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摘要:一篇散文的閱讀價值,除在其內容的豐富性與情感的真摯性上有所體現,對語言的運用程度也十分重要?;诖耍疚木土智逍⑽牡恼Z言風格進行簡要探究,主要對其散文的平實樸素、自然真摯、幽默風趣等語言風格進行了舉例介紹與分析,探究中國式的淺吟低唱。
關鍵詞:林清玄散文;語言風格;平民式口語
林清玄的散文中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佛學進行了有機結合,讀者能從中讀到佛思禪理與哲學內涵。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佛學對林清玄的散文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影響,在他的散文當中,不會刻意運用華麗的修辭,而是更多的運用平民式的口語來展現文章的內容與內涵,最終形成獨特的美學風格,進而不斷進行具有林清玄特色的中國式淺吟低唱。
一、平實樸素的語言風格
林清玄散文的語言風格,可直接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準確概括,這種語言風格,使他的文章讀起來有親切感。有時候,他在散文中還會直接運用方言來提升語言的韻味。《有生命力的所在》的開篇,就直接采用了平民式的口語:“……我?guī)笥训街倚|路去逛地攤?!瓘难蛹珠_始一直排到復興南路,全部都是鋪在地上的地攤。”這種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使散文的主體更加直接的展現在讀者眼前,增加了文章的生活氣息與真實性,這是由林清玄自身純樸的人性觀決定的,他讓藝術境界與人生境界在他的散文中返璞歸真。
在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散文的發(fā)展歷程中發(fā)生了兩件大事,其一是巴金《隨想錄》的出版,其二是內地對楊朔散文進行了重新評價,這兩件事促使散文家的創(chuàng)作心靈向更自由的方向成長,也為個人話語權提供有力保障。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散文成為了知識分子心靈最為樸素與自由的表達方式。林清玄散文的語言,多采用自由的敘述,如對話、描寫、闡釋;創(chuàng)作中既能夠引經據典,也可邏輯推理,多種語言風格自由的融為一體。他的散文中,讀者還常常能夠發(fā)現其自身的幽默、親切、機智、柔情以及真誠等性格特點,讀林清玄的散文不僅是在審美,更是在審智;讀他的散文更是一種享受[1]。
在林清玄看來,散文既能夠像長江黃河一般激烈壯闊,也可像山澗溪流一般柔順清冽;既可率性奔放,也能隨物賦形。林清玄的思想與多數散文作家相比更加自由,這使他散文的語言風格更加自然,也將他推上了散文創(chuàng)作的更高境界。
二、自然真摯的語言風格
在現代生活中,日常言語或表達時,人們習慣于將自己置身在夸大的虛幻與刻板當中,缺乏可體驗的審美特點,這使真正的可審美特點逐漸成為一種小眾的存在。林清玄在散文創(chuàng)作過程中,習慣于發(fā)現并了解凡人與小事,所以他的文章極富人情味。例如,《籮筐》一文中他寫到:“如果說大地是一張攤開的稿紙,農民正是蘸著血淚在上面寫著偉大的詩篇;播種的時候是逗點,耕耘的時候是頓號,收成的籮筐正像在詩篇的最后圈上一個飽滿的句點?!弊x者在林清玄的散文中能夠體味到身邊的美。他以凡人的眼光、凡人的角度去書寫文章,佛教精神中普度眾生與慈悲仁愛的關懷心理主導了他作為作家的價值核心,因此,林清玄的散文更具精神魅力與藝術神韻。
林清玄散文的語言風格十分的自然真摯,多采用平民式的口語,這主要是因為他以平民關懷作為寫作應有的態(tài)度,以代入式的換位思考、平等地位思考的形式將自己與讀者看成“同一種人”,將自己的真實的生命體驗表現書寫成文章,與讀者共同暢談人生,將讀者的生命在不知不覺中點燃。這種真摯又懷抱柔情的態(tài)度,對讀者來說更具“啟迪式的東方韻味”,也更容易從他干凈、溫暖、流暢的語言中體味出真情。
林清玄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親切的交談者,而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文學作家,這樣一來,他的散文在內容與形式上多了一種原汁原味的藝術本色——通過真境界來傳遞真情感,因此他的語言從不是金剛怒目式的譴責與批判,更多的是菩薩低眉式的引導與寬容。
三、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林清玄散文的語言中也多含幽默,在幽默中,禪的表達更加的活潑,也多了幾分銳利。林清玄的散文中,能夠描繪出一個溫文爾雅又風趣幽默的人物形象,像蓮花,在不知不覺中將禪語的淡雅清香訴諸讀者,如《拈花菩提》當中:“最美的人和最美的花一樣,很少有人能看見,欣賞?!蓖奈恼嘛L格一樣,對于婚姻,林清玄不會用絢爛的愛將其全部籠罩,更不會用幽怨的愁將其全部否定,他對婚姻的見解在他的散文中也有所體現,文章的內容與語言風格更容易給人帶來啟示。在《鴛鴦香爐》中,他覺得“鴛鴦”來比喻夫妻是最恰當的,說“鴛”字的上面是“怨”;“鴦”字的上面是“央”,就像是婚姻中,既有恨有嘆,有許多抱怨與無可奈何;但更多的還是有求有報,相互需要、相互依賴。“夫妻的世界幾乎沒有無怨無尤的幸福無邊的例子,因此,在‘怨與‘央間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鴛鴦。”
又如在《煮雪》當中,林清玄寫到“傳說在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就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地烤來聽?!彼恼Z言不僅幽默,還多了一些清新,像一陣風,有感性更有厚度,使他的整篇文章的語言更加的含蓄有力。一般來說,幽默的語言需要一種活潑的環(huán)境或情境才能襯托出它想要表達的特點,而在林清玄的筆下卻不然,他在慢條斯理的敘述中也能盡顯風雅。將去年的月光溫到今年下酒,春天對著怒放的滿園杜鵑飲五加皮;夏天救災滿樹狂花下暢飲啤酒;秋天里,在夕陽映照之下用菊花與竹葉青共煮;冬季時就面對這籬笆間的各色花,溫一壺大曲[2]。林清玄這個風趣又浪漫的人,總能讓讀者迷失在他的散文語言中。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林清玄散文的語言風格極致的展現了中國式的淺吟低唱。通過相關分析,林清玄的語言風格使其散文同時具備了精神哲學與審美價值,他將生活中的美丑與善惡以凡人的視角延續(xù)在他的散文當中,既擴大了散文的文化意蘊,同時也將深刻的佛教文化良好的融合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最終形成具有林清玄特色的散文風格。因此,要不斷深入對林清玄語言風格的理解與探究,從而更好的推進我國散文文學的正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婧.禪宗思想對林清玄散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2]宋以芳.林清玄散文特色淺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11):38-39.endprint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