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聲音
為“暴走團”限行,青島又上了“頭條”
【輿情回放】 這幾天,青島交警給“暴走團”讓路的新聞,引發(fā)了公眾廣泛關注。日前,隨著斷頭路的打通,相關道路機動車限行措施已取消,警方亦增設人行道隔離措施,實現(xiàn)“人車分離”。
【網絡輿情】
中國青年報:交警部門的行政決定是不是合宜,不僅要事先調研,也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合法性審查,更應該接受社會和輿論的監(jiān)督。惟其經過充分討論與辯駁,才有可能實現(xiàn)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中國經濟網:因為有“暴走團”活動,就讓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讓出自己的路權,這在對“暴走團”進行人文關懷的同時,是否已經損害了本應正常行駛的機動車輛的利益?為保障“暴走團”的安全而對車輛進行限行的舉措并非萬全之策。
【決策點睛】在雙方權利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公共治理不是通過打壓一方的權利來“縱容”另一方,而是在法治框架內找到“最大公約數(shù)”。其實,只要利用閑置地段或建筑,合理擴建健身場館、休閑健身廣場,雖然要多些投入,但比直接封路復雜、耗錢更有效。而這也正是考驗地方政府的決心與真正的城市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