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成
萬象為賓客 惟道是從之
——我的書房惟道是從堂
文/劉成
自有文字以來,典籍浩繁,便有藏書所在。仙家有瑯?gòu)指5?,官家有金匱蘭臺,私家有縹緗之室。千百年來,或天災(zāi),或人禍,皆化為云煙。唯有書香一脈不絕,延續(xù)至今。
今曰書房,或名之齋,或銘之樓,或謂之堂,然一花三葉,枝蔓衍生,各成面目。統(tǒng)稱為文人書房,然又有藏書家、文玩家、畫家、書家之區(qū)別。
藏書家之書房,汗牛充棟,集古今之冊,匯八方之書,分門別類,或入柜,或收箱,或塞床下,或積棚間。堆放處,巍巍似山,層層如云,片片如花,隨手之處,朱墨燦然,喻之書櫥、書篦已不能達(dá)意,謂之書癡乃仿佛形貌爾。
文玩家之書房,古器黝然,或罩之以玻璃,或墊之以精木,博古架上,皆心愛之藏,嘔心瀝血,積年所集,蔚為大觀。晨陽初灑,聽一曲古琴,賞玩者再,日上三竿,興猶未減。夕陽西下,泡一壺新茶,邀友二三,月明中霄,盡歡方散。
畫家之書房,多丹青之繪。一桌兀然,氈鋪其上,或橫幅巨制,或條幅花箋,揮毫其上,點染紅紫,蒼潤處若青云出岫,枯澀處若亂藤絕壁,疏朗處若花果菜蔬,清新處若美女嬋娟。然室內(nèi)必不多設(shè)幾架,一不留俗客以擾心,二不增雜物以移神,可謂心無旁騖,藝精于技。樂時閱古賢畫冊,心摹手追;累時張于素壁, 神馳恍惚,可謂形簡而神豐,心槁而趣生!
書家之書房,迥然不同而超乎于上。何哉?書家須是藏書家,讀古典之文,頌清雅之詩,歌婉麗之曲,閱小說以明世事滄桑,然后覺胸中郁郁然。書家須是文玩家,格物致知,明器物之傳承,了然其年代,及見伯英之漢骨、逸少之晉風(fēng)、魯公之渾厚、松雪之翩躚、華亭之淡然、覺斯之澎湃,乃悟其之由來,然后覺腕下有神。書家須是畫家,非它,實是書畫同源。畫家多寫生于江河山川,歸來胸中蘊藉,一發(fā)而不可收,遂成養(yǎng)生之云煙。書家亦周游四海,登高山之巔,觀滄浪之波,行走于古道,徜徉于水間。而后歸來,徹夜不寐,歌所見之景,慨然賦詩,胸中錦繡,腹內(nèi)華章,而借之于毫端,揮灑性情,我即前人,前人即我,恍若蝴蝶是我,我是蝴蝶。
人生至此,無酒亦可消愁,孤獨中如得摯友,喧鬧中復(fù)歸寂然。浮生若夢,藏書之癡、文玩之蠹、畫家之勞,皆成身累,唯書家能得自然之理,逍遙游于世間,豈不快哉!
余之書房自謂書家之齋,銘曰“惟道是從堂”。
劉成 草書 章草 六尺橫批 臨敦煌木簡
《道德經(jīng)》云:“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為何物?老子繼云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p>
千百年來,關(guān)乎老子之解,后人著述頗多。然我何解,敢取之以銘吾齋!
余以為道為本,為法,為友。何哉?
道為本??鬃印墩撜Z·學(xué)而》謂: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季氏》亦有云:“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dá)其道?!钡罏闉槿酥荆罏闉樗囍?。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藝?!暗馈蹦顺晒χT徑,“道”乃確立方向之指南,書藝之道亦要合乎自身、合乎法理、合乎科學(xué)本真,方可謂“天成”之道。此道吾必傾心而求之、全力以從之。斯之道者一。
道謂法。古來書家眾,唐宋以來猶多,而余唯喜商、周、秦、漢、六朝之書,非摒棄顏柳,亦非譏嗤蘇黃,因源流有自,皆出高古。甲骨瘦硬似人之骨干,籀文留金似人之魂魄,秦篆漢隸似人之質(zhì)樸,六朝楷則似人之顧盼。積年以來,拓本稍集,書房展卷,莫不為之神飛逸動,白日獨坐,看布白錯落,領(lǐng)悟其精彩,靜夜有感,觀波折之流動,求筆法之由來?;蚧虿幻拢R池以盡興,不覺東方之既白。浸淫日久,恍惚其中,覺萬象生華,皆天地之無盡藏。斯之道者二。
道為友。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余之書房,有先賢之著作,常讀之,覺其千載下須眉栩栩生,其言真,不媚我,不欺我,可謂直。又藏今人之書,或考遺跡,或參迷惑,鏤分細(xì)縷,解疑答惑,漸開迷誤,可謂之諒。又常有賢人大德來訪,書房對坐,清茶一杯,縱談古今,議論書藝,余常出藏品共賞,或題跋以訴源流,或考證以增見識,或莞爾一笑,或嘖嘖稱奇,云煙過眼,可謂多聞。書房之得,余教益良多。斯之道者三。
孔子云:“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备环怯嗨?,余得斯道,而又能從吾所好,真余之幸也。乃悟人生萬象,道家之虛非虛,儒家之實非實,虛實之間,人為賓客,賓客為我,皆得之于自然,亦歸于自然。
有斯得,故銘余書房“惟道是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