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wù)院辦公廳共同印發(fā)《關(guān)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前所未有地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列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wù),并要求全方位融入校園教育各環(huán)節(jié),以學前及中小學教材為重點,構(gòu)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標識,戲曲、書法、繪畫等都是最能凸顯中國特色的元素和符號,但如何才能在校園教育中將之融匯為一個有機整體?如何讓孩子們看到民族文脈最為精妙的縮影,在傳承中全方位領(lǐng)略中國意象之美?詩歌教學無疑是個最好的切入點。
一、“詩教”是最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方式
1. 詩教溯源
中國向有“詩教”傳統(tǒng),歷代莫不把詩歌作為語言、知識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詩教”最早出自《禮記·經(jīng)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孔子不但編撰了《詩經(jīng)》,也是“詩教”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
《詩經(jīng)》受歷朝推崇,成為士人必讀書,但因其內(nèi)容所限,無法成為普遍意義上的啟蒙讀本。后世文人曾費盡心思編撰詩教讀本,如《童子吟》《小學弦歌》《詠史詩》《童蒙養(yǎng)正詩選》《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神童詩》《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不下千百種。其中影響最大、最經(jīng)典的莫過于《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
《千家詩》的編輯起自南宋,宋人謝枋得、劉克莊,明人王相以及更多人都曾參與其中。共輯錄122位作者的作品226首?!肚Ъ以姟芬蝾}材多樣、淺近易懂、篇幅短小、易于成誦等特色,是初學詩歌者最好的讀本。
清乾隆年間,進士孫洙認為唐詩才是正宗,《千家詩》選詩過于隨意,工拙莫辨,“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希望以新選本取而代之。他參考沈德潛的《唐詩別裁》、王士禎的《唐人萬首絕句選》等唐詩選本,集錄77位作者的311首詩,編成《唐詩三百首》,以“蘅塘退士”之名發(fā)行。
雖然目的是“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但孫洙對該選本很自信,“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 ”就傳播效果而言,《唐詩三百首》確實也取代了《千家詩》,成為近兩百年來最流行的詩歌選本,至今家喻戶曉。
可以說“詩教”是最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方式,縱觀世界范圍,只有中國恒久地始終把詩歌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即便今日,無論什么學歷,只要想接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唐詩三百首》。
2. 當今詩教需要新的校本課程和教育模式
孫洙只選唐詩,一大原因是從學習寫詩的角度出發(fā),這也是過去所有詩歌選本以及詩歌教育一致的出發(fā)點。
1894年,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在獄中將一部《唐宋詩醇》寄回家,書中夾了張字條:“初學先誦白居易詩,取其明白易曉,味淡而永。再誦陸游詩,志高詞壯,且多越事。再誦蘇詩,筆力雄健,辭足達意……示樟壽諸孫?!?/p>
這是周福清教導孫輩如何讀詩,《紅樓夢》中黛玉教香菱學詩則說:“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yīng)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
古人學詩為寫詩,如今古體詩寫作已不再重要,詩歌讀本也應(yīng)擁有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表達形式,使其與當代文化能夠相適應(yīng)、相融合??茖W、系統(tǒng)地編撰校本課程、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是其中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既要彰顯中華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和審美風范,凝聚奮發(fā)向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亦須注重新的視點和視角。
二、詩歌是傳統(tǒng)文化最有生命力的“活態(tài)”傳承
詩是漢語的精華,它以優(yōu)雅的形式和優(yōu)美的韻律,成為教化啟蒙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一首詩在中國人的心里可能是一幅畫面、一段情感、一番閱歷、一種精神、一種情懷。比如《紅樓夢》中寫到香菱讀王維詩的感受:“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lián)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美國作家??思{說過:“藝術(shù)家的宗旨,無非是要用藝術(shù)手段把活動,也即是生活,一一抓住,使之固定不動。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來看時,照樣又會活動——既然是生活,就會活動?!倍姼鑼τ谥袊硕?,不只是把生活藝術(shù)化,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傲绿鞖鉄幔茸咏璨坏?。雖然是朋友,你熱我也熱?!薄吧茸佑酗L,拿在手中。你要來借,等到立冬?!薄@些盛夏的打油詩,雖不事雕琢,卻自有味道。這就是中國人不久前的生活。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浩如煙海,然而正如胡適所言,它們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死了的文學”,一類是“活著的文學”。詩詞無疑屬于后者,數(shù)千年來,一直廣泛地存在于人們的衣食住行中,從未遠去。
只有流傳中的傳統(tǒng),才是真正意義的傳承。傳統(tǒng)文化絕不只是知識的學習,更要真正融入人們的工作生活。所有古老而具體的生活模板,其形式不過是個寄托,更重要的是看它能否在精神層面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從這一點講,和戲劇、曲藝、書法、繪畫相比,詩歌是最鮮活的,是傳承文化最好的形式和入口。
三、詩教是傳承“中國意象”最好的形式和入口
1.“意象”溯源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來重“意”,“意象”是中國古典詩學獨有的審美范疇,具有深厚、豐富的民族文化心理積淀?!耙庀蟆币辉~最早出自《周易·系辭》:“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shè)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笨鬃釉诖岁U述了 “象”乃“意”之載體的基本屬性。
王充《論衡·亂龍篇》又提出“立意于象”——“禮,宗廟之主,以木為之,長尺二寸,以象先祖?!m知非真,示當感動,立意于象。”一塊靈位牌,其實質(zhì)不過是塊木頭,然書名于上“以象先祖”,就立刻成了血脈的象征,成為人們祭祖懷宗的情感和精神寄托。這就是“立意于象”,此時的木頭已不再是木頭,而是如圖騰般神圣,“禮貴意象”。王充的“立意于象”原則,實則是對《周易》“立象以盡意”的延展。endprint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進一步明確了言、象、意三者的關(guān)系——“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此論的重要性在于“得意而忘象”,直接點明了“意象”超出“物象”的附加價值和靈魂意義。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第一次把“意象”用于文化藝術(shù)領(lǐng)域。從“表意之象”的初級構(gòu)思原則發(fā)展出最具中國特色的“寫意”精神。而其精妙處正在于劉勰的 “神思”之道——“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qū)矣?!?/p>
章學誠稱,劉勰的“神思”理論雖未明言,卻是“意象”概念最重要全面的表述,對后世影響極大。如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屬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無象,變化不窮?!苯昴荏w現(xiàn)“神思”之妙的,如2004年度獲獎的一句廣告語——“身未動,心已遠”,讓人印象深刻。
2.“詩歌意象”涵括所有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國意象”
意象營造是中國古典詩歌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二十四詩品·縝密》曰:“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胡應(yīng)麟《詩藪》曰:“古詩之妙,專求意象。”關(guān)于意象的闡釋見仁見智,似乎人人皆知,卻又沒有一個相對完整全面的表述。對此本人理解如下:
(1)“意象”即“心景”,可托于實物,也可寄于虛景
比如“蟋蟀”這一意象,就托于實物。
《詩經(jīng)·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主要是物象描述層面。宋葉紹翁《夜書所見》的“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描寫的是孩童捉蟋蟀的場景,其意卻是“思鄉(xiāng)”。臺灣詩人余光中說:“在海外,夜間聽到蟋蟀叫,就會以為是四川鄉(xiāng)下聽到的那一只?!薄绑啊蓖瓿闪藦摹班l(xiāng)下”到“鄉(xiāng)愁”的意象表達,表現(xiàn)了豐富深邃的內(nèi)心世界。
而“江南”,則寄于虛景。
每個中國人心里都有個江南,無數(shù)詩詞曲賦歌詠過的地方。千百年來,“江南”早已不是個地域的概念,也超越了小橋流水的景致所限。茅盾《故鄉(xiāng)雜記》說:“倘若這個世界還有原先,還有舊時的月色,還有過去的時光,這個地方便是江南?!?反向理解,“江南”意象是一種心境,一種寄托,一種向往。
所以說“意象”即“心景”,超越生活所限,你心里能想到的或者“意想不到”的那些美好,詩歌意象都能給你。
(2)每個“詩歌意象”都是基于民族文化基因的“現(xiàn)象級”概念
榮格著名的“原型理論”認為,雖然你永遠不會意識到,但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沉積著人類及種族在漫長年代里遺傳下來的、體現(xiàn)某種普遍精神的記憶。榮格把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內(nèi)容定義為“原型”。
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激活不同的“原型”,完成“意象啟蒙”,并不斷地豐富或變形,最終衍生出一系列具有新的內(nèi)涵和特質(zhì)的意象。這一過程被柏格森形象地稱為“創(chuàng)造性綿延”。不同民族由于歷史文化、人文傳統(tǒng)、價值觀等不同,世代傳承和綿延而來的意象也不同。
比如“明月”就是最有特色的中國意象之一,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也只有中國人才能玩味出那么多的悲歡離合。唐詩宋詞中悄然灑落的萬千氣象,會讓你從心底感嘆“中國的月亮比外國的圓”。
再如“燭影搖紅”,不了解中國文化的人無法理解其美妙之處,但卻雋永迷人,短短數(shù)字就能引出無限遐思。想體會古典的美嗎?很簡單:閉上眼,想一想“燭影搖紅”……
意象對于異族可能毫無意義,但本民族之間則立刻心領(lǐng)神會,而這也是形成民族特性的重要過程。朱自清說豐子愷漫畫“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其實最美的中國意象都是這樣,隨著歲月越來越堪回味。所以,一定要有對本民族文化的欣賞力,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
(3)詩歌涵括所有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國意象”
意象的生成是思維活動的結(jié)果,但人們不可能單憑主觀想象就能無中生有地得到意象。每個意象都凝聚著民族的智慧和歷史文化,它不是某個人創(chuàng)造的,而是各種因素“合力”的結(jié)果。在原型的召喚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完成“意象啟蒙”的某個藝術(shù)形象被成功使用過一次后,反復出現(xiàn)在文藝作品中,慢慢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具有了約定俗成的特定文化含義以及豐富、意義深遠的聯(lián)想。
所有意象都要經(jīng)過文化的創(chuàng)造才會生成巨大的動力,這是共性,但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常常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后,法國政府曾把米勒的《拾穗》作為征兵海報,他們認為這幅畫會讓人們產(chǎn)生對家園的熱愛,從而激發(fā)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
1917年美國宣戰(zhàn)后,弗拉格為美軍畫了張著名的征兵海報。表情嚴肅的“山姆大叔”右手前指,目光直視前方,下方是加粗的紅色字體“I Want You”。超過200萬美國人看到海報后爭相入伍奔赴法國戰(zhàn)場。
二戰(zhàn)時,1944年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進入最艱苦的時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征兵口號讓國人熱血沸騰,短短數(shù)月就有12萬知識青年投筆從戎,在當時基礎(chǔ)教育非常落后的中國是一個超出想象的壯舉。
法國的繪畫、美國的設(shè)計、中國的詩句,每個國家都選擇了最為國人接受的形式,意象看似虛無,卻可能有著最民族、最鮮活、最生動、最具體和最現(xiàn)實的外在表現(xiàn)。對中國人來說,“詩歌意象”就是最內(nèi)涵最本色的“中國意象”,所有的中國意象都可以在詩歌中找到,而每個“詩歌意象”都曾經(jīng)是一個影響深遠的“現(xiàn)象級”概念。
在中國數(shù)千年文化發(fā)展中,詩歌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審美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深遠的意義。如果脫離了詩,一定會丟失中國人最重要的一種精神特質(zhì)。2014年教師節(jié)前夕,習近平在北師大看望師生時就說,很不贊成把古代經(jīng)典詩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yīng)該把這些經(jīng)典嵌在學生腦子里。兩天后,又說:“古詩文經(jīng)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我們現(xiàn)在一說話就蹦出來的那些東西都是小時候記下的。語文課應(yīng)該學古詩文經(jīng)典,把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傳承下去?!?/p>
一種文化的形成是極其漫長的,文化的復興同樣需要時間,學校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傳承最重要的陣地,也一直從各個角度做著各種有益的嘗試。探討在中學詩歌教學中如何傳承中國意象之美,詩教整體性更強,意義更大,更能抓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能夠真正做到“進入眼睛,占領(lǐng)心靈”,也可以為《意見》的實施提供一個具有參考意義的樣本。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寶安中學(集團)]
責任編輯 晁芳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