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摘要:高中英語寫作是高中英語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該文試根據(jù)有效性教學理論,并結合多年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從遣詞、造句、謀篇等方面闡述了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策略
【分類號】G633.41
寫作能力是高中英語語言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大技能之一。因此,培養(yǎng)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而英語寫作目前仍是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分析學生英語寫作中常犯的錯誤,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以便提高英語寫作課的教學質量,促進英語寫作課堂的有效教學。
一、理論背景
有效教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娜教授寫的《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崔允娜教授提出有效教學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學關注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三是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如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四是“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五是“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可以理解為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為了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有效地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本課題將以“有效教學”理論為指導,學習其相關理論,在寫作教學中進行有效備課、有效指導、有效互動、有效管理和有效練習,從而形成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
二、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還有所欠缺,無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據(jù)調查劣現(xiàn),目前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都處于一個被強迫的狀態(tài), 缺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而真正喜歡英語寫作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這樣的一種被動學習狀態(tài),無法讓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使得教師的教學工作難以開展。
英語并不是學生的母語,而是作為第二語言存在的,以至于英語學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英語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一種語言,由于中西在思維和文化上具有一定的差異,使得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無法摒棄漢語的思維邏輯,以漢語的形式來寫英語作文,形成“漢語式英文”。在英語寫作前,學生未構思就已落筆,越寫越糊涂,從而導致學生寫出的英語文章思路不清晰,布局不到位,文章銜接不自然。
英語寫作的基礎就是詞匯,往往詞匯量積累的多少就能影響一篇英語文章是否出彩,是否能讓人眼前一亮。而目前的高學生對于詞匯的積累量太少,使得其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寫作能力跟不上表達能力。
教師對學生英語寫作的評改方式不適合當下的高中生。比起教師在每個學生的英語作文中圈出所有的錯誤,學生更為接受的是教師將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總結歸類,在英語課堂上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講解。
在當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常常采取的教學方法就是監(jiān)督學生背誦英語范文,而這種方法太過單一枯燥,對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成效也比較低。
三、相應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要想使學生寫作水平有所提高,就得從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著手。首先,針對學生的畏難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相信自己可以寫出成功的文章。其次,熱情地鼓勵。學生從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所以,在寫評語的時候,多肯定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使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講評時,不要只注重尖子生,而是面對全體學生。中等生尤其是作文較差的學生,他們更渴望被老師認可。對平時作文較差的學生,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寫得較好的,哪怕是一句話、一小段,都加以肯定、表揚。對較差的習作存在的問題,拿來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問題和原因,以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實踐證明,這樣做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很有用處。
(二)注重擴大學生的表達式詞匯量并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法的運用能力
由于高中生的表達式詞匯量小,而且其用法掌握的不好,因而嚴重地制約了寫作。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準確拼寫出考綱中要求的3500個詞匯是有難度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考綱中要求掌握的詞匯進行分級、分類過關。教師可以把單詞拼寫記憶與基礎寫作訓練結合起來,從而使單詞拼寫記憶真正服務于基礎寫作。
語法在英文寫作中很重要,沒有正確的語法結構,句子就表達不清楚,文章也就不成其文章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往往只注重理論條條框框的灌輸,習得的語法信息大部分是領會式語法,其結果是,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語法錯誤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說明,學生的語法概念在實際運用中不清楚。所以,有必要讓學生在閱讀時理清基本的句子結構,掌握基本的時態(tài),慢慢學會簡單地用英語表達。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積累,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把遇到的好的用詞、表達方式、句型等記下來,時常翻看,就可以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寫作時就能自然用上。
(三)加強寫作指導,關注寫作過程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在作文訓練中要訓練學生認真審題,探討題目。教師提供各種文體的范文,如記敘文、書信、日記、留言、通知、便條、賀卡、發(fā)言稿等,講明各種文體的要求,如格式、時態(tài)都要給予必要的提示和說明。當然,教師的范文不僅要在格式、內容要點、語法修辭與語言習慣上給學生樹立樣本,而且要考慮到英語的多種表達方法。訓練時要注意篇章結構,編寫提綱,作文的首段和結束語要緊扣主題。
(四)注重形成性評價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提出:“高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多元評價體系。評價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學習起促進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評價體系要有助于學生監(jiān)控、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要有助于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庇纱丝梢?,新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改革。實施形成性評價,教師需要既關注學生的寫作知識與寫作技能,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既關注學生英語寫作的結果,更關注他們的寫作過程。因此,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應定位為“以學為本”,注重過程,體現(xiàn)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的結合。
參考文獻:
[1]蔡慧萍,我國高校英語寫作教材的現(xiàn)狀調查分析與思考,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 (6)
[2]蔡慧萍,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 (9)
[3]韓金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教學法,外語界,200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