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家鄉(xiāng)屋后山上,有塊平整的沙土地,沙土地四周有矮小的雜木,那可是兒時捉迷藏的好去處。屋后山是我最初的依戀,那條彎彎曲曲的藏在雜木叢中的小路,為兒時的生活平添了許多美好的記憶。那時,有事無事我們總沿著小路,追趕著蝴蝶、小鳥之類的走進(jìn)那片沙土地,在那里嘻戲玩樂,尋找無窮無盡的童年樂趣。
多少個日出日落之后,我們成為少年,生活鋪向我們眼前的,是一條較寬敞的通往遠(yuǎn)山的沙石路。上學(xué)讀書之余,為了生計,我們學(xué)會了像大人一樣在這條通向遠(yuǎn)山的路上顛簸往來,學(xué)會了通過這條路踏進(jìn)陌生的山野,去播種,去耕耘,去收獲,無論寒來暑往,風(fēng)雨陰晴。
那時,大人們總是常背著干糧,天不亮就朝山上進(jìn)發(fā),小孩子常緊趕慢趕跟在后頭,等爬到半山腰,常是日上三竿。山上,亂石嶙峋,自然散落如星星點點的羊群,山間植被并不茂密,少有高大的樹木。在半山腰回過頭來,揀一塊巨石站上去,放眼遠(yuǎn)眺,那才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
在山石與山石之間,我們使用著拙樸的勞動工具,流著汗水,以磨出血泡的雙手,平整出一小塊一小塊薄田,種上苞谷、花生、紅薯等,就等秋后的收成了。山上多有野生小動物,留下一兩個喊山的,住在臨時筑就的土屋里。那可是一份需要膽量耐得住寂寞的差事。秋天來臨,貧瘠的土地上付出的勞動只能換來一點點收獲,但村子上上下下沒幾個人會因此沮喪,那是人心極易得到滿足的年代。
后來走出家園,伴書香在書山尋路,自然是一種別樣的境界,別是一番天地了。這樣的日子,家園的一切,便只能隱藏在心底或時時出現(xiàn)在夢鄉(xiāng)里了。
身在異鄉(xiāng),陷在鋼筋水泥構(gòu)架的熱鬧城市里,總會忙中偷閑信步走進(jìn)附近的山林,每次拐進(jìn)雜花生樹掩映的山間小道,感覺就像回到了童年,山給人的感覺一如從前,那樣熟稔,那樣可親可愛,只是多了幾份塵世的喧囂,少了幾許自然的清靜。這樣,不知不覺就滋生出對故園山野的懷戀和回想。
我依然牽掛家鄉(xiāng)的山野河流,那是生生不息的住在心中的山水。每次回家,我總要沿那條雜木掩映的小路走去,追尋曾經(jīng)走過的歲月。只是如今,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再難有機會、有心境到白羊山去盤弄一小塊瘠土了。感覺中,荒廢的土地,植被也茂盛起來,煥發(fā)著源于自然的生機。在我的視野里,它是溫情的覆蓋,更是青蔥的回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