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萬獻(xiàn)
九九重陽,秋高氣爽。登山采菊,釀菊花酒,泡菊花茶,是件愜意事。此俗在南陽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金秋時節(jié),恰逢重陽,結(jié)伴同行,又登菊花山,一路歡歌,一路笑語,思緒早已在山菊飄香的菊海中徜徉。
菊花山,位于南陽市西峽縣丹水鎮(zhèn),以盛產(chǎn)菊花而古今聞名。重陽登山,菊花盛開,一簇簇,一叢叢,遮掩整個山嶺。山道蜿蜒,鮮花護(hù)擁,朵朵鮮花笑臉相迎,真誠地歡迎遠(yuǎn)方的客人。大家魚貫前行,生怕踩了花瓣,道旁簇簇鮮花,早已把游人的衣角褲腿溢滿菊的香醇。俯身采菊,心生憐惜,采擷一朵,把玩掌心,剎時菊香滿手,直沖肺腑,目明神清。
登至山腰菊潭,泉水碧澄,清涼甜潤,飲者蜂涌。東漢應(yīng)邵《風(fēng)俗通》記載:“此山有大菊谷,水從山中流下,得菊花滋液,味甚甘美,菊潭谷中,有30余戶,不復(fù)穿井,仰飲此水,上壽百二三十,中壽百歲,下壽七八十?!边€寫道:“菊水有清熱解毒,延年益壽之功,周邊以飲此水為本,士人餐挹長年,司馬王暢,太尉袁隗,太傅胡廣,并汲飲此水,以自綏養(yǎng)?!笨梢娋仗端尼t(yī)用價值。此程登菊花山,使人不僅想起宋代大詩人陸放翁《劍南詩稿》中關(guān)于野菊的詩句:“頭風(fēng)便菊枕,足痹依藜床”。明代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的:“囊之可枕,釀之可飲?!倍紝盏尼t(yī)療價值做了充分肯定,可見菊對人類延年益壽,治理病痛,太有奇效了!
由于菊花的奇效和菊潭的遐邇聞名,歷代無數(shù)文人墨客慕名前來,到此游山、賞菊、喝菊潭水、飲菊花酒。當(dāng)?shù)桥R絕頂,極目望去,在陽光的照耀下,滿山是金燦燦的世界,菊花的海洋,怎能不讓人驚嘆!特別是絕頂?shù)谋?,是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著名詩篇,其中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憶崔宗之游南陽感舊》一詩中寫道“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fā)?!泵虾迫辉凇秾ぞ栈ㄌ吨魅瞬挥觥芬辉娭袑懙溃骸靶兄辆栈ㄌ?,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彼未笤娙恕v史學(xué)家司馬光在《菊潭》詩中曰:“瑣瑣南陽菊,秋潭歲自開,孤根護(hù)紅葉,落蕊媚蒼苔。”他們都在此觀菊、寫菊、頌菊,抒發(fā)對菊的贊詠。在歷代大文豪的詩碑前讀者云集,一睹古代詩人對菊花的評價與感懷。黑壓壓的人群中有詠者,有念者,有抄者;有讀聲朗朗者,有念著艱澀者。無論男女,多已白發(fā)蒼蒼,戴老花鏡、近視鏡者居多,看來游者之中文化參差,但或讀或抄的心情,是誠懇的,是真摯的。有孤陋寡聞?wù)撸г箽v代這么多大詩人來我們南陽游菊花山,寫下如此好的詩篇,地方政府咋不宣傳出去,要是早知道有這么好的詩,早叫兒孫們背會了。
在此大家議論最多的是金代大詩人元好問,他不僅寫菊潭的詩作多,而且從字里行間可看出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非常體恤百姓的心情。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金代山西秀容(今忻州)人,1227-1228年曾任內(nèi)鄉(xiāng)(縣治在今西峽)縣令,因喪母丁憂,住菊花山三年。所以《宿菊潭》、《內(nèi)鄉(xiāng)縣齋書事》、《長壽村新居》等都是此時所作。
大約20年前,全國元好問學(xué)會會長和秘書長親赴南陽,踏訪元好問的足跡,我陪他們親赴菊花山。那時,我權(quán)作他們的導(dǎo)游,也是我首登菊花山。而今又登菊花山,我已是白發(fā)蒼蒼老人隊伍中的一員。重陽又登菊花山,徜徉在金菊飄香的山水之間,實(shí)在是太享受,太愉快了。
帶一兜金菊返城,香了滿車,香了一路。不由得想起,屈原在《離騷》中“餐秋菊之落英”,品菊的甘美;鄭板橋之“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鬢變成鴉”,享菊的藥用功能;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恬靜辛勞的田園生活。使我更想菊、更愛菊,愛菊的芬芳,愛菊的純凈、高潔,愛菊的益世利人,愛菊的隨遇而安,更愛菊的傲視秋風(fēng)寒霜。
我愛菊,也更愛菊花山,菊花山已是我們南陽的一張名片,重陽時旅游的團(tuán)隊絡(luò)繹不絕,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此次重陽又登菊花山,游興未減當(dāng)年。我已與菊花山有了約定:“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