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銀
【摘 要】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體驗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生活體驗。學會認識生活、感悟生活與體驗生活。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從而提高習作能力。本文圍繞如何體驗生活進行闡述,旨在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
【關鍵詞】
小學作文 生活體驗 社會 教學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生活充實,才會表達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為什么當今的小學生在作文中無話可說,甚至胡編亂造。究其原因,是學生缺少生活體驗。從教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兒童的作文表達能力,就要采取生活化的訓練方式進行。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人與事,從中體驗自己的情感。這樣,在作文中就會文思敏捷、水到渠成。
一、關注社會,體驗生活中的感受
眾所周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社會是人生的舞臺。然而,小學生年齡小、社會經(jīng)驗少。豐富多彩的生活并不能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有意義的思考,其根本原因是沒有關注社會、思考生活,更談不上內心的體驗了,因而他們不能從生活中尋找到作文的素材。所以,我們應該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社會、關注生活中的人與事?!笆朗露疵鹘詫W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上的人與事是日新月異的。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寫作素材就在身邊。例如:生活中浪費糧食經(jīng)常在我們小學生中發(fā)生,此時我們應該教育學生糧食來之不易。僅憑教師的說教效果不大,農村小學生多數(shù)經(jīng)歷過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收麥子的情景。此時,參與過收麥的學生就一定有自己的內心體驗,就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體驗。其實,生活中的寫作素材比比皆是。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并學會思考這些問題,作文時就會樂在其中。容易引起小學生關注的問題很多,如環(huán)保問題、網(wǎng)絡問題、手機問題等。小學生作文教學必須引導他們寫真實的內心體驗,這樣讓他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
二、豐富生活,積累作文中的素材
生活是素材的源泉,觀察是思考的基礎,體驗是作文的個性。然而,在小學作文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不會選擇素材。如何解決小學生在作文沒什么東西可寫這一問題呢?這就需要老師有意識地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生活,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尋找作文素材。而尋找習作素材就必須長期的積累。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要依托現(xiàn)有的課本,因為課本中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其次,要求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留心的觀察。我們知道,課文是作文的最好資源,課文中蘊含著可以借鑒的素材,教材中提供了不同類型的范文,經(jīng)過長期的閱讀積累,就會借鑒課文內容與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在學習課文《北大荒的秋天》以后,就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秋天的景色的;學習課文《負荊請罪》時,就學習課文是如何寫人記事的。長期的讀寫結合,既學習作者如何取材,還能進行個性化的表達。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只要能夠認真觀察,從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是最鮮活的。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
葉圣陶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寫。”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經(jīng)歷的事物很多,但并不等于學生在每次作文中都會恰當?shù)倪x擇。究其原因,是他們沒有喚起生活的場景。為了讓學生喚起生活的場景,把生活中經(jīng)歷過的人與事變成作文的素材,我們不僅要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而且要適時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激起學生寫作文的熱情。例如:在一篇題為《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時,有學生寫自己與同學扳手腕的經(jīng)過。他是這樣寫的:我與同桌扳手腕,先是持續(xù)了好久,誰也不能輕易的取勝。就在對方不注意時我突然用力取得了勝利。然后,他就無話可說了。此時,指導學生能否把扳手腕的經(jīng)過寫具體一點呢?能否寫一些雙方的心理活動呢?如扳手腕活動的感受是什么?經(jīng)過這樣的提示,喚起了對扳手腕情境的回顧。經(jīng)過回憶又改寫:當時,為了取得勝利就咬緊牙關,深呼吸一口氣,用盡全身力氣把對方的手腕往下壓。而對方也絲毫不退讓。僵持了很久,他終于堅持不住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被激發(fā)了,就會把經(jīng)歷過的情景寫得更活潑了。
四、提高認識,找到需要表達的內容
我們知道,小學生除了在家在學校的時間比較多。而且校園給兒童帶來的生活樂趣很多,這給作文表達內容增添了材料。首先,校園的自然環(huán)境給學生的作文提供了描寫景色的機會。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陰雨連綿,都是大自然最無私的饋贈。校園的美景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只要我們挖掘就有表達不完的內容。其次,校園中同學間、師生間的人際交往是寫人記事的最佳內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總是上演一幕幕生動可感的故事,這都是作文表達不完的故事,關鍵需要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最后,學生在校園中的各種活動?,F(xiàn)在的中小學除了上課以外各種社團活動精彩紛呈,只要我們能夠從中挖掘出可寫的內容,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寫成一篇作文。例如:寫《讀書比賽讓我出彩》《運動會后領獎臺》等。寫這些作文都是在校園中發(fā)生的人與事,都會產(chǎn)生獨特的內心體驗。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就會在校園生活中找到自己需要表達的內容。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認識,從校園中尋找寫作素材,從而找到要表達的內容。
總之,生活體驗可以喚起兒童的表達欲望。生活體驗與家庭、學校、社會緊密相連,這三者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是兒童寫作的源泉。作文教學只有讓學生寫自己真實生活,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它就一定散發(fā)出應有的光芒。
【參考文獻】
【1】肖利靜.提高農村學生作文水平的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5(06)
【2】張強.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J】.華章,2015(16)
【3】張娜.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6(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