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菁葆
圖瓦人制作的葉克勒
中國圖瓦人是我國新疆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人群。至新中國成立之時,圖瓦人仍處于原始氏族社會中后期發(fā)展階段,他們仍然保持著十分完整的氏族部落社會發(fā)展制度,同時仍操持著古老的圖瓦語。圖瓦人居住在新疆阿勒泰深山之中,與外界很少聯(lián)系。圖瓦人使用的弓弦樂器——葉克勒,是我國目前遺存最早的弓弦樂器,其歷史很悠久。
關于葉克勒的文獻記載,清代稱其為“伊奇里胡爾”。《西域圖志》中記載其形制為:“伊奇里·胡爾,即胡琴也。以木為槽,面蒙以革,柄以木為之,柄端穿直孔以施弦,槽面正中設柱以承弦,曲首下際安山口,開孔通后槽以設弦軸。施弦二,以馬尾為之,別以木為弓,以馬尾為弓弦,以弓弦壓雙弦,以取聲。”①
關于葉克勒的尺寸,《西域圖志》中記載說:“槽徑12.288cm,厚6.912cm,柄長89.088cm,曲首長17.8176cm,柄端木長9.216cm,軸槽長6.464cm,寬為長的十分之一,軸長9.696cm,山口至弦柱長65.1264cm”②。
這里柄長89.088cm,比我們2014年調查時的94cm要小許多;
其軸槽長6.464cm,比我們2014年調查時的7.5 cm也要??;
其厚6.912cm,比我們2014年調查時的7cm要小一些③。
總之,清代文獻記載的葉克勒是比較小一號的樂器。文獻中“施弦二,以馬尾為之,別以木為弓,以馬尾為弓弦,以弓弦壓雙弦,以取聲”的樂器形態(tài)與當代葉克勒完全相似。
奇怪的是,葉克勒為什么在《西域圖志》中稱為“伊奇里呼爾”,蒙古族學者柯沁夫先生有一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古代回鶻把馬尾稱為“克勒”,即馬尾絲之意,“伊奇里”是“克勒”的音譯④。但是,柯沁夫先生也注意到,蒙古人雖然沿襲了“黑利”、“伊奇里”、“奇奇里”等回鶻語的變異稱謂,但在蒙古帝國和元代的蒙漢文典籍中,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這些稱謂的記載。
原來,《西域圖志》中說的很清楚,清代稱其為“伊奇里胡爾”,是指準噶爾部的拉弦樂器。準噶爾屬于西蒙古,其使用的文字與語言與內蒙古的文字和語言是不相同的。“伊奇里胡爾”應該是察合臺汗國及衛(wèi)拉特部蒙古人中的稱謂。這種稱謂的歷史最少要追溯到元代時期。
柯沁夫先生雖然提到古代回鶻語把馬尾稱為“克勒”,但是,還是沒有說清楚為什么圖瓦的樂器也稱為“克勒”?
圖瓦人長期與回鶻人融合⑤,其語言中使用回鶻術語就很自然了。我們從當代圖瓦人的語言來看,絕大部分與哈薩克語相同,而與蒙古語大不相同。所以,明清察合臺汗國及衛(wèi)拉特部蒙古人中的稱謂“伊奇里胡爾”并不是古代圖瓦人的真正稱呼,而是一種衛(wèi)拉特部蒙古人的譯音而已。
《皇朝禮器圖式》中的奚琴
我們在清代《皇朝禮器圖式》中發(fā)現(xiàn)有一種叫“胡琴”的樂器,其形制是兩根弦,琴體為梨形,用馬尾弓演奏。琴體似乎是一種木制面,與當代葉克勒的形制大致相同,但是葉克勒的琴體是蒙皮的形式。
我們在《皇朝禮器圖式》中還看見有一種叫奚琴的樂器。從圖來看,琴體應該是空的。⑥這空的琴體在以后的時間里發(fā)展成為用皮蒙面是可能的。這就與當代葉克勒的琴制相似了。
清代的奚琴已經不是宋代陳旸《樂書》中記載的那樣:“奚琴,本胡樂也,出于弦鼗而形亦類焉。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焉。非用夏蠻夷之意也,”⑦而是使用馬尾來演奏了。
尤其特別的是,宋代陳旸所描繪的是一種圓形的,兩弦間以竹片軋之的形制,而清代的奚琴已經是梨形共鳴體,而且是把弓擱置在琴體之外來演奏了,本質上已經發(fā)生了變化。
柯爾克孜族的克亞克樂器
《皇朝禮器圖式》中的奚琴,與當代柯爾克孜族的克亞克樂器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克亞克的琴體只有上半部是空的,而且,整個琴體也比《皇朝禮器圖式》中的胡琴與奚琴要大。我們從上述的比較發(fā)現(xiàn),圖瓦人的葉克勒樂器與柯爾克孜族的克亞克樂器有些雷同,其原因是有歷史根據(jù)的。原來,圖瓦人的歷史淵源,可上溯到我國唐代生活在北部葉尼塞河流域的“都播”部,這一點已是史學界的共識,是無爭的史實。
唐代,都播部與彌列、哥餓支同為黠戛斯的附屬?!缎绿茣ざ疾鳌贩Q:“都播,亦曰都波,其地北瀕小海,西堅昆,南回紇,分三部,皆自統(tǒng)治?!边@就載明唐代圖瓦人分布在葉尼塞河東岸,與回鶻、堅昆部為鄰?!缎绿茣镪┧箓鳌酚钟涊d了都播部與黠戛斯部的關系,稱“堅昆之人得而役使之”,是證明都播部是屬于黠戛斯部,受堅昆人的役使。
從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代圖瓦人與柯爾克孜人的關系。證明古代柯爾克孜人與圖瓦人共同雜居,生活習俗十分相近,更說明古代柯爾克孜人與圖瓦人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其中一些習俗,在今日柯爾克孜與圖瓦人中依然保留著⑧。
所以,我們認為,圖瓦人的葉克勒與柯爾克孜人的克亞克樂器更為相近。是圖瓦人受克亞克的影響而發(fā)展的一種樂器。但是,葉克勒究竟是產生在明清時期還是更早呢?還需要深入探討。
在北宋初年,高昌地區(qū)(即現(xiàn)今吐魯番)發(fā)現(xiàn)有一《番王按樂圖》,圖中樂器形制為小圓腹,梨形,四弦,四個弦軫并于一側,直棍棒為琴弓⑨。按《番王按樂圖》圖中除一人擊掌、一人擊鈸、一人吹角,一人吹管外,還有一人拉奏火不思類的拉奏弦鳴樂器,此樂器有四軫,位于一側,用以擦弦的器具應為馬尾弓,圖中弓毛雖不太能清楚辨析,但桿子的兩頭都明顯呈向內彎曲狀,甚至與今日的弓子的彎曲性質都十分一致,相反,此種桿的彎曲方向是不太可能適合棒擦的,所以基本可斷定,演奏者是手持馬尾弓拉奏琴弦的,演奏之人均著胡服,再聯(lián)系《番王按樂圖》分析:番,舊時對西北方邊境各族的稱呼,亦為外族的通稱,此幅畫中演奏的應該是胡地之樂,樂器與西北地區(qū)也就不可避免的存有聯(lián)系了,當然圖中并未載明這拉奏弦鳴樂器的名稱。樂器的名字是在《元史》的記載下得到的⑩。
《元史》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挾之,弓之弦以馬尾”[11]。
《番王按樂圖》中的這個拉弦樂器名稱是什么呢?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是,根據(jù)《元史·禮樂志》中的相關記載,不難發(fā)現(xiàn)“胡琴”這一名稱所指代的樂器,與宋代《番王按樂圖》中的樂器十分近似。從《元史》的記載來看,是兩根弦,而《番王按樂圖》中描繪的則是四根弦的“火不思”的樂器,只不過已經不是彈奏,而是使用馬尾弓了。
實際上,這種“火不思型”的樂器早在唐代就出現(xiàn)在壁畫上了,唯一不同的是沒有弓子?;鸩凰际枪糯狈讲菰S多游牧民族使用過的一種彈撥樂器。它以羊腸為弦、挖木為槽,四個琴軫并列一側。做為一種古老文化的產物,曾為國內外專家所矚目。至遲在公元前一世紀時出現(xiàn)在北方草原。這種樂器的產生,標志著北方少數(shù)民族隨著經濟的逐漸繁榮和手工業(yè)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文化上也獲得了相應的發(fā)展。
此后,火不思樂器分為東西兩支向各地傳播,其西支,先由回鶻藝人于公元九世紀傳至天山以南的吐魯番盆地。繼之,又由黠戛斯(今柯爾克孜族)藝人將其傳至新疆境內的阿合奇、烏恰一帶和中亞的伊塞克湖南部地區(qū),其東支,則由蒙古藝人傳至中原,并遠及云南地區(qū)。隨著火不思樂器在各地的流傳,促進了各民族間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
《番王按樂圖》中的這個拉弦樂器就是回鶻藝人于公元九世紀在火不思樂器的基礎上發(fā)展成為用弓弦拉奏的形式。但是,這種樂器還不是我們所說的圖瓦人的葉克勒。
最早記載馬尾胡琴的是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五《樂律一》的“凱歌詞”。典籍載云:“邊兵每得勝回,則連隊抗聲凱歌,乃古之遺音也?!畡P歌’,詞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語。余在鄜延時,制數(shù)十曲,令士卒歌之,今粗記得數(shù)篇:
其一,先取山西十二州,別分子將打衙頭?;乜辞厝腿珩R,漸見黃河直北流。
其二,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
其三,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云中雁,歸雁如今不記書。[12]
其中,第三段“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笔邱R尾胡琴第一次見諸于漢文獻的記載。但是,宋代馬尾胡琴究竟是什么形狀,沈括沒有詳細的描述。單于是漢朝北方匈奴王的音譯,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馬尾胡琴是漢代時期的樂器。但是,我們在古代的文獻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漢代以及隋唐時期有馬尾胡琴的記載,出土文物也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我們發(fā)現(xiàn)的《番王按樂圖》是北宋時期的文物,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的馬尾胡琴應該是類似《番王按樂圖》中的梨形拉弦樂器,這與中國歷史上傳統(tǒng)的圓形胡琴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然而,《番王按樂圖》中的確出現(xiàn)了用馬尾弓演奏的樂器,但是一種類似“火不思”的樂器,這只能說明,宋代已經開始使用馬尾的弓弦樂器,但與圖瓦人使用的葉克勒樂器還是有相當大的區(qū)別。唐代以前,中國史料記載中從來沒有使用馬尾弓演奏的樂器,那么,這種馬尾胡琴究竟發(fā)源于何處?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僅從中國古代文獻的記載要想搞清楚馬尾胡琴的淵源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必須要放眼世界,從絲綢之路的宏觀角度才能比較出馬尾胡琴的發(fā)源地。
關于弓弦樂器的起源,日本學者林謙三認為:“一般人承認這個方法起源于印度。這樣說法,或許大體上可以承認,也未可知;要論到起源的年代,簡直可以說足以信賴的說法一個也沒有——這是今日的實際現(xiàn)狀。將最古的弓擦法,歸之于印度,恐怕是宋內拉(M.Sonnerat)開的端。他在十八世紀末葉旅行到印度時,見到一種原始性的弓擦弦樂器,叫做ravanastron(羅婆那弦索)。相傳這樂器是錫蘭王Ravana(羅婆那)所發(fā)明的。由于他的這一記述,后來成了一個觸發(fā)的契機:法蘭西的音樂史家斐氐省悟自己對弓擦的年代認錯了,于是把印度弓擦樂器的起源,一直推到了非常遠的古代?!盵13]
從大約成書于公元一世紀的《樂舞論》分析,古代印度人使用的樂器中并沒有使用弓來拉奏的樂器。宋內拉十八世紀末葉所見到的不過是一種叫沙朗吉(Sarangi)的弓弦樂器。南方的沙朗吉是把硬木挖成長方形,上面蒙上羊皮,用四根弦作主奏,此外還有二十到三十根之多的共鳴弦。北方的沙朗吉比南方大,琴身下部鼓起成圓形。
我們在德國學者漢斯·??寺染幹摹秷D片音樂史·印度卷》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使用馬尾弓來演奏的樂器[14]。公元一世紀的《樂舞論》中也沒有,所以,我們說,弓弦樂器起源于印度之說是值得商榷的。
在世界音樂史中,最早是美索不達米亞人使用的箜篌與琵琶這兩種弦鳴樂器。無論是西亞、非洲、歐洲、南亞與中亞地區(qū),弓弦樂器的出現(xiàn)都是非常晚的。這的確是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
林謙三在《東亞樂器考》一文中寫道:“依據(jù)施勒沁伽(K.Schlesinger)女士所說:阿拉伯人從波斯人手里傳承下來的喇巴卜(rehab),最初就是用弓來擦奏的。那么,七世紀時,阿拉伯人是用弓擦法演奏的了;因之,波斯人的使用弓擦,還在更古的時代,還有歐洲人在八世紀時已經從摩爾(Moor)人那里學得了弓的使用方法。
歐洲人始知的弓弦樂器列巴勃,早從公元九世紀就已存在,則為其模范的摩爾人的列巴勃,再為其淵源的阿拉伯列巴勃,還非往上溯一個更古的時代不可。阿拉伯人獲得列巴勃而學到弓擦的方法,假設是在征伐波斯之時,則是公元七世紀(初唐);而再傳之于高爾多婆(Cordova)朝,是在八世紀??梢姴ㄋ谷酥拦林?,至遲也在初唐以前?!盵15]
薩米·哈菲茲在《阿拉伯音樂史》一書中,也談到弓拉樂器標志的拉巴卜(同萊巴卜)的問題:“拉巴卜是一種用弓摩擦琴弦而奏樂的樂器,音樂史學家說,現(xiàn)在世界上東西方樂隊中使用的大、小提琴是源自這種古代的阿拉伯樂器。拉巴卜是在公元八世紀伊斯蘭教征服西班牙時傳入歐洲的?!盵16]
這兩段文獻說明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已經用馬尾弓演奏了。而且,歐洲人在公元八世紀也已學會了馬尾弓的使用方法。而與之相對應的中國唐朝,是沒有馬尾弓的,馬尾弓的出現(xiàn),是從詩句“馬尾胡琴隨漢車”和繪畫《番王按樂圖》開始的,這已經是中國的宋代,差不多已是十一世紀,相距阿拉伯弓的產生,已過去了兩個世紀,在漫長的歲月中中西的頻繁交往,阿拉伯人將馬尾弓傳入我國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遺憾的是,上述文獻中并沒有圖像可以證明其觀點,還是令人感到有一些困惑的。我們從埃及音樂史家薩米·哈菲茲的《阿拉伯音樂史》研究中,看見阿拉伯有一種弓弦樂器。薩米·哈菲茲告訴我們:“西沙克——西沙勒這兩個名字都是指一種樣子近于古代小提琴的樂器。西沙克是突厥語,西沙勒是波斯語。阿拉伯人在阿巴斯王朝時期把該樂器引入阿拉伯國家,并沿用了外國名稱。該樂器首次出現(xiàn)于阿拉伯歷史資料中是在公元903年,即阿巴斯王朝著名歷史學家伊本·法吉西的著作中。樂器研究家伊本·埃伊比敘述西沙克的構造如下:
1.有一個橢圓的音箱,大都由核桃木制成。
2.有一個木制器柄,形狀略長。
3.器面上蒙一層羊皮,只露音孔。
4.有一根較短的弓,外表纏一層馬尾鬃。
5.下端有一塊鐵片,以便在演奏中琴弦放在地面上時墊用,起保護樂器的作用?!盵17]
阿拉伯裝飾畫中弦鳴樂器演奏圖,公元13世紀
這是我們已知的有關弓弦樂器最早而且詳細的描繪。其中“器面上蒙一層羊皮,只露音孔。有一根較短的弓,外表纏一層馬尾鬃”的描述,與我們目前所見圖瓦人的葉克勒樂器是相似的,只是葉克勒琴體沒有音孔的形制。該樂器首次出現(xiàn)于阿拉伯歷史資料中是在公元903年,與我國宋代記載的馬尾胡琴的時間基本相吻合。當然,其歷史還應該比此時間更早些。
我們從德國萊比錫音樂出版社1966年初版,1976年第2版的《圖片音樂史·伊斯蘭》第三卷第二冊中可以看到最早的弓弦樂器的描繪是在公元十世紀。[18]與阿拉伯歷史資料的記載也是相同的。
我們在安德魯西亞的壁畫中發(fā)現(xiàn)一種叫拉巴卜(Rabab)的弓弦樂器,兩根弦,用弧線的弓拉奏,是公元十三世紀的樂器。
我們在克什米爾發(fā)現(xiàn)一種突厥名稱的樂器叫“薩茲”,但它不像土耳其那樣是彈撥樂器,而是弓弦樂器。樂器共鳴體呈圓形,指板不像巴基斯坦那樣長,張有兩到三根主奏弦。[19]
這種將琴體用皮蒙面的特點與葉克勒樂器相似。我們知道,圖瓦語與蒙古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的兩種不同語族,圖瓦語則屬于突厥語言范圍??耸裁谞柾回拭Q的樂器叫“薩茲”,其中共鳴體呈圓形與圖瓦人的梨形有區(qū)別,但是兩根弦,用弧線的弓拉奏的特點則完全是一樣的??耸裁谞柕墓覙菲髋c阿拉伯文獻中記載的也完全相同,足以說明,使用馬尾來拉奏的樂器發(fā)源于古代突厥和阿拉伯時期。因為西沙克是突厥語,阿拉伯人認為其弓弦樂器與突厥人有關。
如果施勒沁伽(K.Schlesinger)女士所記載的準確,那么,阿拉伯人是公元七世紀從波斯人那里學到的知識。薩米·哈菲茲告訴我們:“西沙克——西沙勒這兩個名字中西沙克是突厥語,西沙勒是波斯語。阿拉伯人在阿巴斯王朝把該樂器引入阿拉伯國家,并沿用了外國名稱。”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是有出入的。薩米·哈菲茲告訴我們“該樂器首次出現(xiàn)于阿拉伯歷史資料中是在公元903年?!边@與上述的公元七世紀明顯是有區(qū)別的。
目前我們還找不到有關突厥人使用弓弦樂器記載的確切年代,所以,我們只能根據(jù)目前的資料說,弓弦樂器的發(fā)源地是在阿拉伯世界。宋朝與阿拉伯有過頻繁的交往,對經濟和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公元十世紀以后,中國出現(xiàn)宋、遼兩個對峙的政權。這兩個朝代都同阿拉伯國家有往來,遼朝主要是通過陸路交通,宋朝則主要通過海上交通。
據(jù)中國史書記載,在遼天贊三年(公元924年),阿拉伯就派遣使節(jié)到遼朝。遼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遼帝還應阿拉伯國王的聯(lián)姻請求,將一位王室的公主嫁給阿拉伯國王的王子。這個阿拉伯國家只可能指的是皈依伊斯蘭的一個中亞國家。宋朝則在乾德四年(公元966年)通過去西域游歷的和尚行勤等,向阿拉伯國王修書問好。從開寶元年(公元988年)起,阿拉伯就不斷派遣使節(jié)來宋朝。據(jù)現(xiàn)存史料統(tǒng)計,由遼天贊三年(公元924年)到宋開禧年間(約至公元1207年)約二百八十四年中,來往使節(jié)見于記載的約四十三次,大約平均六年多一次。阿拉伯人頻繁來到中國,他們將其某個弓弦樂器傳入中國是很有可能的。
克什米爾的薩茲演奏
黠戛斯人自公元840年之后也來到中亞一帶,他們應該最早接受了來自阿拉伯的弓弦樂器。同時,與黠戛斯人長期共居的圖瓦人自然受到影響。他們在黠戛斯人的克亞克樂器基礎上發(fā)展了自己的樂器,起名為葉克勒。
所以我們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說的馬尾胡琴大概就是我們現(xiàn)在仍然可以見到的葉克勒琴了。圖瓦人保留了馬尾胡琴的原生態(tài)形式,是研究中國音樂史中弓弦樂器的活化石。
我們在俄羅斯聯(lián)邦圖瓦共和國發(fā)現(xiàn),他們使用的葉克勒與中國新疆圖瓦人的樂器完全相似,所不同的是共鳴體要小許多,但都用皮蒙面。其中,既有老人的演奏,也有婦女們的演奏,更有許多男士在舞臺上的演奏。值得注意的是,圖瓦共和國把這種弓弦樂器叫Igil(伊蓋爾),這是俄羅斯語言的稱謂。因為圖瓦共和國人與俄羅斯人長期雜居,受到俄羅斯文化的影響比較深。所以,對這種樂器使用了俄語的名稱,這與中國新疆的圖瓦語“葉克勒”(回鶻語Kel,克勒)已經有了一些區(qū)別,當然樂器的形態(tài)上也有了一些變化,但是總體而言,還是屬于同一類的樂器,與蒙古人使用的馬頭琴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區(qū)別。這進一步說明,同是圖瓦人,由于長期與不同民族的雜居,其文化的內涵也就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這正是絲綢之路上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果。
注釋:
①②(清)傅恒等《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40),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③2014年我們對阿勒泰的圖瓦人樂器葉克勒做了詳細的調查,見拙作《圖瓦人的弓弦樂器——葉克勒》。
④柯沁夫《忽兀爾源流梳正》,載《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5年9月第2卷第3期。其文如下:“關于蒙古人為何將馬尾胡琴的回鶻語Kel(克勒,馬尾絲之意)稱為“伊奇里”以及蒙元時期馬尾胡琴的稱謂究竟是“忽兀爾”還是“伊奇里”,蒙古族音樂學界有不同解釋和論說。以筆者之見,“伊奇里”、“奇奇里”、“黑利”,均是回鶻語馬尾絲kel(克勒)的音譯變異。蒙古語標準音中,往往將k音弱化為h或g,所以,蒙古人的口語自然將kel(克勒)稱為hil或gil(漢語均音譯為“黑利”)。古蒙古語中又有在以七個元音開頭的詞前冠以h系輔音的現(xiàn)象,所以“黑利”在回鶻蒙文中寫作hi-hili或higili,而發(fā)音時往往省去h音,實際發(fā)音為yihili或yigili,漢語則又音譯為“伊奇里”或“奇奇里”的變異稱謂。
⑤蘇北?!缎陆柼┥絽^(qū)土瓦族的來源和現(xiàn)狀》,載《新疆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從公元七至九世紀間圖瓦人除受柯爾克孜人統(tǒng)治外,曾受突厥汗國及回鶻汗國的統(tǒng)治,十一至十二世紀時又受到契丹貴族的統(tǒng)治,從而突厥、回鶻、契丹幾族的語言和文化都對圖瓦人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公元840年黠戛斯攻破回鶻汗國后,把不少回鶻族遷到了唐努烏梁海及薩彥嶺以北地區(qū)居住,這就更加速了圖瓦與回鶻族的融合”。
⑥(清)允錄《皇朝禮器圖式》,廣陵書社,2004年版第410頁。
⑦(宋)陳旸《樂書》載(清)永路、紀購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⑧賀繼宏《圖瓦人考》,載《新疆地方志》,2001年第4期:“從以上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代圖瓦人與柯爾克孜人的關系,即從唐代直至明清,圖瓦人的居地為葉尼塞河流域,是隸屬于柯爾克孜人的屬部。巴爾托力德的《突厥蒙古民族史》中談到吉爾吉斯習俗時,有不少引用的是圖瓦人的資料。這不僅證明古代柯爾克孜人與圖瓦人共同雜居,生活習俗十分相近,更說明古代柯爾克孜人與圖瓦人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其中一些習俗,在今日柯爾克孜與圖瓦人中依然保留著”。
⑨徐曉霞《圓筒類拉弦樂器馬尾弓》,載《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09年第3期
⑩馬韻斐《中國拉奏弦鳴樂器史源新探》,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版。
[11]宋鐮《元史》,金新電子出版公司,2003年版。
[12](宋)沈括《夢溪筆談》,影印元大德九年(1305年)陳仁子東山書院刻本,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
[13][15](日)林謙三著《東亞樂器考》,音樂出版社,1962年版第295——307頁。
[14](德)漢斯·??寺染幹秷D片音樂史·印度卷》,德國:萊比錫音樂出版社,1966年版。
[16][17](埃及)薩米·哈菲茲《阿拉伯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版第49——50頁。
[18]德國萊比錫音樂出版社1966年初版,1976年第2版的《圖片音樂史·伊斯蘭》第三卷第二冊中可以看到最早的弓弦樂器的描繪是在公元十世紀。
[19]周菁葆著《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本文圖片由周菁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