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忠濤
摘 要:“四句教”是王陽明在其行教過程中提出來的,乃王陽明一生思想精髓的總結(jié),但是其內(nèi)在的張力本身就邏輯地蘊含著分化的可能,“四句教”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如何?如何藏含著分化的可能?本文根據(jù)傳世文獻以及部分的出土文獻二重證據(jù)法,對“四句教”內(nèi)在的邏輯進行梳理,展現(xiàn)出其隱藏著王門后學分化的痕跡。
關(guān)鍵詞:“四句教” 良知 善惡 格物
儒家的心性問題在中國哲學史上地位突出。在《論語·陽貨》篇中就有一段宰我和孔子關(guān)于喪期的問答,孔子問宰我:“食夫稻,衣夫錦,于汝安乎?”問宰我將喪期縮短是否心安。除此而外,《論語》《孝經(jīng)》《禮記》等儒家早期著作都有很多地方討論到心性問題。儒家的心性問題從孔子開始,歷經(jīng)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一直到陸九淵都備受關(guān)注,到了王陽明更是將“心”提到了本體的高度,建立了其龐大的心學體系。
陽明在他的心學體系中提出了“致良知”學說,如果說“良知”是陽明整個學術(shù)大廈的總依據(jù),那么“四句教”則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八木浣獭辈粌H總結(jié)了陽明一生的理論體系,其內(nèi)部存在的張力也是導(dǎo)致陽明后學分化的根本原因。楊國榮說:“天泉證道是王陽明一生中最后一次重要的論學,它使四句教具有了晚年定論的性質(zhì)。從心學的邏輯脈絡(luò)看,四句教既帶有總結(jié)的意義,又蘊含了理論上的內(nèi)在緊張,后者同時潛下了心學分化的契機?!眥1}
“四句教”是王陽明在其教學中提出來的,記錄在《傳習錄》中:“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很顯然,“四句教”“心—意—知—物”的邏輯關(guān)系是對《大學》之“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的展開,下面對“四句教”的內(nèi)涵分別進行梳理。
一、無善無惡心之體
善惡是一對倫理概念,是相對的、經(jīng)驗的,善惡是人們行為處事的準則,是判斷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法則,對善或者惡的選擇直接關(guān)系到世界的和平與安寧,那么善惡之確立的根據(jù)是什么?
在王陽明看來是心體確立了善惡的依據(jù),他將心提到了本體的層次,為后天的善惡做了先天的保障,為形下的善惡提供了形上的來源?!靶摹痹陉柮鞯捏w系中有兩個層次,分別是倫理層面的心和本體層面的心,這兩者顯然完全不同。作為倫理層面的心是形下的、世俗的,當然也就是有對立的,即有善惡;而作為形上的、超驗的心則無分別、無對立,無法用善惡加以規(guī)定?!八木浣獭敝姓f“心之體”無疑就形上而言,形上之心超越了二邊分別,圓融一體。心體有如《易》之太極,太極能生兩儀(兩儀即是陰陽,陰陽猶如善惡),而太極本是無所謂陰與陽,非陰與陽所能界定,太極無形無象、氤氳混沌、渺渺茫茫、恍恍惚惚,也就是“道”,在這一層面上,陽明之“心體”其實接近老子的“道”。心體無善無惡是說心體之無分別、無對待,不可用經(jīng)驗層面、倫理上的善惡加以限制和規(guī)定,其超越了經(jīng)驗、倫理的善惡,所以說是無善無惡,但此“無”并非絕對沒有、空無,而是指無具體事物、無具體善惡之“無”,其本就是有,是無具體規(guī)定性之“有”,是超越了具體善惡的“有”,所以,于此而言,無善無惡本身就是一種大善,一種純善,也就是《大學》之所謂“至善”,陽明就曾說過“至善也者,心之本體也”{2},其說無善無惡是至善心體之無規(guī)定性。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
心體之無善無惡猶如太極之非陰非陽,太極混混沌沌超越了陰陽,似處于極靜之態(tài),但其靜中本就蘊含了動,蘊含了無窮的生機,靜極而動,此一動便不可收拾,一念萌動便有了對立,便化作了陰陽、生成四象、孕育萬物。
心體本身無善無惡,可也正因為其無善無惡,才有了產(chǎn)生善惡的可能,“有善有惡意之動”,也可以反過來說“意之動有善有惡”,善惡產(chǎn)生的根源是無善無惡的心體,也只有無善無惡的心體才能孕化出善惡來,然心體孕育善惡的契機何在?——“意之動”是也。何為“意之動”?聯(lián)系佛教《大乘百法明門論》里面的“作意”來理解會有所裨益,《大乘百法明門論》將人類的認識分為百法,在其五十一心所里面有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意動有點與作意類似,作意是心的一種功能,是觸、受、想、思的前提,廣超法師說:“作意是一種警覺、注意的心理”{3},是認識事物的開始,是最初的一剎那。舉個例子,我們經(jīng)常生活在各種噪音交替的環(huán)境中,但偶爾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并沒有聽到這些聲音,所謂“聽而不聞”是也。其實并非沒有聽,而是沒有聽到,亦即聲音作用于耳根而沒有耳識參與,此時,一旦某人問你:周圍有什么聲音?你便立刻聽到車的喇叭聲、人的說話聲、機器轉(zhuǎn)動的轟鳴聲……他人問你的那一瞬你耳朵突然開始對周圍的聲音引起注意,發(fā)生警覺,這便是作意,有了作意才有了后面所聽到的具體聲音,作意之剎那間耳識被喚醒而參與了作用。意之動相當于作意,是在心體之澄明圓融狀態(tài)中突然一念萌動,這一念萌動便有了分別,有了對立,這一剎那之發(fā)動便使先天無善無惡之心體開始向后天經(jīng)驗之善惡轉(zhuǎn)化。
意是先驗邏輯地蘊含在心體中的,心一動便是意,《傳習錄》:“心之所發(fā)便是意?!币庥尚亩l(fā),而“意之所在便是物”,“物者事也”,事為經(jīng)驗界所有,即有了善惡,意動便有了善惡。為便于理解,舉一例說明:如果勉強用天平來比喻其間的關(guān)系,則心體猶如天平之兩端重量相等時指針指到中間的狀態(tài),此時天平的兩端平衡,便是無善無惡(不上不下),如果突然有了某一作用天平的平衡隨即被打破,指針偏轉(zhuǎn),兩邊分別上下移動,善惡便同時顯現(xiàn)了出來。這善惡(天平之上、下)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是本來就蘊含在原本平衡之天平(無善無惡之心體)中的。
善惡恰恰是無善無惡之心體由意動而產(chǎn)生的,產(chǎn)生的善惡如何被認識,這是一個大問題。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
心之體也被稱為“良知”,根據(jù)前面兩句的邏輯我們不難得出結(jié)論:良知是無善無惡的本體,是產(chǎn)生善惡的基礎(chǔ),是良知中之意動形成了善惡。認識善惡才能對善惡和善惡之行為進行選擇,善惡形成后如何被認識呢?
宋代詩人蘇軾有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把這個認識的道理說得很清楚,在山中看山并不比霧里看花明晰多少,唯跳出山外方能洞察山之真實面目。善惡是經(jīng)驗的,如果我們本身就在這種經(jīng)驗中,先就有了善惡的立場,再去看善惡之時不自覺地帶著偏頗、執(zhí)見;也就是只有在善惡之外才能真正知善知惡,在善惡之外就只能是不善不惡、無善無惡,無善無惡者心之體也,心之體者良知也。是良知知善知惡,唯有良知才能知善知惡,知善知惡的必定是良知。何為良知?“四句教”中“良知”無疑是最重要的概念,“良知”是陽明心學大廈的基石,此一詞最初提出者是孟子,《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蓖蹶柮髟趯Τ讨炖韺W體系深刻反思后重新上接孟子提出以“良知”為本體的心體學說,并且在孟子的基礎(chǔ)上賦予“良知”更多的內(nèi)涵。“良知”不是一般層面上的“知”,而是“良”知,為加深理解,先對“良”字進行本義之探求,《說文解字》:“良,善也。從■省,亡聲。徐鍇曰:‘良,甚也。故從■?!眥4}許慎以“善”釋“良”和徐鍇以“甚”釋“良”,皆為引申義而非其本義,許對字形的分析是依據(jù)小篆,有其局限性。董蓮池先生在《說文解字考證》里面說:“(良)和■字毫無關(guān)系,亦不從亡聲。小篆乃訛變形體,許據(jù)之說其本義及釋形均不可信?!眥5}那么“良”之本義如何?出土文獻中有很多“良”字,其甲骨文為■,金文為■{6},不同時期的“良”字在形體上高度相似,其中間像居住的地穴,上下兩邊像進入此居住地穴的通道、走廊?!傲肌薄袄取弊畛跏且粋€字,“良”的本義是“廊”,“廊”是走向某一處所的通道,本就有“通”之義。{7}其“善”“甚”等義都是其引申義,“良知”之“良”恰好用的是本義。endprint
“良知”就是通知,就是全知,就是無所不知,就是無所阻礙的“知”。此非一般之“知”,而是產(chǎn)生一般之“知”的根源,是“知”的本體,所以孟子才說“良知”乃“不慮而知”?!爸毙枰獞]、需要思考,是后天的,而“不慮而知”之“良知”是先天的。后天之“知”的可靠性需要有先天之普遍性的“良知”做保障。
第一、三句都在說良知,只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釋,無善無惡說的是良知的本來狀態(tài),是一種無待、圓融狀態(tài),是形上之本體,是一切形下的依據(jù)、根源;而知善知惡是良知所具有的功能。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知善知惡,但很明顯知善知惡只是功能而非目的,為善去惡才是確立良知的目的。
第四句說“為善去惡是格物”,毋庸置疑,為善去惡是其實踐論,那何為“格物”?為何又說“為善去惡是格物”呢?“格物”一詞來源于《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睂Α案裎铩币辉~的解釋先儒從未間斷過,譬如于“格”字鄭玄訓(xùn)為“來”,司馬光訓(xùn)為“捍”“御”,朱熹訓(xùn)為“窮”,王陽明訓(xùn)為“正”,顏元訓(xùn)為“手格猛獸”之“格”,然未成一統(tǒng),眾說紛紜,此則探求“格物”之本義勢在必然?!案瘛北局笜淠鹃L的樣子,《說文解字》:“格,木長貌。從木、各聲?!眥8}“格物”之“格”當然與樹木無關(guān)系,顯然為“各”的假借字,“格物”其實就是“各物”,“各”何意?許慎《說文解字》:“各,異辭也。從口、■?!稣?,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眥9}許慎對字形的解釋恐怕有些牽強,字義也只是其引申義而非本義?!案鳌敝玖x從其古文字的形體里面可以看出端倪來,古文字“各”為■或■、■{10},字形略異而其義相同,加“彳”或“彳止”只是強調(diào)行動而已,“各”字“像朝坎穴走來之形(與‘出之作■{11}像走出坎穴之形正相反),即■至之■一詞的本字,其本義為來、至。甲骨文中所見如‘癸亥卜,貞:旬一月昃雨自東,九日辛未大采各云自北,雷(《合集》二一○二二)。‘各云即來云,是本字本義的用法。”{12}“各”和“出”剛好相反,“出”是從一個坎穴往外走出去,而“各”是從外面朝著這個坎穴走進來,這是“各”字的字形直接表現(xiàn)之義,“各”的本義就是來、至。
有了以上探析的基礎(chǔ),再來分析“格物”就顯得容易多了,“格物”就是“各物”,“各物”就是“來物”,“來物”就是使物來,是什么使物來?——是“心”,來哪里?——心中。是心使物來,物來到心中,心主動使物來,心所能到之地物都會與心融為一體,所以王陽明說“心外無物”。鄭玄對“格”的解釋是“各”之本義,然真正對“格物”從哲學上給予最完備闡釋的卻是王陽明,陽明解“格”為“正”,已經(jīng)邏輯地包含著前提是“來”,心使物來心中而與心融為一體后才是能談“正”,此則物已不是外在之物自體,物已為事、已為意之所在,“我解格作正字意,物作事字意”{13}。又說“意之所在便是物”,這已經(jīng)超越了純粹認識論而為實踐論意義上的“格物”,“格物”即“正事”“正意”,“格物”即是正“意”中、“事”中之不正者,此即是為善去惡。
五、天泉證道
“四句教”是王陽明一生思想精華的總結(jié),然也因此而產(chǎn)生了爭議,導(dǎo)致王門后學的分化。其爭議最著名的莫過于王畿和錢德洪對“四句教”理解產(chǎn)生分歧而在天泉提出的“四有論”“四無論”,經(jīng)過王陽明的點化,二人內(nèi)心豁然深省,歷史上稱為“天泉證道”。
王門弟子鄒守益在《青原贈處》記載:“陽明夫子之平兩廣也,錢王二子送于富陽。夫子曰:‘予別矣,盍各言所學?德洪對曰:‘至善無惡者心,有善有惡者意,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畿對曰:‘心無善無惡,意無善無惡,知無善無惡,物無善無惡。夫子笑道:‘洪甫須識汝中本體,汝中須識洪甫功夫,二子打并為一,不失吾傳矣?!眥14}此便是“四有”“四無”之爭。
王畿“夫子立教隨時,謂之權(quán)法,未可執(zhí)定。體用顯微,只是一機;心意知物,只是一事”{15},王畿認為:心為萬物之本,若心體無善無惡,則作為心體發(fā)用之“意”自然就無善無惡,因此他得出心、意、知、物“四無論”,用“無”概括“四句教”,認為心、意、知、物圓融一體,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不相分離,“即本體便是功夫”{16}。
錢德洪則將“格、致、誠、正”看作是循序漸進的,提出“四有論”。“四有論”認為心、意、知、物在各自的意義上是有區(qū)別的,作為本體層面的心體雖然無善無惡,但“意”作為心體發(fā)動后的表現(xiàn),一經(jīng)發(fā)動便落于形下。當心體彰顯于具有知情意的感性個體時,就會因習染而表現(xiàn)出善惡的具體形式,因此提出用為善去惡的漸修功夫恢復(fù)心體的原善{17}(心體的無善無惡也可稱之為至善或者強名曰善)。
王畿和錢德洪的爭論其邏輯前提都是“至善的心體”,這一點其于乃師并無不同,陽明曾說:“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體也?!眥18}所以“王畿和錢德洪的爭論并不在于至善之心體本身,只是在超驗的心之至善本體進入到經(jīng)驗世界之后,才是德洪‘四有說與王畿‘四無說爭論的論閾范圍”{19}。
“天泉證道”兩位弟子對“四句教”的爭論,王陽明做了點評,認為二人所說皆有道理,王畿的“四無論”是為上根之人立教,認為上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nèi)外,一切俱透了”{20}。上根之人悟透了無善無惡之心體,一切皆從“無”處立根。而錢德洪的“四有”之說是為中根以下之人立教,這類人不能直接悟透本體,便在有善有惡上立根,需要用為善去惡的漸修功夫。
“四有論”和“四無論”一者從功夫上著手,一者從本體上著手,兩者著手處不同,雖殊途而同歸,最終目標都指向“成圣”,然即是如此,這種潛在的矛盾、理論的內(nèi)在緊張由于立腳處不同而產(chǎn)生的闡釋方式,本身就邏輯地蘊含著心學分化的契機,也注定王陽明試圖調(diào)和這種矛盾只能是暫時的,最終必然導(dǎo)致王門后學的分化。endprint
①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頁。
②{13}{18}{20}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頁,第48頁,第243頁,第117頁。
③ 廣超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福建莆田廣化寺2006年版,第38頁。
④⑧⑨ 許慎:《說文解字》,鳳凰出版社2015年版,第149頁,第161頁,第39頁。
⑤{12} 董蓮池:《說文解字考證》,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頁,第52頁。
⑥⑩{11} 徐中舒:《漢語古文字字形表》,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205頁,第46頁,第234頁。
⑦ 依據(jù)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張連順教授課堂講解。
{14}{15}{16}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齊魯書社1997年版,《集部六五》第621頁,《集部九八》第250頁,第250頁。
{17} 陳媛媛:《王陽明“四句教”解讀》,河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第7頁。
{19}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9月第24卷第5期。
參考文獻:
[1]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 廣超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M].福建:福建莆田廣化寺,2006.
[4] 許慎.說文解字[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5] 董蓮池.說文解字考證[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6]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六五[M].濟南:齊魯書社,1997.
[7]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九八[M].濟南:齊魯書社,1997.
[8] 陳媛媛.王陽明“四句教”解讀[J].河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5).
[9]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9).
[10] 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M].北京:中華書局,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