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劍銳 苗麗華 李玉爽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藥聯(lián)合耳尖放血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療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4月期間方便選擇北京市海淀區(qū)青龍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16例診斷為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的患者,給予龍膽瀉肝湯加減聯(lián)和耳尖放血治療,7 d為1療程,共2個療程,探究治療效果。結果 治愈8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7.5%。 結論 龍膽瀉肝湯加減聯(lián)合耳尖放血治療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療效顯著,操作簡便易行、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中藥;龍膽瀉肝湯;耳尖;放血;突發(fā)性耳聾
[中圖分類號] R27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7(c)-01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CM and bloodletting in ear apex in treatment of 16 cases with sudden deafness.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3 to April 2017 Select 1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inflammation sudden deafnes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April 2017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bloodletting in ear apex, and 1 treatment course was 7 days, 2 treatment courses in total,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studied. Results 8 cases were cured, 4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2 cases were effective,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odified longdan xiegan tang and bloodletting in ear apex in treatment of liver inflammation sudden deafness is obvious,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safe,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TCM; Longdan xiegan tang; Ear apex; Bloodletting; Sudden deafness
突發(fā)性耳聾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急性病證,指突然發(fā)生的、可在數分鐘、數小時或3 d以內,且至少在相連的2個頻率聽力下降20 dB以上,可伴耳鳴,耳堵塞感、眩暈、惡心、嘔吐,是突然發(fā)生并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耳聾。該病特點發(fā)病急,如不能及時診治,多可導致嚴重的聽力損失。我國突聾發(fā)病率近年有上升趨勢,但目前尚缺乏大樣本流行病學數據。2013年12月—2017年4月期間選取16例就診于北京市海淀區(qū)青龍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門診診斷為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該研究采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聯(lián)合耳尖放血治療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治療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明確診斷為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的16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2例;年齡34~60歲,病程2~5 d。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參照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濟南)[1]。①突然發(fā)生的、可在數分鐘、數小時或3 d以內;②非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可為輕、中或重度,甚至全聾,至少在相連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 dB以上,多為單側,偶有雙側同時或先后發(fā)生;③病因不明(未發(fā)現(xiàn)明確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④可伴耳鳴,耳堵塞感;⑤可伴眩暈、惡心、嘔吐,但不反復發(fā)作;⑥除第八顱神經外,無其他顱神經受損癥狀。
中醫(yī)診斷: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辨證分型:肝火上炎型,情志抑郁或惱怒之后,突發(fā)耳聾,伴口苦口干,便秘尿黃,面紅,目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療效標準:參照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1]。
療效評定:痊愈:受損頻率聽閾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 或達該次患病前水平;顯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 dB;無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改善不足15 dB。
1.3 納入標準
①診斷突發(fā)性耳聾,有明確病因,中醫(yī)辨證為肝火上炎型者;②可接受中藥及針刺放血者;③根據療程按時復診者。
1.4 排除標準
咽鼓管狹窄、中耳病變、梅尼埃病、聽神經瘤、慢性實質性耳部病變及顱腦損傷引起的耳聾患者;嚴重心、腦、肝、肺、腎、血液病疾患者;孕婦;耳廓皮膚感染、瘢痕者;不能接受中藥及放血療法者;應用其他方法治療本病者。
1.5 治療方法
龍膽瀉肝湯加減,方藥組成:龍膽6 g,黃芩10 g , 柴胡6 g,梔子10 g,葛根15 g, 川芎10 g,天麻15 g ,川牛膝15 g,當歸15 g,車前子15 g(單包),赤芍15 g,澤瀉15 g,丹參15 g,石菖蒲l5 g ,鉤藤15 g(后下),三七粉3 g(沖服),1劑/d,早、晚2次溫服,150 mL/次。7劑為1個療程。endprint
患者坐位,醫(yī)者站其一側,對耳廓從下向上搓揉,促使局部充血,然后對耳尖周圍皮膚進行常規(guī)消毒,耳廓向前對折的上部尖端處,醫(yī)者左手提捏耳尖部皮膚, 右手持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規(guī)格0.55×20 TW SB),對準耳尖穴及左右快速點刺6~7下,深度1 mm,對耳尖周圍皮膚實施搖揉推拉拽手法使其出血, 用酒精棉簽拭凈,一般出血30~50滴,最后用干棉球按壓止血。雙側耳尖取穴治療,1次/周為1個療程。中藥及耳尖放血均治療2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2 結果
治療結果:治愈8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7.5%。
3 討論
突發(fā)性耳聾的發(fā)病原因和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guī)律、睡眠障礙等可能是突聾的主要誘因[3-4]。多數學者認為內耳微循環(huán)病變、特異性病毒感染為主要的病因,根據病情的特點,臨床上多給予改善內耳微循環(huán)、糖皮質激素、降低血液黏稠度、神經營養(yǎng)類藥物、高壓氧等治療。
該病屬祖國醫(yī)學中“暴聾”范疇。《素問·臟氣法時論》:“肝病者……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鹅`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布脅肋……連目系……與督脈會于巔……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敝嗅t(yī)根據其病因病機將暴聾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主要有外感風熱、肝火上炎、氣滯血瘀、痰瘀互結等,虛證有肝腎陰虛、氣虛血瘀、氣血虧虛等,故臨床治療首先辨虛實,暴聾屬實,久聾屬虛。耳為腎之竅,為膽經所過,肝膽實火或肝經濕熱循經上擾可導致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或陰癢、陰腫、小便淋濁、婦女濕熱帶下等癥狀,故治療應從肝膽入手。龍膽瀉肝湯是“苦寒直折”的方劑,具有瀉肝膽實火、清肝經濕熱的功效。活血化瘀方藥可改善內耳及腦干的神經功能和供血狀況[5]。結合該病臨床癥狀治宜清肝瀉火、鎮(zhèn)肝熄風、活血化瘀。方中龍膽草功善瀉肝膽火;柴胡辛散苦泄疏肝;黃芩、梔子兩藥配伍瀉火解毒、清熱利濕之力增加,梔子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車前子、澤瀉均能利水瀉熱,澤瀉具有擴血管作用;葛根能通經活絡,擴張血管;川芎活血行氣,石菖蒲開竅豁痰,均具有改善血液流變性作用;丹參、川牛膝、當歸均有活血功效,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赤芍清熱涼血,具有抗凝血、抗腦缺血作用;天麻、鉤藤均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之功;三七活血止血,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腦缺血及增加血液流速的作用[6]。
刺絡放血法是我國中醫(yī)的一種傳統(tǒng)治療方法?!鹅`樞·官針》:“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鹅`樞·九針十二原》:“菀陳則除之”?!端貑枴ぱ獨庑沃酒罚骸胺仓尾”叵热テ溲??!夺樉拇蟪伞分赋觯骸吧w針砭所以通經脈,均氣血,蠲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刺絡放血可改善病變組織的微循環(huán),使病變組織細胞得到更充分的血液營養(yǎng)物質的補充,調動人體的免疫防御機能,激發(fā)機體的抗病防病能力[7]?!鹅`樞·口問》云: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鹅`樞·邪氣臟腑病形》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之氣上走于目睛,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笨梢姸庋ㄅc臟腑、經脈聯(lián)系緊密。有研究人員[8]提出耳尖放血療法具有消炎、鎮(zhèn)靜止痛、退熱、降壓、抗過敏、清腦明目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鹅`樞·壽夭剛柔》:“視其血絡,盡出其血”。《內經》中有“如豆”、“如珠”、“見血即止”。出血量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效果的好壞[9]。對于體質相對強者,可適當增加放血量,通常放血量在5~10滴,痛癥、實證、熱證可放20~30滴。耳尖放血同時皆可緩解患者耳鳴、耳悶等癥狀,改善內耳神經功能,并對突發(fā)性聾患者血液流變也有明顯改善。目前一些學者認為,血清NO 含量降低、內皮素含量升高導致耳蝸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是其最主要的病理機制[10]。耳尖放血療法可以通過影響血中一氧化氮(NO)的濃度,血管內皮細胞通過合成和釋放NO 來維持和調節(jié)血管的舒張[11]。
部分突發(fā)性耳聾的患者未進行任何治療,也可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恢復,但就疾病本身而言,得病初期聽力損壞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學習,發(fā)病后越早就醫(yī),其療效越好。該文研究中,經治療,治愈8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7.5%。數據表示,針對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采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聯(lián)合耳尖放血治療,效果較佳,可以穩(wěn)定病情,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預后,效果顯著。徐蕓華學者[12]曾經表示,中醫(yī)治療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判斷采用何種中藥混合治療,治療效果顯著,顯效例數為19例,治愈例數為9例,無效例數為3例,其結果與該文研究結果相似,因此,該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臨床證明,采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聯(lián)合耳尖放血治療肝火上炎型突發(fā)性耳聾,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操作簡便易行、安全,減少患者往來醫(yī)院的次數,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8):569.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03.
[3] 王俊義. 中西藥結合聯(lián)合針灸治療突發(fā)性耳聾66例的臨床研究[J]. 心理醫(yī)生, 2016, 22(15):74-75.
[4] 鄒婷,艾宙,奚玉鳳.針刺聯(lián)合耳尖放血辨證治療緊張性頭痛的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16,39(1):33-34.
[5] 仝照全.針灸及中藥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研究[J].臨床研究,2016,24(2).
[6] 江寧.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耳尖放血治療高血壓危象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 24(12):2281-2283.
[7] 洪秋陽,王世廣.針刺前四關為主結合耳尖放血治療原發(fā)性失眠32例[C]// 北京中醫(yī)藥學會2015年度學術年會.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學會,2016.
[8] 王瑜,吳紅英,于湛,等.耳尖放血聯(lián)合普拉洛芬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71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6,23(6):743-744.
[9] 王小丹.前列地爾配合早期高壓氧治療突發(fā)性耳聾[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4):314-316.
[10] 姜英.耳尖放血聯(lián)合桑芩合劑治療濕熱證痤瘡的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33):44-45.
[11] 陳麗如.耳尖放血治療耳帶狀皰疹型頭痛1例報告[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5,29(1):126-127.
[12] 徐蕓華.耳尖放血+中藥口服治療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療效評估[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8):110.
(收稿日期:2017-0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