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焱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無數(shù)的新概念層出不窮。昨天還在講“屌絲經(jīng)濟”,人人都相信“得屌絲者得天下”,現(xiàn)在就開始“消費升級”。消費升級成為當下的熱門詞匯,它被不斷神化,成為無數(shù)品牌的救命稻草;它也被妖魔化,不懂消費升級的人好像就會被整個時代淘汰。但其實,無論什么市場環(huán)境,無論什么概念,對品牌而言,亙古不變的核心是提升品牌影響力。在消費升級和一切都升級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多快好省地提升品牌影響力?我把這個問題拆分為三個,來一次三問“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從何而來?
我從三個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
1.中國宏觀經(jīng)濟變化
從2012年開始,中國經(jīng)濟增速開始放緩,GDP增長維持在7%上下。2015年,消費對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貢獻率達到60.9%。在拉動國民經(jīng)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已經(jīng)成為最大動力。在經(jīng)濟下行的大環(huán)境中,消費力卻不斷增長,這成為了消費升級的先決條件。
2.中國社會結構變化
要給如今的中國社會進行分級,最直接的方式還是以收入為標準,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收入決定了衣食住行,同時也決定了教育程度及消費理念等。過去幾十年時間,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令數(shù)億中國人不再為溫飽奔波。按照收入劃分,如今的中國社會,可劃分為低收入或準中產(chǎn)階級、新興中產(chǎn)階級、中產(chǎn)階級、上層中產(chǎn)階級與富裕階級。而真正的消費力,產(chǎn)生于上層中產(chǎn)及富人階級。首先,他們可支配收入多;再來,他們在人數(shù)上會越來越多,預計到2020年,上層中產(chǎn)至富裕家庭數(shù)量較2015年將增加30%,達到一億戶;最后,他們肯花錢,2015年富裕家庭月均消費是準中產(chǎn)家庭的10.5倍。所以這一部分人,是品牌應該竭盡所能拉攏的人。
3.消費結構變化
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到2015年第四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值已經(jīng)超過2萬元。解決溫飽對中國居民來說早已不是問題,中國的消費類型已經(jīng)從生存型消費變?yōu)榱讼硎芗鞍l(fā)展型消費,更多的花費投入到了醫(yī)療、旅游和教育上。
以上三方面的變化,為消費升級提供了土壤。消費升級在這片沃土中茁壯成長,直到長成現(xiàn)在的樣子。那它到底長啥樣?
到底什么是消費升級?
從理論上講,消費升級是消費結構升級、消費品質升級和消費邏輯升級的總和。
1.消費結構升級
如今的中國,與日?;A相關的快消品類銷售額增速已經(jīng)放緩,而非快消類(旅游/健康/教育等)銷售額卻在迅速增長。從滿足基本的溫飽,到現(xiàn)在有多余的收入進行享受式消費。
近年來中國的旅游業(yè)發(fā)展迅猛,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出境游人數(shù)已實現(xiàn)連續(xù)12年刷新歷史紀錄,中國出境游迎來“井噴”,出境游總人數(shù)從2006年的3452.36萬人次上升至2016年的1.22億人次,增加了2.5倍。在消費結構升級的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心甘情愿為自己的幸福感買單。
2.消費品質升級
舉幾個例子,以前的手機只為通訊,現(xiàn)在我們不僅要求手機的通話質量更好,還需要它成為我們生活的“萬金油”,從打車到點餐、從游戲到工作,恨不得生活的所有需求靠一個手機就能解決。以前吃個豆?jié){油條圖個飽,最多再要求個食品安全,現(xiàn)在我們要吃出格調與情懷,自行對比永和大王和桃園眷村;以前搞個家裝圖看著順眼和安全健康,現(xiàn)在一套智能系統(tǒng),整個房子都是你使喚。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方便面一直是中國消費者的“心頭好”,但凡熬夜打游戲、加班,或是坐火車出遠門,方便面都是必不可少的神器。然而近幾年,方便面市場卻出現(xiàn)了“斷崖式下跌”,中國方便面銷量已經(jīng)連續(xù)5年出現(xiàn)負增長,2015年中國方便面的銷量更是大幅下滑12.6%。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消費者對食品飲料的需求正在改變,他們不再滿足于低層次需求,而是向營養(yǎng)、健康、新潮等高層次需求進階。
3.消費邏輯的升級
早在消費者還很“單純”的時候,決定購買的因素大抵只有“好用不好用”和“便宜不便宜”,現(xiàn)在消費者的邏輯也升級了,“買不買”也變得不再簡單。品牌或產(chǎn)品所能提供的參與感、儀式感、社交價值、圈層影響力及個性化定制等因素,繁瑣而復雜地決定著購買行為。
三個方面的升級相互疊加,最終成為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消費升級。感性地認識一下消費升級,那就是——品質升級+品味升級+體驗升級。從“大體實用”到“細節(jié)追求”;從“跟隨流行”到“展現(xiàn)個性”;從“產(chǎn)品體驗”到“品牌體驗”,消費者對品牌與產(chǎn)品從品質、品味和體驗三個方面,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如此看來,消費者更有錢了,也更愿意花錢了,要求更嚴苛了,關于消費的一切都在升級。那品牌是不是也應該改變?答案是:不。就像前文提到的,環(huán)境在改變,但提升影響力這一目標是亙古不變的,那面對巨變,應該變的是什么?是提升影響力的手段,也就是品牌的營銷與傳播需要改變。強行安利或單打獨斗的營銷手段已然失效,更全面豐富的營銷方式才能捕獲受眾芳心。對于品牌而言,該如何從營銷傳播入手,提升影響力,并以此面對消費升級?
如何面對消費升級?
面對消費升級,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這個公式:CO-CO-SO。
1. CO-CO-SO是什么?
這三個音節(jié)念起來萌萌噠,但作用卻很大。C O-C O-SO其實就是Consumer+Content+Social。Consumer消費者,他們是消費升級的塑造者;Content內容,它的存在只為洗腦消費者;Social不是狹義的線上社交,而是廣義的傳播,它是從個體認同到群體認同的一個通道。三方互相影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2.Consumer:如何抓住你的消費者?
在茫茫人海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你的消費者。品牌需要做的是:1)定位:找到準確的消費人群,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2)聯(lián)結:堅定地與消費者站在一起,與他們建立情感聯(lián)系;3)互動:恰當?shù)皿w的互動,為消費者提供參與感及歸屬感。
3.Content:洗腦是目的,內容是核心
位于營銷的核心位置,如何將品牌的內容素材,巧妙地創(chuàng)作為能夠傳播的故事,是每一個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核心能力。打造內容需要做的是:1)分群:首先搞清楚,你的故事需要打動誰;2)梳理:品牌與產(chǎn)品的信息繁復雜亂,靜下心來逐一梳理;3)包裝:故事不等于信息,將信息含于精彩的啟承傳合之中。
4.Social: 個人到群體,讓所有人成為品牌代言人
Social不是簡單的線上營銷,而是全面立體的傳播。就算緊緊抓住了消費者,也通過內容牢牢黏住了受眾,但這些都僅僅是個體認同。而Social能夠由點及面,將個體認同變?yōu)槿后w認同,還能誘導受眾自主傳播,最終創(chuàng)造口碑,成為品牌代言人。
環(huán)境變化,生活方式變化,消費行為變化,傳播平臺變化……但對合適的人群創(chuàng)造合適的影響力,一直都是營銷的核心關鍵??膳碌牟皇遣欢M升級,而是不懂品牌到何處去和何人如何愉快地玩耍。想清楚上述討論的三個問題,你們就是消費升級的主導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