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剛
文藝評論即審美。一切文藝評論皆為審美活動、審美過程的凝凍與固化,其中至為關(guān)鍵的,正是審美、賞評。既為審美,必有其標準與尺度,關(guān)乎美學(xué)與鑒賞;亦必有其路徑與方法,關(guān)乎文體與寫作。古代文藝批評如斯,當代文藝評論亦然。
一、中古“知音論”:當代文藝評論的歷史借鏡
中古“知音論”是中國古典文藝理論中最重要的理論建樹之一。作為中國古代文藝批評鑒賞論,知音論發(fā)軔于漢末,肇始于魏晉,興盛于南北朝,在劉勰《文心雕龍》的《知音》篇中蔚然成熟;是以中古人文思潮為基礎(chǔ),以對文藝創(chuàng)作的鑒賞與批評為本體論,以溝通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人文交流、激發(fā)時代的人文精神為價值論,并格外強調(diào)讀者之作用的理論體系。中古“知音論”的形成既有人文思潮對文藝批評自覺的‘外緣影響”,又有自身萌芽、發(fā)生、發(fā)展及成熟等形成規(guī)律的“內(nèi)在理路”,并于一千五百余年的文藝批評實踐中形成了極具中華民族思維底色的,涵括本體論、讀者論以及價值論等構(gòu)成部分的理論體系。
(一)涵括鑒賞與批評的本體論
統(tǒng)觀《文心雕龍》全書,《知音》篇一般被納入“鑒賞論”或“批評論”。當然,有的學(xué)者如牟世金先生還在《劉勰論文學(xué)欣賞》中專門提出了調(diào)和“批評論”和“鑒賞論”的觀點,也命名為“知音論”。但不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是在劉勰《文心雕龍》的框架下來談“知音論”,畢竟“知音論”作為《文心雕龍》的第四十八篇,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全書中最為核心的篇章,這就決定了對“知音論”的看法無法獨立于整個的古典文藝理論之外。顯然,牟世金調(diào)和“批評論”和“鑒賞論”的看法最為全面,因為“批評論”和“鑒賞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明了中古“知音論”體系的本體特征,從鑒賞人手,又超越一般的品鑒欣賞,升華為對作品、作者以及時代人文精神的批評。但牟世金仍然在《文心雕龍》的框架下談這兩個方面的調(diào)和,目的是服務(wù)于《文心雕龍》體系的完整性,而沒有從中古人文精神的時代大背景來談,這就不免有些局促了。所以,只有獨立且自成體系的“知音論”,只有依靠人文精神的紐帶,才能包含、容納這兩個層面,而不是簡單的調(diào)和??傊?,“知音論”本質(zhì)上是一種方法論,所以鑒賞和批評都是其本體論的組成部分。當然,鑒賞和批評雖然都是主觀對象對文藝作品做出的精神活動,但卻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
鑒賞,源于中古時期對人物的品鑒和欣賞,如《晉書·王戎傳》說:“族弟敦有高名,戎惡之。敦每候戎,輒托疾不見。敦后果為逆亂。其鑒賞先見如此?!碧拼笪暮览畎康摹洞痦n侍郎書》也說:“其鑒賞稱頌人物,初未甚信,其后卒享盛名為賢士者,故陸歙州、常簡州皆是也?!彼裕b賞的這種來源,就決定了在文藝鑒賞活動中,主要是對文藝創(chuàng)作以一種更為感性、直接、以情人文的方式來進入,是讀者在閱讀作品過程中對作者創(chuàng)造的審美對象的感知、體味、判斷等。歸根到底,鑒賞是一種審美過程。鑒賞者要有審美能力,而鑒賞對象也要能夠符合各種審美標準,鑒賞活動就是鑒賞者做出一定審美判斷的活動,因此允許鑒賞者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興趣、感覺等直覺感性的方面,對作品的某一方面或整體美感做出判斷,從而滿足自己的審美需求,獲得審美享受。從這一個層面上來看,“知音論”顯然是能夠包含容納的。
而批評,尤其是文藝批評則不然。在明清小說中,“批評”特指對小說的評點,在四庫全書分類法中,“詩文評”又特指各種詩話、詞話、曲話等文學(xué)批評作品。而在“知音論”體系中,“批評”則是“鑒賞”的理性升華和超越,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文藝家作品和文藝現(xiàn)象(包括文藝運動、文藝思潮和文藝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認識和評價。換言之,文藝批評包括了對作品優(yōu)劣的品評,對內(nèi)涵深淺的闡釋,對價值高低的判斷,對文藝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對文藝規(guī)律的探討。既包括對某個文藝家創(chuàng)作的看法,也可以是對某個時期文藝發(fā)展演變的闡述,還可能是一種文藝主張的證明與反駁。文藝批評以文藝鑒賞為基礎(chǔ),但是超越了感性而上升為理性了。從這個層面上說,“知音論”體系同樣可以容納。
中古“知音論”體系的核心,正是這樣一種將鑒賞與批評同時結(jié)合在一起的行為,可以視為這一體系的“本體論”。而這一本體行為的過程是:讀者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同時,因為受到彼時人文思潮的影響,中古“知音論”體系又格外具有人文個性,其鑒賞頗與當時的人物品鑒類似,而其批評又多與《文心雕龍》等博大精深的理論著作的理性論述有關(guān)??傊?,中古“知音論”體系的根本特征,乃是溝通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理論橋梁,正是這種與人文精神相結(jié)合的,溝通了鑒賞和批評行為的本體論。
(二)追尋“最好讀者”的讀者論
中古“知音論”體系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對讀者的重視。當然,這里的重視并不是說,讀者的意見對作者和作品有著怎樣的影響和作用。而是說,“知音”能否成為現(xiàn)實,端在讀者是否具備成為“知音”的資格,而且在中國古典文藝理論的表述中,讀者能否成為知音的標準異??量獭_@就決定了,“知音論”體系中,“讀者論”作為鑒賞批評行為的主體,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
其一,中古“知音論”體系極度強調(diào)讀者的重要性。從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到東漢桓譚的“通千曲始知音”,再到《文心雕龍·知音》里開門見山的“知音其難哉”,“知音論”中始終都強調(diào)知音遇到的難度。在中古時期,隨著人文思潮的影響,“知音論”體系的讀者論不僅指出了讀者對于鑒賞批評的重要性,而且進一步主張讀者與作者之間通過文藝作品進行人文溝通,哪怕這位讀者和作者之間隔著千山萬水,抑或千載之外,都有可能建立這種人文交流。顯然,正是由于處在特定歷史時期,才使得這種溝通和交流成為可能。
其二,中古“知音論”體系中的“讀者論”是指讀者在作品的鑒賞批評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讀者論”隱含的認為必然存在著一位“知音”型的讀者,他能全面、高度、人文化地將作者的原意解讀出來,并能通過作品和作者建立一種人文交流。中古“知音論”體系中的作者,也必然只有尋找到這位讀者,才能將其人文精神釋放出來,其作品才能完整地被呈現(xiàn)。只有這位讀者的存在,“知音”式的鑒賞批評才能實現(xiàn),“知音論”體系才能建立起來。而“知音”般的讀者又極其難得,受到其個人的水平的限制和時代環(huán)境的制約。endprint
其三,中古“知音論”中的讀者論,強調(diào)的是一種精英主義的批評,知音是千載難逢的知己,不是隨便哪個角落里的讀者;中古“知音論”是一種古典觀念,讀者的重要性不在于如何理解,而在于能否理解、多大程度上理解作者的深意,只有能夠最大程度地理解作者,并與作者進行人文溝通的讀者才配稱為知音。
在古人的觀念世界里,鑒賞批評活動必然要受到作品的限定,決不允許讀者肆意解讀,隨意發(fā)揮。這是讀者之間對作品產(chǎn)生共鳴的根本依據(jù)。當然,不同的讀者在解讀視角、感受方式等方面也有差異,其解讀方式也各有不同,深淺不一。而且恰恰是因為不同讀者的解讀在深度上有差異,才更應(yīng)該重視“知音”作為“最好讀者”的作用。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幾例》中說得好:“讀詩者心平氣和,涵泳浸漬,則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見,勉強求合也?!奔醋x者只要心懷對作品的尊重,潛心閱讀,真誠鑒賞,擯除雜念,自然就能逐漸達到對原作品的理解,實現(xiàn)情感上的共鳴。
(三)以人文精神為鵠的的價值論
中古“知音論”體系中始終貫穿著鮮明的價值指向,即:以人文精神為鵠的。
其一,從作者的角度看,作者對“知音”的期待是以人文精神為標準的。任何作者,只要用心創(chuàng)作,以情感構(gòu)造作品,都會將自己的人文精神注入到作品中,有的是為情造藝,有的是不由自主。所以,如果把知音論放大、并置于人文思潮中來看,知音論又不能不關(guān)注作者。換言之,任何創(chuàng)作都有一種“期待批評”的敞開性,作者的作品或者是創(chuàng)作給他人看,或者創(chuàng)作給后人看,甚至那些標榜創(chuàng)作給自己看的作品,一旦被創(chuàng)作出來,也就天然地具有了期待鑒賞的開放性。有許多作者盡管自稱創(chuàng)作是為了自娛自樂,但一旦遇上知音,也會引以為傲。比如,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是一篇對歷代作家評價的通論,劉勰在篇末的贊詞中說:“才難然乎!性各異享。一朝綜文,千年凝錦。余采徘徊,遺風(fēng)籍甚?!币源烁锌髡叩牟蝗菀住W髡吲c作者之間,性情各異、稟賦有差,能夠把他們統(tǒng)一起來的只有文章,一旦文章寫出來,那就能夠流芳百世,正所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言“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沒有好的作者,如何期待好的知音呢?歸根到底,決定作者是否能夠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其作品是否能夠流傳的要素,在于是否以人文精神為鵠的。
其二,從作品的角度看,只有符合人文精神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這就意味著,單純地取悅政治或只是針對政治而發(fā)的作品有局限性;也意味著純粹地服務(wù)于宮廷享樂或文字游戲的作品也有局限性。就政治性的作品來說,同樣是奏疏,象賈誼的《過秦論》、晁錯的《論貴黍疏》等就同樣是上乘的文學(xué)作品,但如《鹽鐵論》就只能說是純粹的政治作品了。同樣是南朝蕭綱周圍的文士,同樣的一個庾信,在渡江前寫的宮體詩和渡江后寫的詩歌就完全不同,那些宮體詩無論怎樣符合“徐庾體”的美感的標準,無論怎樣辭藻華麗,都比不上他后期寄居他國,愁緒難遣時候的作品。產(chǎn)生這些不同的原因,就是作品是否具備了人文精神。文藝作品—旦被創(chuàng)作出來,從形式上看,它的文體風(fēng)格、語言韻律乃至思想表達,無不體現(xiàn)著作者的身心韻律,同時也能夠令讀者在精神層面與作者有著深層的溝通,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被異化的生命,通過閱讀作品的方式來修正、解放。劉勰在《知音》篇中論述“六觀”,也是以“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這六種不同的角度來概括作品和‘‘知音”之間的關(guān)系,換言之,體裁、語言、創(chuàng)新、風(fēng)格、引用、音律等看似形式上的問題,—旦被人文思潮影響,就會多少具有人文魅力。
其三,從讀者的角度看,讀者的最高要求就是成為作者的知音,而要成為知音,非得通過作品和作者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才行。而這種溝通又顯然必須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礎(chǔ)之上。文藝創(chuàng)作,是一種關(guān)于人生和歷史的富于感性化的表現(xiàn)形式。說到底,文藝創(chuàng)作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感的歷程,是這種情感的感性化表現(xiàn)。作者將作品創(chuàng)作出來后,一方面將自己的情感平息或宣泄出去,而讀者通過閱讀,也能得到一種替代性的滿足,甚至能夠返觀自身的喜怒哀樂,消解人生歷程中的起落沉浮。這種情緒的宣泄和情感的獲得,當然應(yīng)該具有人文精神才得以實現(xiàn)。凡是流傳下來的中國古典文藝的經(jīng)典作品,幾乎都是因為有著能夠鑒賞批評的知音存在。而在中古時期,文藝批評的自覺性也隨著文藝自覺性的萌發(fā)而增長。譬如曹丕對建安七子中王粲等人作品的欣賞,如鐘嶸的《詩品》對歷代詩人的高低評價,如昭明太子對圍繞在他身邊的文士們的評價,等等,這些“知音”型的鑒賞批評者都是在中古時期才大量出現(xiàn)的。其原因正是中古人文思潮的勃興,激發(fā)了,人們希望成為知音的念頭。而寫下《知音》的劉勰本人,就是很多古代作家的知音。在《辨騷》對屈原進行評價時,劉勰認為:“自《風(fēng)》《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郁起,其《離騷》哉!固己軒蠢詩人之后,奮飛辭家之前,豈去圣之未遠,而楚人之多才乎!”這樣的高度評價,屈原在千古之下,應(yīng)當頷首而笑。
綜上所述,從作者、作品和讀者的角度來看“知音論”體系的人文精神,就能發(fā)現(xiàn),人文精神是這一文藝理論體系的價值鵠的,是重要的價值論。人文價值的追尋令中古“知音論”體系擺脫了技術(shù)性的體系構(gòu)建,賦予其時代風(fēng)貌和價值氛圍。此即所謂中古“知音論”體系的價值論。
在文藝評論被置于顯要地位的當代,當代文藝評論家群體理應(yīng)把握時代機遇,充分汲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養(yǎng)分,重新發(fā)掘中古“知音論”的理論內(nèi)涵與歷史價值,接著中古劉彥和《文心雕龍·知音》篇繼續(xù)講下去,致力于極富華夏民族傳統(tǒng)底色的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的建構(gòu)。這無疑是當代文藝評論穩(wěn)健發(fā)展的一條有效路徑。
二、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建構(gòu)路徑
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的建構(gòu),首要的出發(fā)點、立足點、落腳點無疑是“當代”,即“立足當代、著眼當代、面向當代、反映當代、服務(wù)當代、引領(lǐng)當代”。這也正是當代文藝評論家群體孜孜以求的重大旨歸。但從方法論角度來看,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將它落到實處,則是當今文藝評論界更具前瞻性、建設(shè)性的重大命題。endprint
(一)本體論的實現(xiàn)
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之本體論的實現(xiàn),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是具體的鑒賞和批評方法,也就是“知音”活動的展開;一個則是這些方法對當代人文思潮的體現(xiàn)。而這兩個方面又相互溝通,難以割裂。
中國古典文藝理論史,最初其實無外乎儒家、道家這兩種“理論”,其余各種不同的說法如《莊子》的“虛靜”,《論語》的“興、觀、群、怨”,實則都只是批評方法。降至中古,各種批評方法層出不窮,而理論框架也逐漸從儒家、道家擴展到佛家、玄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等越來越多的理論框架。嗣后批評方法更呈現(xiàn)出蔚為大觀之勢。所以,如果要考察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中的鑒賞批評方法,就要將此前的各種鑒賞批評方法都考慮進來,才能全面。而在當代人文思潮的影響下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又格外有若干種鑒賞批評方法尤其重要。
其一,“知人論世”?!爸苏撌馈保臼窍惹刈顬橹匾呐u方法之一,其歷史語境是儒家思想,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的原意,當然不能用現(xiàn)代文藝理論的眼光去隨意剪裁,通觀《孟子》一書便知道這里的“知人論世”有著深刻的政治含義。孟子所說的“知人論世”,人主要指古代的圣人;世主要指圣人所處的時代。時代不同,圣人的位格也不同。而“知人論世”則意味著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應(yīng)當向圣人學(xué)習(xí),以達到圣人所處的時代為標準。但是,經(jīng)過中古人文思潮的洗禮后,這種政治話語中的“知人論世”也就被納入了文藝話語。當然,這種洗禮是漸變的。它最初從政治語境轉(zhuǎn)移到了漢末人物的品鑒上,如劉劭《人物志自序》。在人文思潮萌芽后,“知人論世”就從“圣人和盛世”這種純粹的政治話語,一變而成了“賢人和治世”,包含了人物品評的語境了。再經(jīng)過中古人文思潮的不斷沖擊,經(jīng)過如鐘嶸、劉勰等人的不斷開掘,“知人論世”在一定意義上,就成為對文藝作品鑒賞的重要方法?!爸苏撌馈币馕吨x者在閱讀文學(xué)文本的時候,要了解文藝家的性格和生平經(jīng)歷,對其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要有所關(guān)注,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理解作品,以免導(dǎo)致郢書燕說。這是一種以社會歷史環(huán)境為中心和以文藝家為中心的鑒賞批評方法,也是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中最為基礎(chǔ)的方法。
其二,“博觀約取”?!安┯^約取”一詞固然取自宋代蘇軾《送張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吾告子止于此矣”一語,但其淵源卻與中古“知音論”甚是深遠,可追溯至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贊》對經(jīng)驗積累之重要性的論述。桓譚《道賦》已明確提到,能作賦必然需要“讀千賦”?!肚俚馈返谑鼜娬{(diào)了“知音論”與“博觀約取”的相互聯(lián)系:“成少伯工吹竽,見安昌侯張子夏鼓瑟,謂日:‘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為知音。”降及中古,強調(diào)對鑒賞評價對象的“博觀”的說法也越來越多,“博觀約取”也被歸入中古“知音論”最為重要的方法之一。“博觀約取”意味著,文藝創(chuàng)作的鑒賞不能單憑個體的感悟和激情,而是要多聽多看多學(xué)習(xí),廣泛地了解參會審美對象,經(jīng)常性地進行審美鑒賞活動,以達到“博觀”的程度。換言之,這是指對審美經(jīng)驗的積累。長期大量的學(xué)習(xí)參會,能夠積累起大量的批評鑒賞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而且參會的作品多了,可比較的對象也就多了,對提高批評鑒賞水平有利且進行鑒賞批評的實踐也就能駕輕就熟了。在當代,審美成為重要的一環(huán),與此同時,審美不僅需要個體的參悟,也需要審美經(jīng)驗、審美知識的積累,于是才可厚積薄發(fā)、舉重若輕地進行品題評價。
其三,“文本細讀”。迥異于西方文藝理論“新批評”派筑基于現(xiàn)代語言學(xué)背景上的“細讀”觀念,立足于當代人文思潮上的“文本細讀”,實為極具中國古典特色的文本閱讀方式。這一點,以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篇中提出的知音必備的“六觀”說最為典型,即“是以將閱文情,先標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傲^”之說,已經(jīng)對文本細讀有了精深的見解,涉及到了作品的“氣”“勢”,文體的風(fēng)格,語言的聲律,作品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行文的奇正等諸多方面。顯然,“六觀”所代表的中國古典文藝理論的文本細讀方法,在具體內(nèi)容及其背后的思想淵源方面均具有華夏民族思維的特殊性?!拔谋炯氉x”意味著,當代文藝評論的展開與實現(xiàn),務(wù)必要建立在文藝創(chuàng)作的繁盛基礎(chǔ)上,建立在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作品的追求與堅守上。
其四,“以意逆志”“披文人情”。“以意逆志”也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說法,出自《孟子·萬章上》。孟子用《詩小雅·北山》和《詩大雅·云漢》兩個例子來說明何謂“以意逆志”,是用作品之意逆作者之志。與“知人論世”之說相似,孟子在這里所說的“以意逆志”,同樣是服務(wù)于政治意圖的,目的還是希望戰(zhàn)國的諸侯能夠行圣王的政治。但是,“以意逆志”經(jīng)過中古人文思潮的洗禮后,同樣有了新的內(nèi)涵,隨著中古文藝創(chuàng)作的自覺和“情”的發(fā)現(xiàn),“以意逆志”的意思逐漸被解讀為“披文人情”,其文則出自劉勰《文心雌龍知音》:“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痹趯ξ谋具M行細讀之后,要求鑒賞和批評從文本提升到情感,即,通過“以意逆志”,實現(xiàn)“披文人情”。作者用人文情感來創(chuàng)作文藝作品,以此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情志;而作品則成為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展露,和作者的情感內(nèi)外統(tǒng)一起來;最終,鑒賞批評則使作者與讀者的心靈世界得到交流,讀者的鑒賞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批評則得到了情感的升華。最終,文藝作品的價值也得到實現(xiàn)。在“披文人情”的方法中,鑒賞和批評也實現(xiàn)了高低交替,發(fā)于情而出于情,始于鑒賞而終于批評。這正是人文思潮的體現(xiàn),也是對純粹儒家理論的超越。這種人文情感的發(fā)現(xiàn)恰恰是古代人文思潮對中古“知音論”影響最為深刻的地方,也正是當代文藝評論最為引人入勝的核心關(guān)護。
(二)讀者論的實現(xiàn)
當代學(xué)者在研究中古“知音論”的讀者論時,常將之和西方接受美學(xué)作比,甚至用接受美學(xué)的觀點來解讀中古“知音論”的“讀者論”。顯然,這并不符合“知音論”的本意。為此,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的建構(gòu),必須在當代文藝評論實踐中還原基于中古“知音論”體系、并在中國古典文藝理論語境中發(fā)揮作用的“讀者論”。具體來說,可從三個方面展開。endprint
其一,作為讀者的知音極其重要。鑒賞批評活動與其說是主觀對客觀的鑒賞批評,不如說是主客觀的交融統(tǒng)一。所以,這就要求讀者的水平要高,一個高水平的讀者,必然會有著超出常人的精準的眼光。就創(chuàng)作者而言,審美主體具有慧眼,是能達成知音賞會目的的決定性因素。所以,這一點才被認為極為難得。一部好的作品要遇上好的讀者方能彰顯其價值,而具有慧眼的審美主體,遇到合意的賞會對象,那種幸福感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知音既是如此珍貴,若是希望彼此相通賞會,既需要彼此之間有所措意,有所期待;又需得加上巧合,所謂“妙手偶得之”,最后方能實現(xiàn)。對有的作者來說,尋覓知音是時刻存在心頭上的,每一個能碰上知音的機會都值得珍視。
其二,知音難求需環(huán)境。劉勰之所以在《文心雕龍知音》開篇就感嘆:“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源出四因:一則重視古典,輕視現(xiàn)代;二則文人相輕、崇己抑人;三則容易輕信、信偽迷真;四則知多偏少。文藝創(chuàng)作本身就跟作者有關(guān),而鑒賞者也自然而然會將作者和作品結(jié)合起來評價。審美主體志趣與個性的差異,造成了鑒賞評價很難達到高度的相通賞會,有些讀者目光苛刻,言辭可憎,也阻礙了成為知音的可能。這是知音難求的主觀原因。時人鑒賞批評水平的拙陋,導(dǎo)致了陽春白雪、黃鐘大呂竟然落到到曲高和寡的境地。這就說明,即使在人文思潮浸染到整個時代的當代,讀者能夠堪稱知音的主客觀條件也未必滿足,這足以見出知音難得。作者最應(yīng)該尋覓的知音,正應(yīng)當具有這種的意義,應(yīng)該都有共同的身心基礎(chǔ)、共同的旨趣與價值尺度。這才能構(gòu)成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共鳴。而這些既需要以具體的文藝作品來檢驗,又需要人文精神的烘托才行。
其三,知音難為需修養(yǎng)。批評鑒賞者如果真心誠意地想成為知音,其實也不好做。有的讀者知識積累和鑒賞經(jīng)驗有限,批評水平低下;有的讀者不得要領(lǐng),勞而無功;有的讀者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當然要出錯了。讀者對作品的態(tài)度,必須要根據(jù)自己的感同身受和親身經(jīng)歷,或者以作品的語境來“設(shè)身處地”地體會作者的心態(tài),才能進入知音的初步環(huán)節(jié)。倘若能夠與作者有著相類的一些文化素養(yǎng),當然更是錦上添花,非常必要。只有如此,讀者才能對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所描摹的景與物、所敘述的事與人有著深切感受,“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才會出現(xiàn)?!爸簟钡蔫b賞批評過程到了這一階段,才能覺得進入到了作者的心靈,也就能對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產(chǎn)生惺惺相惜之感了。此外,無形的文藝作品比有形的器物更加復(fù)雜,后者尚且還會把贗品當做真跡,文藝作品就更加難以分辨評價了。更何況,分辨出了,也未見得就會被認可為承認為“知音”,這與時代的局限性有關(guān)。由此可見,作為審美主體,根本上當然應(yīng)自身注重刻苦努力的學(xué)習(xí),以提高賞鑒的水平;同時,也需要一個開放、平等、公平的鑒賞批評的公共環(huán)境。
(三)價值論的實現(xiàn)
無疑,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的價值論的實現(xiàn),需要創(chuàng)作者、作品、讀者三個層面的共同努力方可達成;而三重合力共同的指向,則無法偏離鍛鑄并引領(lǐng)當代人文精神這一價值論宏旨。在當代語境中重提“知音論”,嘗試建構(gòu)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至少涵括如下三個層面的價值蘊涵。
其一,文藝消費時代的價值重塑。當今中國正處于文化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期,文藝評論與文藝接受領(lǐng)域,文藝消費的觀念盛行。人們或迷失于橫流的物欲,或忘身于紛亂的時尚,了無寄托、倍感虛幻、尋求刺激、厭倦生活,種種精神問題集中凸顯。在這種語境下去觀照高揚個性與主體自覺的古典時代,探討古代人文思潮中所蘊涵的傳統(tǒng)人文精神,追尋“知音”的賞評智慧,其本根命意有三:一是以史為鑒,從古代批評中審美主體意識的自覺中為當代龐雜繁蕪的精神問題尋求歷史啟示和價值支撐;二是以古代審美自覺的主體精神,消解科技主義、物質(zhì)主義所引發(fā)的人為物役之災(zāi),充分享受當今時代所賦予我們的對個性自由的包容;三是以蘊涵于古代哲學(xué)與文藝中的深沉思考,寄放浮躁的思緒,平復(fù)迷亂的心靈,重構(gòu)精神的家園,實現(xiàn)審美生活日常化和日常生活審美化。
其二,傳承民族精神的動力尋繹?!爸粽摗敝哺诓┐缶畹膫鹘y(tǒng)文化土壤之上,其最高境界是審美與文藝的境界,是生命精神的結(jié)晶,具有豐富的精神意蘊和至上的人格境界。“知音論”指導(dǎo)當代文藝評論的理論范式開拓,更著眼于對這種形而上的人格精神與超驗境界的理解與追求。這種對中國傳統(tǒng)文藝批評精神的承傳與發(fā)揚的內(nèi)在動力的闡發(fā),不僅具有弘揚民族精神傳統(tǒng)的具體意義,也為當前國家文化戰(zhàn)略的實施與推進提供了獨具民族特色的價值判斷標準和路徑參考。
其三,弘揚中華文明的顯在媒介?!爸粽摗睅в絮r明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是依據(jù)古代中國相關(guān)的人生觀、哲學(xué)觀和美學(xué)觀,對文藝創(chuàng)作與評論進行闡說的文藝理論,其中既有著顯在的范疇、觀念等形態(tài),更富含潛在而深沉的人文內(nèi)蘊,呈現(xiàn)出與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以“知音論”指導(dǎo)當今文藝評論實踐,在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擴大中華民族在世界各族中的認知度、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quán)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實踐意義。
總之,當代文藝評論的言說困境與繁盛發(fā)展,亟須當代文藝評論家群體于時代批評語境中反躬自省,立足當代文藝生態(tài),植根千年文藝傳統(tǒng),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汲取審美資源的養(yǎng)分,建構(gòu)極富華夏民族思維底色的當代“知音論”文藝批評體系,鍛鑄新時代文藝評論高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