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君
摘要:本文賞析了小說《邊城》中的民風美、感情美以及文章中的意向所蘊含的美感,使讀者能夠從小說中得到美的享受,也能夠?qū)ψ髌穬?nèi)涵進行深入的理解。整部小說在敘述過程中,無不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淡淡的憂傷,在文章賞析過程中,讀者可品讀當時社會的變革以及人物命運的跌宕,同時感受湘西邊城居民五味雜陳的生活。
關(guān)鍵詞:文學;邊城;賞析
沈從文美麗傷感的戀鄉(xiāng)夢在《邊城》中做了充分的體現(xiàn),它是一幅風俗畫也是一首抒情詩。人性美、民風和自然美也體現(xiàn)在其中,文中對邊地上的人情和風景都做了具體的描繪,是很具有特色的一部抒情鄉(xiāng)土小說。對《邊城》中美的欣賞和分析,能夠使讀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從而達到對文學的享受。
一、展現(xiàn)世外桃源
沈從文的故鄉(xiāng)是苗族漢族聚集的湘西,所以他對于這片土地有著別樣的情感。不僅是熟悉更是熱愛。關(guān)于作者的理想世界和童年的回憶以及湘西的風俗畫都描繪在了小說《邊城》里面。小船收渡、太陽升起、夕陽西沉。這就是一幅美的畫作,類似于枯藤老樹昏鴉。既沉淀了滄桑也有凄婉的悲壯。作為小說當中的圖景,它的鑒賞價值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是永遠不會褪色的[1]。其中對小說中人物的描寫更是另外的一種悲涼和無奈。這幅美麗的畫作是精致和優(yōu)美的,湘西的自然風光和人情人性都蘊含在其中,神秘的楚文化也沉淀在其中?!叭松问健笔谴髱熒驈奈囊凇哆叧恰愤@部小說里體現(xiàn)的。所以在《邊城》里呈現(xiàn)了一個清新而又質(zhì)樸的新世界,一個接近于“世外桃源”的鄉(xiāng)村型社會,對淳樸的鄉(xiāng)風做了充分的體現(xiàn)。他在《邊城》中描繪的湘西是以下情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鎖門去河邊吊腳樓上欣賞龍舟比賽,參加抓鴨子的活動;中秋節(jié),青年男女在月夜下對歌,互傾愛意;正月十五,放煙火、舞龍,小鞭炮絡(luò)繹不絕,小城呈現(xiàn)出一派歡樂的景象。人們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人性質(zhì)樸而善良,沒有任何的劍拔弩張。
曾經(jīng)有句名言,生活中從來就不缺少美,而是我們?nèi)鄙侔l(fā)現(xiàn)美的眼睛。沈從文先生在《邊城》中是這樣描述的:“有一條清流的小溪,一座白色的小塔坐立在小溪的旁邊,還有一戶人家住在塔下。一個老人和一個女孩以及一只老黃狗。順著溪流下去,繞過群山,不久便匯入了茶峒邊城?!庇霉瓊浔茸飨鳎冶茸魃铰?,所以遠近存在一點點的差異。小溪約寬有二十丈左右,用大片的石頭鋪成了河床。水靜靜的一丈不能到底,但是清澈依舊,都可以看清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在農(nóng)村居住過的人都有相似的生活場景。在《邊城》中清澈見底的小溪,依山憑水的小城,街上美麗的吊腳樓,以及牽引的渡船和“風水”的白塔,鳥雀的交遞鳴叫深邃逼人,這些都是具有地方性色彩的景和物,美麗的自然而生動,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如癡如醉。在《邊城》的第二章中,描寫了人們從容的應(yīng)對邊城的大洪水,也描寫了吊腳樓上守信自約的妓女,對湘西的“田園氣息”做了充分的體現(xiàn)。中國大陸西南的一隅,是云貴高原和武陵山的封閉區(qū)也是沈先生的文魂樂土。在人性善的基礎(chǔ)之上成就了沈從文的樂園構(gòu)想,在人們的關(guān)系和茶峒社會中都有投射。
二、悲劇的挽歌
小說《邊城》對淳樸的湘西風情都做了具體的描述,歌頌了自然的人性之美,同時也把作者心中的“理想家園”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當讀者在對小說的描寫拍手稱好時,也深切地感受到籠罩在全文的,非常濃厚的悲劇色彩。這就是《邊城》悲劇的挽歌。
劉洪濤老師曾說《邊城》里面具有悲劇的部分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在整個文章當中,那種或者凄婉,或者憂傷的心緒隨處可見,就如作者自己所說,他是把一些受到壓抑的夢寫在了紙上,雖然到處都充滿善,但最終卻醞釀出另人難以忘卻的悲。在書寫的過程中,沈老先生自身的情感得到了宣泄,為了保持優(yōu)美、善意的基調(diào),這個內(nèi)心富足的老人在故事的敘述中,無不滲透著平凡人對愛情的渴望,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其實這也是小說《邊城》的原始出發(fā)點。小說《邊城》中田園詩畫的和諧,在一切都符合自然的同時,也滲透了一些小說中的悲劇色彩。例如在文章中所刻畫的人物都是非常善良的,但是到最后,洪水到來時,老船夫死去,坍塌的白塔和自己沉溺的天保以及漂走的渡船,都預(yù)示著人生命運的樂土被毀滅了,所以說這部分并不是牧歌而是一首凄涼的挽歌[2]。也許,也正是因為《邊城》中所刻畫的人物的性格都太過善良,才使得最后悲戚的結(jié)果更添一份酸楚。所以《邊城》本身所蘊含的那種哀傷的基調(diào)是很明顯的。在小說的構(gòu)成中,人物是展現(xiàn)思想、抒發(fā)情感的重要部分,所以小說所傳遞的那種哀愁的思緒,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等方面也能窺探一二。
小說主題中透露的悲劇色彩,也可以從現(xiàn)實和命運的兩個層面進行解讀。特別是小說所講述的悲劇到底是事出有因,還是純粹只是各個人物之間微妙關(guān)系下的無心之失,從現(xiàn)實與命運這個角度進行分析,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解答。碾坊是被物化的,阻隔在翠翠愛情中的一個障礙,它在封建的婚姻里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現(xiàn)代文明侵染下這塊土地和湘西不再是苗文化的集中地時,它就是一種不可改變的誘惑。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哪一個時間線上,這種悲劇色彩都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當然,也有人說碾坊只是作者安排的情節(jié)沖突,也是青年男女人生中的偶然。除此以外,人心的隔膜也是小說悲劇情節(jié)一個重要的原因,而在具象的阻礙和人與人之間潛藏的隔閡的共同作用之下,悲劇的產(chǎn)生也就顯得理所應(yīng)當了。但是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也許很難出現(xiàn)這樣悲涼、凄婉的結(jié)局,小說本身就是作者在基于常理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天馬行空的想象,所以基于這樣的意義上來講,《邊城》小說中的悲劇又帶有一定的偶然性。解讀的角度不同,獲得的感受自然也就大相徑庭。
三、“音樂”和“河水”的研究
在小說《邊城》中另外兩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音樂”與“河水”,很多人都從這兩個意象著手進行研究,也產(chǎn)生了很多的作品。有兩種成份包含在《邊城》的創(chuàng)作中,即美術(shù)和“音樂”。沈從文先生是要在《邊城》中向讀者展現(xiàn)邊地的聲響和如畫的景色,小說里流注詩情,回環(huán)著“音樂”的旋律。也有沈從文老師認為這是很好的樂章[3]。雖然《邊城》只有很短的二十一節(jié),但是卻有著很豐富的韻味,這和小說里的“音樂”是分不開的。
張小芳老師也說在《邊城》小說中蘊含著很多的“音樂”元素,就算聽不到音樂的效果,但在《邊城》小說中故事中音樂的流動性還是依稀可見的。她總結(jié)層次的“音樂”有如下幾類:還原迎神歌、娘送女、挽歌和情歌。還梳理了作為引子“娘送女”的作用,故事的主題作用在第六部分做了召示,茶峒情歌代替了娘送女時的纏綿。小說中的節(jié)日交響曲,苗族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有三次端午節(jié)貫穿在小說的中間,因此就響起了三次狂歡節(jié)的音樂。雖然三次節(jié)日的狂歡看起來都很相似,但是,男主角在變化,音樂也是由遠至近,季節(jié)的氣候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此時,翠翠的感情也出現(xiàn)了變化,故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受狂歡節(jié)交響曲的影響。
四、結(jié)語
小說《邊城》在美麗哀婉的田園頌歌中,恰如其分的展現(xiàn)了人類的愛。同時也在作者美妙的筆觸下,讓讀者很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性和民風的美麗。使讀者在閱讀中,仿佛置身于一個健康、美好的思想境界,通過品讀文章,讀者從充滿魅力的文字當中,感受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在各類人物之間的交錯和沖突中,湘西文化所蘊含的獨特風韻也被每一位拜讀者所感知,所以說,《邊城》絕不僅僅是一次對于生命源頭的探索,更是對每個生命所蘊含的奧義進行更深層次的品讀,由此可見,《邊城》之所以能夠經(jīng)久流傳,不僅是其具有風格鮮明的筆觸,更是因為它充滿著對生命的探尋和生活的拷問。
參考文獻:
[1]孫麗丹.秀美的風光,淳樸的風情--沈從文小說《邊城》賞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6(6):101-101.
[2]桑丹丹.一曲唯美與凄涼的命運悲歌--沈從文《邊城》賞析[J].金田,2015(6):52-52.
[3]王華玲.小說《邊城》的文學賞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3):188-189.endprint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