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琴
[摘 要]在語文備學時,我們要做好“三問”。一問語文姓什么,備學要遵循語文學科的屬性;二問學生想什么,備學要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三問編者編什么,備學要領(lǐng)會課文編排意圖。只有這樣,備學案才能更適合學生,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關(guān)鍵詞]語文 備學 三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7-040
語文教學都要先寫好備學案再實施教學。在語文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什么都想教給學生,而是要學會“三問”。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泉水》一課的備學,談一談如何體現(xiàn)“三問”策略,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問:語文姓什么——遵循語文的學科屬性
語文姓什么?它永遠只能姓“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備學時,只有遵循語文學科屬性來設(shè)計備學案,展開教學活動,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下面是本課的部分備學設(shè)計。
1.讀泉水故事
學習小組內(nèi)每人挑一句描寫泉水的句子讀一讀??纯凑l能更好地讀出泉水的快樂與無私。
2.講泉水故事
(1)聽課文朗讀錄音,說一說讀者是如何讀的。
(2)同桌相互說一說泉水在奔向大海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快樂的事情。同時,比一比,看看哪個同學說得更感人、更具體。(同桌相互做評委,進行評判)
(3)想泉水故事
同學們想一想:泉水在奔向大海的路程中,還會做哪些事情,還會幫助誰。
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讀、聽、想等一系列活動,圍繞課文用簡潔的問題進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訓練。
二問:學生想什么——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
在語文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被許多教師所認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沒有很好地貫徹這一新課標的精神。許多教師在備學時,不是考慮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學生會怎樣學習,而是考慮學生應該怎樣去學習,應該學會什么,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這樣的備學,學生在課堂上也許會不堪重負,也許會是信馬由韁,這些都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在備學時,還要想一想: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會想些什么。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來設(shè)計備學案,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備學時,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巴瑢W們,課文學到了這兒,你們還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嗎?”在課堂上,正是這一個問題,讓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腦海中想的到底是什么,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設(shè)。下面是師生交流的片斷:
生1:為什么說從石縫里流出來的清泉就像是人在彈琴?聲音真的有那樣的美妙嗎?
生2:我想問的是,我也經(jīng)常看到泉水,為什么這樣普通的泉水,在作者的筆下,就能夠如此美呢?
……
師:大家真會質(zhì)疑,那么我們就圍繞這幾個問題,小組內(nèi)任選一個來討論交流吧。
這樣,在課堂上將質(zhì)疑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學生才可以主動地提出他們心中的疑惑。這時候,我們再將釋疑的機會讓給學生。這樣的備學才最能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寫出的學案才是最合適、最有效的備學方案。
三問:編者編什么——領(lǐng)會課文編寫的意圖
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經(jīng)過編者精心挑選的。一篇課文為什么要編在這一冊教材中,為什么要編在這一單元中,為什么要對原文進行刪改等,都不是編者隨性而為的,而是編者有效落實新課標要求的平臺。在備學時,我們就要走進編者,研究編者編排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弄明白編者的編寫意圖,我們的備學案才更能體現(xiàn)新課標要求。
比如,這一篇課文編者之所以這樣編排,其目的是以一種歡快的描寫把文字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同時,編者還期望通過學習這一篇課文,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泉水多、清、甜、美等特點,發(fā)展他們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無私奉獻的精神。如果我們在備學時,只是想著帶學生認識泉水、感受泉水,這就與編者編排的目的相違背了。所以在備學時,我們還要安排一個學習活動:走進泉水,感受品質(zhì)。學生自由讀這一篇課文,思考:泉水為什么要奔向大海,在流向大海的過程中,它都做了哪些事?為什么要做這些事?這又反映了泉水的什么樣的品質(zhì)?
總之,在備學時,只有回答好上述的三問,我們的備學案才能更貼近學生,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