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慧
摘要:研究顯示臺灣地區(qū)私立大學出版社多數還沒有穩(wěn)定而持續(xù)的出版能力。在出版類別上,以社會科學為主,其次為藝術、語言類專書。在專書的主題方面,則偏向于教育和宗教相關議題,但亦有超過一半的主題詞出現(xiàn)次數低于五次以下,這似乎顯示了研究主題的豐富性。
關鍵詞:私立大學 大學出版社 專書 主題詞
2013年臺北書展的會場上,出現(xiàn)了“國立大學出版社聯(lián)展”攤位,展現(xiàn)了臺灣地區(qū)學術出版的實力,也就在近3-5年,臺灣的大學出版社出現(xiàn)總體出版量緩步攀升的現(xiàn)象。但臺灣地區(qū)的大學出版社還包括為數更多的私立大學出版社。本文將針對臺灣地區(qū)私立大學的大學出版社專書出版情況進行觀察與分析。
一、研究對象
臺灣地區(qū)2016年底共計有私立高校37所,但在臺灣地區(qū)ISBN新書數據庫以大學名稱成立的“出版社”“出版中心”“出版組”申請ISBN書號,除1962年成立的臺灣第一家大學出版社——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外,僅見東海大學出版社、輔大書坊(原輔仁大學出版社)、淡江大學出版社、逢甲大學出版社、世新大學出版中心、實踐大學出版組、開南大學出版社、稻江科管學院出版組及法鼓文理學院出版組。但事實上,不少私立大學,雖未成立“出版社”“出版中心”“出版組”,確有以大學名義(非各院系名義)申請ISBN書號的記錄,為避免研究對象有所遺漏,只選擇將到2015年底歷年累計出版量達50本以上并以大學名義申請ISBN書號的大學出版單位列入觀察范圍,因此又增加了東吳(88本)、慈濟大學(55本)、中國醫(yī)藥大學(60本)。本研究將以上面這些被列入觀察對象的大學出版社,以及創(chuàng)社以來至2015年底出版的所有專書為觀察目標,分析臺灣地區(qū)私立大學出版社專書出版現(xiàn)況。
二、私立大學出版社出版現(xiàn)況
現(xiàn)今臺灣地區(qū)公私立大學下屬的大學出版社平均編制皆在1-3人,其中包括身兼出版單位的行政主任,編制人員又未必皆為專業(yè)編輯,不少是行政人員。以目前學術出版的平均工作量而言,通常一位學術專書編輯的工作量每年約在6本上下。以此標準,每個出版社以最低1人來計算,一年的平均出版量也應有6本,但查看私立大學出版社從第一本書出版至2015年底的年平均出版量,超過6本的,只有輔大書坊、逢甲大學出版社、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見表1)。但這些出版社已經是本研究由37所私立大學中,以特設出版單位和歷年累計出版量超過50本專書雙重條件過濾出的大學出版社。從平均每年出版量來看,這些大學出版社持續(xù)出版專書的實力不足,有的甚至不能稱為一個有實質意義的出版單位,私立大學出版社的經營不易可見一斑。
觀察私立大學出版社歷年總出版量(見圖1),表現(xiàn)較為亮眼的為輔大書坊和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每年出書量明顯高于其他私立大學出版社。查看兩家出版社從2005年到2015這十年間每年出版量,發(fā)現(xiàn)輔大書坊每年均維持在7-24本的出版量,十年間平均年出版量19.1本;文化大學維持在7-23本,平均年出版量17.9本,是有持續(xù)和穩(wěn)定出版能力的出版社。另外,如逢甲、東吳、慈濟、中國醫(yī)藥大學平均年出版量雖不高,在4.5-8.1本間,但觀察每年出版量,平均而穩(wěn)定,亦可推測為有持續(xù)出版能力的出版社,只是出版量較低。淡江大學出版社昔日出版量非常零星,但2013年后每年專書出版量皆突破10本以上,主要是該出版社2012年底引進專業(yè)經理人負責編輯業(yè)務,目前編制較原編制共增加兩人,且校方對大學出版社的業(yè)務表示支持,并未要求出版社短期內盈利。相對另一間以傳播專業(yè)為辦學特色的世新大學,在大學出版社的出版品上卻一直沒有出色的表現(xiàn),2013年起已經不再出版任何書籍。據了解,目前世新大學出版社的業(yè)務已經停滯,正在考慮是否繼續(xù)經營。
又在圖1中,2003年逢甲大學出版中心曾出現(xiàn)過一次出版高峰,當年出版量共計23本,2004年共計10本,查詢專書書目發(fā)現(xiàn)這兩年出版的專書無論是中文還是外文圖書都與數字學習密切相關,且其中由該校財稅系教授景祥佑主編的“數字學習與數字內容策略規(guī)劃系列”專書就有七本。這與景祥佑參與了2003年起臺灣地區(qū)推動“數字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有著直接的關系。輔仁大學出版社也曾于2007年(26本)、2011年(26本)出現(xiàn)兩次高峰,但觀察書目并未出現(xiàn)特殊傾向,仍以該校的宗教、哲學為主要出版方向,也未見作者集中的現(xiàn)象。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2012年達到歷年出版最高峰,全年共計16本,主要是舞蹈和韓語為主題的專書,這也與該校的專業(yè)相近,并無特殊之處。由以上幾個例子,或許可間接說明,其實私立大學出版社在圖書的出版量上,并沒有像一般商業(yè)出版社出于對成本和市場等方面的考慮,對出版規(guī)模有較嚴格的控制,而是處于有書稿就出版、沒書稿就不出版的無計劃狀態(tài)。
三、私立大學專書出版類型分布
觀察私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專書類型,社會科學類居首(24%),但這并不能表示,社會科學的學者出版專書最多,事實上卻恰恰相反。主要是目前教師在職務升等時,核心期刊論文的發(fā)表往往是必要條件,但是專書的出版卻不一定是必要條件。另一方面自然科學方面的學科由于更重視發(fā)現(xiàn)、發(fā)明的時效性,因此會更偏重期刊的發(fā)表,科學類專書出版數量偏低(3%),其次是藝術和語言類,各占11%。至于占比24%的其他,以本研究而言,是以私立大學歷年出版專書為計算基礎,但這些大學出版社的書目數據中,有少數外文書及其他部分沒有申請CIP的專書,就會一并納入“其他”這個類別,所以也致使其占近四分之一的比例。
四、私立大學專書出版主題方面
本研究范圍內的臺灣12所私立大學出版社專書出版情況,至2015年底,整體累積專書出版量僅740本。在專書出版主題方面,由私立大學出版社專書主題詞詞頻首位(見表2左側列表),可以明顯看到幾個突出的書寫主題。首先,“文集”此一主題詞在所有專書主題詞中共出現(xiàn)152次,顯現(xiàn)了目前私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專書很多是論文集,這也間接應證了目前學者愿意針對特殊主題完整書寫的已經愈來愈少。本文考慮因“文集”并非圖書的內容,而是形式,因此表2特意將排名第一的“文集”剔除。其次,比較凸顯的是教育(主題詞出現(xiàn)58次)、實習(主題詞出現(xiàn)45次)、中國大陸(主題詞出現(xiàn)44次)、臺灣(主題詞出現(xiàn)43次)等。接下來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主題詞則是大學(主題詞出現(xiàn)33次)、教學(主題詞出現(xiàn)33次)、教師思想(主題詞出現(xiàn)30次)、實習教師(主題詞出現(xiàn)27次)、高等教育(主題詞出現(xiàn)14次)、教育實習(主題詞出現(xiàn)10次)、教學實習(主題詞出現(xiàn)8次)等。從表中明顯可以看出,臺灣地區(qū)私立大學專書的書寫偏重“教育”相關的主題。再做更細微的觀察則會發(fā)現(xiàn),許多與宗教有關的主題詞出現(xiàn),天主教(主題詞出現(xiàn)23次)、宗教(主題詞出現(xiàn)11次)、佛教(主題詞出現(xiàn)6次)、傳教(主題詞出現(xiàn)6次)、教史(主題詞出現(xiàn)6次)、傳教史(主題詞出現(xiàn)5次)、基督(主題詞出現(xiàn)5次)、宗教哲學(主題詞出現(xiàn)5次)等,這樣的現(xiàn)象與臺灣的私立大學多是由宗教辦校不無關聯(lián),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都在臺灣積極興學辦校。除了由主題詞看出臺灣私立大學出版社所出版專書主題的側重外,在740本專書中,總共出現(xiàn)316個主題詞,由主題詞詞頻的分布,也可看出“長尾理論”現(xiàn)象。所有專書中有121個主題詞,只出現(xiàn)2次;56個主題詞,只出現(xiàn)3次;33個主題詞,只出現(xiàn)4次;23個主題詞,只出現(xiàn)5次(見表2右側列表)。這似乎意味著私立大學專書的內容主題豐富,固然有排名較前的臺灣、中國大陸、教育、宗教等多數學者關注的研究方向,但在316個主題詞中,也有近七成的主題詞,在740本書中,僅出現(xiàn)5次以下。
綜上所述,臺灣地區(qū)私立大學出版社年平均出版量的偏低,顯示這些大學出版社還沒有穩(wěn)定而持續(xù)的出版能力。在類別上,因為學科性質的不同,專書的出版類型偏向人文科學,其中社會科學、藝術、語言類專書較多。在專書的主題方向上,私立大學對于教育和宗教相關內容的主題偏好相當明顯,但亦有超過一半的主題詞出現(xiàn)次數低于5次,則顯示這些專書研究主題的豐富性。
而這些豐富的研究主題,是臺灣地區(qū)人文學者研究方向趨向多元的參考指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