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禮
“二元結構”是發(fā)展科學中結構主義學派用以分析和研究發(fā)展中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問題的理論和方法。本文所說的二元結構,指的是在科學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存狀況。教師如何建構課堂上的“二元”,關乎課堂教學的成效。課堂上,教師主導布局,學生主體參與探究學習,師生和諧相處。
解釋名詞,疏通障礙
學生對科學名詞的認識和理解,往往會導致探究數(shù)據(jù)的失真和觀察現(xiàn)象的混淆。比如,教科版四年級上冊《運動起來會怎么樣》一課,筆者在課堂上不止一次的發(fā)現(xiàn),學生能將平靜狀態(tài)下的呼吸測到50至60次/分鐘。如何避免,呼吸一詞出現(xiàn)?如何計算?就是關鍵。只有把呼吸弄明白了,學生在測量實踐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才有效。剛剛跑完100米,我們的身體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呼吸是什么意思?加快了是什么意思?怎樣計算一次呼吸?讓學生示范,其余的模仿。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兒童心理是在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如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我們的小纜車》?!爸亓Α备拍畹奶岢?,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播放視頻,觀看運動的車輛,提問看到了哪些車輛?是什么力量驅動這些車子?再演示“重力小車”,這個小車是什么力量驅動的?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對重力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學生對“重力”的存在、作用和作用的效果,興趣就會濃厚。也為接下來探究“重力小車”的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變通掌控,謀劃全局
談話、提問、情境等都是我們“謀劃”的手段。一切的手段,都是為了“引導”學生的有效學習。我們不能為“手段”而“手段”。比如,講解教科版四年級上冊《加快溶解》教學情境:教師出示一杯礦泉水,讓學生代表喝一口,問:什么味道。學生回答:沒有味道(白開水的味道)。教師當著學生的面,加入糖塊,再讓學生喝一口,問:什么味道?學生答:還是白開水的味道。教師反問:為什么加了糖還不甜?得出答案:糖還沒有溶解。
講到這里,教師通常有如下幾種問題:①什么叫溶解?②怎么才能快點喝到甜甜的糖水?③杯子里的糖塊怎樣才算溶解?如果選擇第①種,講溶解概念對后面的探究觀察沒有直接作用;選第②種,直接接觸問題,但情境創(chuàng)設的作用沒有發(fā)揮;選第③種,為學生判斷是否溶解示范了標準。學生比較溶解快慢就有了標準。接下來的探究障礙就被清除了,課堂教學就會順暢。
例如,五年級下冊《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這篇課文最大難點是說明“同種材料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其大小、輕重沒有關系”。在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是當物體的大小改變的同時,輕重也同時在改變。很難跟學生說得清楚。學生的研究也會莫名其妙。推薦的方法是,變通教材,整篇謀劃。先解決“沉浮”,再猜想一些物體在水中的沉?。空f一說理由。再延伸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跟什么有關?然后自己選擇材料,驗證猜想(鐵塊和曲別針輕重、橡皮泥的大小,木塊的大?。T谶@樣的基礎上,討論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使學生易接受和理解。
主體參與,體現(xiàn)效率
小組文化建設是基礎 探究是科學課堂的常態(tài)。合作探究的效度取決于小組的合作力。小組的搭建:優(yōu)等、中等、學困生比例(1:2:1),男女生搭配小組學習中,組內必須要有女生來制衡男生動手的霸占權;小組的目標:每個學習小組都需要設立自己的目標;小組的分工:有組長,并可以輪值,每個實驗都需要具體的分工。小組的合作力需要培養(yǎng)。這項工作做好了,科學課堂就會變得安靜,學習秩序也會有條不紊。
導學設計是階梯 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梳理和整合,匯編成學材。在科學課堂上的具體表現(xiàn)是觀察與實驗設計。通常我們是用實驗觀察記錄表來體現(xiàn)。在觀察設計中,需要明確觀察對象(提前準備好);提供觀察工具(學會使用方法);掌握觀察方法步驟。記錄觀察結果。展示交流與評價。在控制變量的實驗觀察中,需要明確研究的問題,知道實驗中不變的條件和需要改變的條件。收集到的證據(jù)與得出的結論。
不變的條件要簡潔。比如,《加快溶解》需要實驗觀察攪拌與溶解快慢的關系。你的不變條件可以是:一樣的糖塊、一樣的水。在導學案里,你設定的越多,越容易攪亂學生的思維。
關注全體是保障 在探究中,當教師把操作指令下達后,學生就會進入到動手狀態(tài)。教師也要加入到學生的學習小組里,進行觀察和指導?!奥耦^苦干”,視野局限了,不能關注到全體學生。比如,觀課中有這樣一次發(fā)現(xiàn)?!度芙獾目炻芬徽n,在設計實驗階段,有的小組就沒有參與。組內有同學一直在舉手,有話要說,但老師沒有關注到。老師要求用紅砂糖做實驗,這個小組就把果糖放在了燒杯里。結果,這個小組就沒有完成實驗,老師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探究就沒有效率。怎么解決呢?老師巡視到每一個小組,指導了一個問題后,還需要看一看全班的情況。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保障探究學習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毙滦蛶熒P系的核心是和諧,具體體現(xiàn)在:理解和尊重、寬容和愛護、真誠與信任、賞識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