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恒古麗?克德爾漢
摘要:哈薩克族是由古代居住在我國西部的許多部落和部族,在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步融合而形成的。宗教文化是哈薩克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哈薩克族今天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但在歷史上信仰過薩滿教、祆教、佛教、景教。這些不同的宗教文化對哈薩克族的文化方面產(chǎn)生了重要的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同時,隨著哈薩克族宗教信仰的變化,也因各信仰在哈薩克人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有些習俗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一、 哈薩克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薩滿教
薩滿教是以萬物有靈論的信念為其思想基礎,它既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系比較成型的原始宗教。
①原始信仰是指原始社會人們對某種宗教、神袛、思想的信奉。哈薩克族曾經(jīng)有過自然崇拜:認為自然屆里的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均受著神的支配。哈薩克族把神分為兩大類,善神和惡神,善神給人們帶來好運和幸福,惡神給人們帶去惡運帶去災難。古代牧民對許多自然現(xiàn)象,比如雷雨閃電、日月星辰的運轉(zhuǎn)等都是無法解釋的,總認為有神靈在主宰著人們的活動,于是產(chǎn)生了對這些自然現(xiàn)象的崇拜。哈薩克人把星辰看成是人類的代表看作是生命的載體,每個人都有一顆相應的星辰作為代表。哈薩克人也崇拜森林、山川、水、火甚至草木,認為這些東西都是有生命有神靈的,不能隨意踐踏。因此他們對自己居住的山脈或牧區(qū)都給予尊貴的名稱。當哈薩克人在轉(zhuǎn)場之際,一路隨行產(chǎn)生的廢物都會收在固定的地方,老人們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和孫輩們,不要在草地上亂扔紙皮垃圾等任何不凈的東西。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原始社會里,一般是首先有了鬼魂崇拜,然后才有了對祖先的崇拜。古烏孫、康居人同所有原始人群一樣,信仰人的靈魂不死,認為死者的靈魂可以單獨的存在,同活人一樣生活,所以必須把尸體處理妥當,使它感覺安適。祖先崇拜是鬼魂崇拜的發(fā)展。它除了鬼神觀念以外,還有血統(tǒng)因緣的觀念。烏孫、康居人相信他們祖先的鬼魂會保護子孫,會在冥冥之中照顧親人、賜福親人,因此他們虔誠地崇拜祖先,企求祖先的保佑和賜福。哈薩克人認為人雖已死但靈魂不會死。哈薩克人尤其崇拜部落的英雄、圣賢的亡靈。
在外來宗教傳入以前,新疆的古代哈薩克居民信仰本地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薩滿教,薩滿教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外來宗教的傳入和壓制也沒能使它消失。哈薩克人現(xiàn)在已全部伊斯蘭化,但與定居的農(nóng)業(yè)民族相比其游移不定的居住方式導致了哈薩克族的伊斯蘭教的獨特形式和特點,薩滿教的成份依然存在于哈薩克族的信仰中,即伊斯蘭教與薩滿文化相融合,這種融合是互惠互利的并與伊斯蘭教共生共存。薩滿教的形成具有明顯的氏族部落特點。
二、與原始宗教信仰有關(guān)的習俗
哈薩克人有喜歡像太陽發(fā)誓和對新月祈禱的習俗,這是對日月星辰的膜拜。哈薩克人在平日生活中對顏色和方向也有講究,比如家中來客人宰羊時,主人會宰白羊,禁忌宰黑羊,白色的羊象征著吉祥。并且客人應坐在左邊,左邊象征著上座。哈薩克人對火的崇拜也是自然崇拜的一個重要方面,哈薩克人常年在草原生活,火是他們燒食、取暖的重要途徑。巴克斯在給病人看病時,常常會用到火,比如將鐵杵在火里烤的通透,然后讓患者坐在原地,巴克斯對著鐵杵吐水,讓吐出的水噴濺到患者身上,并且嘴里一直念著“驅(qū)邪,驅(qū)邪”這是指將患者身上的邪惡祛除,將不好的都祛除。在圖騰崇拜中哈薩克人還把白天鵝視為吉祥的鳥,是幸福和愛情的象征。鷹在哈薩克人的心目中象征勇敢、堅強,是古代哈薩克人的部落的圖騰。哈薩克人結(jié)婚時,男方要送給女方貓頭鷹的羽毛作為定情物。姑娘的帽子上都會有貓頭鷹的羽毛,是希望眼睛像貓頭鷹的眼睛一樣銳利,能夠分清是非。
哈薩克人認為動植物也是有神靈的。每年春天新長出的青草、樹木和樹葉都是生命的延續(xù),所以哈薩克人禁止隨意的拔草、折斷樹枝,隨意破壞樹木,否則就會遭到神靈的報復。在牧區(qū)時,哈薩克族的習俗中禁止放火燒草地,向河水撒尿,任意揪草,或向天上吐口水、詛咒等,都是非常惡毒的行為并會招來重罪。哈薩克人很喜歡松樹、云杉、樺樹,而爬山松則被認為是非常神奇的樹木,一般搬家時,或入住新房時,都會在屋里燒爬山松的枝葉,這樣可以凈化室內(nèi)的空氣,并認為可以驅(qū)趕一些不好的東西,給家里帶來好運。
祖先崇拜也是哈薩克傳統(tǒng)社會的重要特征,祖先崇拜的目的是祈求亡人能夠保佑活著的人并賜福。在古時哈薩克人在作戰(zhàn)或賽馬時,每個氏族部落都以自己祖先的名字或者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名字為口號,以求得先祖的保佑。再者,哈薩克人認為人去世后其靈魂不會死,脫離肉體但繼續(xù)活著,所以哈薩克人對死者的喪葬儀式非常重視。死者在喪葬當天,親戚朋友們會聚集到一起,死者的家屬會為來的人宰殺羊,煮好肉并做好手抓飯供來人食用,每一位到來的人都不能落下。至今在哈薩克的民間社會中,依然普遍存在著追溯祖先歷史的傳統(tǒng),哈薩克人教導孩子必須背誦出七代祖先的名字,如若背不出便是孤兒。
三、結(jié)語
如今,生產(chǎn)力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原始文化仍然是哈薩克族整個文化系統(tǒng)的文化原型,也是哈薩克族日常生活習俗中重要的一部分。哈薩克族在歷史上信仰過多種宗教,但哈薩克人將民間信仰兼容并蓄,將自己傳統(tǒng)的原始宗教與自己民族的社會生活有效兼容在一起,并且靈活變通,吸收文化優(yōu)勢,既顯示了哈薩克人的聰明智慧又把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發(fā)揚光大。
[注釋]
①劉義棠《維吾爾研究》437頁臺北正中書局印行 1986年.
[參考文獻]
[1]《哈薩克族文化史》蘇北海著新疆大學出版社 1996年8月.
[2]《哈薩克族民間信仰與社會研究資料匯編》賀靈努爾巴哈提.吐爾遜編民族出版社 2012年10月.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