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畢詩成
寬容仍是必需品
文/畢詩成
2016年,陳忠實、楊絳兩位先生先后辭世,在微博與微信朋友圈都引發(fā)了“刷屏”,也同時出現(xiàn)了譏諷的聲音:你們讀了作家?guī)妆緯灿匈Y格假惺惺裝文化人點蠟燭?
老實講,對這種態(tài)度我不以為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與世界相連,每個人心中都有關(guān)于作家的印象,專業(yè)或不專業(yè),讀得多或讀得少,只要他愿意表達,難道不應(yīng)該更寬容地對待這種表達的自由嗎?
我們怎么看待一個人,也部分反映了我們怎么看待世界。
按照美國作家房龍在《寬容》一書中的定義,寬容,就是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異于自己或傳統(tǒng)見解的觀點有耐心與公正的容忍。
在多元時代里,每一個人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看不慣”:看不慣一些明星的高調(diào),看不慣一些學(xué)生的新潮,看不慣義憤,看不慣中庸與調(diào)和……但各種“看不慣”之后,我們需要以更多的同理心去感受,他們觸碰底線了嗎?他們真的一無是處嗎?他們真的是人心大壞而不是角度不同嗎?
當(dāng)我們崇尚犀利的時候,莫忘記了從容的魅力。1936年,魯迅去世,一位女作家給胡適寫了一封信痛罵魯迅,胡適給她回信說:魯迅先生固然批評過我,但是我對你這個態(tài)度,深表遺憾。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不能萬美集于一身;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亦不能萬惡集于一身,我們要就事論事,方有持平之論。
思想競爭、觀念競爭,需要以極大的包容之心作為運行的底盤,在如此基礎(chǔ)上碰撞、激辯、博弈、說服,才能彼此砥礪,螺旋上升。沒有包容心的爭辯只能把真理越推越遠,處處硝煙彌漫,結(jié)果一地雞毛。人人都應(yīng)該克制自己“看不慣”的反應(yīng),在理解與理性的基礎(chǔ)上討論與爭辯。
法國文學(xué)大師雨果的一句話,貼在很多中小學(xué)校的教室或走廊里,“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遺憾的是,它始終沒能寫入這個時代每一個人的心里。傲慢、偏見、偏激、狹隘、局促、自負,仍是投射在很多人心頭的躁動陰影。而寬容,仍是這個時代處處都顯匱乏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