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作文評點報》(高中版)至2017年上半年《作文評點報》(高中版),有17篇范文和例文分別命中2017年全國9套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中的8套。詳細內(nèi)容如下:
【全國卷Ⅱ】(適用地區(qū):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nèi)蒙古、陜西、重慶、海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shù)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chǔ)確認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16年高中版第25—32期6版《何處散發(fā)弄扁舟》、2016年高中版第34期4版《擁有一顆誠摯的詩心》、2016年高中版第39期3版《此情不知所起》三篇文章文采斐然、認識深刻,切中“對文化的感觸與思考”的立意點,可作參考范文。
【全國卷Ⅲ】(適用地區(qū):四川、廣西、貴州、云南)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shù)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zhàn)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16年高中版第36期4版《人生何處不風景》、2017年高中版第15期4版《三年夢無憾》準確切中了“我看高考”和“我的高考”的立意點,可作考場范文。
【北京卷】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1.紐帶是起聯(lián)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論證合理。
2.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想象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2016年高中版第44期2版《友情是一種最炙熱的態(tài)度》、2017年高中版第1—8期6版《讓花兒芬芳,在心底綻放》切中了材料中“紐帶”的立意點,可作范文。
【浙江卷】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注意:1.題目自擬。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襲、套作。
2016年高中版第25—32期29版《走在尋美的路上》、2017年高中版第17—24期12版《故事》,兩位作者均對“書”闡發(fā)了獨到的思考,可作參考范文。
【山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自己的感悟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jīng)營模式。兩年來,每到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他們中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有外來務(wù)工人員,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書店從來不驅(qū)趕任何人,工作人員說:“有些人經(jīng)??粗粗退耍麄冎灰獊砜磿?,哪怕只看一頁、只看一行,都是我們的讀者;甚至有的人只是進來休息,我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要求:1.選準角度,自定立意;2.自擬題目;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文體特征鮮明。
2016年高中版第34期4版《重回燈下展讀的歲月》符合材料中“回歸純粹閱讀”的立意點。
【上海卷】
預(yù)測,是指預(yù)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shù),有的人樂于接受對生活的預(yù)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wù)勀愕乃伎?。要求?.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16年高中版第36期4版《向往遠方》、2017年高中版第14期3版《等與不等》表達了對生活變數(shù)的態(tài)度,符合文題立意,可作參考范文。
【江蘇卷】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fā)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2017年高中版第11期3版《?!吠ㄟ^一件行車小事,折射出人性的美與丑,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完美切合文題,可作考場范文。
【天津卷】
請根據(jù)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我們在長輩的環(huán)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tǒng)的積淀,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十八歲的我們已經(jīng)長大,今天的重讀,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是通往理性認知的幽徑。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016年高中版第25—32期14版《重讀母愛》、2016年高中版第43期3版《時間里的花》、2016年高中版第46期4版《仰望大地》、2016年高中版第48期1版《最酸最甜的楊梅》,均切中“重讀長輩這部書”這一立意點,可作參考范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