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毛焰的肖像作品具有中國人特有的氣質,甚至有水墨暈染的意境,他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值得很多中國畫家學習。
【關鍵詞】毛焰;油畫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188-01
毛焰,1968年生于湖南湘潭,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后又任教于南京藝術學院至今。畫如其人,毛焰畫面里很難出現(xiàn)兩個人,也看不到很大的場景。他本人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深居簡出,淡泊明志。有些畫家喜歡走出去尋找靈感;有些畫家喜歡呆在畫室里,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毛焰顯然屬于后者,剖析人物精神氣質所散發(fā)出的那種氣味,毛焰謂之為“腥味”。
他的天賦在他的大學本科階段就已顯露出來。不過按他自己的話說,他之所以對肖像如此敏銳與他的自卑感還有點關系。剛考上本科那會兒,他覺得很茫然,覺得所有人都比他畫得好,畫一輩子也無法趕超自己的學長學姐,他便嘗試改變。有次在美院寫生,他要求模特盯著他看,這在以前他是沒有這個意識的,他就把模特盯著他看的神態(tài)畫了出來,結果在美院引起了比較強烈的轟動,從此他的帶有神經(jīng)質的敏銳天賦就被自己發(fā)掘了出來。
毛焰的成名作是他的一幅《小山的肖像》,是他本科剛畢業(yè)時畫的,畫的是現(xiàn)在的著名批評家李小山。這張畫采用他一貫的構圖習慣,畫中人的大小也基本是真人的等身大小。顏色以深灰為主。雖然模特身穿紅馬甲,但看起來也不明艷,加上畫面左下角的灰綠色布娃娃,更顯得此作品傳達出了一些憂傷、頹唐的氛圍。
毛焰在本科階段就有了一套成熟的造型手段,他采用對模特微變形和夸張的手法,反而與齊白石所說的,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的理論不謀而合。臉連帶著五官被嚴重拉長了,這讓筆者想到了莫迪利阿尼的肖像作品,顯得非常古典化、情緒化和戲劇化。反過來再看李小山本人的照片,會發(fā)現(xiàn)毛焰夸張得極其巧妙,會讓觀眾有種畫得比真人還像的錯覺。毛焰早期的作品還是非常有棱有角的,用筆方硬,結構鋒銳,邊緣清晰,張揚出了年輕人的激動和焦慮的心情。
從這幅畫開始,毛焰就跳入了肖像的“大?!?,如魚得水。先后創(chuàng)作了多幅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直到1998年,毛焰認識了托馬斯——這個讓毛焰寄托了半生的形象,竟偶遇于普通的飯局。托馬斯其實是個“無關緊要的人”,一位南京普通外語教師,毛焰經(jīng)常以各種名義約他出來打球、吃飯、唱歌,目的只有一個,增強彼此的了解,進而多拍點他的肖像照片。對毛焰而言,托馬斯的形象是“托物言志”里的“物”。重要的是,以托馬斯為形象的肖像可以使毛焰遠離那些有所表達的表面意義。中國的畫家總有一種心理負擔,這在國畫領域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就是畫家內心世界的技法表達往往與中國傳統(tǒng)既定的程式化法則相互矛盾,畫家畫傳統(tǒng)題材時,也往往會被拉進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加大了畫家的局限性。毛焰就想到了這個暫時折中的辦法,用畫一個外國人的來消減中國符號。
毛焰用長期堅持畫托馬斯一人的行動來達到不斷深化形象和認識的目的。毛焰在挑選照片素材時,會選擇托馬斯最不經(jīng)意的表情,似有似無,沒有喜怒與哀樂。一個形象就這樣重復了十年。
一個形象有必要這樣重復嗎?那他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為了市場?是思維懶惰?大概是因為不滿意吧,他總是認為自己還沒有畫到位,沒有把形象所帶來的深度畫夠。毛焰儼然成了畫家里的苦行僧,為了達到理想高峰,十年磨一劍!
他就這樣不斷地接近自己的理想,不斷地使形象細化、色彩消減、結構單純,卻又感覺離自己的理想十分遙遠,永遠無法達到。每一張畫都帶著對情緒欲望的克制,對恣意判斷的警惕,在這兩種有些對立的狀態(tài)下,竟然平衡出一種謹慎的優(yōu)雅和一種頑強的傷感。毛焰就是在這樣有意識的重復中,一種靈性在不斷生長,畫托馬斯又超越了托馬斯,生成了更廣泛的意義。
形象此時對毛焰意義已經(jīng)不大。托馬斯可以,他自己也可以,中國女人也行,甚至是一只貓都可臺。弗洛伊德說:“與真人完全相像不是、也不能是創(chuàng)作肖像畫的目的。試圖把自然的東西畫出來的畫家只是依樣畫葫蘆的畫家。而且因為肖像畫只是單獨地掛在墻上,他的模特不會一直呆在其被用心地復制的肖像畫旁邊,所以它是否完全是模特的復制品是無關緊要的?!彼悦嬷皇墙栌媚L氐能|殼,來講述自己的故事與情感。他說過:“假如我畫一個廢墟,我不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我畫的就不是廢墟。它不再是一個風景,我要畫出那個灰燼之氣,是將熄未熄的灰燼之氣,是精神層面的東西,那么這個廢墟就不再是令人生厭的東西,它變成了巨大的美!和畫人是一樣的,把模特畫得美、畫得像不是目的,要畫出一種味道,是一種‘腥味,是人的靈魂從身體里發(fā)出來的一種‘腥味,把這種味道畫出來就算不失敗,這已經(jīng)不是唯美能解決的問題?!?/p>
所以經(jīng)過托馬斯時期的十年積淀與梳理,毛焰再度啟航,筆者斗膽將其稱為“后托馬斯時期”。他不再把托馬斯當做唯一的模特,他還說以后要多畫中國人的肖像。毛焰的修辭將更加豐富。雖然他一年只能“磨”出四五張畫,但他的每張畫都承載了本人以及模特的全部故事,讀之讓人動容的故事。
作者簡介:
孟展旭(1989- ),男,漢族,河南鄭州人,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寫意人物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