擴散模型從宏觀的、靜態(tài)的角度對詞匯的整體關系網絡做了分析,涉及了概念、句法和語音信息。我們將輔以概念整合和激活擴散模型,分析同源字的命名立意及其所體現(xiàn)的音義關聯(lián)性。
同源字指“音義皆近,或音近義同的字,它們常常以某一概念為中心,而以語音的細微差別,同時以字形的差別,表示相近或相關的幾種概念”[4]。同源字音義網絡的形成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新創(chuàng)同源字的生成和后期音義關系網絡的構成。它們的讀音以漢字的古音系統(tǒng)為準,意義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衍生出新意。而關于同源字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是其古音形式和詞源意義。
通過分析歸納,同源字在引申分化過程中主要涉及兩種變化:一是詞性的改變。例如“燔”和“膰”,它們的核心含義是指在火上燒東西,詞性由動詞變成了名詞;二是認知域的改變。例如在“陽”和“洋”這組同源字中,源詞“陽”是指太陽的宏偉壯觀,而同源字“洋”指水域的廣闊,認知域發(fā)生了改變。
根據(jù)這兩類變化標準,本文對“窩”詞族“窩、蝸、渦、臥、踒、鍋、堝、窠”進行分類,闡釋其同源字生成的四種方式。
簡單型網絡生成的同源字具有“相同認知域、不同詞性”的特點。在簡單型同源字概念生成網絡中,一個心理空間提供了空白組織框架,而另一空間則提供了源詞和新詞的具體信息。如果源詞和新詞詞性不變的話,則更符合隨后將探討的鏡像型網絡生成方式。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源詞和新詞以“詞性不同”這一條件進行歸類。符合“同一認知域、不同詞性”條件的同源字例為“窩”和“臥”。以下為“臥”的概念生成圖示:
圖3 簡單型網絡
在簡單型網絡中,輸入空間1為“巢穴活動”組織框架,通常涉及動作主體、動作及巢穴。而輸入空間2則為具體的元素,動物趴伏在“窩”內。這一空間分別涉及了源詞和新詞的概念。不同的是,“窩”在人們的認知體系中為一個完善的漢字,具備概念、符號、所指這三個語義條件。而“臥”處于生成階段,只具備“趴伏”這一概念雛形,缺乏相應的符號表達。基于“巢穴活動”這一共同的組織框架,兩個輸入空間在類屬空間建立起關聯(lián)性,然后選擇性地將信息投射到了合成空間。在合成空間,“窩”和“臥”的投射信息進行組合。同時通過長時記憶中同源字“音近義通”等背景知識的激活,新創(chuàng)同源字“臥”的語音、字形等符號信息得到完善,產生了新創(chuàng)結構“臥”。
“臥”字生成的理據(jù)在于鄰近性。Ullmann曾把鄰近性分為現(xiàn)實世界的鄰近性和認知層面的鄰近性[5]。“臥”即身在“窩”里,它的語義衍生自“窩”的“巢穴”義?!芭P”在“窩”里,前者為動作,后者指動作的地點,兩者在現(xiàn)實世界中具有鄰近性?;卩徑詫θ藗兯季S活動的作用,“臥”的音義形式都受到源詞“窩”的影響,體現(xiàn)出音近義通的特征。
鏡像型網絡生成的同源字具有“相同認知域、相同詞性”的特點。在鏡像型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都提供了有價值的元素,共享相同的組織框架。與簡單型網絡不同的是,鏡像型網絡生成的同源字相似程度更高,除了相同的認知域,它們的詞性也相同。兩個輸入空間的元素通過共同的組織框架在類屬空間層面建立聯(lián)系,再選擇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間,經過組合、完善、擴展而生成新的同源字。根據(jù)“相同認知域、相同詞性”的條件,我們以“窩”和“窠”來具體分析鏡像型網絡的概念生成過程:
圖4 鏡像型網絡
在鏡像型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內分別為“窩”和“窠”的基本信息,即禽獸棲息地“窩”和鳥獸棲息地“巢穴”。同樣,源詞“窩”具備完善的語義三角特征,而“窠”尚且缺乏與其概念相對應的符號信息。二者都指動物棲息地,特征相似,因而在類屬空間建立起關聯(lián)性。它們的語義信息投射到合成空間后進行組合,通過長時記憶的激活,“窠”的音、形、義特征得到源詞“窩”以及漢字生成等相關知識的完善,最終形成新創(chuàng)結構“窠”。
“窠”和“窩”體現(xiàn)出語碼鄰近性特征。Umberto Eco認為,當人們意欲表達某未知概念時,更傾向于借助已知的、熟悉的語音形式來輔助表達,因為它們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中,更容易被取用[6]?!榜健奔带B獸的棲息地,它和“窩”具有相似的特征和功能。因而在表達“窠”時,人們使用了更為熟悉的概念“窩”的相近語音形式。
單域型網絡生成的同源字具有“不同認知域、不同詞性”的特點。它最突出的特征為不對等投射,即兩個輸入空間中只有一個組織框架被投射到了合成空間。由于單域型網絡的這一特征,合成空間只接收了新詞空間的組織框架信息,這就意味著源詞空間的組織框架將在合成空間缺失,造成新詞和源詞之間詞性和認知域方面的差異。在“窩”詞族中,符合“不同認知域、不同詞性”這一條件的同源字例為“窩”和“踒”,結合這兩例同源字,我們來分析以下過程:
圖5 單域型網絡
在單域型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分別為源詞“窩”和新詞“踒”的信息,即外觀通常有曲折弧度的“窩”和表示手腳處筋骨折傷的“踒”。由于二者都含有“彎曲”義,義象相似,因而在類屬空間產生關聯(lián)性。在選擇性投射過程中,只有新詞空間的組織框架投射到了合成空間。新創(chuàng)結構主要由“踒”的核心概念和動詞語法特征構成。同時隨著長時記憶的激活,新創(chuàng)結構在源詞信息及漢字構造背景知識的完善下,逐步形成了新創(chuàng)同源字“踒”。
“踒”的生成理據(jù)在于可及性,即在一個心理空間中用來命名或描述某一元素的詞語可以用來指示另一個心理空間中的相應元素[7]。認知的可及性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礎上的。束定芳把相似性分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8]。“踒”指手腳的筋骨被彎折挫傷?!案C”和“踒”雖然屬于不同的心理空間,它的語義和源詞“窩”具有相同的義象“彎曲”,使得它們之間由心理相似性而建立起了認知的可及性。因而人們用源詞“窩”的音義形式來表達另一心理空間中“踒”這一概念,生成了音近義通的同源字。
雙域型網絡生成的同源字具有“不同認知域、相同詞性”的特點。與單域型網絡一樣,它們的輸入空間都分屬不同的認知域。兩者的差別在于,雙域型網絡的兩個組織框架是對等地投射到合成空間,而單域型網絡為不對等投射。對等投射要求兩個不同的組織框架在性質、功能、狀態(tài)或形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使得新創(chuàng)同源字與源詞表現(xiàn)出相同的語法屬性。在“窩”詞族中,符合“不同認知域,相同詞性”條件的同源字有源詞“窩”與新詞“蝸”“鍋”“堝”和“渦”。下圖以“窩”和“蝸”這組字例來闡釋雙域型網絡的生成方式:
圖6 雙域型網絡
在雙域型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分別提供源詞“窩”和新詞“蝸”的信息,即禽獸棲息地“窩”和軟體動物“蝸”。二者分屬不同認知域,由于都含有“寄居之處”這一義項而建立起類屬空間層面的聯(lián)系。經過選擇性投射,兩個輸入空間的信息在合成空間進行組合,通過長時記憶中漢字構造知識的激活,人們把在殼內休眠的軟體動物與表示棲息地的“窩”聯(lián)系起來,采納“窩”的音義形式完善了新創(chuàng)結構“蝸”的構建。這種新創(chuàng)邏輯還可以拓展到其他同源字的生成過程中,如以上所提到的“渦”“鍋”和“堝”。
“蝸”的生成理據(jù)除了可及性,還受到認知顯著度的影響。通常來說,大型的、可見的、動態(tài)的、具體的物體顯著度要高于小型的、不可見的、靜態(tài)的、抽象的物體,因而更容易被關注[9]?!拔仭敝冈跉だ镄菝叩囊环N軟體動物。蝸牛的殼比其它部位更引人注意,當人們意欲表達“蝸牛”這一概念時,便把其高顯著度的特征“殼”與同樣表示寄居之處的“窩”聯(lián)系起來。因而“蝸”字音義形式也受到“窩”的影響,音近義通。
心理詞匯之間普遍存在關聯(lián)性,由此構成意義網絡[10]。源詞“窩”通過不同的概念合成方式生成了一系列的同源字,這些同源字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的?;诟拍钌煞绞降姆治觯鼈兊纳墒艿洁徑?、可及性、顯著度等認知理據(jù)性的制約,語義分別引申自源詞“窩”的形狀或功能特點,語音也受到來自源詞空間“窩”的語音信息投射的影響,因而這些同源字的音義形式并不是隨機任意性地生成的。它們通過類屬空間建立起關聯(lián)性,并構成了一個“音近義通”的關系網絡。
根據(jù)激活擴散模型,一個概念節(jié)點被激活后,會觸發(fā)詞目層語法屬性匹配功能。例如,“踒”這一概念節(jié)點被激活,那么與之相應的動詞屬性也會被激活。如果被激活的是名詞、形容詞等屬性,將會造成理解偏差。語法屬性被激活后,詞匯的語音信息也會被提取出來。根據(jù)源詞和新詞之間的類屬空間和音義特征,我們在激活擴散模型的基礎上,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窩”詞族同源字關系。以下為這組同源字的關系網絡圖:
圖7 “窩”詞族同源字音義關系網絡
在概念層,基于之前對同源字生成網絡類屬空間的分析,新詞和源詞之間至少共享一個相似概念節(jié)點?!案C”具有兩個基本的概念節(jié)點:“彎曲”和“巢穴”,它們分別指示其形狀和功能。由“彎折、窩狀”衍生出來的同源字有“渦”“鍋”“堝”和“踒”;由“巢穴”衍生出來的同源字有“蝸”和“臥”;同時關聯(lián)這兩個基本概念的同源字為“窠”。通過“窩”的兩個基本概念節(jié)點,源詞“窩”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衍生出一系列同源字。這些同源字之間構成了一個以“窩”為核心的概念關系網絡。
在詞目層,同源字概念激活后會與相應的語法屬性相匹配。值得注意的是,激活擴散模型中箭頭所表示方向,由詞目層到概念層,再由詞目層到語音層,它們所表示的只是不同層面之間存在著關聯(lián)性,而不是思維運作過程的動態(tài)順序。這一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釋說明概念層和詞目層之間的聯(lián)系,根據(jù)這一聯(lián)系,心理詞匯的概念和語法屬性可以在語言產生的過程中被提取出來。例如,“踒”和“臥”表示動作行為的概念,在詞目層與其相匹配的基本語法屬性為動詞,其他同源字基于其概念特征,語法屬性都為名詞。
然而在實際運用中,波克和萊維爾特并未說明語音層的信息如何被有效提取。因為英語的音義形式從理論上來講是無限的,新詞概念生成時往往伴隨著語音的獨立性。而漢語則不同,由于根詞的引申義有時過于廣泛,而變更根詞的語音以形成新的語音卻是有限的。所以,由引申義獨立而成的新詞(即引申詞)也不是非有獨立的語音不可[11]。音義比例的懸殊性使得漢語中有將近97.92%的漢字為單音節(jié)同音字[12]。新生同源字產生時,人們往往沿用源詞的語音形式來表達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因而,激活擴散模型在研究漢語的同源字詞匯網絡時更具有有效性。根據(jù)其語音的特點,本文對同源字詞匯網絡做了進一步闡釋。
在語音層,“窩”詞族同源字的發(fā)音都以源詞的語音形式為核心,通過鄰近的發(fā)音位置,生成相同或相近的發(fā)音。根據(jù)黃侃上古語音體系,“窩”詞族中的同源字都在“歌(ai)”韻,聲紐分從“影(ng)”“溪(kh)”“疑(o)”[13]。以下為它們的語音層關系網絡:
圖8 “窩”詞族同源字語音層關系網絡
通過觀察可知,源詞“窩”的音節(jié)由“影”母/o/和“歌”韻/ai/組成。在“窩”詞族同源字引申分化的過程中,“歌”韻保持不變,主要的發(fā)音變化由聲紐的改變引起,/o/為喉音,/kh/和/ng/都為咽音。可見聲紐雖然改變,它們的發(fā)音位置始終具有鄰近性,因而組合形成三種語音形式/ngai/,/khai/和/oai/發(fā)音相近。
基于以上分析,同源字的生成都與源詞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受到語言規(guī)約性的影響。它們的音義形式不是隨機任意性形成的,而是以源詞信息為核心,通過相似性的概念和鄰近的發(fā)音位置,衍生出相同或相近的音義形式,最終構成了“音近義通”的同源字網絡。
以上分析了同源字概念生成的四種方式:簡單型網絡、鏡像型網絡、單域型網絡、雙域型網絡。它們以源詞的概念和語音形式為核心,衍生出相同或相近的音義形式,最終構成了“音近義通”的同源字的關聯(lián)網絡。同源字源詞的語音參與了新創(chuàng)同源字的概念生成過程。它們的音義形式的產生不是任意形成的。同源字擴散激活網絡以源詞信息為核心,通過鄰近的發(fā)音部位和相似的概念節(jié)點,相互之間形成明顯的關聯(lián)性,體現(xiàn)了語言的規(guī)約性對新創(chuàng)同源字的影響。可及性、鄰近性和顯著度這三種認知因素促成了音義的理據(jù)性,它們是其認知基礎。而漢語音義形式比例懸殊的特點也勢必會形成同源字音義的理據(jù)性。
[1]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2]Collins,A.M.&Loftus.E.F.A 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75(82).
[3]Bock,J.K.&Levelt,W.J.M.Language Production:Grammatical Encoding[A].In M.A.Gernsbacher(Ed.).Handbook of Psycholinguistics[C].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4.
[4]王力.同源字論[J].中國語文,1978(1).
[5]Ullmann,S.Semantic: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Oxford:Basil Blackwell,1962.
[6]Eco,U.The Semantics of Metaphor[A].In R.E.Innis.(ed.).Semiotics:An Introductory Anthology[C].Bloomington:Indian University Press,1983.
[7]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束定芳.認知語義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9]沈家煊.轉指和轉喻[J].當代語言學,1999(1).
[10]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1]章季濤.試論同源字的產生及其意義間的聯(lián)系[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4).
[12]代建桃.現(xiàn)代漢語同音詞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8.
[13]章季濤.實用同源字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H01
A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YCSW2015079)
白新雷(1986-),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音義學、認知語義學。陳耀恒(197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史、大學英語課堂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