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9日,電影《岡仁波齊》上映一個月票房達9630萬,即將突破1億元大關。這對于這樣一部小眾影片來說可謂是驚喜,也讓此前預測它會像其他文藝片一樣草草收場的人大跌眼鏡。
并不是每一部文藝電影公映后都能得到如此高的反饋,在《變形金剛5》等好萊塢大片的強勢下,最初排片只有1.6%的《岡仁波齊》是怎么做到的?
都市人最缺乏的心靈關照,都在這部電影里
長達117分鐘的《岡仁波齊》,從頭到尾只講了一個簡單到樸實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11個普通的藏族人從家啟程,翻山越嶺2500公里去神山岡仁波齊朝圣。
這群人中有即將臨盆的孕婦,也有風燭殘年的老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歷了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接受了生與死的考驗。有災難與變故,也有柔情與溫存,讓這部看似平靜至極,甚至拍攝手法模仿紀錄片的電影,卻能在兩個小時內帶領觀眾感受內心的波瀾壯闊。
這部電影并沒有過多反映宗教,而是純自然的記錄。就整體而言,藝術上的獨特表達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而導演也是通過這種記錄,表達對于震撼心靈的朝圣的一種敬畏之情。
而正是這種不加修飾的純凈感,成為長期生活在紛繁社會的都市人渴望的一股甘甜清流。如果依照產品邏輯,《岡仁波齊》其實并非小眾影片,它擊中了大部分城市人在日常生活中心靈無處安放的痛點,因此這部影片在一二線城市的受眾比例高達68%。
從票房表現來看,該片周末上座率一度達到40.84%,高于同日《變5》34.80%的上座率,排片也從最低1%左右上漲至6.8%。盡管近兩天由于《逆時營救》等新片上映排片回落,上座率依然要高于同檔期的商業(yè)類型片。
文藝片式的制作,商業(yè)片式的宣發(fā)
“電影本身是最重要的基礎,不過營銷發(fā)行同樣很重要?!币晃粯I(yè)內人士表示,《岡仁波齊》其實早已制作完成,但“被出品方壓了兩年箱底不知道該怎么弄,直到新力量加入”。
在發(fā)行節(jié)奏上,同樣是小眾電影,去年《路邊野餐》臨時從6月調檔至“國產電影保護月”7月,避免與《魔獸》《X戰(zhàn)警:天啟》等大片“硬碰硬”;《岡仁波齊》同樣在6月面臨《新木乃伊》、《異形:契約》以及《變形金剛5》的夾擊,卻選擇了迎難而上。
事實證明,盡管海外片來勢兇猛,但走差異化受眾的國產文藝片依舊有生存空間,而且?guī)撞看笃谏嫌?,也能夠把影市大盤抬至高點,對片方而言會是多贏局面。
另外,與一般文藝片由于排片率低,選擇眾籌觀影不同,《岡仁波齊》與商業(yè)類型片一樣進行了多個城市的全國路演,在每個城市導演張楊都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進行跨界對談,解讀電影的臺前幕后,和觀眾分享那些有關虔誠、信仰、在路上發(fā)生的故事,這種走心交心的形式也引發(fā)了觀眾的好評。
但兩相比較,《路邊野餐》在宣傳中突出的“42分鐘長鏡頭”、“詩意電影”、“文藝神片”等字眼,對于觀眾而言顯得過于高冷和難以接近。
《岡仁波齊》的宣傳明顯更接地氣,在電影上映前后,很多普通觀眾的反饋逐漸開始傳播,比如藏族學生如何看這部影片,90后二刷后的影評,甚至還有戶外游行的公號講述西藏之旅,拉近電影與觀眾的距離。
由此可見,在電影質量過關的基礎上,文藝情懷牌打得好,足以吸引更多受眾走進電影院。如果不出意外,《岡仁波齊》有望憑借穩(wěn)定的發(fā)力最終斬獲1億以上的票房,成為國產文藝片的叫座之作。endprint