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主要是通過學習一篇又一篇課文來達成的。那么,閱讀課重點讓學生學習課文的什么,才是指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呢?這是事關語文教學方向的問題,理論界至今沒有統(tǒng)一而清晰的認識,教學實踐領域更是五花八門,混亂不堪。我們從各地“同題異構(gòu)”的教學競賽、教學展示活動中看到,不同教師用相同課文去教學情總體相同的學生,教學內(nèi)容大相徑庭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教者偏愛什么就教什么,主觀隨意性很強,這是其他學科沒有的現(xiàn)象。有人說,這種現(xiàn)象反映了語文學科多元性、綜合性、復雜性的特點。我不贊同這種觀點。我認為這是語文學科不成熟的表現(xiàn)。它表明我們的語文教育人對語文課到底應該引導學生重點學習什么尚未找到統(tǒng)一的標準。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就會變成一句空話。因為“教什么”的問題是比“怎么教”更根本也更重要的問題,教的重點錯了,教的方法再好也是白搭。
一、 閱讀課應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言語特質(zhì)
“閱讀課重點教課文的什么”與“閱讀課重點學課文的什么”在本質(zhì)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側(cè)面,在教學論中屬于教學內(nèi)容范疇。因為教是因?qū)W而定的,所以學的重點,就是教的重點。文題的完整表述應該是: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什么,才是真正指向?qū)W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弄明白,教學的重點是由什么決定的。
教學的重點是由教學的主體目標決定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諸要素中具有統(tǒng)領性、決定性的因素,它是取舍教學內(nèi)容、選擇教學方法、確定評價標準的依據(jù)。教學的主體目標是什么,最契合這一目標、最利于這一目標達成的內(nèi)容就是教學重點。
語文教學的主體目標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而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一種高階的用語行事力。所以,課文中最能體現(xiàn)言說主體(主要是作者,也包括課文中的人物)用語行事智慧的內(nèi)容就是學生應該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
言說主體的用語行事智慧是指言說主體在特定情境中用語言巧妙解決問題、以高效達成意圖的方法、技能、技巧及獨特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是課文中包含的言說主體用語行事的秘訣??梢哉f,一篇有語文教育價值的課文,一定包含著言說主體的言語奧秘,這個奧秘是言語主體用語行事的“獨門秘方”“秘密武器”。從理論上講,沒有言語奧秘的文章不能選作課文,如果選作課文也沒有太大語文教育價值。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準確把握課文的“獨門秘方”“秘密武器”,并將此作為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掌握。學生學習一篇篇課文,從本質(zhì)上來說,主要就是在學習一個個言語高手的言語智慧,學習這些高手在文章中隱藏的言語奧秘。
不同的課文(這里指好的課文,現(xiàn)行各版本教材中有些不好的課文,不在此列)一定有與其他文章不同的言語秘訣,這種秘訣是文本所獨有的美質(zhì),我將此稱為“文本特質(zhì)”。教者研讀課文最緊要的任務就是要把握課文所獨有的美質(zhì)——“文本特質(zhì)”?!缎车膬鹤印匪[藏的言語智慧、言語特質(zhì)是什么呢?是林肯“以情感人,柔中藏剛,以柔克剛”的言說方式,這種言說方式與一般人在相同情境下通常采用的“以牙還牙”“針尖對麥芒”的言說方式完全不同,其智慧具體表現(xiàn)在:(1) 林肯清楚自己所處的復雜環(huán)境和自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人瞧不起他的出身,要看他笑話,要讓他難堪,而他的言說就是要讓自己從尷尬中解脫出來,化被動為主動,為就任演說掃清障礙;(2) 林肯明白自己言說的方向和分寸:他的言說要沿著感化大家、團結(jié)大家的方向前行,而不能刺激大家,激化矛盾,所以言說中不與反對者爭辯,更不指責對方,但要將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達出來;(3) 林肯在不激化矛盾的情況下巧妙傳遞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價值取向:他借助于贊揚父親的偉大,不漏痕跡地表達自己“人無貴賤、人格平等、勞者可敬”的價值觀,雖未明說,聽者盡知。林肯這種智慧的言說方式——“以情感人,柔中藏剛,以柔克剛”,就是《鞋匠的兒子》這篇課文的“獨門秘方”——言語特質(zhì)。教這篇課文就是要引導學生重點學習這一點。如果沒有把這一點作為教學的重點,就是教學定位不準。不管什么老師來教,教學方法可以各不相同,但是教學重點不應該完全不同。如果偏離了上述重點,一定是輕重不分,主次顛倒,“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在實際教學中,一定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所有課文的教學都要以言語特質(zhì)的學習為重點嗎?不是。教材中的不同課文有不同的功能,不是以“言語示范”為主要功能的選文,教學重點就不是學習言語特質(zhì)。例如:低年級的很多課文主要功能是引導學生學習字詞的,課文只是新字詞的載體,是教材編寫者刻意創(chuàng)設的理解字詞的意義環(huán)境,教學這類課文的重點是學習新字詞,如果找不到言語特質(zhì)就不要刻意去“挖掘”。再如,教材中的“用件”類課文(觸發(fā)學生去從事與選文有關的語文學習活動的課文)、“引子”類課文(引出與選文相關的其他文本或作品的課文)(參見李沖鋒《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語文》,2017年4月《江蘇教育》第9—10頁),其主要功能也不是作言語示范的,教學重點就不是學習文本的言語特質(zhì)。另外,教材有少部分選文質(zhì)量不高,不是言語表達的精品,找不到言語特質(zhì),教者切不可“無中生有”“牽強附會”地概括言語特質(zhì)。對這類課文的處理辦法有兩二:一是丟棄不用,另選精品文章讓學生學習——古今中外適合學生學習的精品太多了,為何一定要教這些二三流的文章呢?二是作為批判對象,對文章的平庸之處、不當之處進行質(zhì)疑和修改,這樣做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實際教學中,一定還會碰到另外一個問題:很多精品乃至經(jīng)典課文,其言語特質(zhì)比較多,教者如何處理?對這個問題的處理策略有二:(1) 在教學時間不能增加的情況下,對本文多個特質(zhì)再進行比較,選擇對學生來說可接受、遷移性強、提升價值大的特質(zhì)學習。(2) 壓縮平庸課文的教學時間,增加精品課文的教學課時,讓學生從精品中獲得盡可能多的語文素養(yǎng)。
二、 為何要將學習課文言語特質(zhì)作為重點
一篇課文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為什么要將文本言語特質(zhì)作為教學的重點呢?endprint
首先,文本言語特質(zhì)是文本特有的美質(zhì)。美質(zhì)具有示范性,它是課文中用語行事的示范點,是言語高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成功范例,學習文本特質(zhì)就是在學習古今中外的言語高手們?nèi)绾斡谜Z行事、如何用語解決問題。重點學習這個內(nèi)容就直接指向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個“教學靶心”,使得教學靶向更加精準?!鞍邢蚓珳省笔墙虒W有效的前提。教學的重點只有與教學的核心目標相契合,教學才可能是有效的、高效的。
其次,文本言語特質(zhì)具有獨特性。教學重點定位于學習文本特質(zhì),就使得每篇課文的教學都具有了提升價值。這是因為,每篇課文的學習都重點關注其獨特的美質(zhì),就意味著學生每天在學習新的東西,每天在學習不同的言語高手各不相同的言語智慧,學生的語文學習不僅始終懷有新鮮感,而且能不斷學到新的用語行事本領,這種教學就具有了增值性,這樣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在每一課的學習中都獲得成長。而現(xiàn)有語文教學很多缺乏這種特性,本應意趣橫生的語文課卻招致學生厭惡,其根本原因是我們的語文課每天都在“重復昨天的故事”“嚼著早已嚼過的饃饃”“不會的沒教,會了的還在教”,學生感到“很無聊”——筆者參加一次由學生參與的教育沙龍,就親耳聽到學生用“很無聊”痛陳語文教學天天“老調(diào)重彈”的弊端。
再次,每篇課文的學習都以學習文本言語特質(zhì)為重點,意味著語文教學始終緊扣著“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個中心目標不放松,“課課敲擊鼓心”,“不兜圈子,不繞彎子”。我們應該明白,選擇最有價值的東西學習,是確定教學重點的首要原則。一篇課文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但學生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只能導致“面面不到”。而文本特質(zhì)是一篇課文最具獨特價值的地方,重點學習文本獨有的美質(zhì),就意味著將最寶貴的教學時間用到“刀刃上”了。課課在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這樣的教學效率豈能不高?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對“課文”與“文章”這兩個概念做一辨析。很多人認為:課文不就是文章嗎,學課文就是學文章。這個觀念對嗎?不對!“課文”不等于“文章”。文章被選進語文教材,被安排到語文課上讓學生學習,就不同于報紙上、雜志上、普通書籍里的文章了,它除了具有一般文章傳遞信息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獨特的也是最主要的功能,那就是:它是引導學生學習用語行事本領的范本,這些范本中包含著一個又一個言說高手用語行事的秘訣,用語行事的技能技巧。這些秘訣,這些技能技巧及其包含的言語智慧是學生在語文課上要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選進課堂讓學生學習的文章不只是文章作者的,還是教材編寫者、語文授課者的,它融進了編者、教者的語文教育意圖,編者、教者要通過課文這個憑借、這個例子來讓學生學到言語高手的言說本領。具有這種言語范本和例子性質(zhì)的文章才能稱之為課文。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薄罢Z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薄敖滩牡男再|(zhì)同于樣品,熟悉了樣品,也就可以理解同類的貨色?!本唧w而言,就是通過學習一個個樣品、一個個范例后,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第152頁、201頁、177頁。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非課文性質(zhì)的“文章”,對于讀者來說其功能主要是傳遞信息,閱讀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握文字背后的信息——作者的見聞、感受、知識、思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閱讀歷史教科書上的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握歷史教材中傳遞的歷史知識和人文智慧,提升史學素養(yǎng);閱讀科學教材上的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握科學教材中傳遞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智慧,增強科學素養(yǎng)。由于很多語文教師忽視了課文與一般文章的區(qū)別,確定的教學內(nèi)容沒有語文學科的獨特性,教學歷史故事類的課文,就上成了歷史課;教學科學常識類的課文,就上成了科學課。這是“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根源所在。著名語文教育學者李海林先生說:“‘語文課學文章是一個模糊的說法,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學課文,而課文的本質(zhì)恰恰在于它的教學性,其內(nèi)涵由它的教學目的所決定。語文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在語文課里學文章,必須從語文的層面入手,著眼于課文的言語性質(zhì)來展開教學?!保ɡ詈A种堆哉Z教學論》第346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說得再直白些:語文教學要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特有的言語美質(zhì)——言語特質(zhì)為重點展開教學。
近幾年,語文教學“重內(nèi)容輕形式”的現(xiàn)象有所改觀,語文教學關注言語形式和語用的多了。但在這方面存在著隨意抓點、目多無綱、不得要領、重點不準、散亂無序等問題,教者感覺文本哪里好就重點抓哪里,導致不同教師教同一篇課文時教學重點迥異。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教者缺乏抓言語特質(zhì)的意識和能力。語文教學要有新的格局,必須在改變這種狀況方面有新的作為。
三、 如何把握課文的言語特質(zhì)
文本特質(zhì)是文本所固有的,具有客觀性。但解讀它的人和對它的認識具有主觀性。而這種主觀性應該受到文本固有特質(zhì)的制約,解讀者應該對它持有虔誠的尊重,而不能脫離文本客觀存在的特質(zhì)去作任意發(fā)揮。教者要有沙里淘金的意識和沙中識金的本領。要準確把握言語特質(zhì),教者既要沉入文本中,用心體悟,仔細尋覓;又要跳到文本外,居高臨下,比較鑒別。確定文本特質(zhì)時切忌淺嘗輒止,概念先行,主觀妄言,指鹿為馬。
把握文本特質(zhì)最重要的方法是比較:將此篇課文與學生以往所學課文進行比較,找出此篇課文在用語行事、用語表意方面最獨特、最有魅力的地方。
文本獨特而有魅力的地方,有的體現(xiàn)在整體,有的體現(xiàn)在局部。
首先,要對文本的整體特質(zhì)有準確把握。教者要對一篇課文在主題表達、文體選用、選材組料、謀篇布局、表現(xiàn)手法等整體上的特色、技巧以及所蘊藏的言語智慧有準確的把握。這需要我們將所教課文放到同題材、同體裁的文章中進行比較,找出同中之異。例如,季羨林的《懷念母親》(人教版第12冊課文),我們在解讀時要將它放到以懷念為題材——尤其是以懷念母親為題材的同類散文中去進行比較,尋找它的獨特之處。用這樣的思路去解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與其他同類文章的不同之處:一是文章所寫的母親指兩個——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作者對這兩個母親都懷有同樣深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作者將這兩者有機地交織在一起寫,這是其他同類題材、相同體裁的文章所沒有的;二是這篇課文用摘取幾十年前多個日記與散文片段的方式,來表現(xiàn)留學德國時對母親深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這種寫法是同類文章中很少見到的,它具有對既往事實的還原性,讓人感覺其情感的真實可信。作者在摘錄日記、散文片段時,不是信手拈來,其選擇的片段體現(xiàn)了典型性,其剪裁的內(nèi)容具有精當性。這是作者不露痕跡的匠心所在,其內(nèi)含著的技巧很值得研讀玩味。這是文本的“獨門秘訣”,體現(xiàn)了作者的言語智慧。上述第一點是文章在所寫對象和表現(xiàn)主題上的獨特之處,第二點是表現(xiàn)方式上的獨特之處。而這兩點又有著緊密的邏輯關系——獨特的情感用獨特的方式去表現(xiàn),獨特的方式表現(xiàn)著獨特的情感。這,就是這篇課文在整體上的最大特質(zhì)。抓住了這一點,才算真正抓準了教學的重點。endprint
其次要對文本的局部特質(zhì)有準確把握。有些課文可能在整體上沒有明顯特色,但在局部卻有可圈可點的亮色,這種亮色是隱藏在文本中的,我們要用心去尋覓。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云雀的心愿》是個童話故事,很多老師在教學時都將“總分總”的構(gòu)段方式作為教學的重點,學生一點不感興趣。原因是他們從二年級時就開始學習這種構(gòu)段方式了,語文老師已經(jīng)一次又一次地引導學生學習過這個內(nèi)容了。這不能怪學生,因為老師在老調(diào)重彈。老師之所以這樣做,是對文本特質(zhì)沒有準確把握好。仔細研究文本,你會發(fā)現(xiàn)云雀媽媽在給小云雀講森林的作用時很有特色:她在講森林具有很大蓄水能力時,先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森林水庫”,引起了小云雀的質(zhì)疑:怎么說森林是水庫呢?在此追問下,云雀媽媽從三個方面具體介紹森林為什么是一座巨大的水庫;她在講森林能調(diào)節(jié)氣溫時,也是先用了一句非常形象的話語——“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空調(diào)器”,然后從夏涼、冬暖兩個方面具體介紹森林是怎么調(diào)節(jié)氣溫的。這里在表達上最有特色也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總分總”結(jié)構(gòu)中總領句的表達方法,一般總領句都比較概括,而概括性的話語一般又比較抽象,如“森林蓄水能力很強”“森林能調(diào)節(jié)氣溫”,但云雀媽媽卻不這樣說,她的高明之處在于她善于使用形象的話語來概括森林特點,這樣的表達讓年幼的小云雀感覺很新鮮,很有意思,既好記憶,又好理解。其實,成年人也喜歡這樣的表達,這樣的表達比抽象概括更高妙。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這樣的表達技巧。如果教者認識到這一點,其教學的側(cè)重點就會與以往不同了。有位老師在教學這課時將此作為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充分感知和領悟文本這一表達特質(zh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森林還有哪些作用呢?學生說:森林可以阻擋風沙,森林可以制造氧氣,森林可以凈化空氣,森林可以讓很多動物生存。老師說:如果云雀媽媽對小云雀講森林這些作用的話,她可能會怎么講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說:森林是綠色的長城,森林是天然的大氧吧,森林是巨大的空氣凈化器,森林是無煙的綠色工廠,森林是各種動物的樂園。在此基礎上,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模仿課文中云雀母子的對話方式,選用上面的句子表演一段云雀母子的新對話,讓學生在有意義的充滿情趣的對話中,鞏固本課所學到的表達技巧,同時,“總分總”的構(gòu)段方式也很自然地得到了一次運用。
有些具有經(jīng)典性的課文不僅在整體上有獨特之處,而且在局部也很有特色,我們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那些能給我們帶來陌生感、新鮮感的地方,往往都暗藏了文本獨特的美質(zhì)。例如,《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在用詞表意上很有創(chuàng)意。
例1:“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jié)u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
例2:“我想到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卻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p>
上述例句1中的“織”和例句2中的“糊”是人們都很熟悉“舊詞”,其本意大家都很了解,但作者卻巧妙借用其本意開辟新的用途,將它們置于全新的描述對象上——用“織”來表現(xiàn)天空漸漸變暗的景象,用“糊”表現(xiàn)復雜的思鄉(xiāng)之情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狀態(tài),不僅讓人感覺形象貼切,而且讓人覺得十分新鮮。這種“舊詞新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課文在言語表達局部上的亮點特色(也是季羨林散文語言的一大特色),我們要用淘金之眼去發(fā)現(xiàn)它們。如果對此有了準確把握,我們的教學就可能會有獨具匠心的設計,并會收到令人驚喜的效果。一位老師這樣來教學這個片段:
(1) 讓學生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體會“織”和“糊”在文中表達的意思以及這樣表達的妙處。并自然而然地概括出“舊詞新用”的技法。
(2) 從季羨林的其他文章中摘選包含相同特質(zhì)的句子,體會其中哪些詞用得生動而有新意。所選句子是:
a. 我嗒然若喪,心頭仿佛被挖掉了點什么。(選自季羨林《老貓》,重點體會“挖掉”)
b. 我雖然從沒嘆息過,但嘆息卻堆在我心里。(選自季羨林《夜來香開花的時候》,重點體會“堆”)
c. 但是,在這垂盡的五月天,當自己心里填滿了憂愁的時候,有這么一團十分濃烈的鄉(xiāng)思壓在心頭,令人痛苦。(選自季羨林《海棠花》,重點體會“填滿”“壓”)
(3) 根據(jù)老師敘述的語境,在下列句子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語或句子,讓人感覺新鮮而生動。討論之后再欣賞季羨林是怎樣表達的。
a. 無論何時何地,自己最懷念的是故鄉(xiāng)的月亮,每當在外地,在異國他鄉(xiāng),看見天上的月亮——不管我離開故鄉(xiāng)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
b. 在季羨林《母與子》的文章里,作者用靜靜的描述表達了母子深情——當悲哀正在()著我的心的時候,我怎忍再看你那老淚浸透你的面孔呢?
教者抓住文本言語特質(zhì),從課文拓展開來,在多個類似案例的研讀中強化對“舊詞新用”技法的感知,在嘗試性運用中促進由知到行的轉(zhuǎn)化。
準確把握文本“言語特質(zhì)”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是直接影響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一素養(yǎng)不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就會成為空話。以往對語文教師的專業(yè)培訓忽視了這一點,今后當要引起高度重視。
(楊金林,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首批培養(yǎng)對象,江蘇省小語會學術委員,泰州市教育學會副會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