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侯 磊
一日貨聲
⊙ 文 / 侯 磊
侯 磊:一九八三年出生,北京人。青年作家、詩人、昆曲曲友。曾做過編輯、教師、記者等,著有長篇歷史小說《還陽》,筆記小說集《燕都怪談》,以及文史隨筆集若干。
只寫點我趕上的胡同貨聲吧。
北京老城區(qū)里施工的噪音從未停息,害得我養(yǎng)成把屋子關死的習慣。以前從不關窗子,能聽到天上的鴿哨聲、遠處大街上106路電車的報站聲,還有每天胡同里的吆喝聲。奶奶曾說:“要說過去街上那吆喝,還真跟唱歌似的?!薄耙郧肮臉窍沦u估衣,就那么叫著賣的。”那是我最初面臨的世界,最先面對的生活。
胡同里的叫賣聲每天都有,多是些小商品或上門修理類的服務。從早上起來,就會有各種不定時零散的叫賣隔空傳音。賣花兒的,賣小金魚兒的,這是吆喝的前奏。修理雨傘,修理鋼桶盆、修理鍋的,磨剪子、磨刀的,這是吆喝的主題曲。過了晌午是叫賣的間歇,就當是吆喝的間奏。
下午四五點鐘至晚飯當子中,是賣各種吃食、調味品的時候,這是吆喝的副歌。晚上,東華門內(nèi)和東直門內(nèi)大街(那時還不叫簋街)的嘈雜夜市,那是結尾。而那些賣估衣、賣雪花酪(冰激凌),賣水果、賣半空兒(花生)、賣硬面餑餑(面食小吃)的貨聲,我都沒趕上,只能當作傳說了。
早起的吆喝,有賣切糕的、賣花兒的和賣小金魚兒的。
賣小金魚兒的是個中年的大叔,騎著一輛破自行車,車筐里、架子里,大概是厚塑料袋裝的水和魚,也不怕袋翻水灑、魚躍于淵。每次都是他騎車過去,在我看他背影時,那吆喝聲才傳來:“吆小金魚兒地來嘞,賣小金魚兒地來嘞……”這時再找零錢追上他,來不及了。他那騎著破車,掛著魚筐的背影留在朝陽中,隨著太陽緩緩上升。我都在擔心他摔倒。
那時我一邊聽著相聲,一邊聽到胡同里的叫賣,很為他們的不一樣而惋惜。為什么那賣小金魚兒的,不吆喝“哎大小——小金魚兒嘞——”呢?太偷懶了,不敬業(yè)。據(jù)說后面還有一大套的詞:“蛤蟆骨朵——大田螺螄勒——”我沒見過賣大田螺螄的,那玩意兒哪里用買?后海游泳,岸壁上一抓一大把。我也沒在胡同里買過小金魚兒,北新橋信托商行前傍晚有擺攤的,那里的魚更多更好。
很令人奇怪,為什么胡同里一天吆喝的主題曲,是上午傳來的修理工具類的吆喝,如破鑼嗓子般的“修理傘——”,好像大家都在未雨綢繆?!靶蕖笔莻€尖字,“理”很短促有力,“傘”是一聲怪叫,聽不出是哪的口音。傘壞的多是傘骨子,修傘者蹲在路邊上,用鉗子把壞的傘骨架卸下來再安上好的,約是五毛一根,再縫縫補補破損的地方,最后撐開一試,開收幾下,告訴你修好了。我曾一次修了六根傘骨子,一把傘不足十塊,修完了花三塊,太不值當。
與修理傘的吆喝味道近似的,是修理鍋的,過去叫“箍漏鍋”,我小時候聽那吆喝聲叫“給鋼桶鍋換底——”。其實二者不是一回事,“箍漏鍋”是熔化鐵水,給鍋底補上一塊大鐵疤瘌。而“給鋼桶鍋換底——”顧名思義,吆喝的斷句還有點難度:“給”,這是起瓢兒,告你要開始了;“鋼桶鍋”,短促有力,三字并作一字;“換”,再輕輕一頓;“底——”,又是一聲怪叫,怎樣換鍋底沒的可說。我每次都看著親戚家里打著鋦子的大魚缸,想象那鋦盆鋦碗鋦大缸的手藝以及吆喝,比給鋼桶鍋換底有意思得多。
“磨剪子嘞戧菜刀”,也是出現(xiàn)在上午主題曲中的吆喝,用一個五塊鐵板連接成的響器,“嘩啦,嘩啦,嘩啦”地一響,隨后才傳來同樣破鑼嗓子的吆喝聲。據(jù)說吆喝的調子和響器,這一套吆喝在北方通用,只是改改鄉(xiāng)音。而讓這句吆喝傳遍大江南北的是《紅燈記》,吆喝者是與李玉和接頭接收密電碼的人,連名字都沒起,就叫“磨刀人”。戲里的吆喝同時兼任暗語,被悠揚的京腔包裹,真想讓他的戲份兒再多一些。
我父親從小好滑冰會磨冰刀,磨完冰刀磨菜刀,手藝大有富余。家中自備砂輪與油石,從不讓“磨剪子戧菜刀的”在我家開張。每每遇到磨刀人,我都會細心地觀看,看他身穿一身藍布工作服,腰里系上個大白圍裙,手掌粗糙得似打鐵師傅。他的小推車上放著一條油石,那油石兩頭高中間低,彎成了月牙兒。他說:“這油石原先這么高——”他用手在油石上方比畫出一拃長,那意思,一拃厚的石頭都被他磨刀磨掉了。這時,我只盼著父親不在,攛掇奶奶拿她那把破得散架的大黑剪子去磨磨,人家成天價在窗戶根兒“嘩啦嘩啦”,不出去磨不合適。但奶奶的剪子只用來做活兒(針線活兒),從不用磨。終于,磨刀人走了,我盼著他路過便宜坊、全聚德,能磨上片鴨子的刀,那才是筆大買賣,他定像過了節(jié)般高興。
菜刀磨一把五毛,后來漲到兩塊,如今漲到五塊了??赡サ度嗽诤锊灰渍械街黝?,到小區(qū)樓群里又有保安攔著,他們費著唱戲的力,賺著打醬油的錢,天天賠本賺吆喝。一天磨刀的錢,能吃得起半只烤鴨嗎?不好說。
中午的胡同真是安靜,各種氣味都睡著了。兩三點是最熱的時候,幾乎沒什么吆喝,陽光曬得胡同里四處發(fā)白,我在家中的藤椅上吃冰棍兒,用腳揉著睡成一團的大老花貓貓,一會兒還要在魚缸前逗小金魚兒。直至下午過了三點半,四五點鐘,“吆豆汁兒嘍——麻豆腐哦——”“牛頭肉羊頭肉——羊肝羊肚兒羊雜碎!”……晚飯的煙火氣漸漸升起,各色貨聲波濤洶涌。而真正有味兒的貨聲,來自賣臭豆腐醬豆腐的,只有他們才推自行車。
臭豆腐是王致和的,不是長沙的,不用油炸,只用發(fā)酵。既臭且咸且腥,就像鹵透了的咸菜疙瘩抹上變了質的蝦醬。醬豆腐要搗碎,做成涮鍋子的調料。過去涮鍋不用醬油和鹽,韭菜花加醬豆腐足矣。賣臭豆腐的是一個人用自行車托兩個巨大的粗瓷圓罐子,上下一邊兒齊,一個裝臭豆腐一個裝醬豆腐,吆喝起來是:“丑剁窩——醬豆窩——(抹了你媽一屁股——)”前半句帶著低沉的粗氣,好似一個嗓音滄啞、白頭發(fā)茬兒白胡子茬兒的老頭,用走跡得不能再走跡的音兒在吆喝。后半句括號中的詞,是我們小學同學編的,我們只在學校里偷偷吆喝,從不出校門。
看北京琴書泰斗關學曾先生的回憶錄《歷史旮記》,書中說他小時候送過“門神”,賣過冰核兒、賣過西瓜,也賣過臭豆腐,還根據(jù)吆喝練就了一條唱北京琴書的好嗓子,但他不騎自行車。賣臭豆腐培養(yǎng)藝術家,此言極是。叫賣者不要嗓子好,但要嗓子沖,他們每天在唱不賣票的戲,把一幕幕生活劇推送到胡同人的眼前。而真能趕超演員的好嗓子,是我們這片兒的“大嗓門兒”。
大嗓門兒是位中年阿姨,四五點鐘,大嗓門兒來了。這時你可能在前院用公用水龍頭洗衣服,在后院給花培土,在街坊家搓麻將,在死胡同里蹲廁所,都會聽到那既像唱戲又像民歌,還像歌劇詠嘆調,比風存留得更久一些的吆喝聲:“啤酒——白酒——啊——,換醬油換——(此處偷氣)醋啦啊——”這一嗓子清風般貫穿胡同,吆喝得波平浪穩(wěn),能在聲音上浮起鴨子。這時,街坊大媽會停下手中手里擎著的那張?zhí)釃D兒(打麻將自摸兒,北京話叫提嘍兒一個,di一聲,lou輕聲),輕輕再空頓一下,說:“大嗓門兒來了?!比缓蟠虺觯骸鞍装澹 苯又f:“你們都落停(lao四聲ting四聲,差一張就和牌)了,我這還沒自摸兒上呢?!?/p>
大嗓門兒來的時候,會有大人去到她那里換燕京啤酒、龍門米醋或金獅醬油。啤酒五毛,米醋兩毛八,醬油是三毛二。而今,米醋已漲到兩塊多不止,而醬油更是各種高檔品都有,燕京啤酒最不漲價,可它量少了,毫升數(shù)由666、600,降到了500。金獅醬油的廠子已改成蘋果社區(qū)。
經(jīng)常在胡同里見到大嗓門兒,那大嗓門兒燙著卷花的頭發(fā),穿深色衣服,夏天有時穿黑色長裙子,皮膚有點醬油色,但在夕陽的照耀下,離遠了看顯得臉白。她有點粗糙,但不算土,我不知道她是哪里人。那時外來人口不多,或許是南城的,也可能是郊區(qū)縣的。不知道她有沒有組織,她就推著一平板兒車,裝滿了油、鹽、醬、醋、調料、吃食,還有孩子們的零嘴兒。買東西的阿姨和奶奶們(真奇怪,就不見男人來買東西)會和她閑聊上幾句,客氣地打招呼。大嗓門兒是胡同人給她的賀號,也是她的招牌。
車推得緩慢,好像每到一戶人家,大嗓門兒都沖著大街門或臨街的窗戶根兒吆喝,不把人從院子里勾出來買點東西就是不走,好像是,先打了醋再說,否則晚上別想吃餃子。我對大嗓門兒賣的東西不感興趣,除非她改行賣冰棍。大嗓門兒隨著夕陽一起走向了胡同西口,她走了,太陽也漸漸落山。這時我要被迫回家,而不能在胡同里野跑踢皮球,不能去看美人蕉的籽兒結在哪里,也不能站在門墩兒上往信報箱里瞧。大嗓門兒走了,好像把陽光都帶走了。
大嗓門兒走后,偶爾也有其他客串的買賣人,是個中年的大叔在吆喝“換汽水換啤酒的來嘞——”不知怎么,我記不清他是否推車,好像在騎車,但騎車又怎樣運來雜貨呢?但他走得很快。他吆喝得留不住人,想吧,若所有的貨聲都改成“換×××的來嘞”“賣×××的來嘞”,那賣東西必是招人厭煩的事。
從前一日的貨聲就此結束。
而現(xiàn)在,大街上的貨聲,都是“兩塊八塊”和“大清倉大處理”。
更無趣的是這樣的吆喝:“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本店因經(jīng)營不善全部清倉……”都賠了還是好消息,這店家的心態(tài)真是可以。
不過某些吆喝若不消失才算見怪,比如修理傘。雨傘除了名牌好似沒有降價,其他雜牌都便宜得可隨處買來,用完丟棄,也談不上修理了。
那些消失的叫賣,恐怕只能在相聲里聽“加強版”了——相聲中的學叫賣大都過于夸張,真那么叫賣要多累多難,哪有幾個小販能有侯寶林、郭德綱那嗓子呢?
相聲里有段叫賣是這樣的:“香菜、辣青椒喂、嫩芹菜來、扁豆、茄子、黃瓜、架冬瓜、賣大海茄(偷氣)賣蘿卜、胡蘿卜、卞蘿卜、嫩了芽的香椿兒咧、蒜兒咧、好韭菜——”
這吆喝有點小問題:“嫩了芽的香椿兒”是三月下旬到五月上旬的事,我們這里一般是清明前后興之所至,小攤兒上買來,或借著到十三陵、永定河灘踏春時采回家,吃香椿炒雞蛋;而冬瓜,秋天才有的,哪可能同時一擔子都挑來?
相聲是相聲,吆喝是吆喝,不必較真。但聽年輕演員們在電視里扯著勁兒地吆喝,既不是相聲味兒,也不是吆喝味兒;他們沒學好相聲,也沒聽過吆喝。
二〇〇〇年,我住的胡同被縱著劈了,北面拆光光了。整條胡同像是被推子剃了陰陽頭。于我而言,仿佛一夜間,北京變成了噪音之都,仿佛腳下隱藏著巨鯨或涌動的熔巖,在任何一個喧鬧處都會爆發(fā)。那噪音爆發(fā)在地面上、地表下,也在人的內(nèi)心。我想變成一條垂耳狗或折耳兔,一出門就自動把耳朵閉起來。聽不到昔日胡同里的吆喝聲,北京吵鬧如村鎮(zhèn)趕集,但村鎮(zhèn)趕集也不會這樣,這里已成了一片大工地,爆土攘煙兒。
我記不清曾經(jīng)胡同里的大嗓門兒是什么時候消失的,不知她住哪里,是否還在世。若在世,她也不會推著車,繼續(xù)她的大嗓門兒了。人聲的吆喝與響器,在胡同里成了廣陵散。吆喝變成了咚咚捶打人心的迪曲,響器變成了跳廣場舞的迪曲加紅歌。偶爾早上見到挑著擔子賣水仙花兒的山東人,但他就那么停著,不吆喝。
書店擺上了蔡省吾編纂、周作人在過五十歲生日前后手抄版的《一歲貨聲》(也叫《燕市貨聲》),買回家,每當夜深時捧出來。清末民國時北京的吆喝會從紙中飄出來,散發(fā)出那種貨物獨有的氣息。你不會去細讀什么,思考什么,只會把周作人雅正的字隨意地翻閱。周作人思想獨特,他會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北京的傳統(tǒng),但他畢竟是聽過吆喝,且深愛這種氣息的。我寫不來舊京的《一歲貨聲》,只能寫點《一日貨聲》,記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胡同中最后的吆喝。
那吆喝,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