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言木·尕一提
摘 要:在初中教育革新發(fā)展中,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直都是家長、教師以及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而對于各項轉化工作的具體落實來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想進一步提升學困生轉化的工作水平,就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做出更深層次的分析研究,進而探索出更新穎、科學的工作策略。
關鍵詞:個性化教與學;學困生;轉化
個性化教與學主要是指在班集體教育教學條件下,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特殊需求與興趣愛好等來繼續(xù)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以此來真正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將學生學習潛能、積極性全面挖掘調動起來,尤其是學困生轉化,應探究出更新穎、有效的策略方法。
一、制訂完善學習計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首先,在落實各項轉化工作前,應先對學習差異、困難的學生進行篩選,開展心理、試卷測試與分類,收集學業(yè)成績,結合考試成績來構建學困生檔案,通過各種座談交流來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做出深入了解,對其形成原因做出認真、全面的分析把握,并在此基礎上找到轉化的著手點,制訂出符合學困生的學習計劃。教師主要可以從學生學習基礎、認知水平,以及學習策略、動機與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實施個性化的教與學的干預,以此來幫助學困生實現綜合矯正,保障每個學困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應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學生在得到教師真摯的愛與關懷、尊重與理解時,心里往往都會產生一種滿足與欣慰,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能夠更加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教誨,且學生的思想情感也會在此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與升華。因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態(tài)度,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學困生的思想心理動向進行準確把握,真正了解、體會學困生的內心世界,不斷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真正認識、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理解與尊重,在此過程中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與正確引導,進而真正構建出彼此信任、尊重與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二、加大家校聯合力度,構建網絡平臺
為了對學困生的家庭學習、生活情況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師應不斷拓展與家長的溝通渠道,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聯系,而教師也能夠將學困生在校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以便于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排除各種心理顧慮,采用更適合的方式來引導、激勵學生。同時,加大家校聯合力度,也能夠讓家長體會到教師對孩子的關懷,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公平,并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增強學困生的學習信心與積極性,逐漸克服各種自卑心理,從而真正實現學困生的合理轉化,構建出更完善的網絡聯系。
三、加強導學案應用研究,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應提前進行導學案的編寫,同時進行學習目標與要求的預設,然后按照相關要求發(fā)給學生。在進行新課學習之前,應對學生是否落實了導學案設置的預習內容進行檢查,引導學生對學習目標、課題重難點進行準確把握。在授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共享預習中已達成的學習目標,或者是讓學生提出在預習中未完成的問題,給予及時引導,從而為課堂討論與點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使其能夠在小組交流探究中解決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將組長的帶領、輻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幫助學困生矯正開小差、打瞌睡等一系列行為,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討論中形成新的學習目標,也為后期展示奠定良好基礎。在交流展示中,教師應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將其中趕、幫、超等欲望與性質全面激發(fā)出來,真正實現以學帶教,大幅度提升學生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能夠將教師引導、解答疑惑的積極作用充分呈現出來,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局限,真正尊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每位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更好地轉化學困生。
四、重視學困生個別輔導,調整學習狀態(tài)
個別輔導的實施也是積極轉化學困生的科學手段。對于學困生來講,學習成績一直難以得到顯著提升,大多都是因為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與方法等方面的缺乏。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后多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對其對本節(jié)課、本單元的具體學習情況做全面了解,幫助學生重新梳理學習中的重難點內容,盡可能避免新知識斷層的出現。此外,對于作業(yè)練習也要盡可能多地進行面批面改,對于一些重要題型,更要進行著重輔導講解,直到學生熟練掌握,也以此來促進學困生不斷前進,獲得更大的學習動力與信心。
結語:綜上所述,在家庭、學習環(huán)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學生間在認知水平與學習效果等方面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再加上學習習慣、方法與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欠缺,導致學生學習差異越來越大,最終產生了一群學困生。學困生存在于不同地區(qū)、學校與班級中,嚴重制約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學困生轉化工作的落實,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陳享君.轉化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實踐與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6).
[2]孫文晶.促進初中學困生轉化的課堂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3).
編輯 常超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